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访客”模式下历史街区旅居空间设计研究
——以苏州平江路大新桥巷25—27 号地块为例

2023-01-31孙磊磊徐泽华秦英斌

中国名城 2022年12期
关键词:旅居原住民民宿

孙磊磊,徐泽华,秦英斌,张 靓

引言

传统历史街区与当地文化传承、旅游产业发展、邻里关系维系等方面密切相关。伴随中国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一方面部分历史街区过度开发旅游资源,导致原住民生活空间被压缩、家园环境质量下降、生活品质逐渐降低等问题凸显;另一方面各地兴起的古城商业开发模式雷同,致使访客留宿体验单调。历史街区中传统民居的文化与经济价值、访客主体的旅居体验、原住民的生活习俗和存续方式等逐渐成为当下历史环境保护更新综合研究的热点。本文梳理了“体验经济”时代下历史街区旅居空间设计方面的相关研究与发展趋势,辨析了旅居空间保护与更新的困境与机遇,提出“访客”模式下历史街区旅居空间的设计对策,为营造共存、共享、共生的新型本土旅居空间提供思路与可能。

1 研究背景

1.1 发展现状

传统民宿指利用当地资源,主人参与接待,为消费者提供体验当地自然、文化的住宿设施。在新时代,旅居是一种全新的度假型生活方式,旅居空间也应运而生,集居住、休闲、购物、体验等场所为一体,功能较民宿、旅舍或精品酒店等更为多元。民宿向旅居空间的转型经历了较长的发展阶段。20世纪中期,英国首次将农业与旅游业结合,为游客提供就寝和早餐服务(B&B),同时满足观光、骑行等多种体验需求;1955年,法国民宿联合会成立,对民宿的服务质量、住宿环境、舒适度、等级划分等制定统一标准,并鼓励民宿保持农庄原始的建筑风貌;1960年,日本经济快速增长,都市民众对自然生活及农业体验的意愿日益增强,部分农场以副业方式经营,农场旅舍的住宿形态逐渐产生。此外,受共享经济的影响,青年旅舍于美国兴起之初,政府就制定了相关法规积极推动民宿行业的发展[1]。1981年,中国台湾地区大力发展民宿产业,为改革开放后大陆的文旅产业和旅居市场提供了先行经验;2010年之后,中国乡野民宿发展迅速,以莫干山周边民宿为标杆[2],逐渐品牌化发展;2016年至今,国内民宿产业呈井喷式发展,并从简单的住宿模式向地域化、亲民化、民俗化的旅居空间转型,与其相关联的生态环境、内部空间、陈设装饰等方面的设计工作在建筑领域备受关注,功能上住宿与市集、购物、艺术展示等商业功能叠合。在世界各地,不同的国情与文化造就了多元的旅居空间发展模式与设计案例(表1)。

表1 乡村景观发展设计要素主要内容

1.2 研究趋势

基于中国知网(CNKI)等相关文献库,以“民宿”“旅居”等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按文献被引次数降序排列,选取2016—2021年各年排名前40的期刊类文章进行分析,大致梳理出相关研究的发展趋势(图1)。目前,国内研究主要聚焦3个重点方面:其一,在建筑改造方面,学者对既有建筑的场地关系、内部空间、构造细节、使用材料等进行综合研究后提出功能置换、新材料介入、场景营造、细节调和等更新模式,其中,乡村民宿因其地方性、叙事性、多元化等特点在资源整合、文化传承方面发挥关键作用,逐渐成为研究的重点对象[3-6]。其二,在景观与室内设计方面,相关学者对庭院种植、景观配置、道路系统、小品设施等进行重点探讨,强调其主题性、体验性、功能性等特点[7-9];室内设计则更关注空间叙事、体验互动及民俗元素装饰等设计应用[10-11]。其三,大量学者围绕地域性表达与建筑改造、空间设计、生态营造、建筑材料等展开关联研究,总结相应的设计原则和应用方法[12-13]。总体来看,当前研究涉及乡村民宿、建筑改造、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地域性表达、区域规划和评价分析等分支范畴,其中地域性表达和景观与室内设计逐渐成为研究的热门方向。历史街区旅居空间作为地方风情特色的载体,其针对性的研究较少,有待形成更为完善的研究思路与体系。

图1 “民宿”“旅居”相关研究趋势

1.3 发展现状

历史街区中内在的社会关系和生活方式是延续上百年而保存下来的,其特有的邻里关系、地域性的生活方式可以为城市带来浓郁的生活气息。目前,大部分历史街区旅居空间依附于历史地段中的既有建筑,在提质转型的过程中,延续原有基础功能的同时增加住宿、服务等功能,更叠加了风情体验、文化传播及经济发展等附加价值[14]。《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3—2030)》提出要差异化保护古城内所有传统民居,倡导为特色街巷两侧和旅游区内的传统民居赋能,增加零售、餐饮、住宿等商业功能;《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规划(2035)》支持传统民居的改造利用,建议与改善原住民生活条件相结合,延续苏式生活,提升公共服务能力。过去的传统更新模式如整体更新、风貌修缮、功能置换、局部改扩建等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难免陷入一些发展困境:

(1)追求短期经济效益。房地产开发商的介入引进了大量的外来资本,但长期来看对本地产业经济带动有限,导致产生士绅化(Gentrification)现象[15],原住民的活动场所被边缘化、空间使用被干扰,旅居矛盾愈发凸显[16]。开发模式通常呈现短期效益的量变积累,但未发挥质变作用,热度过后,因缺乏持续吸引外来消费的能力,导致产业闲置,“空城”现象频发。

(2)局限于“伪原真”体验。深度体验是历史街区旅居发展的驱动力,而以消费为主导的街区旅游通常会提供浮于浅层的“伪原真”体验。旅居空间逐渐成为消费空间的附属品,而其自身的空间品质、历史文化和深度体验的环境氛围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3)过度消费符号文化。资本运作迎合旅游消费需求无可厚非,但符号消费一旦成为唯一或主导的内容,必然会陷入与当地原真文化活态保护的矛盾中。消费文化是否对原住民的真实生活与原真文化产生了侵蚀、是否加速了常住人口的流失[17],这些都是需要审慎面对的问题。

2 “访客”模式

以往的游客概念和相关理念多出现在旅游学、贸易经济等学科领域,且涉及主题多为乡村旅游、工业旅游、文化旅游等。国内学者徐铭泽使用“访客”一词,扩充了游客概念并对其特点进行了总结[18]。本研究在此基础上,重点讨论“访客”模式在历史街区旅居空间设计方面的良性导向和作用。

2.1 内涵与外延

“访客”英文译为“visitor”,与单一休闲娱乐的“游客”(tourist)概念相较,其英文语义范围已扩展为从事包含旅行游学、就医疗养、体育宗教等一系列活动的人。其中文释义,可从字面上进行拆分解读:“访”+“客”。首先,“访”的含义为拜访,是礼貌性的,并带有强烈体验与参与本土文化的意愿;其次,“客”定位为外来者,区别于原住民的主人身份(本地居民仍是家园的主人),外来者是客人的身份。“访客”模式的特征主要包括多类型的来访群体、多元化的出行目的、多样性的行为活动、原真性的空间体验,个体、情侣、家庭等多类型群体到访,伴随着出差、访友、聚会等多种形式,在到访地进行不同类型的活动设置,深度体验并融入当地生活中[18]。

2.2 “访客”模式的适配性

(1)原真理论层面:本文借鉴建构主义原真性理论,强调客观事物可作为原真性的象征被人们理解、认知。因此,在历史事物(文物及文保建筑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的保护更新中,不应完全囿于标准或规范,而是既要回溯原本存在、现已消失的事物或状态,也要通过模拟、意象、创新或创造来适当增加新的本真性产品进行价值重塑,丰富历史街区旅居空间的内涵[19-20]。

(2)城市肌理层面:引导古城更新着眼于城市既有肌理的续存,遵循相应的空间结构体系,在改造过程中按照古城自然生长的模式进行动态的整体规划和渐进式的开发,实现地域性、差异化的城市建设与进化转型。

(3)物质空间层面:街巷空间是原住民进行社交活动的主要场所,将街巷和原有的开放空间结合,形成公共空间,原住民和访客共享使用,提升宜居环境;结合访客的使用差异对既有建筑进行功能定位,采取小规模、渐进式、微循环、协商的方式,对传统空间进行现代化改造,改善原住民的生活条件,延续古城生活状态。

(4)产业文化层面:甄别古城传统文化产业,提供工艺美术、蚕桑丝绸、风景园林、文学书画、苏式美食等系列主题体验,结合空间布局引导产业多元聚集,形成与古城保护结构及旅游组织相契合的遗产旅游网络。

2.3 “访客”模式的优势与作用

2.3.1 重塑文化价值,提升空间内涵

“访客”模式下旅居空间应重视既有历史遗存的文化价值,对遗产点和历史物件精心保留,对损坏或消失的文化印记进行转译后利用,如物质层面将建筑形制、装饰、材料、色彩等地域文化符号与现代设计理念相融合并重新进行塑造,甚至适当增加新的本真性产品进行价值重塑,使整体空间氛围更有辨识度。文化层面依托既有建筑的历史人文资源、名人故居效应,或以当地古时的区域名称如“长洲”“茂苑”等来定义不同的空间并进行组合,打造独特的体验路径,提升旅居空间的内涵。

2.3.2 增设共享空间,融合新旧产业

对历史街区旅居空间而言,借助既有民居的宅院式空间格局、园林情境,结合现代的建筑技术与空间处理手法,设置多类型、多规格的功能空间,满足新时代旅居的交往互动需求。一方面,鼓励当地政府挖掘传统老字号商铺的文化与经济价值,以便访客获得当地“古风式”的购物体验;另一方面,兼容新型消费空间如现代主题餐饮店、网红品牌零售店、无人超市等,新旧产业在指定区域内混合布局、包容共生,共同优化传统商圈的业态。

2.3.3 再现生活场景,容纳多元主体

“访客”模式下历史街区的原住民作为主人正常使用片区内的公共空间和配套设施,访客则是临时介入,对原住民的生活空间不加以过多干扰,得以体验古街小巷、柴门犬吠等传统生活场景;老年居民作为苏式生活的见证者和亲历者,为访客提供当地真实的日常情境和典故趣事;外来年轻群体则为原住民提供外界见闻与陪伴。新型旅居空间可增设交流共话的平台,提供人情味与互动性的服务空间。

2.3.4 扩展空间体验,迎合访客需求

体验作为旅居的核心驱动着客人的来访。面对不同的来访个体,旅居空间不仅要尊重既有的历史遗存,更需要“嫁接”新的空间来满足访客在传统民居形态下对时代个性化体验的需求。设置不同功能、不同尺度的室内外空间,通过组合、转换、过度、穿插等手法串联起来,形成多维的体验序列;利用具有当地特色的陈列或摆设合理搭配,形成集体记忆。

历史街区旅居空间作为访客与原住民交流互动的“城市客厅”,在旅游产业精品化、全域化、高附加值发展的背景下,借助历史地段“慢”特质与“精”优势,将成为城市酒店、社区中心、购物商场等公共服务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访客与原住民日常生活中出行留宿、文化交往、纪念购物等一体化的共享场所。

3 “访客”模式下旅居空间设计策略——以大新桥巷25—27号地块为例

3.1 场地现状与问题

苏州古城历史悠久,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项目基地所在的平江历史街区是苏州古城区5个历史街区中保存最完整、最具规模的街区。大新桥巷25—27号地块用地面积约3 000 m2,位于平江历史街区核心保护范围内,西邻平江路主街,南为大新桥巷与河道,东侧为仓街,交通便利,人流密集(图2)。

图2 项目基地区位

3.1.1 业态丰富,但整体缺乏统筹

从基地周边的业态分布来看,有较多民宿、酒店及其他配套便民服务设施,呈现出多业态混合的空间组织模式。但整体上各业态布局较为分散,各自相对独立,导致各服务点的影响范围有限,未形成全面覆盖的商业服务圈。同时,对于项目基地而言,其周边相应的服务设施较为匮乏,亟待补充;从周边民宿、酒店的功能上看,其规模或经营方式相似:封闭式布局形成孤岛效应,单一消费导向导致旅居空间体验无趣、模式雷同。

3.1.2 原真宜居,但主客矛盾尚存

通过设置相关调研问卷对现场进行调研走访,从原住民和访客的角度对既有街区的公共空间使用进行评价,同时对访谈中的高频词组进行收集归纳分析(图3)。

图3 既有街区公共空间评价分析

受访者中访客人群以18—30岁居多,原住民人群以60岁以上居多。访客人群对街区空间感受总体上优于原住民。从二者关注的词频来看,原住民更加重视社区的邻里关系,强调私密性,偏好安静的生活氛围;访客则更加渴望体验真实的苏式生活,关注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手工艺与老字号。

3.1.3 风貌参差,机遇与挑战并存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内建筑类型大多为传统江南院落式民居,文物保护建筑和控制保护建筑众多。大新桥巷25—27号地块为当地民居,其受限制较少,可改造更新的尺度和自由度较大。调研后发现,基地周边邻里氛围浓厚,建筑—街巷—河道的空间结构布局逻辑完好,场地内部的特色古建筑和部分木构架等保留完整,为建筑的特色化改造提供了有利条件。此外,场地周边公共空间数量极少,且品质不佳,缺乏交往活动的功能;场地内既有建筑空间类型单一、结构老化,影响正常使用且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近年来,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使“主客”需求发生改变。原住民关注社区空间的便捷使用、邻里关系的修复,以及居住环境的提升;访客渴望深入参与体验本土文化与日常生活。综上可见,在旅居空间的设计改造中,急需解决生活空间压缩、商业开发雷同、游览体验单一、主客诉求差异等问题,在应对措施和实际操作上应给予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3.2 设计策略

3.2.1 文脉传承——文化遗存的提炼与转译

作为平江历史街区的一部分,大新桥巷地块具有典型的古城空间肌理。在加建、扩建和改建的过程中,应关注其第5立面与周边肌理的梳理与延续,并对场地中具有特色的历史文化遗存进行保留再利用,例如:保留砖雕门楼,并将其作为空间轴线起点的重要参考,进而形成民宿的大堂空间、戏台空间和民俗文化体验空间三进序列;保留场地中的古井,以此为中心,结合庭院改造进行场景营造,形成传统的市集空间;保留原有的屋架结构,对保存较好的屋架结构进行整体保留并加固,拆除部分破损墙体,用轻质隔断、苏式家具、苗木绿化等元素进行空间围合,通过置入新的功能使空间焕发新的活力——立足传统文化,运用当地的材料、工艺进行新元素设计,采用现代手法营造古今对话的独特印记(图4)。

图4 空间梳理及传统元素提炼

3.2.2 功能叠合——空间布局的优化与组织

为模糊公共区域的主客边界,在平面与剖面两个维度上,采用差异化的设计策略。一层平面空间,是重点打造的开放式苏式街区,采用拼图式的空间组合方式,意在将功能区域适当混合,将苏式餐饮、文旅市集、展陈活动、社区中心、特色工坊5个主要的功能区化整为零,穿插融合在空间组织当中,形成拼图式、相互咬合、互相勾连的平面效果。在垂直方向上,将属于“居”的空间置于二层,与一层的共享空间纵向分隔但仍保持视线上的联系。整体空间形成“三纵、四横、五巷、九院”的结构,以“庭院+路径”的形式组织整个建筑群落。在空间组织和屋顶形式上,仍然维持以“院—落—进”为基本构成关系的苏州传统民居肌理。在沿河空间的优化方面,在原有河街并行的空间格局中设置可停留的户外公共区域,与内部空间建立更密切的联系,以丰富活动的形式和种类(图5)。

图5 拼图式的空间组合方式

3.2.3 市井留真——原真生活的营造与体验

改造后的旅居空间有留宿、共享客厅、戏台以及传统老字号商业等功能空间,访客与原住民的各类活动在此交融。黄天源等百年老字号让访客体验姑苏饮食文化,昆曲戏台让访客享受古城慢生活,刺绣手工馆让访客亲自体验手工艺制作流程,历史展示区提供众多姑苏文化周边……此外,外来访客有游历各地的经历,亦可在这里分享见闻、传授技艺、发挥“志愿

者”的职能作用;原住民则是苏州文化发展的见证者和传承者,通过建立访客与原住民交流共享的平台,将苏州的历史和文化传递给更多的人。多方群体参与共治共享,使得访客和原住民在互动中交换价值。

3.2.4 叙事体验——构建从“游”到“访”的空间体验在尊重既有历史遗存、建筑形制、空间格局及文化元素的基础上,需要运用现代的建筑技艺、空间组织手法满足不同访客的体验需求。历史街区旅居空间可作为集购物、休闲、住宿、文化感知为一体的一站式体验平台。在此基础上,内部功能空间设计应考虑多种主题性、目的性的游线组织——对民宿流线、苏式老字号餐饮、苏式戏曲体验、民俗文化体验4个主要流线进行区分、转换、穿插,有机串联,营造丰富热闹的市集生活空间氛围。对于访客而言,场地的功能不仅是单纯的游览,而是可以通过相应的转译方式“反客为主”,进行沉浸式的生活体验。对于原住民而言,这种空间形式也可为其传统的古城生活带来更鲜活的现代生活方式和更多的公共空间选择(图6、7)。

图6 从“游”到“访”的游线组织

4 结论

历史街区是历史沉淀的物质空间载体,其文化内涵是丰富多元的。标准化、范式化的商业开发必然会带来“千城一面”的问题;过度的旅游消费和浅层观光式浏览也会造成“伪原真”体验。本文在新文旅背景下提出“访客”模式导向下的旅居空间设计策略,为历史环境中的此类建设提供参考和启发:

(1)延续城市结构肌理。树立全局观,落实因地制宜、整体规划、合理布局等原则,对既有建筑的年代、建造方法、历史价值进行评估。改造过程中应尊重原有场地及其周边环境,研究其特有的形态肌理,在此基础上寻求设计本身的特色表达。

(2)重构体验空间序列。设置多类型、多规格、多用途的功能空间,通过串接、拼合、并置等空间操作,使空间中的叙事元素承接另一个元素,由体验性场景过渡到另一个场景;通过色彩、光影、鸟语、曲声、美食、花香等手段营造视、听、味、触、嗅5种感官的情境体验,使访客获得深刻的情感共鸣[21]。

图7 局部空间设计场景(a、b.鸟瞰图;c.庭院剧场;d.大厅望向砖雕门楼;e.二层平台;f.外部空间)

(3) 修复市井邻里关系。原住民出让所有权,运营者开放使用权,多方共同管理文化空间、生活空间、服务空间,以使整体空间形成一种由访客、原住民、运营者、街坊管理者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构成的新型社区共享自治模式。

(4)持续发展地域文化。提炼建筑形制、装饰部件、材料色彩等地域文化要素,运用现代设计理念融合重塑;利用当地独特的传统产业、工艺、水乡文化等形成系统展示路径,与公共文化、社会服务、文化旅游整合共享,建设个性化、多元化、地域性的文化载体。

5 结语

构建从“游”到“访”的旅居空间发展模式[18]是应对新时代大旅游背景下城市更新的重要路径之一。中国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如火如荼,旅居赋能历史街区传统民居契合历史街区保护的长远目标。未来需要重新审视和塑造既有或新建的旅居空间,重视平衡访客与原住民的空间权益,建立深度体验的共享空间模式,使其作为一种重要的空间媒介丰富街区业态、完善街区功能、激发街区活力、改善居民生活,推动城市文化传播与发展。

猜你喜欢

旅居原住民民宿
彻底改变殖民者和原住民关系的那一刻 精读
孪生院子民宿
无臂舞者 原住民的呐喊
选择民宿出行的你,真的了解“它”吗?
过冬!避暑! 一卡在手说走就走
过冬!避暑!一卡在手说走就走
你是民宿达人吗
超八成老人无法“旅居养老”
从原住民地权判例看澳大利亚原住民政策的变迁——从灭绝、同化到多元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