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沧州乡村意识形态现状与对策研究
2023-02-02刘丽华杨中建
刘丽华 杨中建
摘要:随着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乡村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沧州乡村地区呈现出独特的特点。本文从中国式现代化视域出发,对沧州乡村地区的意识形态现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研究发现,沧州乡村地区的意识形态存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冲突、乡村发展模式的转型困境、乡村居民价值观的多元化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加强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推动乡村发展模式的创新与转型、引导乡村居民积极参与现代化进程等对策,旨在为沧州乡村意识形态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乡村意识形态;经济转型;乡村振兴;文化自信
黨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突破口在基层、在乡村。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广大的乡村地区意识形态多元化、网络舆论乱象丛生,严重影响人们思想和社会舆论环境。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因此,必须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尤其是加强党对乡村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
本文以中国式现代化为背景,以意识形态建设为中心内容,以沧州乡村民众为研究对象,旨在破解沧州现代化过程中的基层民众现代化的发展难题。乡村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对于乡村地区的现代化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沧州作为中国北方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其乡村意识形态现状及对策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实践价值。
一、乡村意识形态的内涵与特点
乡村意识形态是在乡村地区形成和传承的一种文化现象,包括乡村居民的价值观念、信仰体系、道德规范、习惯习性等。乡村意识形态在不同地区、不同历史时期都有其独特的内涵和特点。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乡村人口占总人口的36.11%。沧州作为中国北方的一个小城,其乡村居民占沧州总人口的48.86%,且少数民族人口众多,研究这一地区的乡村意识形态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实践价值。
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乡村意识形态通常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首先,乡村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冲突。中国乡村地区一直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包括丰富的民俗文化、宗教信仰、乡土历史等。然而,在现代化进程中,随着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的推进,现代文明和乡村传统文化之间产生了冲突。现代化的标志性特征如科技进步、市场经济、社会分工等对传统的乡村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产生了影响,乡村居民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面临选择和认同的困境。
其次,乡村发展模式面临转型困境。中国乡村地区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着经济发展、社会变革、生态环境等多重压力。传统的农业经济和乡村社会结构难以适应现代化的要求,乡村发展面临着转型和升级的困境。乡村居民在面对土地流转、农业产业化、人口外流等问题时,对于乡村发展模式的选择和认同也会影响乡村意识形态的形成和发展。
最后,乡村居民的价值观多元化。价值观多元化是指在社会实践中出现的人们对自身及周围事物的不同态度与评价。价值观的多元与文化的多元有密切关系。在各种文化的交融过程中,人们接受不同的文化观念,对社会、自然界及人本身的客观属性产生不同的认识与理解、不同的态度与评价。[1]价值观多元化是社会发展尤其是文化传播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由于价值观决定人们的信念、生活方式和行为选择,价值观多元化客观上增加了社会治理的困难。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信息的传播,乡村居民对于价值观念的选择和认同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在沧州乡村地区,传统的农村价值观如家庭观念、尊老爱幼、务实节俭等依然存在,但也面临着新型的价值观挑战,如个人自由、物质消费、个性追求等。乡村居民在面对不同的价值观选择时,对乡村意识形态的认同和塑造产生了影响,乡村意识形态呈现出多元化和复杂化的现状。
二、沧州乡村意识形态现状分析
(一)乡村传统文化受到冲击
沧州乡村地区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冲击。随着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的推进,一些传统文化元素在乡村地区逐渐消失,如乡村节令、民间传统技艺、乡村信仰等。传统的乡村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着认同和接受的挑战,乡村居民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和传承出现了一定的困境,传统的民间技艺和民俗面临着失传的风险。
(二)乡村发展模式需转型升级
沧州乡村地区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着乡村发展模式的转型和升级的困境。传统的农业经济模式和乡村社会结构在现代化进程中逐渐显现出不足和问题,如土地资源利用不当、农业产业化缺乏、乡村公共服务不完善等。乡村居民在面对乡村发展模式的选择时,也面临着认同和参与的困惑,乡村意识形态在现代化进程中逐渐受到了影响。
(三)乡村居民的价值观多元化
沧州乡村地区乡村居民的价值观念也面临着多元化的趋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传播,乡村居民对于价值观的选择和认同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一方面,传统的乡村价值观如家庭观念、尊老爱幼、务实节俭等依然存在,但受到了新型价值观的挑战;另一方面,个人自由、物质消费、个性追求等新型价值观在乡村地区也逐渐得到接受和认同。乡村居民在面对不同的价值观选择时,对乡村意识形态的认同和塑造产生了影响。一些乡村居民可能对传统的乡村价值观产生怀疑或者放弃,而转向接受和追求新型的价值观,这对乡村意识形态的稳定和传承构成了挑战。
(四)社会转型导致的社会结构变迁
沧州乡村地区在现代化进程中,社会结构也面临变迁。随着城市化不断推进和经济迅速发展,乡村地区的社会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包括人口流动、人口老龄化、职业结构变迁等。社会结构的变迁导致乡村居民的社会角色和地位发生了变化,对乡村意识形态的认同和传承产生了一定影响。
(五)城乡差距引发的乡村认同危机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城乡差距是一个突出的问题。乡村地区相对于城市地区在经济、文化发展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这导致一些乡村居民面对现代化进程中产生认同危机。一方面,乡村居民在面对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冲击时,可能对传统的乡村意识形态产生怀疑或者放弃,而选择接受城市的现代化价值观;另一方面,一些乡村居民可能因为城乡差距导致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不平等而对现代化进程产生抵触情绪,从而对乡村意识形态产生质疑或者反感。
三、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沧州乡村意识形态构建
(一)弘扬传统文化,促进乡村意识形态传承
坚持文化自信、弘扬传统文化是保持乡村意识形态的重要途径。同时,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沧州乡村地区应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通过举办传统文化活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保护传统文化遗产等方式,加强乡村居民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传承,使传统文化成为乡村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要充分发挥乡村特色资源,打造乡村文化品牌,提高乡村的文化自信,激发乡村居民对乡村意识形态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促进现代化与乡村价值观的融合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意识形态需要与现代化相适应,实现现代化与乡村价值观的融合。一方面,可以通过加强乡村教育,培养乡村居民的现代化意识和科学素养,使乡村居民能够理性认知现代化进程,积极融入现代社会;另一方面,也应该尊重乡村居民的传统乡村价值观,保持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使现代化和传统文化在乡村地区相互融合,形成独特的乡村现代化路径。
(三)构建乡村社会文化支持体系
乡村社会文化支持体系是促进乡村意识形态稳定和传承的重要保障。可以通过建设乡村社区文化中心、设立乡村图书馆、举办乡村文艺活动等方式,为乡村居民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资源,满足乡村居民的文化需求,激發乡村居民对乡村意识形态的兴趣和认同。同时,要加强对乡村居民的社会教育,培养乡村居民的公民意识和法律意识,增强他们对乡村意识形态的认知和参与意识。
(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乡村经济社会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乡村现代化和促进乡村意识形态的重要途径。通过推动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乡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提升乡村居民对现代化的认同感和获得感,从而推动乡村意识形态的稳定和传承。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优化乡村产业结构,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乡村居民生活条件,推动乡村教育和卫生医疗事业发展,提高乡村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和福利待遇,促使乡村居民获得更多的实际利益,从而增强对乡村现代化和现代社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五)强化乡村组织建设,促进乡村自治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乡村组织建设是实现乡村意识形态稳定和乡村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可以通过加强乡村自治,推动乡村居民参与乡村事务的权利和机会,促使乡村居民在乡村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乡村自治是指在政府的指导、支持和帮助下的村民自治,属于基层群众性自治,即村民通过村民委员会这一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进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从而实现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2]乡村自治有利于形成自主管理的乡村组织和乡村文化氛围。同时,也可以鼓励乡村居民参与乡村文化传承和乡村意识形态的研究和传播,推动乡村居民在乡村事务中的参与和表达,形成多元化、包容性和民主化的乡村意识形态。
(六)加强乡村与城市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互动
乡村与城市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互动是促进乡村意识形态的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方式。可以通过组织乡村与城市之间的文化交流活动,开展乡村文化展览、乡村文化节等,促进乡村居民与城市居民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增强乡村居民对现代化和多元文化的认知和体验。同时,也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乡村与城市之间的虚拟文化交流,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方式,促进乡村居民与城市居民之间的文化对话和互动。
四、结束语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背景下,沧州乡村的意识形态现状受到了多方面的影响,包括现代化进程、城市化、传统文化传承等因素。为了促进乡村意识形态的稳定和传承,应当充分认识乡村意识形态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从文化自信、现代化与乡村价值观的融合、乡村社会文化支持体系、乡村振兴战略、乡村组织建设以及乡村与城市之间的文化交流等方面出发,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推动乡村意识形态的发展和进步。应该加强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推动乡村价值观与现代化的融合,构建乡村社会文化支持体系,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强化乡村组织建设,促进乡村自治,以及加强乡村与城市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互动。
此外,还需要注重乡村居民的参与和主体性,充分尊重乡村居民的文化传统和乡村特色,避免简单的城市化和现代化对乡村意识形态的冲击,保持乡村的文化多样性和包容性。同时,需要建立健全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保障乡村居民的权益,提升乡村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乡村意识形态的研究应该是跨学科、综合性的,包括文化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理论的应用,以深入分析乡村意识形态的复杂性和多维性。应该加强乡村意识形态的实证研究和案例研究,充实乡村意识形态研究的实证基础,为乡村现代化和乡村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沧州乡村的意识形态现状与对策研究是一项复杂且具有重要实践价值的学术课题。通过深入研究乡村居民的文化认知、价值观念、社会行为等方面的问题,为促进乡村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推动乡村意识形态的健康发展,助力中国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现代化。
参考文献:
[1] 康树华,王岱,冯树梁.犯罪学大辞书[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478.
[2] 黄秋红.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自治制度的创新路径探析[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0(01):90-96.
基金项目: 1.本文系2023年沧州市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沧州乡村意识形态现状与对策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项目编号:2023278);
2.2023年度河北省应用技术大学研究会课题 “互联网 +”背景下应用型高校教师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的阶段性成果 (项目编号:JY2023036);
3.沧州交通学院2023年校级项目 “青年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项目编号:CJ202301005)。
作者简介: 刘丽华,女,汉族,河北唐山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杨中建 (通讯作者),男,汉族,河北沧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