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气概思想内涵和社会价值的文化学解读
2023-02-06隋红升钱志富
隋红升 钱志富
自20世纪70年代男性气质研究兴起以来,相关社会学的研究成果备受瞩目,为男性气质研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无论是“支配性男性气质”(hegemonic masculinity)概念的提出,还是其他类男性气质概念的提出及建构方式的划分,对人们对男性气质某些层面的认知都有着重要启示意义。显然,现代男性气质的权力属性已经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并且取得举世瞩目的学术成就。然而,男性气质的文化属性,以及男性气质在文化学领域的研究所取得的成就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作为一个文化命题,男子气概是一个古老的概念,拥有几千年的文化史。不管在古希腊还是在古代中国,都有对男子气概或丈夫气概等传统男性气质的定义和描述。而且在概念选择和使用方面,与社会学领域惯常使用的“男性气质”(masculinity)和政治哲学领域惯常使用的“男性气概”(manliness)有所不同,文化学领域使用了“男子气概”(manhood)这一更为口语化、通俗化和大众化的概念。作为与“男子气概”对应的英文概念,“manhood”在权威词典中被解释为 “传统意义上与男人相关的诸如勇敢、坚强等品质和性能力”(qualities traditionally associated with men,such as courage,strength,and sexual potency)(Pearsall et al.,2007)。可见,“与manliness一样,manhood同样看重男性的内在精神品质和美德,并把勇敢、坚强等精神气魄当作其重要的价值取向和评判标准”(隋红升,2020)。
有鉴于此,对文化学领域中的男子气概学术思想的借鉴和吸收,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是国内学界男性气质研究需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主要通过对文化人类学、文化历史学和文化心理学3个领域的最具代表性的著作和学术思想的细读和梳理,探讨文化学在男子气概研究方面的学术贡献,审视男子气概在全球范围内存在的文化状貌、男子气概的文化内涵、男子气概备受文化重视的历史和现实原因,以及男子气概的证明与文化存续和繁荣之间的关系,希望对读者重识男子气概,并了解学界对男子气概的研究有所启示。
1. 男子气概的世界图景: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男子气概
在男子气概文化人类学研究的诸多文献中,人类学家大卫·吉尔默(David D. Gilmore)撰写的《形构中的男子气概:男性气质的文化观念》(ManhoodintheMaking:CulturalConceptsofMasculinity)无疑是最值得关注的一本书。该书借助丰富的人类学资料,审视男子气概在全球范围内的存在样貌,可以说为世人呈现了一幅男子气概的文化全景图。
吉尔默在对西班牙、巴西、肯尼亚、几内亚,以及东南亚诸多国家的民族志的研究过程中发现,除了个别部落或地区,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或民族无不表现出对男子气概的热衷。比如,在希腊卡林诺斯(Kalymnos)岛上,男人们为了证明其男子气概,对死亡总是表现出一副毫不在乎的样子。再如,在南太平洋特鲁克岛(Truk Island)上,人们对男子气概更是表现出极度的痴迷和狂热。男人们为了展现其男子汉形象,甚至甘冒生命危险:“他们心中总是想着‘伟大的’或‘具有男子气概的’思想。”(Gilmore,1990)12在捕鱼、狩猎或角斗过程中,他们如果在危险面前临阵脱逃或畏缩不前,就会遭到女性或其他男性的嘲讽,被认为缺乏男子气概。即便在一个无比重视合作或对男子气概不那么热衷的文化环境中,人们同样认为男子气概就是在危难面前对恐惧和逃脱冲动的克服,男孩子也往往要通过异常严苛的考核才能进入男人的行列。
在美国,男子气概备受尊崇,甚至有学者认为“不了解男子气概就无法彻底地了解美国历史”(Kimmel,2006)2,美国人对男子气概的痴迷可见一斑。在拉丁美洲,男人们要时刻准备勇敢地面对侮辱和迎接挑战,由此彰显他们的男子气概。在中国,男子气概同样得到大众和通俗文化的高度重视,在诸多通俗读物中,“‘男子汉气概’和它的关联词‘男子汉’被反复提及”(Gilmore,1990)172。另外,许多部落依然盛行的男性成年礼,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男子气概文化传统的延续性。按照男性成年礼习俗,从男孩到男人一般要经历3个阶段:“分离、转变和融入。”(Gilmore,1990)124比如在非洲新几内亚,男孩在成为男人的过程中不仅要与母亲分离,而且还要“经受无数考验和粗暴的欺辱,其中包括肉体上的殴打或痛苦的放血仪式”(Gilmore,1990)156。在东非,男孩子在成年礼中要经受割礼,在割礼手术中表现得勇敢和从容是其通过成年礼的考核标准。这些地方之所以设计和实施这种近乎残酷的成年礼,其宗旨就是要在男孩子身上培养英勇无畏的男子气概。
可以说,吉尔默的这种文化人类学研究虽然具有明显的跨文化共时性特征,但因为涵盖了世界不同地域和文明层次的男子气概样态,故在一定程度上也算是涉及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一定的历时性,比较立体地呈现了男子气概在人类社会的存续样态。
男子气概的这种全球性狂热让吉尔默怀疑人类社会或许存在一种男子气概基因或“深层结构”,否则很难解释不同地域和文明层次的人们在男子气概的热衷程度、考察方式和建构策略等方面有着如此高度的一致性。
男子气概在全球范围内备受瞩目也绝非偶然,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所承载的思想和文化内涵及其社会价值决定的。在《形构中的男子气概:男性气质的文化观念》中,吉尔默把男子气概简单定义为“在特定社会,一个成年男子应当具有的被认可的行为方式”(Gilmore,1990)1。显然,吉尔默没有像康奈尔等社会学家那样在性别权力秩序中思考男子气概,而是把重心转移到男性安身立命和建功立业所应具备的品质和素养及应当遵循的性别规范上面,这对世人对男子气概的认知有更多正面的、积极的引导作用。
研究发现,就男子气概的文化内涵而言,世界范围内,大多数民族和文化都把勇敢、坚韧、自信和责任感等品质和看作男子气概的核心要素。比如在埃塞俄比亚,男子气概被理解为“英勇进取、坚毅、在危险面前大胆勇敢的行为,以及在威胁面前永不退缩”(Gilmore,1990)13。对于新几内亚人来说,勇气是男子气概的主要评判标准。在他们看来,尽力而为后的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危难和挑战面前的胆怯和临阵脱逃。桑比亚等地在对男孩子进行成人训练的过程中,不断强调坚强刚毅、勤劳节俭和富有责任心等精神品质和美德。这些美德和品质在男子气概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值得一提的是,文化人类学对男子气概核心思想的研究结果与政治哲学领域对男性气概定义的词源学考察结果有着高度的一致性。根据哈维·曼斯菲尔德(Harvey Mansfield)对男性气概定义的词源学考察,“在希腊文里,男性气概(andreia)这个词被用来指勇气或勇敢(courage),是与控制恐惧有关的一种德性(virtue)”。这也进一步证明了无论在民间还是在学术界,男子气概或男性气概的思想内涵认定具有共通性。
在大多数民族和文化中,“真正的男子气概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社会地位和威望,已经远非雄性一词所能涵盖,是男人和男孩们孜孜以求的一种励志形象,也是他们以此审视自己是否具有文化归属感的手段”(Gilmore,1990)17。对于“何为真正的男人”,学者们于1988年在中国做过一次深入调查。在很多受访者看来,“理想中的男人一定要显示出‘勇敢、自信’和其他的一些被人们称之为‘男子汉气概’的品性。这一反复被信息提供者提及和非正式讨论的概念,被随意地描述成一种道德勇敢和职场上的积极进取。一个‘真正的男人’要训练有素和独立自主,尤其不能依赖女人。他应当要乐于助人并且尊重老人,尤其是他的父母和兄长。他永远都不能是一个抱怨者、依附者或谄媚者”(Gilmore,1990)170。概括来说,“真正的男人”被认为应具有3种品质,即坚定果断、强悍有力和献身精神。(Gilmore,1990)172除此之外,中国人心目中的男子气概还包含了尊敬长辈、不怨天尤人、刚正不阿等伦理特性和人格品质,这也可以算是中华民族在世界男子气概文化方面做出的独特贡献。
与上述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相关的是男子气概在家庭和族群存续和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比如在地中海地区,拥有男子气概的男人更能保护其家庭和所在族群的安全:“多数男性对男性气概形象表现出无比的忠诚,因为它是他们个人荣誉和名望的一部分。但这种形象不仅给其拥有者带来尊敬,而且还给他的家庭、家族或村落带来安全,因为这些有着同一集体身份的群体,会受益于该男子的声望并得到它的保护。”(Gilmore,1990)31对于桑比亚的男性而言,是否需要拥有男子气概已经不是个人自由选择的问题,而是一种使命或宿命,因为要想确保家庭和族群不受侵扰并且繁荣强盛,他们就必须表现出足够的男子气概,因为“战争需要它,狩猎需要它,女人渴望它”(Gilmore,1990)150。另外,男子气概还是“社会集体为了抵御混乱无序、人类公敌、自然力、岁月侵蚀,以及各种人性弱点等对集体生活有害的因素而建立起来的一道社会屏障”(Gilmore,1990)226。可见,无论对于个体的人格完善和建功立业,还是对于家庭和族群的存续和发展,男子气概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是男性面对艰难险阻并赢取胜利的精神保障。
吉尔默在启动这项宏大的文化人类学研究之际,也正是现代男性气质备受诟病之时。现代男性气质因其在价值取向和评判标准方面出现的种种蜕变而遭到严厉批判和质疑,男子气概这一传统男性气质也被裹挟其中,同样被看作是大男子主义或男权思想的同谋和帮凶。对包括男子气概在内的男性气质铺天盖地的批判和诟病让吉尔默几乎相信他的这项文化人类学研究将会证明上述诟病和质疑的确当性。但研究结果出乎他的意料:“我原以为会重新发现那句认为传统女性气质是养育性和被动的,而男性气质则是利己、自我为中心和冷漠无情的老话,但我并没有发现这句老话所描述的情形。我在此发现的一个实际情况则是,男子气概意识形态总是把无私地慷慨——甚至到了一种自我牺牲的程度——作为一个评判标准。而且我们一再发现,‘真正的’男子汉是那些给予多于索取的人,是那些为他人服务的人。真正的男子汉是慷慨的,即便错置了对象”(Gilmore,1990)229。在对全球范围内的男子气概样态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吉尔默对男子气概的文化价值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男子气概不但不会消亡,而且必将长久存在,因为“只要有仗要打,有战争要赢,有高度需要跨越,有艰苦工作需要完成,我们中的一些人就必须‘像男子汉那样行动’”(Gilmore,1990)231。文化人类学对男子气概做出的这种评判,也体现了吉尔默作为一位人类学家立足生活实际、不被主流思潮左右、敢于坚持自己学术立场的真诚和勇气,为男子气概的文化学研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2. 男子气概的3种文化类型:文化历史学视野中的男子气概
在男性研究领域,迈克尔·基梅尔(Michael Kimmel)是当之无愧的权威人物,其文化历史学专著《美国男子气概文化史》(ManhoodinAmerica:ACulturalHistory)同样为男子气概的文化学研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本书不仅提出了“文雅家长”(genteel patriarch)、“勇武工匠(heroic artisan)”和“自造男人”(self-made man)等3种具有相当阐释效度的男子气概模式,而且提出了“民主性男子气概”(democratic manhood)的重构设想。
作为19世纪早期的一种重要男子气概模式,文雅家长主要来自欧洲,后来传到美国。就其文化特性来看,文雅家长“代表了一种富有尊严的贵族式的男性气质,遵守英国贵族阶层的荣誉准则,追求一种品位精致、举止得体、优雅敏感的健全人格”(Kimmel,2006)13。文雅家长对财产具有绝对的拥有权,在家庭中扮演慈祥父亲和权威家长的角色,担负着对子女,尤其儿子的训教职责。文雅家长往往有着基督教信仰,言行举止具有绅士风范,体现了对家庭成员和社区民众的关爱、仁慈与责任感,对他人具有怜悯和同情之心。
从阶级的角度看,文雅家长主要是封建贵族阶层所认同和践行的男子气概模式。随着封建社会的瓦解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兴起,这种男子气概也必然走向没落。资本主义社会的繁荣和富强依靠的是吃苦耐劳和自力更生的劳动者和生产者,而不是养尊处优与依靠门第和血统,以及享受俸禄的社会寄生虫。与之相应,勤劳勇敢、果断坚毅、自立自强、富有开拓进取精神的男子气概模式才是现代社会和国家兴旺发达之所需。在这种情况下,文雅家长式贵族气派的男子气概“则被斥责为女里女气,缺乏男子汉的决心和美德,对社会的管理也过于武断和随意”(Kimmel,2006)14。另外,“对君主制和贵族统治的批判往往与对贵族的奢华之风的批判联系在一起的,这种奢华之风被认为是缺乏男子气概的”(Kimmel,2006)14。可见,这种来自欧洲、品位高雅和生活奢华的文雅家长式男子气概与西方近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需求是格格不入的,必然面临被淘汰的命运。在文学领域,《飘》中的阿什利就是这类人物的典型代表,他在美国内战之后的尴尬生活处境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这种男子气概在后贵族时代所遭遇的衰亡命运。
勇武工匠式男子气概同样源自欧洲。与在各个方面都享有绝对优势的文雅家长相比,勇武工匠既无较高的社会地位,又无雄厚的物质和文化资本,只能凭靠强健的体魄、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娴熟的工艺或生产技能赢得自己的尊严和生存权利:“勇武的工匠独立、善良、真诚,在女性面前显得拘谨和正统;在同性朋友面前,他坚定可靠、忠心耿耿。在家庭农场里或城市的手工店铺中,他是一个诚实的劳动者,不怕苦不怕累,为自己的一技之长和自力更生感到自豪。”(Kimmel,2006)13在价值取向方面,勇武工匠奉行的是“生产主义”(producerism)文化价值观,强调个体对家庭和社会的实际贡献,把工作看成是提升个体道德品质与掌握各项素养和技能的重要渠道,倡导的是诚实劳动而不是投机取巧或不劳而获。
从阶级的角度看,勇武工匠主要是工农阶层所认同和践行的一种男子气概模式,但其崇尚的美德和实干精神也得到其他阶层的认可和尊重,也是人类各种男子气概模式中最为典型、最具代表性的一种男子气概,蕴含着人类男子气概的诸多良好思想品质和美德。在漫长的历史中,勇武工匠式男子气概所奉行的这种价值观及其所强调的诸多美德已经深入人心,因而获得了恒久的文化生命力,这也是为什么明明出身上流社会的美国政客在总统竞选过程中总是刻意打造勇武工匠式男子气概的原因所在。在消费主义价值观盛行的当今社会,勇武工匠式男子气概对广大男性的健康成长和社会价值的实现依然有着积极的精神感召作用。
作为西方社会近现代以来的一种主导性男性气质,自造男人式男子气概是资本主义商业经济兴起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男子气概模式。从广义上讲,自造男人式男子气概中的某些诉求与勇武工匠,甚至文雅家长式男子气概中的某些诉求有一定的相通之处。但作为一种狭义的男子气概类型,自造男人式男子气概在价值取向和评判标准方面还有其独特的思想内涵和文化诉求。其中,“市场上的成功、个人成就、流动性和财富”(Kimmel,2006)17是自造男人式男子气概的主要评判标准。可见,与前两种男子气概有所不同的是,经济因素在自造男人式男子气概价值取向和评判标准中占据较大的权重。因此,自造男人式男子气概是资本主义商业经济社会中的主流男子气概模式。从文化特性和评判标准来看,自造男人式男子气概具有相当公共空间性,往往把职场看作男性实现男子气概确证和获得男性身份认同的场域,把男性占有的财富、个人成就和社会地位及男性的社会流动性看作男子气概的衡量标准。在美国文学中,《飘》中的瑞特和《一个推销员之死》中的威利·洛曼都是这类男子气概的典型代表。
从阶级的角度看,这种以经济上的成功看作其主要评判标准的自造男人式男子气概是一种典型的中产阶级男子气概模式,也是西方近现代社会中的主流男性气概模式。与注重教养和体面的文雅家长及注重勤劳和勇敢等美德的勇武工匠相比,自造男人式男子气概把金钱和财富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淡化了内在精神品质和德性在男性成长和为人处世中的重要性。当金钱成了主要价值取向和衡量标准,为了达成目的而不择手段、为了利益最大化而没有底线等行为就会大行其道。严格来讲,这种男子气概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男子气概了,与备受诟病的西方现代男性气质倒是更为契合。西方现代社会接二连三的经济危机让自造男人式男子气概的建构愈发艰难,很多男性成了这种男子气概的牺牲品,正如基梅尔所言,“如果如此众多的男人成了在市场交易活动中不遗余力地证明自己男子气概的牺牲品的话,那么也许美国文化自身就存在着问题”(Kimmel,2006)70。
基于对自造男人式男子气概的这种深刻反思,基梅尔提出了对其进行重构的设想,认为男子气概的评判标准不应当建立在金钱、社会地位等外在条件上,应当突出内在精神品质与美德在男子气概体系中的权重,“男性气概的内在体验是由道德高尚的自我向外散发出来的一种男性自信”(Kimmel,2006)82。在这样一种具有人文关怀和人道主义精神的观照下,基梅尔提出了一种“民主性男子气概”(democratic manhood)模式,认为未来的男子气概“不能再建立在过度的自我控制、排除异己或者仓皇逃窜的基础上”,而是要“更多地关注男性的精神品格和灵魂深度,而不是他们的二头肌、钱夹和阴茎有多大”(Kimmel,2006)254。显然,这种“民主性男子气概”恢复了男子气概在现代社会一度迷失的精神品质和灵魂深度,在价值取向方面不再把体貌、金钱和性能力当作男子气概的评判标准。这对当下人们重识男子气概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3. 男子气概与文化繁荣:文化心理学视野中的男子气概
吉尔默的文化人类学研究让我们看到了男子气概在全球范围内有着广泛的文化基础及其文化内涵,基梅尔的文化历史学研究让我们看到了在既定社会和文化中男子气概的不同类型,以及实现人文重构的可能性。著名的心理学家罗伊F.鲍迈斯特(Roy F. Baumeister)的文化心理学专著《部落动物:关于男人、女人和两性文化的心理学》(IsThereAnythingGoodAboutMen?HowCulturesFlourishbyExploitingMen)则是从一种独特的文化观出发,探讨男子气概的确证与文化繁荣的关系,揭示了文化对男人的剥削和对男子气概的征用及操控机制,为我们深入了解男性心理和行为模式背后的文化动因提供了独特的认知视角。
总体来看,鲍迈斯特的这本专著的一个突出贡献在于它提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观,剖析了文化的存续和繁荣机制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整合和推动作用。在鲍迈斯特的思想体系中,文化不是一种静态和消极的存在,而是有着相当的能动性和支配性,是一种有着一定欲求和意志的有机体,操控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繁荣。在鲍迈斯特看来,“第一,文化是一个系统。文化让群体更有组织、有系统,使组织中的个体更好地分工与合作。第二,文化是一个群体的共性,一个人无法独占文化,只有一群人,或者一个社会才有文化。第三,文化是信息的集合,并且至少包括两类:一类是共同的信念与价值观;另一类是共享的知识和技能。其中,语言是人类信息传递的重要标志”(鲍迈斯特,2014)82。可见,文化具有系统性、组织性、群体性和信息性等特征,具有满足人们各种需求的功能,对个体和族群的生存和繁衍有着积极的调控作用。概言之,文化是为了具有群居特性的人类更好地生存和繁衍而演化出来的一整套调控系统:“文化是一种生物学的策略,是一群人旨在改善生存和繁衍的一种方式;文化在竞争中不断创新,不断进步。”(鲍迈斯特,2014)96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文化具有一定的规约和引导功能,告诉人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另外,文化还有一定的庇护功能,“是一个庇护所,保障我们的基本权利”(鲍迈斯特,2014)81。为了充分发挥男女各自的性别优势,实现各自的社会价值,文化赋予男人和女人不同的性别角色和性别劳动分工。不仅如此,为了自身的繁荣,文化对男性进行了近乎无情的剥削,而男子气概就成了文化对男性进行剥削的凭借和手段。
为了让男性远离舒适区,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文化切断了男性与男子气概之间的自然关联,让男子气概成为男性需要通过艰苦努力才能赢取的东西,让他们不得不为了男子气概的确证而奋力拼搏。同时,很多地区的文化还在男孩身份(boyhood)与男人身份(manhood)之间设置鸿沟,让男孩无法自然而然地成为男人。在这种情况下,一个男孩要付出很大的努力,经受很多严酷的考验,才能成为受人尊敬的男人。很多部族所盛行的男性成年礼就是这种文化操控机制的典型体现。在一些部族,男孩子需要通过近乎残忍的考验才能通过成年礼,成为一个被社会接受的男子汉,否则他依旧是个男孩,依旧得不到尊重,甚至不能成家立业。然而,女性成长过程中却没有强加这些严苛的要求。这是因为,“从女孩到女人的转变被视为一个成长和身体逐渐变化的生理过程,它是自然而然、无可置疑的。但男孩到男人的转变则被视为一个艰苦的过程,取决于取得的成就和赢得尊重的社会事件”(鲍迈斯特,2014)149。换言之,“每个成年女子都是女人,但不是每个成年男子都是男人”(鲍迈斯特,2014)145,因为“男人是造就而成的,不是天生的,造就一个男人的过程就算不危险也是充满挑战的”(鲍迈斯特,2014)149。就此而言,波伏娃那句几乎尽人皆知的名言“一个人不是生下来就是女人,她是变成女人的”似乎更适合男性。
为了充分调动男性艰苦奋斗和建功立业的积极性,文化还在男子气概方面大做文章,一方面把男子气概看作男性身份确证和男性获得尊严的核心要素,另一方面把男子气概当成稀缺品,让它成为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和做出突出的成绩才能获得的东西。在这方面,文化对女性和男性的要求是不同的。“她已经是个女人,她知道这一点,这个男人也知道。她不用证明这件事。但当他的男子气概被质疑的时候,他不能只是大声说‘我就是个男人’,他得做点什么证明这一点。”(鲍迈斯特,2014)145很多时候,当一个男人被告知缺乏男子气概时,他会非常焦躁、懊恼或愤怒,因为男子气概的有无关涉男人的人格尊严,关系到其男性身份的确证:“告诉一名男人他没有男子气概是对他的自我同一性的很大威胁。男子气概必须赢得,发现自己更像个女人意味着他没能赢得男子气概。”(鲍迈斯特,2014)150然而要想获得男子气概的确证,男性就不得不克服自身的弱点,奋力拼搏,在工作和事业上不断获得成功。另外,为了自身的兴旺发达,文化会根据发展需求为男子气概设立相应的评判标准,引领和操控男性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同样,文化还根据自身的存续和繁荣定义了伟大和卓越,并且把伟大和卓越的定义与男性气概的确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就这样,在男性确证其男子气概及获得的伟大成就过程中,文化获得了自身的发展和强盛。
对于文化为了自身的存续和繁荣而对男人的剥削及对男子气概的征用,鲍迈斯特进行了辩证的思考。一方面,男性在确证其男子气概过程中确实存在被利用、被剥削的情况,并且为文化的存续和繁荣做出了巨大牺牲。由于文化把事业上的成功看作男子气概确证的主要条件,从而不可避免地导致了男性对工作的过度看重及对家庭责任的轻视和忽略。在这种情况下,职场上的挫折或失业则会给男性带来严重的精神打击:“男性的自我意识往往与他们所从事的工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失业对男性的打击要比女性沉重得多。”(Edley,2017)过度看重工作和事业上的成功不仅会给男性带来更多的心理压力和焦虑,而且还会影响他们与子女、配偶的关系,影响家庭的和谐。另一方面,也许正是因为文化对男性的这种严苛和敦促,男性在人类文明史上做出的成就也远远超过女性。对于青少年男性而言,鲍迈斯特认为文化对男性的严苛对青少年男性的成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有利于激发其追求优秀和卓越,有利于鞭策他们获取非凡的成就。反观当今社会,很多父母在抚养男孩的过程中,过度偏重他们的学业成绩而忽略了对其远大人生理想的引导和坚强意志的磨炼,在生活中的过度溺爱更是让青少年男性很难练就强大的抗压能力和过硬的心理素质。从时代的角度讲,相比农耕时代和工业时代的男性,在后工业和消费主义时代成长起来的男性,“在责任感、自我反省意识、吃苦耐劳的能力和美德方面都相形见绌”,很多青少年男性“感情脆弱,心理承受力差,缺乏自律和坚定的意志品质,缺乏高远的理想和志向”(隋红升,2018)84。就此而言,鲍迈斯特对男子气概的文化心理学研究对青少年男性抗压能力和意志品质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参照价值。
4. 结论
本文通过对文化人类学、文化心理学和文化历史学3个领域中最具代表性的学者及其思想和著作的概述,我们了解到了男子气概在全球范围内的文化基础、男子气概的文化内涵及其备受世人重视的内因、男子气概在既定社会中的3种文化类型、男子气概的确证与文化繁荣的关系等重要内容。这些不仅有效地弥补了社会学权力研究范式的狭隘性和文化立场的偏激性,而且还原了男子气概内涵和外延的丰富性。从男子气概的文化学研究成果可以看出,男子气概并非像康奈尔等社会学家所认定的那样,是父权制的同谋或权力的赤裸裸表达,男子气概建构的目的也并非只是维护男性的主导地位和女性的从属地位。相反,男子气概体系中所强调的许多精神品质和美德在个体成长与族群的存续和发展过程中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我们在对西方现代男性气质诸多弊端进行反思的过程中,对传统男子气概体系中的这些积极文化思想内涵和社会价值是不能一概否定和抹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