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油气管道标准国际化的现状、瓶颈与突破路径研究

2023-02-02曹燕谭笑刘冰常晓然郑素丽

中国标准化 2023年17期
关键词:突破路径油气管道

曹燕 谭笑 刘冰 常晓然 郑素丽

摘 要:近几年,我国油气管道企业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数量快速增长,在油气管道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大幅提升。但是,同发达经济体相比,我国油气管道标准国际化的深度和广度还存在很大差距。本文在梳理我国油气管道领域标准国际化发展现状基础上,进一步识别制约瓶颈,并针对性地提出突破路径,对我国油气管道标准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油气管道,标准国际化,制约瓶颈,突破路径

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3.17.009

基金项目:本文受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大口径、高压力、长距离天然气管道标准产业化研究与海外应用”(项目编号:JCGL2022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企业研发国际化决策机制研究:基于注意力基础观和能力基础观的底层机制整合视角”(项目编号:72002210)、浙江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浙江省新型研发机构的双向国际化路径及提升策略研究:先进经验与浙江实证”(项目编号:2022C35084)资助。

Research on the Status, Bottleneck and Breakthrough Path of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ese Standards for Oil and Gas Pipelines

CAO Yan1 TAN Xiao1 LIU Bing1 CHANG Xiao-ran2* ZHENG Su-li2

(1.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hina Oil&Gas Pipeline Network Corporation; 2.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China Jiliang University)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number of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to which Chinas oil and gas pipeline enterprises have devoted with leading efforts, grows rapidly. Chinas international infl uence and competitiveness in the fi eld of oil and gas pipelines have signifi cantly increased. However, compared to developed economies, there is still a signifi cant gap in the depth and breadth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standards. After sorting out the current status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standards in Chinas oil and gas pipeline industry, this paper further identifi es bottlenecks and puts forward pertinent breakthrough paths,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 cance to enhance the international infl uence of Chinas oil and gas pipeline industry.

Keywords: oil and gas pipelines,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standards, bottleneck, breakthrough path

0 引 言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战略格局的调整、国际矛盾的变化,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无一不在彰显国家话语权的重要性,推动构建有利于本国经济发展利益的国际制度格局,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和必然选择。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国家基础性制度的重要方面,而国际标准作为世界“通用语言”,则是全球治理体系和经贸合作发展的重要基础。世界需要标准协同发展,标准促进世界互联互通。《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明确指出,要实施标准国际化跃升工程,推进中国标准与国际标准体系兼容,支持企业、社会团体、科研机构等积极参与各类国际性专业标准组织,推动国内国际标准化协同发展。

鉴于此,国家和企业通过标准互认、共同研制、标准海外应用示范等途径,大力推进中国标准与国外标准间的转化运用以及中国标准“走出去”。近几年,随着油气管道跨境合作项目建设的加快,我国培育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油气管道国际标准,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我国在油气管道领域标准国际化方面的话语权和国际竞争力。但是,与发达经济体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国际标准占比率较低,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制约瓶颈,国际标准培育工作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本文梳理我国油气管道领域标准国际化现状,识别发展瓶颈,明确发展路径,对我国油气管道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1 我国油气管道标准国际化发展现状

1.1 取得的成效

(1)油气管道标准整体上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在基础理念、方法、技术应用以及总体水平上,我国油气管道标准整体上已经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1]。在管材、管道设计系数、管道施工、腐蚀防护、SCADA控制系统、储运装备和储运设施等硬件软件标准方面,大量采用ISO等国际标准,已经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管道的运行管理方面,随着管道完整性管理理念、方法、技术和标准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全面应用,管道的运行管理标准技术水平整体上也已经与世界先进水平相当[2]。

(2)国际标准数量快速增长,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

国际标准是“世界通用语言”,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对外贸易水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在油气管道完整性管理和管材等技术领域的国际标准制修订工作中,我国实现了多个零的突破,并进入到稳步有序的发展阶段。我国主导、参与编制油气管道领域国际标准如表1所示。其中,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管网集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油集团)做出了重大贡献。国家管网集团主导制定并发布国际标准4项、国外先进标准2项。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材料研究院主导编制了4项国际标准;中国石油集团石油管工程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管研院)制修订2项国际标准。这些国际标准的制定,标志着中国油气管道的设计、管理技术、管材技术等均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具备了在全世界推广应用的条件,标志着我国在石油管道完整性管理、管材领域中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得到显著提升。

(3)标准互认、中国标准海外应用加快推进

标准互认是经国家或企业标准化管理部门协商一致,互相认可对方国家或企业在用的标准,对国家或企业间的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中俄东线穿越时期,中国与俄罗斯直接采用两国管道建设标准中的最高标准作为施工标准,保证了项目顺利、高效完工;同俄罗斯的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标准互认工作也在有序推进;中国还同土库曼斯坦等国签订了标准互认协议。另一方面,以中国标准为基础,中外联合制定国外标准,或者直接采用中国标准或中国标准中的关键技术指标等途径,大大促进了中国标准“走出去”[3]。例如,中亚天然气管道D线塔吉克斯坦段建设中,以中国标准为基础,结合塔吉克斯坦国情,中塔双方联合编制了《干线天然气管道保护技术规范》等9项塔吉克斯坦天然气管道运行维护系列标准;中亚天然气管道D线吉尔吉斯斯坦段直接采用中国国家标准GB 50251-2015《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4]。此外,在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建设过程中,大量关键技术指标采用了中国标准,以“事实标准”推动了标准“走出去”。

(4)国际交流活动持续深入,逐步融入国际化舞台

第一,与ISO、美国石油学会(API)、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ASME)等国际、国外标准化组织建立沟通联系机制,参与、跟踪标准研制。第二,成立国际标准攻关团队、培养复合型国际标准化人才队伍,逐渐壮大在国际标准化组织中的“中国队伍”。以ISO/TC 67(石油、石化和天然气工业用设备材料及海上结构委员会)/SC 2(管道输送系统分技术委员会)为例,管研院担任并行秘书处单位,有6名中国专家承担SC 2领导职务,其中副院长秦长毅担任副主席,14个工作组中的4个工作组召集人为中国专家。第三,在ISO、API、ASME等国际标准化年会等会议上的角色发生了突破性转变,由以前的“参与者”“配角”转变为现在的“主角”——标准推动者。目前,国内油气管道企业已经完成和正在承担多项ISO、NACE等国际标准的编制工作,有效提升了我国在管道输送系统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同时也在抢占新兴领域国际标准话语权。

1.2 现存问题

(1)标准国际化深度同发达经济体相比,差距较大

同发达经济体相比,我国油气管道标准国际化深度还很低,主导和参与的国际标准数量较少,在国际标准化组织中的贡献小。一方面,发达国家采用国际标准的比例占到50%~80%[2],虽然我国在管材、管道设计系数、管道施工、腐蚀防护、SCADA控制系统、储运装备和储运设施等硬件软件标准方面,也采用了大量ISO、IEC等国际标准,但是程度远不及西方国家。我国油气管道领域的国家标准采用ISO、IEC国际标准的采标率仅仅18.16%。另一方面,目前,ISO、IEC油气管道领域国际标准中大部分标准由欧美国家主导编制,中方主导制定仍处于起步阶段,且主要聚焦于管理、安全、管材等领域。

(2)标准互认、标准海外应用的范围亟需拓展

技术上,中国油气管道标准已经具备了在海外油气管道工程项目中转化和应用的基础。但是,受政治、文化等历史因素影响,一些国家大多习惯于采用欧美等国家的技术规范与标准。因此,同欧美国家相比,中国油气管道领域的标准互认、海外应用仅局限在俄罗斯、土库曼斯坦等个别国家,在欧美、东北亚、北美、非洲、大洋洲等区域国家对技术和经济、文化的艰难博弈中,中国油气管道标准“走出去”举步维艰。中国油气管道标准未获得与中国管道技术水平相称的国际地位,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较小,其国际化水平远不及欧美国家和俄罗斯。

2 制约瓶颈

(1)国际标准化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

国际标准化人才的质量决定国际标准化工作质量[5]。国际标准化工作需要懂国际标准规则、懂参与程序渠道、懂外语、熟标准、精专业、善协调的复合型人才。尽管2005年以来,国家标准委开展了“国际标准化综合知识培训”“国际标准化英语知识培训”“ISO/TC、SC主席培训”等一系列国际标准化培训活动,培养了一批国际标准化人才,我国参与国际活动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然而,我国整体的国际标准化人才培养体系不健全,高校、标准化组织、企业等在人才培养上尚未形成协同互补效应,导致油气管道领域国际标准化人才队伍无法完全满足实际需要。

(2)企业对技术标准化与标准国际化及其协同运作重视不够

我国油气管道领域技术已达国际先进水平。然而,长久以來,我国油气管道企业不重视前沿技术研究与标准制定的互动、科技研发与标准研制的一体化发展、科技成果向标准转化、国内标准与国际接轨等工作,导致我国在油气管道领域的标准水平、国际标准化经验和国际标准的科技含量等方面远滞后于发达国家。例如,荷兰“壳牌公司”,每年在标准化方面投入的经费达l,300万美元,公司内部约有500多名工程师从事标准制修订工作[2],而我国油气管道领域在经费投入和人员占比上则严重不足。

(3)政府、科研机构、企业、高校、标准化组织等未形成合力

标准国际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政府合作、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标准研制、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外标准融合等诸多要素。因此,亟需统筹发力,实现实质性突破。虽然,目前我国油气管道行业标准国际化过程中,政府充分发挥了它的引领作用,尤其与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署标准化合作协议,加强标准对接;作为标准国际化的核心主体,企业通过国际化标准人才培养、技术标准化、标准研制、标准互认等工作不断推动标准国际化进程。但是,以技术创新为主要职能的科研机构,以人才培养为己任的高校,以标准研究、分析与搭建标准合作与交流平台为主要职责的标准化组织,它们的作用尚未被充分发挥,尚未与政府、企业形成协同效应。

(4)传统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话语权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

我国国际标准化工作起步较晚,很多传统领域的国际标准化组织的主席、秘书处都由美欧等发达国家承担,导致绝大多数核心标准的话语权都掌握在他国手中。受历史因素影响,我国应另辟蹊径,在新兴和交叉领域发力,争取在国外先进标准组织中的话语权。

3 突破路径

(1)健全“高校+企业+标准化组织”国际标准化人才培养体系,强劲核心竞争力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指出,要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主体、产学研联动的国际标准化工作机制。“打铁还需自身硬”。根据国际标准化人才特点,结合高校、企业、标准化组织人才培养的重点与优势,构建合理完善的“高校+企业+标准化组织”人才培养体系。例如,企业注重专业技术知识、标准实践等专业教育,高校、标准化组织注重国际规则、外语、标准基础理论、协调、沟通等通用教育;将国际标准化人才分级分类,定制差异化培养方案;三方共同研制培养方案、共同招生、联合选题、成果共享;拓展协同育人途径,建立紧缺人才定制班、亟需人才培养特区等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完善的国际标准化人才培养体系,选拔、培育一批高质量、与国际接轨的国际标准化人才队伍,提升核心竞争力。

(2)打造技术创新和国际标准研制协同发展体系

探索总结重大工程创新、核心技术、专有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化、国际化的方法路径,打造“选项-培育-立项-研制-发布”等国际标准化模式,健全企业技术标准体系,深度挖掘国际标准项目方向,构建技术创新与国际标准研制的协同组织架构和工作机制,加强标准与技术创新、知识产权的结合,促进标准合理采用新技术,加强技术、专利池与标准研制的相互协调,促进标准制订与技术创新、产业化同步,形成以技术带动标准进步、以标准促进技术创新的共生共荣效应[6]。此外,打造技术创新和国际标准研制协同发展体系的前提是,加强技术与标准的长期基础研究,加大对技术创新与标准化工作的投入力度。

(3)构建宏、中、微观三层创新生态系统协同运作

油气管道是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载体,油气管道标准竞争超越了企业、产业层面,上升到了国家层面,需要宏、中、微观三层创新生态系统各类主体协同运作[7]。三层创新生态系统的运作模式可借鉴唐震等(2022)[8]梳理的英国水电工程技术标准国际化路径。在此生态系统中,政府扮演标准发展推动者、系统生态维护者、系统制度支持者的角色,在技术标准竞争中发挥重要作用;标准协会发挥标准服务提供者的作用;龙头企业作为标准创新践行者、搭建系统骨干者、标准对接输送者、生态系统领导者的角色。三者协同运作,保障我国标准体系与国际性和区域性标准体系相互结合密不可分,保证系统的健康活力,也保证标准及时更新。

(4)深度参与国外先进标准化组织,争夺新兴与交叉领域标准话语权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深入,加快制修订新兴与交叉领域的国际标准是抢占国际话语权、实现弯道超车的最佳方法[9]。一方面,应尽快加强与国内外先进企业(如通信、人工智能等行业)的合作,在数字化、新能源等新兴和交叉领域中积极探索标准研制前景。另一方面,许多先进的技术标准都来自于国外先进标准化技术组织,而不是传统国际标准化组织,因此要实质性参与国外先进标准化组织。除了培养、支持系统内专家在这些组织中任职[10],还应该积极探索新兴、交叉领域的标准研制前景,同国际先进标准化组织建立和完善双边、多边合作机制,学习借鉴先进组织模式和工作经验,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以争夺新兴与交叉领域标准话语权和影响力。

4 结 论

本文梳理我国油气管道领域标准国际化现状,发现我国油气管道标准整体上已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主导编制了一批国际标准,中国标准的海外应用也在加快推进,且国际交流活动持续深入,但是同西方发达经济体相比,标准国际化深度与广度还存在显著差异。分析其原因,识别出以下4个制约瓶颈:国际标准化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企业对技术标准化与标准国际化及其协同运作重视不够,政府、科研机构、企业、高校、标准化组织等未形成合力,传统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话语权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基于此,进一步从国际标准化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技术创新与国际标准研制协同发展体系打造、协同运作的创新生态系统构建、新兴与交叉领域标准话语权争夺等4个方面针对性地提出突破路径。

参考文献

[1]张妮,刘冰,王岳,等.油气管道标准境外合作对策研究[J].标准科学,2021(3):58-63.

[2]何旭鵁,赵亮东,刘庆亮,等.构建油气长输管道标准体系研究与思考[J].学术研讨,2021(12下):34-37.

[3]刘冰,张妮,谭笑,等“.一带一路”油气管道标准化合作策略及实践[J].油气储运,2020(12):1344-1349.

[4]陈俊峰,聂红芳,丁飞.油气标准国际化的思考与建议[J].中国质量与标准导报,2023(1):36-37.

[5]邵男,杜吉洲,汪威,等.油气企业标准国际化管理实践与展望[J].标准实践,2020(10):184-187.

[6]代敬辉.打造人才核心竞争力 坚持国际标准制用结合[J].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12):29-30.

[7]刘佳,孙艳红,袁伟.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国际化的推进策略[J].国防建设,2021(5):10-14.

[8]唐震,张露,张阳.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的水电工程技术标准国际化路径——英国标准协会( BSI) 案例研究[J].科研管理,2022(12):1-12.

[9]曹岚,舒鹏,陈辉,等.我国区域性电力系统技术标准国际化路径的研究[J].中国标准化,2019(7): 40-43.

[10]尚羽佳,丁露.战略新兴领域技術标准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仪器仪表,2020(12):27-31.

作者简介

曹燕,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于标准管理研究。

谭笑,硕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于标准管理研究。

刘冰,博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标准管理研究。

常晓然,通信作者,博士,讲师,主要从事标准化与国际商务研究。

郑素丽,博士,教授,主要从事标准化与知识产权战略研究。

(责任编辑:袁文静)

猜你喜欢

突破路径油气管道
李白“诗与乐”研究:存在的问题及突破的路径
油气管道安全管理的思考与探索
油气管道安全管理的思考与探索
风景摄影的现状及突破路径探析
小学语文教学难点与突破路径的研究
某油气管道广西段用地压矿调查评估研究
中国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实现障碍与突破路径
中国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实现障碍与突破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