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莲荷的不同角度看紫砂造型的构成
——浅谈紫砂作品“秋荷印象”的创作思路*

2023-02-03张听金

陶瓷 2023年1期
关键词:莲荷茶壶形体

张听金

(宜兴逸人抟砂紫砂艺术有限公司 江苏 宜兴 214200)

当代的紫砂工艺承袭了自古以来的手工艺传统,同时也融入了现代的美术理论。紫砂的美术理论是实践的总结,创作者在深度地了解紫砂的起源、本质和形态以后萌生出创作的想法,并将其付诸实践,紫砂作品本身的气质便是这种美术的本质衍化。当代的紫砂创作通常会尝试从原本的美术观察局限中跳脱出来,从新的角度,新的思维层面来实现美的轮廓,这样的尝试普遍地存在于一个开放、稳定、繁荣的社会之中,具有这样的社会基础,理论的总结才会具有深厚的土壤。

图1 紫砂“秋荷印象”

纵观中外文化,仅仅从绘画的角度很容易就会发现,中国画具有十分独特的美术氛围和美术特点,与源自于希腊哲学的西方美术学派所不同的是,中国的美术有着独立的哲学内涵,其观察事物的方法和角度具有中国美术独有的观念。

1 中国传统美术与思维局限

近代中国长期落后于世界,一旦打开国门,便如鲸吞一般吸收着各方面的先进智慧,理论性的美术实践一下子冲击了中国传统美术中以个性品格,强调感性的美术呈现。当一件中国美术作品以西方美术理论来分析和阐释的时候,其感性的部分就会急剧弱化,理性的部分则会得到加强,这对强调感性的作品无疑是不公平的。从中华传统哲学的角度来看,传统的美术理论遵循中正与和谐,画面相互作用,彼此制约,对立统一等,在具体创造的过程中不会追求某一方面的极致,这就造成在具体的美术分析中,形成差异极大的结论。

自成体系的中国美术影响下,现代的透视学、艺术解刨学、色彩学等无可避免的会形成思维上的矛盾,这是由于西方美术理论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有显著的极端化和绝对化的倾向,这与历来强调和谐与平衡的中国美术天然冲突。

就以紫砂“莲荷”的塑造来说,传统的莲荷作品通常会选择正常的观察角度去重现莲荷之美,利用紫砂泥易塑仿生的特性,在茶壶的结构中复现现实中观赏莲荷的角度,获得生动逼真的美术效果。这样做显然是十分成功的,但久而久之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造型同质化的现象,当观赏的视角成为固定的造型套路,原本的美就无法顺应时代的发展,成为一种僵化的模板,想要继续发展,就必须开创更多观赏视角,而这首先要解放思维的局限。

2 紫砂壶形体视角的拆分

在紫砂壶造型创作实践中,灵活的拆分视角将会解放更多的观赏角度,从这一点出发进行思考就可以更为简单地打破常规的思维局限。在作品的创作中就使用了这种视角拆分的构思方法。一般而言,“莲荷”造型的紫砂壶会将莲荷中的各个部位拆分成壶流、壶把、壶钮、壶身来进行表现,采集莲荷各部分的形体特征融入到紫砂壶的结构当中。例如荷叶包裹成的卷叶壶流,莲子点缀的壶盖,莲花装饰而成的壶身等;这些特征的塑造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传统意义上的莲荷紫砂壶造型。

视角拆分法则是将“莲荷”各个部位的造型特征从茶壶整体的造型中独立出来,用放大或缩小的形式重新融入茶壶的结构当中,例如可以单独地用一张荷叶来装饰点缀茶壶,用较大规模的贴塑使荷叶与茶壶融为一体,茶壶本身则花器素做,以最为质朴的面貌呈现自身的质感,如同古井无波的池塘一般化身为荷叶的“背景”,此时的观赏视角就被创作者人为地放大了,拉近了与自然的距离。当然,这样的创作还需要细腻的模拟点缀来加以配合,色彩的变化,轮廓的变化都要能够经得起“放大”以后的检验,这时候就需要考虑舍弃掉一些局部的细节,增强整体的轮廓,强调事物本身最显著的特征,让被“拆分”以后的形象主题显得更合理和谐。

3 紫砂造型中的透视应用

莲荷造型除了荷叶荷花等常见的部分,还存在着隐藏在水面以下不常见的部分,对于这些形态特点的提炼和应用,就需要在造型塑造上加入更多的透视效果。在作品“秋荷印象”的创作中,形体的轮廓需要强调“水”的作用,紫砂泥料天然地与水亲和,泥料本身的湿度变化除了会影响紫砂坯体自身的软硬之外,还会对紫砂表面的肌理形成极大的影响,利用好“水”的技巧,可以通过模拟水流变化塑造出十分好看的壶面包浆。同时在这种包浆的表面,制作出“莲荷”所带有的形体特点,这其中,一些“自然的瑕疵”可以从策略衬托出一般情况下肉眼观察不到的部分,这便是形体在精神层面所产生的“透视”。

在作品“秋荷印象”中使用的“透视”技巧是采用模拟莲荷在水的作用下透过光线所产生的表面质感,这样独特的肌理效果依托一些局部的“瑕疵”被烘托出来,一个完整的莲荷轮廓,通过壶面上微小的,生动的“瑕疵”得到了一个对比的基点,观赏者可以通过这样的对比在脑海中形成具体的形象特征,就如同透过茶壶真正地看到了隐藏在水面之下的莲荷,同时还要结合莲荷的生长,将莲荷的茎干用壶流、壶把来进行替代,略微卷曲的线条,透露出一点点自然生长的规律,显得更加自然和谐,这样的造型省略了很多,简略了很多,自然就精炼了起来,这就如同透过水面观看到的物体,能看见轮廓,却无法有详细的细节,莲荷上没有根刺就变得合情合理。

简练和流畅是紫砂壶主要的气质风格之一,即便是花器,这种特征也值得肯定和延续。在作品“秋荷印象”中,形体特征的提炼和精简亦是创作的重点,而这也深度符合莲荷清冽的气质,让作品的造型和主题和谐而统一。

4 作品“秋荷印象”的创作思路

通过视角的拆分和透视,作品“秋荷印象”的创作思路逐渐形成,在形体塑造的过程中,形体不仅受空间影响,同时还受时间影响。莲荷在不同时间段所具有的形体特征是不同的,在塑造的时候就可以通过时间与空间的定位来重塑“秋荷”给人的印象。首先秋天是成熟的季节,也是凋零的时节,莲荷同时具有这两种状态,蓬勃的生命在萎缩,生动的肌理带上了时光的印记,斑驳是一个独特的形体特征切入点,将茶壶表面制作成斑驳的痕迹,用来象征时间的流逝,用枯黄色的点缀来彰显成熟的印记,“秋荷”的印象便在形体的塑造之中诞生。

通过这样的思路来进行设计,可以将秋日里的莲荷拆分成一个个不同的组成部分,每个部分都是“秋荷印象”,而这些造型的共同点都是围绕莲荷这一造型主题展开,通过不同视角的转变,共同演绎处于同一时间段内的莲荷。为了表现不同视角下的共同特征,可以综合运用多种紫砂形体的塑造方法,从表现肌理的堆、贴、捏、镂、削、刻,到整体花素器的轮廓基础转换,都可以用来表现“秋荷”这一主题,只需要这些塑造皆局限于秋天的莲荷这一框架之内。

到具体的制作上,基于对“秋荷”的理解,可以将视角拆分成一个个细分的局部,比如莲叶、莲花、莲蓬皆可以单独成壶,这些局部的造型特征也可以融合为一,同时出现在一把紫砂壶上。其中的关键点在于,局部视角的拆分会使造型简洁化,承载这一局部的紫砂壶体就需要呈现出相应的简洁要素,不能够莲荷的局部塑造很简洁,茶壶整体的造型却很复杂,这就形成了造型主次之间的冲突,简化的视角,提炼出相应的形体特征,那么茶壶本身亦要呈现相同的形体气质。例如使用枯萎的荷叶作为壶身的装饰,以贴塑的方式半覆盖与茶壶上部,此时形体主题的重点在于枯萎的荷叶,那么其所在环境就需要一个相对合理的基础,素润的壶身就被掩盖在装饰之下,不需要再添加任何额外的装饰,壶身如水,承托着即将凋零的荷叶,这正是秋荷这一主题的最佳诠释,所以壶体不需要再有任何多余的造型变化或装饰,将自身化成透明的“水”,越简洁干脆越好。

同样,如果拆分的莲荷视角转移到莲蓬之上,那么莲蓬的外在即茶壶的外在,不需要任何额外的变化,只需要将莲蓬的轮廓套用在茶壶的身筒之上,其余流、把、钮、盖都围绕着这一形体服务,尽可能简洁地使茶壶整体的结构获得完整,从而突出“秋荷”这一主题。以此类推,同一造型主题皆能够分化成多个不同是视角,只需要同时满足其空间特征及时间特征即可。

5 结语

任何事物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同理紫砂造型的塑造也可以通过不同角度来进行设计思考。紫砂形体的诞生不仅是空间上的,同时也是时间上的,特定的空间决定了事物形成特定的轮廓,特定的时间同样也能决定事物的特征。除了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艺术观赏角度的变化思考外,或许还有更多的角度等待我们去发掘,除了现实意义上的形体特征之外,紫砂艺术还可以具有抽象意义下的形体特征,这仍需要不断地去探索和发掘。

猜你喜欢

莲荷茶壶形体
非遗视域下唐宋元明清瓷器之莲荷装饰研究
邢建设:小满
浅谈形体训练在声乐表演中的作用
莲台
带孔的茶壶
西夏文形体研究述略
独一无二的茶壶
卷纸小茶壶
不生二胎就自杀
早期形体训练对产妇产后形体恢复的积极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