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需求背景下的企业发展模型

2024-01-03仵浩林朝福王奇锋江西冠英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现代企业文化 2023年27期
关键词:愿景要素效率

仵浩 林朝福 王奇锋 江西冠英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3 年8 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有关税费政策的公告》,对多个不同市场主体在多个税种实行减免政策,支持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及初创科技型企业发展。逆全球化浪潮给全球产业链带来了破坏性的打击。当然,产业链重构和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也给创业者们带来了机遇。2022 年末,中国市场主体数量与2021年相比,同比增幅就超过10%。然而同期也存在着大量的市场主体退出经济环境。创业者和企业家对社会需求背景下的企业发展有着或深刻或浅显的认识,从而以这些认知为出发点,进行各自的市场实践。本文拟在社会需求背景下,提出一种高度简化的企业发展模型,来分析企业创立发展(企业效率)的条件,并提出描述各种因素彼此逻辑关系的解释。

一、经济环境与企业的存在和发展

正如细胞的生存和分裂离不开躯体环境,企业的建立和发展,无不是在经济环境的大背景中发生。一方面,经济环境给企业的建立和发展创造了客观的需求;另一方面,经济环境的变化又给企业的发展注入了不断变化的外部要素。企业是个体供给能力不足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这对主要矛盾的产物。企业是社会生产中人的组织,通过系统化的生产创造社会经济价值。由于存在系统性的组织,企业的社会生产效率显著高于个体的总和。这是企业存在的经济学逻辑。尽管企业是社会经济环境也即经济需求的产物。但是,企业无时无刻不被社会需求的变化所改变。企业的管理,很大程度上就是要洞察经济环境的变化并进行企业资源和管控方式的快速调整,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唯有如此,企业才能立住脚跟,并稳步发展。

二、企业发展演化的链式逻辑

不同人对企业价值认知不同,要做到全面、客观、历史、辩证看待企业,需分析其市场运行逻辑。如图1所示。

图1 企业存在发展的链式逻辑

1.市场。市场源于分工,分工越复杂,覆盖越广。人们通过分工提高产出效率,专业化的分工导致多样化需求由市场中的交换完成。市场即需求,是真实有效的需求。

2.战略。战略源于定位,随着分工发展,劳动者意识到不可能掌握所有生产技能。劳动者生产技能高低即生产力水平,通过比较从事该行业的其他劳动者的平均劳动水平而定位。每个人依据自身优势定位,并不断提升生产力水平。企业也如此,定位即战略。

3.能力。能力是个人或企业生产性要素的总和,是从事某项社会生产的客观条件,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如农产品企业家的成功要素包括土地、种植方法和劳动力。但从事稀土冶炼和加工因缺乏相关能力可能失败。

4.供给。与能力不同,它以能力为前提,但要转化为供给需具备其他前提条件。产品需结合包装、运输、分销及服务方案才能满足市场需求。供给与市场需求结合才能实现商业闭环。

三、社会需求背景下的企业发展模型

市场、战略、能力和供给构成了相互依存的链式结构:市场要有真实需求,企业根据自身实际确定战略,企业将要素整合为能力,产品服务形成供给满足市场的需求。为此,本体提出了基于社会需求背景下的企业发展模型,见图2。

图2 社会需求背景下的企业发展模型

这个链式结构的唯象模型还需要进一步细分和理解,才能试图从一种角度去揭示企业竞争力—社会生产效率的本质。

(一)二级结构

1.市场。市场包括一系列真实的需求集合。任何企业都不可能覆盖全部的市场需求,因为市场需求的种类和变化复杂而剧烈。因此企业在创立和发展过程必须精确地瞄准具体真实的细分市场。

2.战略。战略为定位和愿景。定位确定企业服务领域,是企业的方向。而愿景描述企业市场定位的目标,是对企业定位的指标性描述。

3.能力。能力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包括商业模式和要素底座。商业模式是企业运行目标的模式拆解,是区别于其他同类企业的标志。要素底座是能力构成中最丰富、最复杂的部分,分为外通型和内禀型两类。外通型要素包括人力、土地和资源等可以通过现代资本运作迅速获得的要素;内禀型则包括管理、技术和数据等,需在企业运行中由企业所有者和管理者不断磨合形成,可理解为企业文化。

4.供给。企业要满足市场需求,无外乎提供产品和服务。大型企业通常会以综合解决方案的形式来组合产品和服务。需求方对供给方方案的认同,实质上是对产品和服务的认同。产品和服务的品质和价值直接体现了企业对市场理解、战略决策和综合能力的水平。

(二)逻辑关系

本文提出的模型在市场、战略、能力和供给四个一级结构和它们的二级结构中,各部之间存在着显著的逻辑关系。

1.发掘社会需求是首要的任务,必须反复强调社会需求的真实性,避免把伪需求当作真实需求。

2.社会需求种类繁多,规模较小的企业应聚焦到尽可能小的范围,明确自身定位。

3.有了定位,就要有愿景,定位是路线和方向,愿景是距离和里程碑。愿景是激励和考核创业者的试金石。

4.在愿景的基础上,才能考虑企业的业务模式,即商业模型,它是企业用什么交付物来满足市场需求的全过程构想,是具体的规划。

5.商业模型的实现完全依赖要素底座。要素底座通过要素组织将商业模型定义的交付物形成实物。要素底座包含大量交织的要素,几乎是企业市场活动中最不可控的环节,也是造成企业间能力差异的最重要环节。

6.产品和服务是既定的商业模型在当前的要素底座约束下形成的交付物,既可以是实物,也可以是服务,但都包含如先进技术或良好的服务管理能力等相对的要素优势。

7.方案是企业与市场需求端沟通的媒介,企业以产品和服务(当然不局限于自身的产品和服务)为基础,通过或简或繁的形式勾勒出满足市场需求的组合。没有良好的产品和服务做保障很难获得市场满意的结果,但方案组合能力也不可或缺。

企业要发掘社会需求,确认真实需求;明确企业定位,规划路线和方向;构建商业模型,规划业务过程;依赖要素底座,形成实物交付。产品和服务是要素优势的交付物;方案是沟通媒介,需产品和服务基础。

(三)迭代

本文提出的模型中,一级结构和二级结构间存在着若干不同层级和相互关联的迭代关系。在供给结构内,方案和产品、服务存在着面向用户需求的内部迭代,既有针对不同应用场景的迭代,也有针对相似场景产品、服务形态的迭代。当包含产品、服务的方案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时,针对产品和服务(也就是能力结构)的迭代就需要进行,增强和调整能力结构以升级产品和服务。在社会需求发生较大调整时,就要考虑企业的定位和愿景做出相应的调整,而这个调整势必会影响到能力结构,进而影响到供给结构。迭代无时无刻不在企业的生命周期、管理层级和不同部门之间进行多维度运行,始终贯穿于企业发展过程,从而使企业成为一个在社会需求背景下不断与市场进行要素交互的活的有机体。

四、模型的经验评估

必须强调,在社会需求背景下的企业发展几乎不存在确定性的机理模型。本文提出的逻辑结构模式和经验数学模式,旨在为致力于企业发展的研究者和企业家提供思考方法和参考工具。

依据图2 的逻辑结构,本文提出的模型的各因子以加、乘积和幂形态构成一般性数学算式,如下:

其中,变量名称、变量内容、取值范围和取值方法在表1。

表1 企业发展模型各因子内容表

式(1)中,要素能力系数一项取平方,旨在突出该项对企业效率的长期影响力的重要性。

式(2)中,愿景合理系数的值被要素底座系数强制修正后使用,表明愿景合理系数的估计受企业的实际要素能力的制约。

式(3)中,商业模型系数的值被愿景合理系数强制修正后使用,表明商业模型受企业愿景的制约。

式(4)中,产品系数和服务系数均被要素底座系数强制修正后使用,表明产品和服务能力水平受要素水平的客观制约。

依据以上的模型,本文以几种典型企业的因子估计为输入量,利用模型进行计算,获得了这几类虚拟企业的企业效率,列为表2。

表2 几种典型企业的企业效率的模型计算数值表

表2 中的完美企业和底层企业在现实中几乎是不可能长期存在的,但可作为模型算值的限度参考。从中可看出,底层企业(0.010)现对于完美企业(0.813),几乎没有任何企业效率可言。这样的底层企业即使存在,也会迅速地被市场出清。

中位企业(0.144)的因子选取了几乎接近因子定义上下限的平均值,它代表着市场上大多数企业的企业效率,从它显著地低于完美企业(0.813)的企业效率来看,从中位企业变成完美企业相当困难。

高水平企业(0.455)是因子选取了定义限度中较高的数值。高水平企业比较接近于现代企业中规模较大、组织较完备、竞争力较强的品牌企业。这类企业的企业效率虽远不及所谓的完美企业,但却远高于多数成长型企业,如重能力企业和重创新企业。重能力企业和重创新企业的因子选值都是基于中位企业的因子水平。重能力企业(0.266)在要素能力上进行了加强,重创新企业(0.278)在战略和供给上进行了加强。成长型企业,无论是重能力型还是重创新型,相对于普通的中位企业,企业效率都有显著的优势,这表明普通企业的成长之路面临道路选择和能力提升两方面的困难。重创新型企业可以通过精战略和强供给实现对重能力企业的比较优势。但从长期看,由于能力项拥有2 次幂的权重,重能力型企业在应对市场变化时,要从容得多,是最具备向高水平企业发展能力的成长型企业。

五、结语

本文从对经济环境与企业的存在和发展的认识出发,提出了社会需求背景下的企业发展模型,该模型包括市场、战略、能力和供给四个主因素。模型的形式包括由这些主因素和构成它们的二级因素所形成的企业发展演化的逻辑结构链式。本文依据提出的逻辑结构链式模型,提出了关于它的经验数学模型,框定了模型各级因子的取值范围和基本估值方法,并寻找几类有代表性的企业类型,将其估值代入模型中计算,获得了各自的企业效率。计算结果表明,不同等级的企业有着差异巨大的企业效率,企业的等级跃迁较为困难;还表明,相同等级不同策略的企业间可能存在企业效率的有限差异,但长期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在企业能力因素水平基础上的其他因素的提升。

猜你喜欢

愿景要素效率
冬日的愿景(组章)
友谊的硕果,美好的愿景
提升朗读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保护一半倡议: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景和实践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也谈做人的要素
跟踪导练(一)2
绚烂愿景 与你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