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感视角下大都市郊区乡村绅士化研究
——以上海郊区三个乡村为例

2023-01-31方田红李晓倩

中国名城 2022年12期
关键词:大都市绅士移民

方田红,李晓倩

引言

随着近些年国家对城市郊区经济发展的支持,2021年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和国家乡村振兴局综合司联合出台了《关于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指引》[1],一大批城市精英或企业将视角聚焦于大都市郊区,通过对经济资本的利用,促使大都市郊区人口结构重构和物质景观变迁,推动了人才、资本和技术要素流入大都市郊区,出现了政策引领、政府企业联盟驱动下的乡村绅士化现象。随之大都市郊区也出现各种“乡村病”,如郊区景观城镇化、乡愁无处安放、本地村民权益旁落、村民主体感丧失、外来人口难以融入等。地方感所体现的是人在情感上与地方之间的一种关系,是一种经过文化与社会特征改造的特殊人地关系,包含地方认同、地方依赖与地方依恋3个要素。已有研究证实地方认同与情感联结对乡村治理和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已有的研究文献主要集中在乡村绅士化或乡村地方感的研究,缺少对大都市郊区乡村绅士化现象的地方感研究。乡村绅士化过程也是城乡文明交汇的过程,而大都市郊区作为连接城市与乡村的纽带,如何在这一过程逐渐塑造本地村民与外来移民共同的文化追求,链接起人与地方深厚的情感纽带,将关系到其内生动力的激活以及可持续发展。本研究拟从人—地方情感角度入手,探究大都市郊区乡村绅士化现象,对比绅士化过程中本地村民与外来移民两类群体对地方感知差异,分析其发生的内在原因,为大都市郊区内生动力的激活提供参考。

1 地方感与绅士化

1.1 地方感

地方感(sense of place)的概念由Relph于1976年提出,他指出地方感是人与地方相互作用产生,经过文化与社会特征改造的特殊人地关系[2]。它是地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自20世纪后期就一直是学界研究的重点。目前国内外对于地方感的研究多围绕地方感的维度、地方感特征及影响因素等几个方面来开展。

汪芳、吕舟[3]等指出记忆与乡愁需要被重视,对资本下乡现象的剖析有助于塑造城市地方感。旅游学领域也对地方感作了较多的研究,显示地方认同、地方依赖、地方依恋会正向影响人们对该地的正向行为[4]。李丹、梁怀月等通过对海南历史街区内部居民的调研,总结出影响居民地方感的14项关键因素和6个核心范畴,继而从4个层面提出修复居民地方感的策略[5]。郑久良通过对在旅游街区旅游引起的绅士化现象对游客感知价值和感知质量的调研,探究旅游街区地方感对游客满意度和忠诚度的多元化影响[6]。

1.2 绅士化

“绅士化”(Gentrification)一词最早是由英国学者Ruth Glass在1964年提出,用来描述中产阶级通过资本力量对工人阶级社区的破旧住宅进行修缮与更新后,给社区注入了新的阶层,以社会地位较高的中产阶层置换社会地位较低的本地村民,引起社会空间重构的过程[7]。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有学者采用“绅士化”这一概念描述和分析城市中、高收入阶层进入乡村的现象。Parsons等首先观察到乡村绅士化现象,并总结乡村绅士化现象的特征及其对乡村的影响[8]。Simard等分析了乡村绅士化与城市绅士化的区别,乡村绅士化并非像城市绅士化一样会置换本地村民,而是外来移民与本地村民共存共生,外来移民在享受乡村所带来的利益的同时也会对乡村发展作出贡献[9]。王华等以丹霞山两村为例,对我国一些旅游绅士化现象的过程特征与形成机制进行揭示[10]。张娟等在乡村绅士化的基础上对乡村人口结构、聚落形态、居住空间以及公共空间等绅士化表征空间进行深入剖析[11]。国内外学者陆续提出了更多的绅士化概念,包括学生绅士化[12]、旅游绅士化[13]、商业绅士化[14]、新建绅士化[15]等。

2 大都市郊区乡村绅士化

根据既有研究,结合我国大都市郊区发展实际,本文中的大都市郊区乡村绅士化主要是通过引导城市中产阶层迁徙到大都市郊区,通过投资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多元发展,提高农民可支配性收入,带动村民共同富裕,改变农村贫困、落后的面貌,最终实现城市与郊区共同绅士化,共同促进大都市郊区发展和振兴。

近些年由于发展进程的加快以及绅士化角色定位等因素,大都市郊区乡村绅士化仍然存在很多普遍性的问题。首先是大都市郊区乡村空心化,大都市郊区农村人口大多涌入附近城市工作生活,导致乡村人口过少,不少村庄虽然建设颇有成效,但缺乏人气,村里环境冷清,甚至有些村庄多年无人,院落杂草丛生。其次是大都市郊区乡村人口老龄化,由于城乡收入水平的差距,大量乡村青壮年会选择进城务工,农村实际人口老龄化水平超过城市人口老龄化水平。在土地制度的设计中,最重要的是要保证真正的耕地所有者获得更高的收入,从而促使更多的人参与到实际的农业生产中来。然后是大都市郊区乡村土地“撂荒化”,因为经营土地收入低于进城务工收入,导致从事农业劳动的农民数量越来越少,有些农民不是将自己的土地无偿转让给了亲人或者其他人,就是让自己的土地荒废。最后是政策落实形式化,党和国家有关乡村发展的方针并没有真正贯彻到执行层次等。

3 研究区域地方感差异对比分析

3.1 研究区域

本研究选择的案例是上海市郊区的吴房村、新南村以及金山嘴渔村。3个乡村都在上海市政策鼓励发展的郊区乡村行列,政策颁布后,吸引了大量城市人口的迁入,给当地的经济和人文建设带来了极大的促进。

(1)吴房村

吴房村位于奉贤区青村镇西南部,东邻元通村,北邻解放村,西邻花角村,南邻金王村,浦星公路、金钱公路及平庄公路贯穿全村,全村区域面积1.99 km2。

吴房村的整体风貌设计源于中国美术学院设计总院邀请著名中国画家吴山明老师与吴扬老师联袂创作的“桃源吴房十景图”,后续的整体规划、建筑、景观、风貌设计都源于这幅“桃源吴房十景图”。“源于艺术、高于设计、充满灵性”,这是中国美术学院设计总院为乡村振兴设计项目提出的新思路,“将美丽绘于乡村,让艺术留住乡愁”。

(2)新南村

新南村位于南汇区新场镇大治河以南、奉新公路西侧,南与奉贤相邻。位于千年古镇新场之南的新南村,2021年7月通过区级验收,达到了创建艺术示范村的预期目标。

新南村集现代感与设计感为一体,归功于数位青年设计师。它依托毗邻新场古镇的区位和资源优势,打造了全市首个乡村创客中心,吸引年轻人返乡创业、就业。建设过程中,设计师们纷纷迈入田间地头,以美学思维和奇思妙想“活化”公共空间、生态环境。

(3)金山嘴渔村

金山嘴渔村是上海市沿海陆地最早的渔村,也是上海最后一个渔村,滨临杭州湾畔、沪杭公路北侧,与大海仅一步之遥,与海中的金山三岛隔海相望。品种多样、味道鲜美的海鲜美食是渔村的一大特色,海鲜美食街及渔家客栈小吃各具特色,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

上海市经信委、上海市农委、海事大学、海洋大学都愿为金山嘴海洋文化创意园搭平台,建设成为上海市海洋文化创意基地。金山嘴渔村已同上海海事大学、海洋文化研究所签订了“产学研海洋文化创业实践基地”协议,渔村公司提供产学研实践基地,学校将涉及海洋文化设计的创意成果在金山嘴创意园孵化,带动上海有关海洋文化企业入驻园区。

3个乡村都聘请专业设计师以及设计团队对乡村整体风貌进行设计,以美学思维和奇思妙想“活化”公共空间、生态环境,也激活了产业,更为乡村自治共治带来了新载体、新可能。3个乡村的外来群体已经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并且人口结构相对稳定,大多外来群体已经迁居当地半年以上,并有意继续居住于此。

3.2 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的外来移民是指近些年在国家资本下乡政策的呼吁与引导下,迁入大都市郊区乡村并已在此居住超过一年的外来群体,主要包括企业投资者、青年创业者、高级知识分子以及外来务工人员。他们在乡村绅士化过程中给当地人口结构、物质空间、公共精神、经济结构等方面都带来了重大改变。本地村民则是指在当地居住10年以上,有当地户籍的居民。

3.3 地方感题项设计

本研究参考了国内外学者有关地方感的研究成果,主要有唐勇等(2019)[16]、Williams(2000)[17]、唐文跃[18],从地方认同(place identity)、地方依赖(place dependence)以及地方依恋(place attachment)3个维度构建地方感的测量量表。采用李克特5分制量表,1—5分表示由“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问卷分别针对外来移民与本地村民设计了12项有关地方感的问题。

3.4 数据收集与概括

研究数据来自吴房村、新南村以及金山嘴渔村的外来移民与本地村民。调研时间范围为2021年6月15日至6月22日,主要采用入户访谈、问卷调查的形式。其中对吴房村进行两次调研,金山嘴渔村两次调研,新南村一次调研。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147份,有效问卷136份,问卷有效率93%。其中,外来移民59份,本地村民67份。外来移民及本地村民受访者有效问卷的基本人口统计属性分布情况(表1)。

表1 样本基本情况

受访外来移民年龄段以1 8—4 5 岁为主,共占74.5%,接受访问的多为男性,所占比例为57.6%。外来移民多数接受过良好的教育(66.8%的外来移民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42.3%的外来移民在大都市郊区的职业是从商,这也与乡村振兴政策的呼吁有关,大量迁入者来此创业。而与外来移民相比,接受访问的本地村民年龄段以46岁以上为主(68.6%),结合入户调研结果,研究区域的本地村民以老人居多,大部分中青年还是选择在外工作,这表明乡村绅士化的成果还没更多惠及本地村民。本地村民受访者以女性居多(占58.2%),整体受教育水平不高,高中及高中以下占79.1%,这与该地生活的本地村民以老人居多相关,受教育水平高的中青年多数选择在外工作。本地村民在村子里的工作多是从商、务工、务农。

本研究通过SPSS26.0软件对问卷进行分析,利用因子分析法对地方感12个变量的两组数据进行分析对比。首先分别对外来移民和本地村民问卷有效样本进行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各变量观测值之间的相关性,当KMO大于0.7时,作因子分析的效果较好[22]。研究发现,外来移民与本地村民KMO统计分别是0.727和0.687,Bartlett球形检验显著。Cronbach’s α值分别为0.783和0.559,达到了可接受信度的限度。在显著性检验时,采用非参数检验独立样本比较方法中的Mann-Whitney U(以下简称M-WU)系数。通过对外来移民与本地村民在地方感3个维度的表现比较,分析外来移民与本地村民间的地方感差异。

3.5 地方感差异分析

刻度为1—5分的李克特量表得分均值在1—2.4分表示反对,2.5—3.4分表示中立,3.5—5分表示赞同。除了外来移民地方依赖里的PD1在中立的范围,其余题项得分均值均为赞同。

首先对本地村民与外来移民两组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判断两组数据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检验结果(表2)。

表2 外来移民与本地村民独立样本T检验

其次分别将各题项得分相加求平均值,并进行无参数检验中的独立样本检验,显著性检验采用Mann-Whitney U(以下简称M-WU)系数。比较及检验结果(表3)。

表3 外来移民与本地村民地方感感知差异比较及检验

通过以上比较,外来移民与本地村民之间的地方感差异主要包括:

(1)在地方认同方面,本地村民更加具有角色感,认为自己与该地是一体的,所以会经常提起该地区。外来移民与本地村民这种差异主要是因为本地村民一直生活在该地,接受当地的环境与文化熏陶,与当地磁场相合,对该地更有熟悉感与归属感,所以对地区文化与历史等内容更加认同。

(2)在地方依赖方面,本地村民与外来移民均值差距最大,本地村民有更强的地方依赖感,因为本地村民习惯于该地区的生活,所以对该地区会有更多功能上的依赖。所以地方满足人的生活需求的功能也是产生地方感的基本条件之一。

(3)在地方依恋方面,本地村民和外来移民都在乡村的生活中感到放松自在,并舍不得离开。外来移民在愿意参与改造该地区题项上有更高的均值,表明外来移民更愿意通过自身的加入来改善乡村现状,而部分本地村民因为习惯于原本生活或没有感受到乡村绅士化所带来的益处,从而对于改善村庄的参与度要明显低于外来移民。

基于以上研究,总结上海大都市郊区乡村绅士化过程中主要存在的以下问题:

(1)人口老龄化

由于大都市郊区乡村绅士化制度的不完善,现有的形式获益更多的是外来移民,并未给乡村居民带来更多就业机会,反而挤压了原有的居住空间,所以大量乡村青壮年会选择进城务工,农村实际人口老龄化水平超过城市人口老龄化水平。从调查结果来看,当

前农村的农业人口多数在50—60岁。在土地制度的设计中,最重要的是要保证真正的耕地所有者获得更高的收入,从而促使更多的原住民参与到实际的农业生产中来。

人口老龄化,不仅对农村的现代化不利,而且由于老年人对新技术的接受程度较低,使得某些先进的农业技术无法得到广泛的普及。同时,农村劳动力的投资也出现了“后继无人”的问题。

(2)公正性与社会权益保障问题

城市外来移民迁入大都市郊区乡村,寻求居住和休闲空间,从而造成乡村传统社会阶层的结构性变化、乡村地区的住房紧张和原住民的置换。大都市郊区乡村绅士化的结果并没有公平惠及外来移民与本地居民两方,主要还是由于绅士化过程中多数是外来移民参与,没有赋予本地居民更多的参与度,导致他们主体意识不强。

(3)文化“荒漠化”

很多本地村民对当地文化缺乏认同感,导致文化“荒漠化”,这与工业化对传统农业的过度侵蚀有关,最终让农业本身走上急功近利和违背自然原则的道路;儒家孝道文化流失,农村年轻人和老年人的城乡分离,使孝文化传承失去家庭依托。集体主义文化和公共精神严重流失。集体经济发展的不足和公共活动的缺乏及生产方式的原子化,加剧了个体主义的心理倾向。一些本地居民很少关心集体事务和公共活动。而外来移民由于居住时间短,所受文化教育与当地村民有所差别,难以融入当地文化,导致文化认同感弱。

(4)乡村秩序和景观环境受到冲击

一些外来企业由于缺乏地方认同和地方依赖,并未按资本准入要求执行,更多关注资本获利情况,缺乏对乡村建设的责任与使命,未与村民达成一致就对乡村进行改造,比如画墙绘等,改变了其原有的自然景观,并且外来企业的介入使得乡村新增了店铺,偏向商业化,破坏了乡村秩序。

4 发展路径

根据研究发现,大都市郊区本地村民多数是老年人,外来移民多是来此创业的中青年人。这表明:目前的大都市郊区乡村绅士化并未给本地村民带来更多就业机会,更多获利的是外来移民,这与大都市郊区乡村绅士化的初衷“通过引导城市中产阶层迁徙乡村地区,投资乡村地区,带动乡村共同富裕,实现和扩大我国乡村的绅士化”是有所偏差的,说明此方面的政策与形式还有待完善,想要通过绅士化促进郊区乡村产业转型从而带动本地村民共同富裕,不仅需要外来群体和本地居民共同努力,而且估计需要政府参与介入,从宏观角度指导调控。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是上海大都市郊区3个绅士化乡村,其地方特色较显著,多是迎合大都市居民生活放松的需要所进行的绅士化。对于正在绅士化的大都市郊区乡村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带动本地村民一起参与,改善现存问题。

(1)留住本地劳动力,避免人口老龄化

在乡村投资的项目为本地村民提供与外出就业相当的薪酬水平,以提升本地村民收入,留住劳动力,避免人口流失。在地方感形成过程中,为本地村民提供施展才能的舞台和空间,带来足够的收入。政府应对村内的古建筑、传统文化加以保护和开发,维护本地村民对该地的熟悉感,提高他们对于乡村绅士化的参与度,从而促进大都市郊区经济发展。

(2)权力下放至本地村民,提高参与度

乡村要有运营思维,仅依靠某一方的力量不能实现绅士化,需要政府、运营公司、村集体、本地村民、外来移民的合力。在保护乡村地方性的前提下,赋予本地村民更多的权力与灵活性,实现乡村全面绅士化。

(3)完善大都市郊区文化构建

大都市郊区文化认同就是外来移民与本地村民对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与认知能够相互理解,彼此互相尊重和依赖。要解决好大都市郊区文化认同问题,首先体现在生产方式上,需要按照农业本身的特点发展农业,不能过度工业化和商业化,保留本地村民原来的生活土壤与特有的文化记忆。其次是乡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一定要齐步走,外来移民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也要顾及乡村精神文明的保留与建设,不可顾此失彼。

(4)加强资本下乡的准入标准和管理

一方面要加强对外来移民的规划、可行性、经营能力和信誉等方面的考察,以防止现代性对大都市郊区乡村制度、文化、社会结构的冲击;另一方面,要强化对资金的动态监控,严格遵守合同规定,建立健全定期监测和预警机制,对不符合要求的企业进行严厉处罚,比如暂停发放补贴,将其列入失信名单等。

5 结语

大都市郊区乡村绅士化现象对我国资本下乡、共同富裕战略的重要意义日趋凸显,围绕该主题的多尺度实证检验和多维度影响评估理应成为社会各领域的重点研究课题。本研究主要从地方感的视角对大都市郊区乡村绅士化现象进行了初步探讨,总结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路径,在地方感视角下对于未来大都市郊区乡村建设中如何实现郊区乡村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之间的动态平衡,有待未来加以具体研究。

猜你喜欢

大都市绅士移民
Battle for Bohemia
BATTLE FOR BOHEMIA
2020国际大都市数学奥林匹克
移民安置
移民后期扶持
大都市
签证移民
Immigration移民
绅士那些年
像绅士一样等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