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美工区活动中渗透民间艺术教育的实践研究

2023-02-01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第三实验幼儿园张春燕

家长 2023年31期
关键词:民间艺术民间美的

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第三实验幼儿园 张春燕

美工区是幼儿自主选择活动的重要场所,幼儿园美工区活动是幼儿园美术教学的重要补充形式。民间艺术教育是幼儿园的特色教育课程,蕴含着独特的教育价值。在幼儿园美工区活动中渗透民间艺术教育,可以丰富美工区的活动内容,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激发幼儿参与美术创作的兴趣,使美工区真正成为孩子自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小天地”。本文采用行动研究方法,通过对大班幼儿的美工区活动进行观察、记录、分析和反思,探索在美工区中渗透民间艺术教育的有效途径和策略,评价其对幼儿美术学习和发展的影响和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美工区中渗透民间艺术特色活动、创设民间艺术特色环境、投放传统民间手工材料等方式,可以有效地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艺术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加深幼儿对民间艺术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一、研究背景

美术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还能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下文简称《指南》)指出:“幼儿艺术领域的学习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美工区活动是幼儿园美术教育的重要补充形式,是幼儿在美工区这一特定的空间和环境中自由选择美术材料和工具,自主进行美术创作和表达的活动。其主要通过幼儿的探索、实践和交流,培养幼儿的美术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

美工区活动有利于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动机,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满足幼儿的个性化和多样化的美术需求。然而,美工区活动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美工区的空间和环境不够优美和舒适,美工区的材料和工具不够丰富和多样,美工区的活动内容不够丰富和有趣,美工区的活动指导不够有效和适度等。这些问题影响了美工区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影响了幼儿的美术学习和潜能发展。因此,如何改进和创新美工区活动,使之更好地发挥其在幼儿园美术教育中的作用,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课题。

民间艺术教育是幼儿园的特色教育,是指对中华优秀传统民间艺术进行挖掘、整理、创新和改造,将其纳入幼儿园艺术教育中,以使幼儿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民间艺术是指由民间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和传承的各种艺术形式,如民间绘画、民间雕塑、民间剪纸、民间刺绣、民间陶艺、民间木雕、民间皮影、民间布袋戏、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曲艺等。

民间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反映了民间劳动人民的生活习惯、审美情趣、思想情感和精神追求,体现了民间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蕴含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情感。民间艺术教育对于幼儿园艺术教育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可以丰富幼儿的艺术经验和知识积累,培养幼儿的艺术兴趣和审美能力,增强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在幼儿园美工区活动中渗透民间艺术教育的有效途径和策略,具体如下四个阶段的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确定研究问题和目标。通过对美工区活动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发现美工区活动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研究问题:如何在美工区活动中渗透民间艺术教育,使之更好地发挥其在幼儿园美术教育中的作用?根据研究问题,确定了研究目标:探索在美工区中开展民间艺术特色活动、创设民间艺术特色环境、投放传统民间手工材料,丰富活动内容,增强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提升幼儿的审美创造能力。

第二阶段:制定研究计划和方案。根据研究目标,制定了研究的具体内容和步骤,确定了研究的对象、工具、数据和时间。研究对象为幼儿园大班的60 名孩子,研究工具为观察记录表、访谈指南、幼儿作品、幼儿问卷等,研究数据为幼儿的行为、语言、情感、作品等,研究时间为2年。

第三阶段:收集和分析研究数据。通过对美工区活动进行定期的观察和记录,收集幼儿的行为、语言、情感、作品等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类、归纳和分析,得出研究结果和结论。

第四阶段:反思和改进研究行动。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和评价,发现研究的优点和不足,提出研究的启示和建议,为下一轮的研究做好准备和改进。

本研究对幼儿园美工区活动的改进和创新,以及民间艺术教育的实施和推广,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

二、在美工区中渗透民间艺术特色活动,丰富美工区的活动内容

(一)开展民间艺术特色主题活动

1.开展具有民俗节日主题活动,丰富美工区内容。

国家将中国传统节日作为法定假期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希望下一代担负起对祖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的重任,让文化之根深植于孩子的心田。幼儿园根据教育特色,利用民俗节日开展《闹元宵》《端午节》《春节》等主题活动,结合主题活动,在美工区开展元宵节制作花灯、春天的风筝等;端午节制作粽子、香囊等;春节的中国结、窗花、米塑等。

孩子们运用各种废旧物品制作花灯;运用水粉、水彩笔等材料装饰风筝;运用卡纸折出粽子,并用线描装饰漂亮的花纹;运用蜡光纸、彩打纸剪出各种窗花等。创作与传统节日有关的工艺美术作品,丰富了孩子的视野,激发了孩子的创作欲望,在区域活动中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传统节日的深刻内涵,感受了传统工艺美术的文化魅力。

2.利用园内外资源,开展民间主题美工活动。

幼儿园利用园内的资源开展了《春晖堂》《大榕树》等主题活动,结合主题活动,在美工区中开展了手工制作春晖堂、剪纸春晖堂、画春晖堂、运用春晖堂的各种花纹装饰手工物品;运用榕树叶子、榕籽创作树叶画、榕籽画。孩子们在活动中养成了耐心、细致、乐观积极的学习品质,培养了发散思维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另外,幼儿园还利用园外的资源,开展了《台江风味小吃》主题活动,并结合主题活动在美工区中开展了搓鱼丸、撕拌面、包扁肉、切三角糕等活动,加深了幼儿对民间艺术美的感受、欣赏和表现。

(二)开展具有民间艺术特色的领域活动

民间艺术教育是幼儿园的特色教育,为此本园结合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特点开展了丰富的民间艺术特色领域活动。如,大班艺术活动《民族器乐欣赏》《十番器乐欣赏》《韵律——快乐的皮影人》《中国花纹欣赏》《京剧脸谱欣赏》《虎头枕》等。孩子对这些乐器、民间画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本园在美工区开展了制作民族民间乐器、皮影人、剪窗花、画京剧脸谱、虎头枕等。这些丰富的美术区域活动提升了大班孩子对民间艺术美的欣赏能力和表现能力。

此外,幼儿园也结合中班孩子的特点开展《欣赏青花瓷》《写生榕树》《歌曲榕树妈妈》等艺术活动,并在美工区开展了纸盘画、马勺画、葫芦画、树叶画、榕籽画等民间创作活动。结合小班《美丽的彩带》《欣赏江南水乡》等艺术活动,在美工区新增了彩带变变变、江南水乡拓印活动。这些内容的增设极大地激发了孩子自主感受、表现和创造美的兴趣。

(三)开展具有民间艺术特色的创造性游戏活动

结合幼儿园的教育特色,各年段开展了具有民间艺术特色的创造性游戏。如,大班表演游戏——老鼠嫁女、哪吒闹海,结构游戏——春晖堂;中班表演游戏——西游记、狼和小羊、三只蝴蝶等;小班角色游戏——台江小吃一条街等。

游戏中的道具、材料是开展创造性游戏的物质基础,将制作游戏道具活动渗透到美工区中,激发了孩子的兴趣。如,针对表演游戏“老鼠嫁女”中的道具,孩子们用大红剪纸装饰花轿、新房、新娘的盖头、嫁妆,用线描画、中国花纹装饰新郎新娘的婚衣。孩子们还在美工区制作“五毒肚兜”“莲花宝座”“围裙”“灶台”等投放到创造性游戏中,丰富了美工区活动形式的活动内容。

三、在美工区中创设民间艺术特色环境,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

(一)物质环境——利用区域空间营造民间艺术氛围

《指南》关于艺术领域的教育建议指出,“要和幼儿一起发现美的事物的特征,感受和欣赏美”“展示幼儿的作品,鼓励幼儿用自己的作品或艺术品布置环境”。因此,充分利用墙面、柜面、网格面和活动室上方的空间,创设民间艺术作品展示空间,不仅能帮助幼儿获得成就感,还能引发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提升幼儿对美的感受能力和体验能力。

如,有的班级在美工区上方拉一条铁线,将幼儿制作的手工花灯、剪纸花灯悬挂在上方,构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有的班级利用美工区域柜面展示孩子创作的春晖堂、粽子、虎头枕、青花瓷等民间手工作品、民间艺术造型;有的班级利用墙面、网格面展示旗袍装、民间乐器等民间美术作品;有的班级运用中国民间图案纹饰装饰墙面、区域分割架……这些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区域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对民间艺术的感受,对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心理环境——利用民间音乐营造宽松的心理氛围

美工区活动作为幼儿园的一项艺术性创造活动,如何让幼儿大胆地去想象、表现,一种融洽、宽松的心理环境很重要。

1.教师除了对幼儿的创作表示尊重、鼓励和肯定之外,还应将民间音乐作为美工区的背景音乐,营造宽松的心理氛围。如,在孩子们在美工区创作民族民间乐器时播放《高山流水》《渔舟唱晚》《步步高》《紫竹调》等民间背景音乐,放松幼儿的情绪,激发幼儿的创作激情与创作灵感。听着民间背景音乐,仿佛把大家带到了民间乐器演奏的现场,有的孩子制作完以后就拿着自己创作的乐器随音乐演奏起来……

2.在美工区创作过程中,教师利用视频滚动播放民间美术作品或民间艺术图片,能够营造宽松的心理氛围,促进幼儿大胆想象、表现与创造。如,在美工区创作“江南水乡”美术作品时,教师在电视屏幕上滚动播放各种江南村庄、美景以及运用各种水粉颜料、拓印工作创作的江南水乡画。孩子们欣赏着图片与作品,创作激情与创作灵感油然而生,从而引发幼儿自发、自主地表现和创造。

四、在美工区中投放传统民间手工材料,激发幼儿参与美术创作的兴趣

《指南》指出“要提供丰富的便于幼儿取放的材料、工具或物品,支持幼儿进行自主绘画、手工、唱歌、表演等艺术活动”。在美工区活动中,幼儿正是借助材料和工具的互动进行创造和表征的,丰富多样的材料是激发孩子好奇心和多样性艺术创造及表征的前提。因此,教师投放什么样的传统民间手工材料来激发幼儿美术创作的积极性非常重要。

(一)符合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特点和需要

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在小班的美工区中投放宣纸、橡皮泥、水果网、水彩颜料、蜡光纸、竹签等让幼儿进行染纸、手指点画、棉签画、剪、撕贴、捏泥等活动。根据中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中大班中增加剪刀、毛根、马勺、葫芦、面具、彩色纸、泡绵纸、彩带、碎布头、中国结、竹匾、斗笠、草鞋等大量的农村自然材料,让幼儿通过画、剪、贴等进行创意工艺制作。

(二)挖掘生活中的民间物品或废旧材料

《指南》明确指出,艺术领域的教育目标要让幼儿感受、欣赏和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幼儿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其实,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美术教育资源,如吸管、瓶盖、纸杯、扣子、树叶、碎布、竹匾、斗笠、草鞋、毛茛等。将这些材料投放到美工区,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细心和耐心,也可以激励幼儿大胆实践、积极创新。看到这些材料,孩子已渐渐流露出对民间艺术的迷恋,并尽情地享受民间艺术美的熏陶。

五、结语

将民间艺术教育融入幼儿园美工区活动,既激发了幼儿参与美工区的兴趣,又丰富了幼儿民间艺术经验,为优秀的民间传统艺术和孩子架起了沟通和传承的桥梁,让民间艺术这些丰富的、原生态的、充满生命活力的五谷杂粮,在美工区中开花结果,培养幼儿健康的、质朴、乐观积极的中国精神。

猜你喜欢

民间艺术民间美的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首届湛江市民间艺术大师颁证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畲族民间艺术述论
炫美的花在这里悄然盛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