APP下载

提升企业新进人员安全培训效果的方法

2023-02-07胡世晋四川宏达股份有限公司

现代企业文化 2023年27期
关键词:事故作业人员

胡世晋 四川宏达股份有限公司

每起安全事故的发生,安全培训不到位都是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可以说,培训不到位成了最大的安全隐患,而且在一次次的事故中反复得到验证,可见做好安全培训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而新进人员安全教育作为入职第一课,不能仅仅满足合规性的时间规定,偏离员工的实际需求,以免费时费力却收效甚微,而应针对培训的难点、痛点发力,调动员工参加培训的内生动力,上下同欲,让新进人员以企业安全文化倡导的行为规范进入工作岗位,夯实人员安全基础。

一、企业新进人员现状

企业保持生产正常运行,必然经常性地招聘各类人员。以笔者就职的企业为例,因老员工退休、人员离职、生产装置扩能等因素,需要经常招聘人员入职,而新进人员来源多样。从学历上划分,有研究生、本科生、大专生、中专生、高中生、初中生,甚至还有一些老员工仅有小学学历;从工作经历上划分,有在别的企业工作一段时间后,因企业工资待遇或工作环境不如意辞职的,有直接从大中专院校毕业的,有作为特殊人才引进的,还有从本集团其他成员企业调入的;从职业规划上划分,有想得到一个大企业工作资历,以此做跳板的,有把企业作为长期发展平台,兢兢业业谋求实现自我价值的。他们根据自身的学历经历,应聘不同的岗位。企业根据不同岗位的不同需求,安置人员。一般工业企业招入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较多,但在企业工作一两年甚至四五个月后,因企业工资待遇或工作环境不如意中途辞职的也多。招入高中文凭的人员相对稳定,应聘的人员要少一些。企业还存在一些技术含量不高、全靠体力劳动的岗位,对人员的文化程度要求不高,初中文凭人员或小学文凭人员就能胜任,这些人员流动也比较多。由于招入的人员学历经历各异,他们进入企业后对安全知识的学习理解能力也不一样,这就给培训带来了难度和挑战。近期,笔者对公司多个成员企业调研时发现,新进人员入职安全培训中存重记录留痕,轻培训绩效,员工参与不积极、消极应付的现象广泛存在。为什么花费大量的时间、资金和精力开展的企业新进人员培训,却没有达到期望的效果?安全文化的形成为什么困难重重,在最后一公里停滞不前,无法落实到操作层面?为什么新进人员成了安全事故的重灾区?这些是困扰大多数企业的难解之题。

二、企业新进人员安全生产培训的重要性

员工进入企业首先要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这是企业必须履行的一项法律责任。通过培训,实现新进人员从社会人向企业人的转变,它关系到员工的生命安全保障,也关系到企业生产能否正常开展,重要性不用赘述。有些企业特别是小型企业对安全教育培训重视不够,只是走过场,没有深刻认识到安全教育培训的重要性。殊不知,一次严重的事故将会给个人和家庭带来巨大的灾难,给企业、甚至给国家带来巨大的损失。企业新进人员安全培训教育的最重要任务就是通过入厂第一课,把“安全大于天”的信念深深融入新进人员的心中,使其主动自觉遵章守纪、护佑生命。让安全意识和风险意识一直伴随着工作的各个环节,时刻提醒学员自己所处的环境、设备、管理和行为是否安全,能否以规范的作业行为尽职履责。企业新进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是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国家安全生产方针的关键措施,是促进企业发展、守住安全生产红线的重要保障,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关乎员工生命、企业生存、社会和谐,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必须高度重视,抓好抓实。

企业要想平稳生产,安全是首要抓好的工作,而安全工作的源头就是安全培训。一个刚进企业的员工对企业各种危险因素缺乏深刻认识。《安全生产法》第三章第五十三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也就是说,企业必须首先告知新进人员企业有哪些危险因素,如人的不安全行为、设备的不安全状态、恶劣的作业环境和管理缺陷等。这些都应告知新进企业的员工。这是法律赋予企业员工的权利,也就是说,员工对此有知情权。如果不告知就让新进人员直接上岗作业,极易发生生产安全事故。这是对员工生命不负责任,也是对企业和全社会不负责任,是坚决不允许的。培训的目的就是让员工懂法、守法和履法,把员工的安全意识提高到新的层次和高度,做到“我要安全,我能安全”。

《安全生产法》第三条规定:“安全生产工作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每个企业必须坚决贯彻执行,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树牢安全发展理念,这就是培训的意义所在。安全工作要做好,安全培训是源头,也是关键,要让企业员工在安全培训课上不遗漏应该知晓的安全知识,不缺失应该掌握的安全技能。

三、怎样提升培训效果

全国大中小企业上千万家,新进人员的培训方式也各有不同,培训效果也有所不同。有的企业特别是一些大中型企业,对新进人员的培训比较重视,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培训机制,培训场地、设备设施齐全,授课方式多样化,能使新进人员立马感觉到该企业对安全的重视。而有的中小企业对新进人员安全教育没有足够的重视,授课人员经验不足,培训场地和设备设施缺失,还只是停留在课堂学习的单一形式,甚至有的企业,对新进人员说上几句注意安全的话就直接安排上岗作业。一些企业培训效果较差的主要原因,一是由于安全培训本身无法为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思想上不重视;二是新进人员对安全生产本身也缺乏足够的认识,缺乏热情,交差了事。笔者就怎样提升培训效果,从以下五个方面做出探讨。

(一)因材施教

企业新进人员来源多元化,有刚毕业的大中专学生,有高中、初中甚至小学文化的人员。有其他相近行业工作经历的人员,有从事其他工作的人员等。他们的学历参差不齐,入职后岗位也不一样。特别是一级安全教育时间段,对理论知识理解的偏差很大。从大专院校出来的学生对培训时所讲的理论知识容易理解,完全能够跟上培训节奏。而一些文化程度较低的人员,就不是那么容易理解。他们对一些物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一时还难以理解,认识不到它们的特点和危险性,甚至要在岗位上工作一段时间后,才能真正理解。这就要求培训讲课前及时掌握员工的文化程度,调整培训方式和节奏。

要对不同的新进人员采取不同的培训方法。对学历高的员工讲清楚就行,对学历较低的员工要有耐心,要细心,要有责任心。比如,氨的理化性质中的易燃易爆和毒性,什么是易燃易爆,多少剂量就会中毒,或者死亡,就必须深刻讲解并列举事故案例,才能让培训员工听懂记牢。燃烧三要素:可燃物、助燃物、着火源,这三个要素缺一不可,否则就不会发生燃烧。这个问题对于高中以上文化、基础好的员工是很好理解的,也是知道的。而对于只有初中文化的员工,特别是一些文化基础差的员工,就不容易理解。这就需一一讲解可燃物、助燃物和着火源的具体内容并举例说明为什么三个要素缺一不可,让培训学员少走弯路,在工作中注意消防安全。

(二)增加互动

安全培训课学习容易枯燥乏味,特别是对法律法规的培训学习,员工理解起来就很空洞,就很头痛,想睡觉,因为他们还没有具体实践过。在培训期间,要想办法提高学员的注意力和积极性。授课老师在培训授课的时候不能光是自己讲,还要在授课中途适当地与学员互动,列举事故案例进行分析,由授课老师提问,学员回答,或由学员提问,授课老师回答,以调动学员的积极性,消除疲困,使学员集中精力思考问题,回答老师的提问。例如举一个高处坠落事故案例。首先,老师问这个事故的直接原因,让学员回答,如果学员不举手,那么就点某位学员回答,学员答错了不要指责他,要引导他找到事故的直接原因。这时,学员就不会紧张,也不怕被点名回答问题。而对案例中的各种问题让学员提问,让老师回答,更容易把学员不懂的问题提出来,由老师解答分析,让学员有一个正确判断,这样有助于学员们加深理解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怎样才能避免事故的发生。要把事故分析得详细透彻,使培训人员在遇到相似情形时能够知道怎样做才不会发生事故才安全。这样做有助于培训学员的安全风险辨识能力,提高安全意识。事故案例很容易提起学员听课兴趣,还能活跃学习气氛,提高学员对事故隐患的辨识能力和听课的注意力,从而达到入脑入心的目的。

(三)引入多媒体教学

目前大多数企业的培训课件采用PPT 形式,这远远无法适应时代的需求。还需引入多媒体,可以借助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发布问题交流、视频分享、专家讲座等丰富的信息,提升培训的绩效。要增加一些案例视频,使学员从真实的事故教训中受到教育。如违规动火作业引发的火灾爆炸事故、违规受限空间作业造成的中毒事故、违规高处作业发生的高处坠落事故、国内国外典型事故案例等。让这些触目惊心的事故教训加深培训学员们对安全的认识,让学员们知道无论在什么岗位,干什么工作,都不能大意,不能马虎,不能有侥幸心理,一定要严格遵守制度,严格执行安全规程,正确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必须做到安全第一。

(四)实地教学

培训期间应安排学员到相关岗位观察,根据岗位员工操作的内容,进行实地教学。使学员判断作业现场危险源有哪些,安全措施有哪些,操作人员安全防护是否做到位,这样有助于考查学员对事故隐患的辨识能力和安全意识。例如,化验室的操作人员正在对硫酸进行化验分析作业,首先就要让学员知晓危险源是硫酸,硫酸的理化性质有哪些,它对人体会有哪些伤害,如对人体皮肤的伤害,对眼睛的伤害等,以及如何预防,如何应急处置等。在现场让学员观察操作人员在分析硫酸样品时,它会对操作人员哪些部位直接造成伤害,操作人员的个人防护穿戴是否规范。除了观察化验人员操作流程之外,还要观察是否有应急措施,如有无洗眼器,洗眼器是否能正常使用,以及现场是否摆放了稀释药剂等。又如八大特殊作业现场实地教学:一是在动火作业现场,查看动火地点周围10 米内是否有易燃固体,15 米内是否有易燃液体,30 米内是否有易燃气体,是否有气体检测分析,是否有应急灭火措施,监护人是否在场,是否办理了作业票并签字审批等。如果是在防爆区进行动火作业,又会是什么要求等。二是在受限空间作业现场,检查设备运行方式是固定式还是旋转式,如果是旋转式,首先要检查设备电源是否拉闸、上锁、挂上警示告知牌、上写“正在作业,禁止合闸”;查看受限空间设备是否进行有毒有害气体检测和氧含量的检测,并是否在合格范围内;进入受限空间设备的物料来源管道阀门是否关闭,并是否加盲板,有应急救援措施,监护人是否在场,查看是否办理了受限空间作业票和盲板抽堵作业票,并有签字审批等。三是在高处作业现场,查看现场安全措施是否到位,高处作业部位是否搭设了临时防护栏,脚踏板是否固定;查看作业人员安全帽是否佩戴规范,安全带使用时是否高挂低用;查看是否有监护人,是否办理了作业票并签字审批等。四是吊装作业现场,查看现场是否设置了临时隔离区,被吊物是否被垂吊或斜吊,在吊装过程中是否有人在吊物下面站立或行走,现场是否有监护人,是否遵守“十吊十不吊原则”等。这种身临其境的实战化观察,能够提升学员的感观效果,使学员由衷意识到每一项工作安全的重要性,知道不能存侥幸心理,一旦不按规定进行作业,是很容易发生事故,无论发生什么事故,后果都是不可想象的,也不可接受的。这就要求学员从入职伊始就形成深刻的“一失万无”安全理念。

(五)经验分享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难免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事故类型也有不同。如爆炸、中毒、高处坠落、机械伤害、灼烫、车辆伤害等。在培训的时候,可以把这些受伤人员或亲历者请来,为新进人员讲一讲他当时受伤的经过和感受,让学员亲临听取受伤者当时是如何作业的,又是怎样出事故的,以及亲人的痛苦。再讲讲如何提高安全意识,如何预防安全事故。以这种真人真事的现身说法来教育员工,效果更好,更有说服力。比如高处坠落事故,受伤者为什么坠落,是防护措施不到位,没有穿戴防护用品,还是防护用品质量问题,或者防护用品没有正确使用的问题。找出问题的根本,就可以对症下药,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如发生机械伤害事故,受伤者事故原因是在皮带输送设备运行状态下,就把伸手到皮带输送设备的滚轮附近检查或擦拭设备,结果把手卷入设备中挤压受伤。就要告诫学员,这样做轻则压断手指或手臂,重则丧命。学员也要从事故伤者的现状,想到如果自己不按规定作业,出了事故,会是什么后果。要让学员意识到人的生命只有一次,遭受事故后不仅给自己带来痛苦,还会给家庭带来伤痛,给企业带来损失。安全可以演练,生命不能彩排,要珍爱生命。要让学员感受到人的身体和生命是很脆弱的,在完成每件工作时,不仅要想保质保量完成工作,同时还要想到怎样完成工作,才能不出生产安全事故,最终让新进人员以“我要安全、我能安全”的认知走上新的工作岗位。虽然这会让事故受伤者重新提起自己的伤痛,但对新进学员是个很好的安全警示,也是对伤者本人再一次的安全警示。

四、结语

生命大于天。安全培训既是员工走进企业的安全源头和法宝,也是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的手段,是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家庭幸福、企业发展非常重要的举措。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再到“我能安全”,是一个漫长的认知过程。需要在每个阶段加以重视,特别是对新进学员的安全培训基础就要打好打牢、做扎实。要让新进人员在培训源头上对安全问题不能出现一丝马虎,不能有消极心理或者侥幸心态,时刻牢记那些触目惊、细思极恐的事故的血的教训。要让新进人员严格遵守制度,严格执行安全规程,正确穿戴个人防护用品。要让新进人员明白人的生命只有一次,遭受事故后不仅给自己带来痛苦,还会给家庭带来伤痛,给企业带来损失。

猜你喜欢

事故作业人员
学中文
废弃泄漏事故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小恍惚 大事故
不得与工会组织任职期内人员解除劳动合同
作业
急救人员已身心俱疲
第十一部分 会计组织机构和人员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