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林业建设的百年历程与经验启示*

2023-02-06赵利华

关键词:植树造林林业森林

赵利华

(吕梁学院 思政部(系),山西 吕梁 033000)

林业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领域和重要举措,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它肩负着发展经济、保护环境和促进社会和谐的多重使命,在国家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生态林业建设的必要性

二十大报告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1],国家高质量发展首先需要以高质量的生态环境为基础,林业建设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是国家文明、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林业建设要从注重经济效益转变到注重发挥其生态效能的生态林业建设的方向上来。

(一)生态林业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生态环境承受的压力也在增加,各种环境问题严重困扰着人民的生活。森林资源作为一种绿色、可再生资源,不仅具有防治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空气污染等的生态价值,而且在促进经济循环发展、保障能源安全方面也具有重要的价值,是维护国家稳定、促进人民发展的重要生态资源。

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不能离开自然界独立存在,人类文明的产生和进步依赖于自然界所提供的物质基础,所以保护生态环境也就是保护人类自身。森林资源被喻为地球之“肺”,直接为地球生态系统供应氧气,可以说,森林资源是所有生物得以成活的必要条件。以实现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生态林业建设,不仅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对森林资源的多样化需求,而且还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体现着改善民生和保护生态的双重作用,因此在国家战略发展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2]。

(二)生态林业建设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中,生态林业建设承担着极为重要的责任和使命。首先,森林资源蕴含着丰富的经济价值,为我国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保障。在林区发展以林产品、菌类、畜牧类、果类加工等经济产业,不仅可以较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需求,而且还可以提供许多就业岗位,直接增加了人民的可支配收入。其次,生态林业建设通过科学规划、合理种植,“实行‘林、茶、果、药’结合;在受益时间上,实现‘长、中、短’结合;在林地利用上,实行‘套种、放养’结合;在林木结构上实行‘乔、灌、草’结合;在经营效益上,求得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3]113。因此,把植树造林、美化环境与发展林业经济、促进社会持续发展结合起来,使人们在绿树环绕中感受自然界的勃勃生机,实现心灵的放松和洗涤,形成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的生态自觉,这也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

二、中国共产党林业建设的百年历程

我国悠久的农耕历史为林业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卓越的智慧。早在战国时代,孟子就告诫人们“斧斤以时入山林”(《孟子·梁惠王上》),荀子指出“斩伐养长不失其时” (《荀子·王制》),这些具有理性主义光辉的生态智慧,虽然历经几千年,却一直指导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借鉴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持续推进林业建设。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林业建设的早期探索

20世纪前20年,中国战乱频繁、山河破碎、农业萎缩,整个国家劳动生产力极低,人民生活极端困苦,中国人民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国家独立、人民解放的现实问题。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在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社会理想中,林业建设就是他们实业救国的路径之一。当然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关注的重点在于林木本身生产的果实、木材等林产品能否满足贫苦农民的基本生活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上。例如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就认为,通过广泛植树,贫穷的中国“从此广植根蒂,深固不可复拔,不数年间,将见青春中华之参天蓊郁,错节盘根,树于世界,而神州之域,还其丰穰,复其膏腴矣”[4]。毛泽东青少年时期在社会调查过程中向农民宣传种果树的道理,并亲自栽树[5]。

土地革命时期,由于国民党政府的残酷迫害,中国共产党被迫进入到远离国民党统治中心的边远山区开辟革命根据地。山地是当时根据地最为重要的资源基础,山区的林木建设在山区建设中就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这一时期,毛泽东不仅在革命道路的探索上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山区林木建设上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毛泽东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指出,“走沙山是没有法子种树的”[6],强调森林资源在涵养水源、预防水土流失中所具有的生态效益,提高了根据地军民的护林意识。同时,制定规章制度号召根据地人民积极植树造林。从1928年到1934年相继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法令条例,如《井冈山土地法》(1928年)、《闽西苏区山林法令》(1930年)、《苏维埃土地法》(1931年)、《人民委员会对于植树运动的决议案》(1932年)、《保护山林条例》(1934年)等,在根据地广泛发动和组织农民保护农林、植树造林[7]32。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一方面通过土地革命实现了山林资源的优化分配,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贫苦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制定法令法规调动农民积极参加植树造林、保护山林,这些措施对根据地的社会生态起到了积极的治理作用。

抗日战争时期,为增加粮食生产保障供给,有效地支援抗战,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根据地积极领导人民抗日的同时,也开展了广泛的植树造林运动,以保证军民生活需要。这一时期,鼓励根据地军民植树造林的出发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发挥果木林业的经济价值,解决军民生活资料紧张和牲畜饲料不足的问题;二是发挥林木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生态价值,以保护根据地脆弱的生态环境。1941年l月,陕甘宁边区政府公布《植树造林条例》《森林保护条例》《砍伐树木暂行规则》三个法规,对奖励造林、惩治砍伐林木等内容做了详细规定[7]33,这些规定对黄土高原和华北生态贫瘠地区的水土保持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护林治理,晋察冀边区1941年“木材林有杨、槐、松、柏……,果木林有桃、柿、杏、枣、花椒……。据五台、灵丘、平山等25县统计,共植林木6 834 260株。其中木材林4 367 557株,果木林309 723株,其他林木2 156 980株,平均每人种树达10株以上”[8]。陕甘宁边区“1942年全边区共植树25.9万株,除林务局建模范苗圃外,边区在绥德、子长、清涧各建立一处苗圃,用以培养树种,解决树苗供给问题”[9]。可见当时的植树运动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有效地改善了当时迫在眉睫的生产供给问题。

在动荡的革命岁月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艰难的斗争环境中仍然积极倡导植树造林,对森林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管理保护进行制度和实践上的有益探索,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展国家建设提供了重要的资源保证。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林业建设的变革发展期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由于过去长期的开垦、战乱、火灾破坏和乱砍滥伐……中国已成为一个贫林国家。全国森林面积仅有8 280万公顷,宜林荒山28 95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仅为8.6%”[1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开始全面治理国家。在林业建设方面,首先设立林业部门,加强林业管理。中央设林垦部,内设林政司、造林司、森林经营司、森林利用司等部门,具体管理全国林业经营和林政工作,严禁私砍乱伐[11]。1951年8月,周恩来在《关于节约木材的指示》中规定:“地方人民政府除国家布置伐木任务应予以完成外,不得再用采伐木材方式,解决地方财政问题,违者依法论处。”[12]同时规定,其他企事业单位、团体都不能采伐和经营林业生意。其次,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植树造林运动,将“绿化祖国”和“发展生产”结合起来。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国家对林木的需求不断增加, 1956年和1958年毛泽东相继提出“绿化祖国”和“美化全中国”的伟大号召,掀起了植树造林的绿化热潮。以河北省为例,“1953年到1957年五年内造林总面积为10 250 688亩,其中国营造林438 685 亩;从林种来看,营造防护林4 955 191亩,用材林3 033 139亩。五年造林总面积相当于1952年造林实绩的924%”[13]。再次,在改善生态、保护环境方面,则尝试建立自然保护区,制定法规保护森林。1956年,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在广东省建立。1963年,我国第一部森林法规《森林保护条例》颁布。这些措施体现出党对森林资源生态价值的高度重视。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是我国林业建设的重要变革期。但也不能否认,这一时期,“由于缺乏经验,照搬当时苏联的经济发展模式,急于进行工业建设,重视森林工业,忽视营林,这个政策一直贯彻了30多年。在‘极左’路线影响下,森林资源保护方面的政策发生失误,由于管理不善,致使主要采伐区超量采伐,森林消耗量大于生长量”[14]。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林业建设的转型期

随着拨乱反正任务的完成,国家建设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林业建设也进而提出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任务,开始向生态林业建设方向发展。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把林业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林业建设对人类存续发展的生态意义。首先,提出“植树造林、绿化祖国,造福后代”[15]21。1981年夏季,我国南部多地发生特大洪灾,对此邓小平指出:“最近的洪灾涉及林业,涉及木材的过量采伐。看来中国的林业要上去,不采取一些有利措施不行。”[16]1981年12月13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将义务植树规定为公民的法定义务。为了治理我国北方地区的风沙灾害和水土流失问题,他号召党和政府在东北、华北、西北生态薄弱区规划建立大型防护林。“三北”防护林的建设有力地控制了我国生态恶化现象,同时也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条件,此后在一些生态重点地区陆续建设了一批大型林业工程,如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等。这些大型林业工程的建设,在我国发挥了重要的生态修复作用,极大地缓解了我国生态环境的压力,对国家生态建设作了有益的探索。其次,我国进入林业建设的法治时代。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正式颁布,这不仅提高了人们对森林资源的保护意识,而且为管护森林资源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有力地推进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再次,依靠科学技术,推进林业建设。1981年,党中央提出要集中力量研究林业机械等项目,搞好科研工作[17]。一批林业院校也得以重新组建和恢复,林业教育回到正轨。为了提高国家绿化的效率,邓小平还大力推行飞播技术,极大地加快了造林速度。在他的指引下,林业部门将先进技术广泛应用于造林、育苗、保护、开采、加工等工作,有力提高了森林资源覆盖率和利用率。

随着国家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党对生态文明的认识也更加全面。江泽民在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提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18]。从此中国共产党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重视林业建设。首先,强调林业是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江泽民指出:“林业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从保持水土,为农业提供良好生态环境角度讲,林业也是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19]46针对陕北生态恶劣地区,江泽民不仅指出其形成原因“历经战乱的破坏,加上自然灾害和滥砍滥伐造成的损失,导致了陕、甘等西北地区的严重沙化、荒漠化”[19]79,而且指出治理的途径“要靠我们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齐心协力地大抓植树造林。绿化荒漠,建设生态农业去加以根本的改观”[19]80,提出“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19]80的任务。其次,坚持植树造林的传统,把林业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突破口。江泽民强调,要 “植树种草,搞好水土保持,防治荒漠化,改善生态环境”[19]83,他指出“我们要大力开展植树造林,通过植树造林解决两大心腹之患。一是解决长江、黄河上游植被稀少,泥沙俱下,给我们国家带来的巨大水患。二是加大沙漠化的治理力度,实现人进沙退而不是沙进人退。”[19]110江泽民站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将植树造林作为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之一,把植树造林和生态建设统一起来。再次,通过改革积极推进林业的制度和法治建设。在江泽民的推动下,原国家林业部从1995年开始探索建立现代林业企业制度[4]14,修正《森林法》,相继启动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等重大林业工程,推动了我国林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任务。胡锦涛指出:“中国高度重视林业建设,把发展林业作为实现科学发展的重大举措、建设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选择。”[2]将林业建设放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视角下,强调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安全、保证民生需要方面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强调要依靠科技建设现代林业,做好林业的生态规划、生态建设、生态利用,有力推动了生态林业建设的发展。

我国的林业建设在这一时期取得了显著成就,森林覆盖率和蓄积量逐年增加,“20世纪90年代末以后,我国开始逐渐扭转森林赤字的状况,森林资源逐渐转化为净资产盈余”[20]71,“森林作为国家绿色财富其积累在不断增加”[20]71;“三北”防护林工程“森林蓄积量也由1977年的7.2亿立方米增加到2010年的14.4亿立方米,建设区域内的森林覆盖率由1977年的5.05%增加到2010年12.40%”[21],森林覆盖率的逐年增加,不仅为人民群众带来了经济效益,也增强了人民群众的生态环保意识。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全面建设生态林业时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对生态文明理论和实践进行了一系列开拓性、创新性的探索,形成了系统的新时代林业建设思想。首先,习近平提出“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3]110的论断,指明发展林业建设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保证经济效益和粮食安全。他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2]40,“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22]12,把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关键要素,继续积极推进植树造林工作,强调科学处理林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系,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党的领导下,我国林业建设取得了新的成效。“截至2021年,我国森林面积达34.60亿亩,森林蓄积量达194.93亿立方米,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连续保持‘双增长’”[23]。其次,习近平明确指出:“森林关系国家生态安全,要着力提高森林质量……要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24]“要完善天然林保制度,宜封则封、宜造则造,宜林则林、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25]2016年6月,国家林业局印发《全国森林经营规划(2016—2050)》,围绕构建健康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这一核心目标,提出了森林质量基本内涵和相应的技术指标,为实施者指明了方向[26]。此后,各省(市、自治区)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设立森林经营目标,通过合理规划、科学布局,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建设多层次的森林结构,实现森林效能的提升。例如,近年来,安徽省淮北市积极促进生态转型,“以林长制为契机,提升绿水青山颜值,全市420平方公里规划区内山水生态达200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5.38%。目前已成功创建3个省级森林城市、16个省级森林城镇、168个省级森林村庄,农田林网建成率超过85%”[27],生态建设效果显著;再次,2013年,党中央明确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的概念[28]。国家公园是对我国自然保护管理模式的一次重大改革,旨在保护国家范围内受人类影响较少、具有自身完整生态系统的自然区域,是一种国家意义上的特殊公园。它具有人人保护、人人共享的特点。据统计,我国“首批5个国家公园通过设立生态管护员岗位……已累计选聘4.94万原住居民参与国家公园保护管理,让原住居民吃上了生态饭”[28]。另外,习近平明确指出“要着力开展森林城市建设,搞好城市内绿化,使城市适宜绿化的地方都绿起来”[22]71,以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生态需求。森林城市作为一种人类与森林、森林与城市共同发展的模式,在北京、长沙、沈阳、包头等越来越多的城市推广建设。到2020年,我国已经有441个城市被评为国家森林城市[29],这反映出我国人民群众积极改善城市生态系统,共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的信心和努力。这些骄人数据表明,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生态林业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三、中国共产党林业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经过党和人民坚持不懈的努力,2022年,我国森林覆盖率增长到24.02%[30],森林资源日益成为我国生态安全的坚固屏障和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到 2035 年,预计中国的森林面积2.50亿公顷、森林覆盖率26%,森林蓄积量227.71亿立方米,森林公顷蓄积量107.16立方米,人均森林面积0.17公顷,人均森林蓄积量15.75 立方米;绿色生态空间将达到5.39亿公顷,绿色生态空间占比将达到56%,人均绿色生态空间 0.37 公顷;自然保护地占国土面积比例为18.0%”[20]76,林业现代化基本实现。经过百年奋斗,党领导人民在林业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启示。

(一)坚持党的领导是生态林业建设的根本保证

在林业建设的发展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地制定发展规划、明确历史任务。经历了从最初植树造林、注重林果供应,提出合理采伐、美化祖国的号召,到提出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任务,再到如今进行生态林业建设的发展过程,从中可以体现党林业建设任务的不断深化。体现了党对初心使命的坚守。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进行生态林业建设的道路同样任重道远。以“三北”防护林工程为例,经过多年的建设,虽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但也不可否认地存在着建设资金不足、林地退化、基建管理薄弱等现实问题。这样大型的工程需要几代人持久的努力,这就需要在党的领导下,坚定理想信念,依靠制度优势,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持续推动防护林工程健康可持续发展。

坚持党的领导,保证林业建设在正确的政治方向上前进,走生态林业建设道路,这是我国林业建设的基本经验。在今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征程中,坚定地依靠党的领导,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逐步推进新时代林业建设的高质量发展,从根本上保证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精神需求以及优良的人居环境等需求,才能真正实现现代林业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上的统一。

(二)人民群众是生态林业建设的依靠力量

进入新时代,我国确定了“美丽中国”的建设目标,这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体现。马克思指出,“思想要得到实现,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31]。人民群众是环保的实践主体和受益人,具有天然的环保需求,因此,依靠民众的支持和维护,发挥他们的环保自觉和巨大潜力,这是推进生态林业建设的必由之路。

“美丽中国”建设是我们长期努力的目标。它首先意味着要建设美丽景观,让人民群众时刻能够感受到祖国山川秀美、林木青翠的自然美,激发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和生态自信,这也是林业建设所承担的主要职责。为此,国家要在生态林业建设的理念下,对森林资源进行科学管理,做好生态修复和合理利用的生态规划。例如可以根据森林资源的不同类型,划分公益林和商品林,并确保其在地域上的合理分布,对公益林要加强生态保护力度,制定禁伐或限伐的政策,确保其稳定发挥保护环境的功能;对商品林则要培养快速成长的林木品种,采取集约化的生产方式,以解决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林木需求,保证林产品的供应和对生态林的保护。其次,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广泛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活动,帮助群众树立义务植树、低碳生活的生态意识,发动群众力量保护森林资源。通过建立森林公园、自然生态保护区以及发展森林旅游业等措施,使人们能够切身感受和谐生态带来的幸福生活。以山西省为例,近年来山西省依靠群众力量,加大造林护林力度,不仅恢复和保护了当地的森林植被,改善了生态环境,而且给当地居民带来了经济增收,起到了林业生态扶贫的作用, 2019年,“在森林管护就业方面,聘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08万人,人均年工资达到7 000多元;在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方面,带动14.1万贫困户户均增收550多元;在特色林产业方面,使林下经济成为农民增收、林产增效的新亮点”[32]。通过对人民群众的引导和政策扶持,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共赢。

马克思认为,人类“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33]。因此,在今后生态林业建设的实践中,各级政府要在树立生态文明观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制定将生态保护与区域发展结合起来的制度和实施办法。通过政策的引导,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推动本地区经济、生态、文化等方面的共同发展。

(三)科技创新是生态林业建设的核心动力

生态林业建设是现代林业的发展要求。依靠科技进步,提升建设水平,这是今后林业实现发展的重要保障。进行生态林业建设,需要继续加大科研经费投入,扩大培养林业科技人才的范围,持续创新技术设备,从而实现生态林业建设的效率和质量的提升,这是有效促进林业发展的必然途径。

我国进行生态林业建设,需要把现代科学技术应用到林业建设的各个方面。但是由于我国各省区自然环境差异较大,经济发展不平衡,各省区在生态林业建设中运用科学技术的差异也较大。以山西省为例,“目前山西省的林业开发……,产业发展模式单一,同时科技含量较低,没有形成相关的后续产业链”[34]。可见,运用科技手段实现山西生态林业建设的跨越发展,具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

首先,政府要重视林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工作。通过加大科研教育力度,为生态林业相关部门培养专门的技术人才。因为随着森林覆盖率的不断增加,科学的植树造林、巨大的护林工作、病虫害的防治以及森林火灾防御等各方面都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另外森林从业人员也要提高认识,自觉参加相关培训,主动学习,提升自己在实际工作中的专业能力。

其次,政府要推广采用现代技术,以提高林业部门的管理和经营水平。生态林业建设不仅要保证森林覆盖率的提高,即量上的增长,同时还要实现质的提升,这在客观上要求对林业进行精细化管理。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在林区管控方面,需要将生物工程技术、互联网技术、定位技术、遥感技术、数字化等现代技术广泛运用于林区检测和管理,全面高效地提升林区检测、管理和资源保护能力;在生产经营方面,逐步推进机械化、自动化、集约化发展,发挥其在林木的育苗、施肥、防治病虫害、品种改良以及林果产业的加工、生产、销售方面的巨大作用,充分提高林业生产效率和效益,同时运用现代科技做好建设、推广林业特色产业、生态服务业及森林旅游业的宣传和服务,带动人民群众自觉参与和推动生态林业建设。总之,推动林业各方面发展都需要科技的支撑。“要树立新型资源观、生态观、价值观,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和‘云、物、移、大、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提升林业现代化水平为目标,以应用需求为导向,以重点工程为抓手,以融合创新为动力,努力实现互联网思维、立体化感知、大数据决策、协同化办公、智能型生产、云信息服务,大力建设智慧林业。”[35]推动林业科技的不断创新发展,需要政府、高校、林业机构、科研机构、从业人员以及人民群众的广泛关注和协同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与人才的社会氛围,积极推进科研成果的转化,为全面提升我国生态林业建设能力而努力。

四、结语

在新的历史征程上,党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 其中“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化必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在“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中,生态林业建设无疑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因此,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征程中,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基本立场,“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1]的建设原则,努力推进生态林业建设目标的实现,这是国家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

猜你喜欢

植树造林林业森林
植树造林
植树造林
植树造林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land produces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
植树造林共参与
哈Q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