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长三角城市老人异地养老需求的田园综合体设计策略
2023-02-05张云帆周若男柴鸿举
张云帆,周若男,柴鸿举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温州 325003)
一、何谓“异地养老”
异地养老是老年人离开出生地或者户籍所在地,前往他处生活的一种养老方式,主要分为长期性迁居养老和季节性休闲养老,具备形式包括旅居式养老、异地养老机构养老等。该养老形式可以适度降低都市老年人养老生活成本、提升其晚年生活品质。异地养老既能满足部分老年人的养生-休闲-观光-疗养等方面的需求,缓解传统养老模式无法满足老年人日益增加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的矛盾,同时可以推动老龄产业的深度发展,丰富养老服务供给形式。出于对气候条件、消费水平、医疗条件、护理成本等因素考虑,异地养老成为未来养老的一种重要形式[1]。
异地养老潜在市场规模巨大,伴随着老年人固定收入提高以及消费观念的变化,老年人在生活中更加倾向于追求精神消费[2]。异地养老有效整合市场需求资源与养老机构的闲置资源,通过相互交换服务与资源的方式,在不增加老年人经济负担的前提下[3],对区域内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实现资源共享和互惠互利,这是一种提高社会运行效率、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有益尝试。长三角都市圈存在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4],城市养老资源不足的问题,与此同时该区域内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迅速,乡村休闲旅游促进了当地硬件设施建设,为异地养老提供有力支撑。
二、异地养老现状与做法
国内关于异地养老的研究主要从相对宏观的视角探究异地养老的总体状况与发展意义,如医疗、养老产业、老年需求等方面。随着异地养老的深入研究,学者们将视角转为更微观的角度,通过探讨老年人个体因素和居住方式研究异地养老的发展方向和制约因素[5]。
我国民政部等有关机构倡导居家老人异地旅居养老,多地已经进行实践探索。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和区域内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剧,深港两地探索推动两地养老服务合作、搭建异地养老机构合作平台、谋求两地养老资源互补共赢的路径。宁夏民政厅与广东等3 省民政部门建立合作关系,共同签订异地养老合作框架协议,建立4 省区联合养老机构、旅居养老基地等数据库的协同推进机制,引领异地养老服务工作的全面开展。大连市民政局主动整合各地养老需求和闲置资源,积极对接各地养老机构,致力满足异地养老群体的多元化需求[1]。
三、异地养老政策利好长三角都市圈老人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最严重的区域之一。据最新的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目前长三角地区老年人口比重已超过20%,其中上海老龄化程度最为严重,其老龄化水平位居全国第四位。2019 年印发的《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探索推进养老等领域跨区域合作新模式、推动异地社会保险经办、推动跨省区无缝对接养老服务等内容。“实施促进异地养老发展的异地结算养老服务补贴试点。”鼓励异地养老,实现市民卡与老年卡互认互用,建立养老服务跨地区补助制度,实现养老服务同城同待遇,提升异地养老人群获得感和幸福感,推动异地养老产业健康有序发展。《长三角地区养老一体化服务协作备忘录》等政策文件,有力助推了长三角都市圈养老服务一体化发展进程,掀起社会、企业关注长三角都市圈城市老人异地养老问题的热潮。以细化各项服务内容的对接为手段,积极推进养老服务内容、适老化设施规划等多领域的信息共享和政策衔接,逐步实现养老服务平台的互认互通,将异地养老机构逐步纳入服务平台,老人可通过平台了解区域养老机构的环境、服务设施等具体情况,上海市三级医院推进医疗服务向异地养老人群的有效覆盖,为异地养老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有益探索。
四、田园综合体为异地养老提供有力支撑
田园综合体是集生态农业、休闲旅游和田园社区为一体的新型农业园区,在保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前提下,将农业、加工业和服务业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农村本土文化进行充分挖掘,将当地的生活方式完美地体现出来[6]。《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倡导农村发展具有乡村特色的民生和养生养老基地,并大力扶持农村地区的休闲、旅游、养老等产业,使其发展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长三角都市圈老人具有较高的固定收入,向往对身心有益的户外活动,乐于在城市周边乡村进行短期旅行,较多老人萌生在田园综合体进行异地养老的想法,但是周边田园综合体的设施设计与城市老人需求存在较大差距。乡村地区拥有优越的自然环境和相对较低的生活成本,可以为城市老年人群提供一种舒适的养老生活方式,在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设计的同时,不断强化适老设施的改造,构建一个舒适安全的养老生活场景,提升老年人在乡村养老生活品质,缓解城市养老设施供需矛盾,推动社会和谐稳定,需要一套面向城市老人异地养老需求的田园综合体设施设计方法与策略。
五、面向异地养老需求的田园综合体设计策略
异地养老与居家养老对比,其优势在于老年人可以选择气候更加宜人、硬件设施适老化设计更友好、精神文化设施和活动可及性高、一刻钟生活圈功能完备、医护资源丰富、生活成本相对较低的地方进行养老,田园综合体具有成为理想异地养老地点的潜质。面向异地养老需求的田园综合体设计策略需要充分研究养老人群参与异地养老的多元需求,并以此为出发点提出系统性设计策略(图1),为长三角城市老人提供良好异地养老供给。
图1 面向异地养老需求的田园综合体设计策略图
(一)异地养老田园综合体选址策略
以城市异地养老人群为目标用户的田园综合体,对选址有苛刻要求。老年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都会受环境的影响,温馨舒适的养老环境能够给老年人带来愉悦和安宁的感受。空气清新、阳光充足的生态环境能够让老年人领略自然之美和生命的无限可能。和谐的色彩和景致能够让老年人感受到宁静与和谐。经过适老化设计的养老空间能够赋予老年人尊严和归属感。安全舒适的养老生活空间设计能够减轻老年人的压力和忧虑。以养老人群的心理视角出发,在自然环境优美、气候宜人的基础上,还要拥有良好长寿、健康等资质,以便给老年人积极心理暗示。浙江省在长三角三省一市中自然条件优异,其森林覆盖率超过61%,排名全国前三,拥有18 个国家级森林城市,750 多个省级森林城镇,良好的森林资源对老年人身体有较好的保健作用。浙江省衢州市通过国际自然医学会认定成为“世界长寿之都”,丽水市、桐庐县、文成县、永嘉县被评为“中国长寿之乡”,拥有良好的长寿资源,有较高的区位吸引力。坐拥绿水青山和多个长寿“宝地”的浙江成为长三角都市圈城市老人异地养老的首选目的地,具有发展异地养老产业的良好资源基础。
(二)田园综合体适老化规划策略
田园综合体是以乡村为地理基础,以生态休闲文旅为主要特色的一种新型农村综合体。通过利用农村生态资源,以休闲旅游为载体,依靠乡村特色文化作支撑,探索一种符合城市老人异地养老的新业态模式。异地养老田园综合体可以从健康、生活及产业的视角进行规划:(1)健康视角。养老田园综合体需要提供一个健康养老的生活环境。老年人的首要养老诉求是养生保健,基于农村生态资源,提供良好的自然环境,同时为提供全方位的健康服务,建立医疗健康服务中心,雇佣专业的护理人员、医生和营养师来提供老年人的健康管理和日常健康监护,提供适合老年人使用的运动设施和户外活动场所,以促进其身体健康和生活乐趣;(2)生活视角。养老田园综合体需要提供一个舒适惬意、便利高效、智能安全的包容性生活环境。老年人在田园综合体内的生活的诉求包括生活便利性和休闲娱乐多样性,通过建设适老化的食宿空间、商店、娱乐设施等生活场所,以提供个性化、精细化、人性化、智能化的养老生活服务[7],保障老年人的养老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三)一刻钟养老生活服务设计策略
异地养老是老年人在田园综合体中长期生活的一种养老形式,因此既要配备良好的生态资源,同时对其周边的配套设施也具有较高要求。以田园综合体的坐落位置可分为都市近郊型、偏远地区型和景区周边型三种类型的田园综合体[8],但不是所有类型都符合异地养老需求。偏远地区型田园综合体位于城市中心最外源的区域,交通和基础设施较为落后,在规划建设综合体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特点,满足其生理与精神的需求。老年人对居住环境的生活便利性要求较高,以田园综合体为圆心,以不同类型老年人一刻钟能够到达的距离为半径,在其周边合理配置居住、餐饮、休闲娱乐、康复锻炼、医疗康养、精神文化等设施。因此城市偏远地区型的田园综合体不符合异地养老一刻钟养老生活服务圈规划。景区周边型田园综合体坐落在著名景区周边,通常周边配备较为成熟的基础设施,考虑到老年人喜静的特点,该类田园综合体依托于景点吸引大量游客游玩参观,容易使老年人的养老生活受到打扰,因此景区周边型田园综合体亦不是异地养老的最佳选择。都市近郊型田园综合体坐落于城郊,乡村自然资源丰富,能充分利用城市的配套设施,通过对现有设施进行适老化改造,解决乡村医疗条件匮乏和养老设施不完善的问题,打造一个能满足城市老年人异地养老需求的生态宜居田园综合体。以老年人自理能力为标准,将老年人分为介助老人、介护老人等不同类型,田园综合体面向精准的老年人群体进行规划设计,将养老所需周边配套按功能归类为模块,使用服务设计理念对特定老年人群异地养老所需模块进行合理规划,提高老年人在田园综合体生活的自理能力,帮助其逐步建立起独立生活的自信心,促进老年人享受高品质养老生活。
(四)田园综合体异地养老场景设计策略
离开熟悉的生活环境到外地养老,往往会产生对原生活环境的思念。以长三角都市圈城市老人情感需求为切入点,以场景理论的视角研究老年人原居住地生活场景舒适物设计基因,探索浙江省异地养老设施设计方法和策略。养老舒适物是指在养老环境中让老年人在感官和心情上感到舒适、愉悦、满足的事物、环境、事件、设施或服务等[9]。吸引老年人异地养老的关键是打造适合养老人群居住的养老生活场景,满足养老和娱乐的双重需求。在异地养老场景使用设计手段,一方面通过重现其原居住地生活场景的舒适物,提升老年人在养老设施的情感体验,另一方面提供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文娱活动和服务提升老年人在养老场景内的精神诉求。研究长三角都市圈目标城市到浙江异地养老的老年人对原生活场景舒适物的情感认同,遴选典型舒适物,并研究提取其设计基因的方法与策略,探索异地养老设施设计要素、设计方法与设计策略等方面融入舒适物设计基因的理论与方法,增强情感需求供给,为老人提供能够满足情感和精神寄托。
(五)异地养老精神赡养设施设计策略
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对异地养老人群展开研究,提出田园综合体精神赡养设施设计策略。现有田园综合体多具有良好的硬件设施,经过适老化改造可以较好地支持长三角都市圈城市老人的基本生活习惯,在生活、起居等方面提供良好服务。但是城市老人对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与日俱增,对精神赡养设施需求已经成为田园综合体的一大短板。不同于城市复杂的服务对象,田园综合体异地养老的人群均为退休之后的老人,精神赡养设施的设计策略需精准掌握目标用户的现实需求。因此需对异地养老人群进行系统研究,通过量化研究的方法建立其行为画像。以老人行为画像为依据进行设计。以图书馆为例,面向养老人群的图书馆以阅读、学习等功能为基础,在设施设计过程充分考虑用户的生理特征,为身体机能减弱、五官感知降低的老年用户提供足够的服务支持,以图书馆为依托,将有阅读、学习等共同爱好的老年人聚集到一起,并建立社交载体,提升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品质,充实其老年生活。
六、结语
异地养老是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后,解决大都市养老问题,从全社会角度平衡配置资源的有效手段。目前田园综合体已经具备一些异地养老的条件,部分长三角老年人已经先行先试,在周边环境优美的乡村进行异地养老的尝试,但是面向异地养老人群的田园综合体有别于一般的乡村民宿,文章从自然环境、周边规划、内部场景设计、精神赡养供给等方面提出设计策略,为以异地养老人群为服务对象的田园综合体设计研究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