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20年我国乡村学生支持研究脉络、热点及趋势的可视化分析

2023-02-04孙立艳邱天龙伍志鹏

教育观察 2023年35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研究教育

孙立艳,邱天龙,伍志鹏

(1.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贵州贵阳,550025;2.安顺学院教育学院,贵州安顺,561000)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1],乡村发展成为当前国家政策的重要内容。早在党的十九大就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强调了乡村教育事业的优先发展地位。[2]乡村教育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乡村学生,乡村学生代表乡村的未来和希望,是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乡村的源头活水。进入21世纪以来,为解决我国乡村学生家庭相对贫困、社会资本弱势等多重不利处境造成的学习困难问题,研究者在乡村学生支持的实践和理论方面做了大量深入的研究,研究成果逐渐丰富。本研究利用CiteSpace软件对近20年来我国乡村学生支持的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探讨我国乡村学生支持研究的脉络、热点及趋势,以期为我国乡村学生支持后续研究发展提供参考。

一、数据与方法

(一)数据来源和处理

本研究的数据和文献的主要来源为中国知网数据库,采用高级检索的方式,对2003年1月1日到2023年9月30日的相关文献进行筛选。主题为“乡村学生”或“农村学生”或“乡村儿童”或“农村儿童”,以及“支持”进行高级精确检索,获取相关中文文献。除去会议期刊和报纸新闻期刊、访谈等与研究主题不相关的文献,再进行检索和比对,本研究总计获取文献1117篇。

(二)数据分析工具和方法

本研究以CiteSpace 6.2 R4可视化软件为数据分析软件,以1117篇目标数据源为分析对象,以数量为节点,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绘制近20年与乡村学生支持研究相关的文献数量图。首先,统计出排名前10位的文献量,对乡村学生支持研究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影响力大的期刊、第一作者、机构名称等。其次,查找关键词共现的知识图谱和时间线性图谱,获取学生支持的研究热点及研究趋势。最后,探析其研究热点分布和变化趋势,形成对国内近20年乡村学生支持研究发展的认知。

二、乡村学生支持研究发展概览

(一)研究机构、期刊、作者发文量分析

研究机构的分布特征可以反映出各机构对乡村学生支持研究的贡献大小,对发文期刊进行共现分析可以知晓乡村学生支持研究的热点区域,对作者发文量进行分析可以了解为乡村学生支持研究领域做出巨大贡献的研究人员,确定该领域有影响力的作者。近20年,我国乡村学生支持研究发文量前10的发文机构、期刊、作者如表1所示。

第一,从机构发文量看,发文量排名前10位以师范大学为主,乡村学生支持研究的核心机构初步形成。分析研究机构合作共现网络图谱发现,各机构间合作网络密度低,整体合作趋势和交流强度不高,机构之间合作欠佳。第二,从期刊载文量看,目前刊发乡村学生支持研究的期刊共有375种,只刊发过1篇该领域论文的期刊占95%,发文期刊分布较散,该领域研究方向具有多样化的特征。第三,从作者发文量看,目前开展乡村学生支持研究的作者共有1337人,只发表过1篇相关文献的作者占91%,发表过2篇以上的作者共116人,占总作者数的9%。[3]由此可见,目前关于乡村学生学习支持研究尚在起步探索阶段,研究的作者基数大且分布较散,缺少高产作者,该领域还需进一步展开研究。

表1 乡村学生支持研究机构、期刊、作者发文情况(前10位) 单位:篇

(二)高频关键词聚类分析

本研究运用CiteSpace软件对1117篇样本文献进行对数似然算法(LLR),将我国乡村学生支持研究领域共现强度较高的关键词归为14个类别,这14个类别也就是该领域的热点主题。其中,模块性Q=0.7971,平均轮廓值S=0.9393。模块性(Modularity)是衡量模块划分质量的度量方式。模块性数值越高,说明模块内部链接密度越高,Q>0.3表明聚类效果显著。聚类平均轮廓值(weighted mean silhouette)是反映聚类效果的一个评价指标,S>0.7,表明聚类高效率且令人信服。由此说明,本研究的关键词聚类图谱具有一定的可信度和有效性。综合前文分析,并二次阅读文献发现,乡村学生支持研究以乡村留守儿童、乡村教育、乡村社会为中心,朝着多个方向拓展,主要涉及乡村学生教育问题、乡村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乡村学生社会支持问题三个方面。

1.乡村学生教育问题研究

部分乡村学生因面临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的双重困境,存在学习习惯落后、行动行为失范等现象。对此,有研究者指出:应从顶层上设计,把提升家庭的教育能力作为核心,形成社会全员参与的乡村学生教育支持体系,促进教育公平[4];为推进乡村教育更高质量发展,要继续根据乡村教育的特殊性对乡村学校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教育经费投入等给予更有效的政策支持[5];需以乡村学生的诉求为立足点,加强乡村学生在教育过程的保障,立足政、家、校、社四方合作,建立乡村数字教育支持和指导机制,立足教育数字安全,健全乡村教育数字技术监管与信息报备制度。[6]

2.乡村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寄宿会导致部分学生减少亲子互动、易受同伴负面情绪影响,对乡村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7]乡村学生大部分是留守儿童,留守儿童个人成长主动性在促进个体的认知、情绪与动机、能力与人格及行为积极发展的同时,也给部分个体成长带来不适。[8]青少年感受到的情感支持对问题行为具有遏制作用,其中同伴提供的情感支持的遏制作用最明显。[9]因此,需通过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加强并规范学校心理辅导室的设立,共同提高乡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切实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10]

3.乡村学生社会支持问题研究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相关政策措施的出台,推动了农民工返乡创业、加强了农村师资、整合了社会支持力量,为完善乡村学生支持网络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依据。[11]近年来,在政策的推动下,政府、学校、家庭逐渐形成了对乡村学生教育的合力[12];这些教育支持短期内改善了乡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但缺少可持续的长效机制。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体系,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持久的活力,但其体系也存在缺乏协同性、协调性和回应性的现实短板。当前,必须通过介入机制、整合机制、运行机制、评估机制和宣传机制的完善,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社会支持体系实现科学发展。[13]

(三)乡村学生支持研究前沿聚焦

关键词突现是指某一知识领域在一定时间段突然涌现出的热点关键词,能够反映某一学科研究热点主题的转变趋势,可以看出是学者们目前热衷研究的主题。在关键词共现图谱的基础上,我国乡村学生支持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如表2所示。

表2 突现强度关键词(前10位)

1.关键词突现强度

从关键词突现强度来看,“社会支持”“心理健康”“乡村教师”的突现强度远高于其他关键词的突现强度,说明这三个关键词在我国乡村学生支持研究中出现的频率较高,且在乡村学生支持研究领域的影响力较大,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社会支持”的高突现强度说明在乡村学生支持方面,社会支持的作用不可忽视;“心理健康”的高突现强度则表明乡村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备受关注;“乡村教师”的高突现强度可能意味着乡村学生支持离不开乡村教师的支持和关注。综上所述,这三个关键词突现强度为继续开展乡村学生支持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社会支持、乡村教师对学生提供支持的具体策略,持续关注乡村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2.关键词突现时间长度

从关键词突现时间长度来看,大部分关键词突现时间较长,说明我国乡村学生支持已经形成较成熟稳定的研究方向。其中,“社会支持”“社会支持系统”突现时间长达18年,是该领域突现时间最长的两个关键词,几乎贯穿整个研究领域的发展历程,这表明社会支持是乡村学生支持研究的主要内容。人是社会的产物,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发展,乡村学生成长发展需要得到社会各界更多的支持。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如何建立更加健全和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支持乡村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

3.最新突现词

从关键词突现结束的年份看,“乡村教师”“乡村学校”“农村儿童”和“乡村振兴”等关键词突现的年份靠后,是该领域比较新颖的关键词,为该领域前沿研究热点的可能性较高。随着乡村振兴的推进,挖掘和开发乡村自身发展潜力变得越来越重要,必须注重乡村教师的培养,加强乡村学校的建设,提高乡村学生自己的成长意识,这样才能实现支持的长效性。

三、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第一,从研究发展来看,近20年来,学界对乡村学生支持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研究成果丰硕,以师范类院校为主要研究机构,综合类院校研究力量相对薄弱,机构间与作者间的合作较少。

第二,从研究热点分析来看,我国乡村学生支持研究视域不断扩展,从教育学领域逐渐拓展到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领域。教育学研究侧重为乡村学生构建政、家、校、社多主体的支持体系;社会学和人类学研究关注不同社会支持主体提供支持对乡村学生产生的影响;心理学主要专注社会支持、情感支持与乡村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体现乡村学生支持的高难度和复杂性。已有研究虽然在理论推导和现实问题描述方面取得了较多研究成果,但其对策往往具有同质性,鲜有研究能针对具体问题提出微观层面的可行性对策,难有理论上的突破。

第三,从研究趋势来看,我国对乡村学生支持研究的探讨,逐渐形成以乡村学生为中心,政、家、校、社多元主体协同支持的共识。随着乡村振兴的推进,支持方式开始由外部资源投入、环境改善转移到挖掘乡村学生自我支持潜力方面。

(二)展望

1.丰富和完善乡村学生社会支持体系的研究

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乡村学生社区是乡村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单位,乡村学生的发展离不开乡村学生社区的支持,必须充分利用开发乡村本土资源发挥乡村社区的公共服务职能。从教育学的视角来看,乡村学生的社会支持本质上是促进乡村学生成长发展的一项教育活动,应以乡村学生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明确政、家、校、社各支持主体的责任边界,为乡村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支持和帮助。

2.强化乡村学生支持研究学者间与机构间的合作

虽然城乡发展存在较大差距,但乡村学生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依然存在, 也需要社会各界持续关注和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因此,有必要强化相关研究学者间和研究机构间的合作,提高乡村学生支持研究的综合能力和水平。

3.加强乡村学生自我支持的研究

从长远来看, 要想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必须从外部环境和内部驱动两个方面构建长效支持体系。从外部环境来说,如何发挥政府、学校、家长、社会现有帮扶政策、帮扶行为的价值,并且实现长效性发展,需要进一步研究。从内部驱动来说,如何提高乡村教育质量、激发乡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乡村教育满意度,关注乡村学生个体的内在驱动因素,提升乡村学生的学业需求和发展潜力,值得进一步探讨。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研究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题解教育『三问』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