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鸿门宴看危机公关

2023-02-02杨娜

国际公关 2023年23期
关键词:危机公关鸿门宴项羽

摘要:鸿门宴作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政治事件,是由项羽及其亚父范增主持、刘邦赴宴的宴会。对于刘邦而言,是一场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刀斧宴,稍不留神就可能身首異处、功败垂成;更是一场险象环生、在弱势条件下主动发起的自救行动。刘邦在团队的帮助下成功化解此次危机,成为历史上危机公关的典型案例。

关键词:鸿门宴;危机公关;刘邦;项羽

刘邦进入关中正做 “欲王关中”的美梦时,左司马曹无伤将此事密报项羽。项羽此时已是兵强马壮,准备一举剿灭刘邦。危急关头,项伯夜闯刘营,为了报恩让张良赶紧逃走。张良遂把项伯引到刘邦帐下,把项伯拉拢过来。刘邦希望项伯能将他并不敢称王的实情告诉项羽,他的所作所为只是为项羽入关做前期准备。项伯满口答应,最后问刘邦,能不能亲自登门向项羽道歉,刘邦别无选择,一口答应,鸿门宴由此而赴。

一、鸿门宴背景概述

秦末,秦将章邯一举击溃陈胜、项梁两支反秦义军,挥师北上攻打赵国。[1]情势急转直下,楚怀王在千钧一发之时,决定兵分两路,由义军发起进攻。一路北上救赵,一路西征,直取军事实力并不弱的秦都咸阳。在两路大军出发之前,楚怀王还立下了一个协议:先入定关中者王之。楚怀王本是项氏家族从放羊娃提拔起来的傀儡,项梁被章邯所杀后,这个傀儡马上就掌握了全局的主导权,全力打压项氏家族。安排北上救赵的主将是宋义,西向攻秦的主将是刘邦,项羽只是北上救赵的次将。[2]北上大军到达安阳后,项羽杀死宋义重新夺得军权,楚怀王无奈,只能重封项羽为主将,项羽然后在巨鹿破釜沉舟大败秦军主力,其声望达到顶峰,成为时局的真正控制人。

在偷袭咸阳成功后,刘邦出现了低级失误,功亏一篑。他很想完成楚怀王那个约定,成为关中王,所以派人守住函谷关。但实际上,楚怀王已经被项羽架空,刘邦要想称王,不仅会成为项羽的眼中钉,其他军事势力也不会善罢甘休。项羽在逼降章邯后,封章邯为雍王,也就是秦朝故地的王,也是关中王。这是个一举两得的办法,既可以借章邯的力量打击刘邦,也可以借章邯的力量修改楚怀王的约定。

二、危机阶段分析

(一)危机萌芽期

危机的萌芽期始于刘邦进入关中后开始做起 “欲王关中”的美梦。范增已然看出刘邦的政治野心,本是贪财好色之徒,却一反常态,关中财物没有摄取,也不再迷恋女色。再加上天象显示刘邦龙虎之气十足,有帝王之相的征兆。范增的话刺激着项羽的神经,箭在弦上,一触即发。

当时刘邦与项羽实力相差悬殊,刘邦的兵力只有十万,项羽的兵力是刘邦的四倍有余,不光在数量上项羽占据绝对优势,而且巨鹿之战仅用三天便击溃秦军,余威势不可当。实力差距明显,刘邦已然大祸临头。

(二)危机爆发期

危机爆发期始于左司马曹无伤密报项羽刘邦 “欲王关中”。项羽大怒,大战一触即发,危机进入爆发期。大战爆发前夜,项伯唯恐救命恩人张良遭殃,星夜来告。刘邦惊而不乱,问明了张良和项伯交往情况后,以兄长之礼待之,并结为儿女亲家。项伯给刘邦出主意,亲赴鸿门向项王请罪。第二天一早,刘邦同张良、樊哙等亲信赶往项羽驻扎地—新丰鸿门,拜见项羽。刘邦装出诚惶诚恐的样子,称自己绝没有与项王分庭抗礼的意思,进入关中后谨言慎行,登记官吏和百姓,封闭财库,一丁点的财物也不敢沾染,之所以这样做,都是为了等待项羽的到来,派兵把守函谷关也是怕在项羽到来之前再生变故。项羽见刘邦如此谦逊,心头的怒火很快消散。

(三)危机蔓延期

宴席间,范增举所佩玉玦示之者三,催促项羽杀掉刘邦,宴会形势陡转,刘邦命悬一线,此时危机进入蔓延期。项羽仍犹豫再三,迟迟不肯下手。于是,范增叫项庄进来,席间借舞剑助兴的名义,趁机刺杀刘邦。项伯见项庄来者不善,暗中保护刘邦,使项庄无从下手。张良见情形危急,赶紧离席,把守候在帐外的樊哙喊来,樊哙大声斥责项羽不该听信小人之言,要杀有功之臣,是亡秦之续耳。项羽无话可答,樊哙趁势坐在刘邦身边,项庄无从下手。

(四)危机消除期

刘邦起身假装上厕所,把樊哙叫了出去,丢下随从的车辆伺机逃脱,顺着骊山取道芷阳,抄小路逃走,此时危机进入恢复期。估计刘邦已返回霸上,张良奉礼辞谢,说刘邦怕醉酒在将军面前失礼,所以先行告退,将一双玉璧和两只玉杯献于将军,向将军谢罪。随后,便回到了霸上,鸿门宴危机彻底消除。

三、鸿门宴对危机管理的启示

(一)领导人物的性格决定整体的命运

项羽成长于将门之家,少时便想学做 “万人敌”,自信足以一人之力抵挡万人。[3]看到秦始皇游行的大船,脱口而说 “彼可取而代也”,自信以自己的智勇可以称霸天下。因此他遣将击关,巨鹿之战时,下令破釜沉舟,三日夺取巨鹿之战的胜利。挟巨鹿余威,带兵至函谷关时,发现城门紧锁,曹无伤密告 “沛公欲王关中”,深深刺痛了项羽个人英雄主义的自信心。这种性格也不断发展,成为近乎愚昧的个人英雄主义。直到垓下被围,使其陷入万劫不复之地,酿成英雄主义的旷世悲剧。项羽的个性是丰富复杂的,“义”是项羽精神上的最高追求。项伯为救沛公,向项羽说情,“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深深激发项羽内心的 “豪义”之情。

再看刘邦,成长于市井之中,擅长拉拢人心。在做小小的亭长时,便建立起自己的嫡系团队,这也为后来争夺天下打好了基础。其性格中的闪光点是知人善用、礼贤下士,面对项伯深夜告知军情,刘邦奉上美酒,并结为儿女亲家,成功将项伯拉进了自己的阵营。同时在险象环生的时候能屈能伸,善于审时度势,自己仅有区区十万人马,与项羽实力相差悬殊,唯一的做法就是智取—鸿门赴宴赔礼道歉,然后在宴会中伺机逃跑,保存实力等待壮大的时机。

(二)优秀的决策力事关大局

在面对危机时,果断的决策事关生死大局。[4]纵观历史,杰出的君主都是杀伐果断,优柔寡断只会错失良机,陷入被动境地。在鸿门宴中,刘邦以果断的决策使自己虎口逃生。在得到危机情报时,刘邦迅速做出决策,第二天便登门谢罪,在最佳时机做出决策,打消了项羽的疑虑,为死里逃生拔得头筹。在宴席中,范增试图通过项庄舞剑杀掉刘邦,刘邦仍然面不改色,不露怯,坚定自己的决策。同时在宴席上接受建议后,立即决定不辞而别,才转危为安。反观项羽,先是听说 “沛公欲王关中”后暴怒,后经项伯劝说后,又改变攻打刘邦的决策。在宴席中,听到刘邦的哭诉后又心生怜悯,结果错失良机,为日后埋下祸根。

(三)高素质的团队不可或缺

要成功应对危机,高素质、有胆量的团队必不可少。刘邦成功脱险离不开有胆识、有智慧的张良和有勇有谋的樊哙。张良劝说刘邦接受建议,鸿门虎口赴宴,同时在危机蔓延期,授意樊哙闯营,通过身份地位较低、言行较粗鲁的人设表达意愿,降低项羽的愤怒值,终止了项庄舞剑,有效缓解了危机。而相比刘邦团队,项羽的谋士只有范增,且范增能力欠缺。[5]作为项羽的谋士,却不了解项羽 “耳根子软”的秉性。虽然在开始时成功劝说项羽杀死刘邦,但是作为首席谋士并没有将领导的决策落实推进。在宴席上,示意项庄舞剑借机杀死刘邦,成功的概率不高,并且为后来樊哙入帐控诉、项羽又一次动恻隐之心埋下隐患。另外,在刘邦如厕之时,放任自流,安保防控不到位,直至刘邦逃之夭夭,才觉得大势已去,发出 “竖子,不足与谋”的哀叹。

(四)便捷的情报渠道必不可少

情报的通畅是军事活动能否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6]项伯把重要情报连夜送达张良,张良知道事态严重,立即将项伯带到了刘邦面前,刘邦也知人善用,项伯被拉入了刘氏阵营,成为刘氏集团的眼线,并成功劝说项羽不要攻打刘邦,为刘氏集团缓解了一定的危机。反观项羽团队,部下深夜溜出大营去敌方阵营却浑然不知,宴席中,刘邦如厕无人跟随,陈兵几十万的项家军却让赤手空拳的几人出逃,直到刘邦返回霸上营区后,项羽还浑然不知,犹问 “沛公安在”。可见情报的通畅对军事活动的重要作用。

(五)关键时刻的关键人物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刘邦率领大军率先攻破函谷关,在手下人的怂恿下做起了秦王的美梦,殊不知大祸已经来临。正当此形势危难之际,幸亏有项羽的叔父项伯告密。至于项伯为什么冒死搭救,《史记》中记载,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可见张良的存在对于刘氏集团的生死至关重要。在千钧一发之际,张良并未独自逃脱,迅速将项伯带到刘邦面前。重情重义的张良在关键时刻获取重要信息,缓解了刘氏集团的危机。再看宴席上,项庄舞剑,招招直指刘邦,在这危及生命的关键时刻,张良出帐唤樊哙进来。只见樊哙 “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7]樊哙曰:“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官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樊哙有理有节地说出了一个事实:你们欲杀有功之人。舆论博弈中有一条重要的内容就是,不满的话要通过身份地位较低、举止较粗鲁的人表达出来,刘邦团队正好利用了这点。樊哙的一番话后,项羽团队鸦雀无声,深深戳中了项羽本就动摇的心,刘邦逃跑就顺理成章了。不是刘邦没有诚意道歉,是来了,危机四伏,为了保命,只能撤了。

再看项氏集团的关键人物范增和项庄。范增作为项氏集团的智囊,对全局没有把控,未能精巧布局,在重要的事件中连连失职。对于安排项庄舞剑,更是缺乏基本的认知,古有荆轲刺秦王,将浸满毒药的匕首藏在地图之中,精密布局尚且不能成功。而安排项庄假借舞剑杀死刘邦,在大厅中明晃晃地舞剑,更有项伯贴身保护着刘邦,这种情况下诛杀刘邦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不仅使得刘邦出逃变得有理由,而且落下要诛杀有功之臣的口舌,致使外界对项氏集团的风评大大降低。

(六)知彼知己方能不殆

项羽团队在刘邦队伍中安排眼线曹无伤,清楚掌握到第一手信息,做到了知彼。但是范增却对自己的团队、对项羽缺乏了解。项羽陈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对于击败刘邦,项羽还是非常有信心的,可是范增却不了解项羽的心思,一味想在宴席上搞小动作。对项羽而言,刚开始只是想兴师问罪,主要是想看看在鸿门宴上,刘邦对 “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作何解释,趁机恶化双方关系,以便出师有名攻打刘邦。未曾料到,在宴会中,刘邦通过叙旧拉关系、说好话奉承、掩盖事实等手段,项羽被刘邦将了一军,一时间没有了开战的理由。而且,心中的怒气减半,降低了刘邦的危险指数,在战场取得大捷的项羽,此刻益有骄色,亚父范增不懂项羽。

(七)及时的事后总结十分必要

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及时总结,完成管理闭环,以使团队整体的素质和作战能力得到提升,同時也为下一步部署做好准备。刘邦集团在鸿门宴化险为夷,非但没有受损,而且这一事件成为重要的转折点。事后,团队中的奸细曹无伤被铲除,而且在敌方团队中成功安插下项伯这根眼线,为刘邦集团创造了可观的收益。他劝说项羽加封了刘邦汉中三州,使刘邦在紧要关头取得胜利,从此奠定了坚实的后方基础。而项羽集团却反其道而行之,非但没有借鸿门宴这个绝佳的机会一举消灭刘邦,反而失去重要眼线曹无伤,位高权重的项伯彻底倒戈,成为项氏集团最大的隐患,项羽决策犹豫反复,让唯一的谋士范增心生怨念,组织的凝聚力被削弱。由于缺乏及时的事后总结,未能及时揪出内奸项伯,最终导致功败垂成。如果事后能及时总结,或许能找出一些不足并加以改正,历史或许就改写了。

四、结束语

鸿门宴可以说是项羽与刘邦之争的转折点,从刘邦对危机的化解可以预见刘邦最后的胜利,而项羽放走刘邦,也为其后来的必然失败埋下伏笔。

参考文献:

[1] 宫春科.从刘邦智取咸阳灭秦之战再看“鸿门宴”[J].军事文摘,2017(13):64-65.

[2] 赵煊未.楚汉战争中刘邦战略思想试析[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4(05):44-46+39.

[3] 陈光田.从楚汉战争的失败论项羽的性格弱点[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6):82-84.

[4] 王宏伟.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平战结合:应急与应战的一体化[J].军事经济研究,2007(08):44-47.

[5] 王铭.楚汉战争与刘邦、项羽的用人[J].苏州大学学报,1986(03): 111-114.

[6] 简小波.浅论楚汉战争的成败[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4):63-67.

[7] 钱书新.《鸿门宴》之新观察[J].名作欣赏,2013(03):126-127.

作者简介: 杨娜,女,汉族,甘肃兰州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危机传播、舆情管理。

猜你喜欢

危机公关鸿门宴项羽
项羽为什么不肯定都关中
鸿门宴(二)
鸿门宴(一)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突发事件的危机公关策略
企业营销观念下危机公关方法研究
欧盟危机公关处理策略
梦遇项羽
《鸿门宴》中一个几十年来一直被译错的句子
“鸿门宴”
以项羽“学万人敌”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