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口袋公园建设研究
——基于湖南省长沙县的实证分析
2023-01-31王克修林敏红来亚红
王克修,林敏红,来亚红
引言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中国城市发展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新挑战,城市更新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增长点。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正式提出“城市更新”概念,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将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作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主要抓手。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要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城市结构调整优化及品质提升,是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1]。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成都市视察天府新区时首次提出“公园城市”的发展模式,强调城市规划要将城市特点与生态价值考虑进去[2]。此后,“公园城市”成为城市更新的发展方向之一。公园城市是一种兼具生态性与功能性的城市发展模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理念,通过城市生态保护与修复充分发挥生态服务功能、促进空间体系和谐构建,从而推动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3-4]。然而,城市用地饱和,存量土地的优化及部分因资源不均带来的衰败地区的更新,成为城市更新以及公园城市建设中面临的重大挑战。微更新则是基于这一问题提出的新理念[5]。微更新是城市更新建设的重要方式,是指通过一种小而灵活的工作模式对承载居民日常生活的小型公共空间进行更新改造,可以有效满足居民生活需求的多样性,更好地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激发城市活力[6-7]。
2022年8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口袋公园”建设的通知》,通知指出将推进2022年全国建设不少于1 000个城市“口袋公园”,为群众提供更多方便可达、管理规范的公园绿化活动场地。口袋公园实际上是微更新的一种实践,它微小、便捷、贴近生活,有效兼顾了城市公园空置率和使用舒适感的矛盾,是城市公园的有益补充[8],也是公园城市建设的有益实践,更是聚焦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有益途径。
近年来,县级城市迅速崛起,县城建设发展迈入新阶段。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要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县城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加强县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改善县城人居环境,增进县城民生福祉,对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不止城市要建设口袋公园,县城对口袋公园的需求亦是与日俱增。为什么要进行口袋公园建设、如何推动口袋公园建设升级成为当下城市微更新、推动公园城市建设的重要命题。
1 口袋公园建设的理论概述
1.1 口袋公园的概念
“口袋公园”这一概念,始于风景园林师罗伯特·宰恩1963年在纽约公园协会组织的展览会上提出的“为纽约服务的新公园”的建议,其原型是呈网络斑块状散布在高密度城市中心区的小公园系统,或称为“口袋公园系统”,目的是为都市人提供一个方便易达的休息空间[9]。自宰恩提出口袋公园的概念并设计建造了佩雷公园后,口袋公园在各国掀起热潮,涌现了一个个各具特色的袖珍公园,或大或小,或在城区或在乡村,其目的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及体验,进而推动政治、社会与生态和谐发展。
学界对口袋公园的定义并未有统一说法,岩下肇指出口袋公园是一个充满温暖和爱意且能让文化延续的空间,根据形态可将口袋公园分为网格型、线型、环型及辐射型[10]。张文英认为口袋公园是一个规模很小的城市开放空间,通常以斑块状的不规则形式随机分布在城市结构中,可直接为当地居民提供服务[11]。通过梳理文献,大致可以认为口袋公园是指规模较小、形式灵活、占地面积在400—10 000 m2的、散布在城市各个角落为周边群众服务的开放式公园绿化活动场地。
1.2 口袋公园的类型
不同的划分原则会生成不同的分类方式,按公园的主题可划分为雕塑型、植物型、环保型(如湿地公园[5]、海绵公园[12])、音乐型等口袋公园;按使用人群可划分为儿童、青年、老年、本地居民及游客等为主要使用对象的口袋公园;按周边建筑环境可划分为居住型、商业型、游憩型、交通型及综合型口袋公园。公园所处的周边建筑环境对公园的主要功能及用途具有重要影响,我国绿地分类标准便以功能用途为依据,本文借鉴这种分类方法对我国现有口袋公园类型进行分析[13]。
1.2.1 居住型口袋公园
居住型口袋公园区别于小区游园,主要分布在居住区周边,以附近居民为主要服务对象,不设门禁和围墙,可供附近居民自由进出使用,更具有开放性、公益性。在功能方面,一是有能为老年人提供锻炼及交流的场所,帮助老年人摆脱孤独感;二是能给儿童及青少年提供游戏、运动及停留的场所;三是能为上班族提供饭后适当运动放松的空间。
1.2.2 商业型口袋公园
商业型口袋公园位于商业区,周围一般是以写字楼、购物中心、商业街等商业性质为主的空间。商业区是城市建筑密度最高、最繁华的区域,地价较高,因此商业型口袋公园的面积较小,通常由建筑和街道之间的狭窄绿地建设形成,一定程度上可柔化大面积的硬质铺装,有效缓解封闭感和压抑感。在功能方面,一是能为上班族提供一个午间小憩、用餐、放松心情享受自然的城市绿洲;二是对购物者而言,商业型口袋公园是一个可以让他们暂歇及临时用餐的户外空间。
1.2.3 游憩型口袋公园
游憩型口袋公园主要位于文化区(如博物馆、艺术馆、文化产业园及校园等)和风景区,主要服务对象是师生及游客。由于自然风景区大多利用自身自然资源优势即可形成对公众开放的公园,因此不在“口袋公园”的研究范畴,故此处的风景区主要是指人文景观,如建筑、街道等。在文化区和风景区建造口袋公园是对人文景观功能的良好补充,使其更好地发挥文化功能、游憩功能。于师生而言,游憩型口袋公园是可用于学习、实践活动、社交、休息、用餐的开放空间;于游客而言,游憩型口袋公园可以是他们参观景点后或景点间的暂歇、用餐点,也可以带领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城市。
1.2.4 交通型口袋公园
交通型口袋公园一般位于交通换乘的集散广场或城市的主干道上,服务对象是有交通需要的人们,包含较广,如通勤的上班族、上下学的学生、路人及游客等。在功能上,不仅可以为城市削弱噪声、吸收灰尘、改善环境,还起到疏导交通、集散人流以及满足行人通行、休息、如厕等需求的作用。此外,交通型口袋公园还可以通过各种宣传手段传播城市文化及新闻,提升宣传引导力及影响力。
1.2.5 综合型口袋公园
综合型口袋公园服务的人群最为广泛,功能丰富,可包含以上4种类型口袋公园的作用,使用需求多。因此,综合型口袋公园的特点是更强调功能复合的空间景观。
1.3 口袋公园的功能
1.3.1 景观功能
口袋公园小而灵活,故可在城市中广泛分布,与城市绿地系统连接良好,相得益彰,增加了城市绿色空间的连续性,对城市绿网的形成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口袋公园中的植物多种多样,颜色丰富鲜艳,可以柔化大面积的硬质铺装,增添城市色彩,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因口袋公园小而灵活的特点,可根据环境、城市文化的不同采取各具特色的设计风格,从而形成功能明确合理且风景独特的城市区域景观,不仅可以体现城市的历史文化风貌,还可以使身处闹市的人们在自然空间里且行且赏且憩,构成独具魅力的城市景观。
1.3.2 生态功能
虽然单个口袋公园的作用十分有限,但是它们呈网络状散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所形成的生态群落必定会对改善城市环境和调节小气候起到突出作用。一是起到改善城市环境的作用。口袋公园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平衡二氧化碳与氧气的比例,保持空气新鲜;植物不仅可以过滤尘埃、吸收烟尘、粉尘及有害气体,增强降尘效果,提升空气质量,而且可以有效降低噪音分贝,甚至能成为一些生物生存的适宜空间,起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作用。植物根系通过吸收大量有害物质从而起到净化土壤的作用,改善土壤的物理及化学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平衡土壤酸碱度,改良土质。通过水生植物的代谢及过滤作用净化水质,与水生动物还可构成水生食物链实现良性循环。通过植物对雨水的阻挡截留、植物根系对土壤的固定,可以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更有实践表明,口袋公园具有防灾减灾的功能[14]。二是改善城市小气候的作用。口袋公园利用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降低温度,增加空气湿润度,有效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提高城市居住环境的舒适度[15]。
1.3.3 社会功能
口袋公园具有促进人、城市和社会发展的功能,可以从自然空间、文化空间及社会空间3个维度展开分析。首先是自然空间。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绿地锐减,自然空间被破坏,与此同时,城市居民的社会竞争异常激烈,快节奏的工作及生活使城市居民承受着极大压力。口袋公园解决了人们身处喧嚣城市中对放松身心、缓解压力的自然空间的迫切需要,为人们提供一个可以自由休息、放松身心、恢复精力、锻炼身体的便利可达的自然空间[16-17]。其次是文化空间。将城市理念、文化特色融入口袋公园的设计中,口袋公园便成了城市文化的载体,既能加深城市居民对所居住城市文化的理解,使其生活在该地方有幸福感、归属感、认同感,走出去有自豪感;又能向游客展示城市自身的文化和地域特色,起到宣传作用。除此之外,还可以结合口袋公园的用途来设计文化传播,比如在交通型公园可以传播与交通相关的知识或新闻,在游憩型口袋公园宣传与人文景观相关的知识等。因此,口袋公园是一个能够对内进行文化熏陶、科普教育,对外进行文化宣传的文化空间[18]。最后是社会空间。在科技快速发展和压力愈来愈重的情况下,邻里间互不相识的状态越来越普遍,口袋公园恰好能提供一个情感交流、人际交往的社会空间。人们可以借助在口袋公园中进行休憩和活动的机会,促进彼此交流,拉近彼此距离,为一些美好事情的发生创造条件,增添城市温情,为人与自然、人与人的交往创造无限可能,对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美好城市具有积极意义[19]。
1.3.4 经济功能
口袋公园主要具有提高房地产附加值、吸引投资、带动旅游经济3个方面的经济功能。首先,口袋公园因其精巧灵活、便民实用的特点,一般位于城市高密度区,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周围的房地产附加值。其次,城市的环境是城市综合实力及经济发展重要的影响因素,口袋公园在改善城市环境的过程中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投资环境,有利于招商引资。此外,从口袋公园建设初期到投入使用再到后期管理修缮,每一个环节都可以吸引各方投资,带动就业,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最后,口袋公园作为城市的一张绿色名片,既代表了城市的形象,又宣传了城市的文化,能更好更全面地提升城市美感,提高城市知名度,带动城市消费,拉动旅游经济[20]。
1.4 口袋公园的发展方向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仅有简单景观功能的口袋公园将面临着淘汰,围绕“人本思想”的原则,在切实增进群众民生福祉的过程中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体系,营造“生态、生产、生活”三生融合的口袋公园是其未来的发展方向。首先,充分尊重使用人群的感受以及场地记忆。一是满足景观舒适度需求。景观舒适度需求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需求,生理舒适度需求主要关注口袋公园的空间可达性、环境、基础设施等,心理舒适度需求则主要关注人们在口袋公园中的安全感。二是满足文脉地域性需求。地域性文脉是城市的灵魂,亦是市民情感与归属感的寄托。其次,协同其他城市更新工作,融合生产生活空间。一是在口袋公园微更新的同时,往往有其他城市微更新工作同步进行,应当统筹考虑口袋公园与其他城市微更新工作的衔接及融合。二是将口袋公园与碳达峰、碳中和要求结合起来,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循环高效型的生产体系,推动县城产业体系向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与绿色经济变革[21-22]。
2 长沙县口袋公园建设的现状分析
2.1 长沙县口袋公园建设基本概况
长沙县又名“星沙”,位于湖南省会长沙市近郊,素有“中西部第一县”之称。截至2021年底,全县总面积1 756 km2,建成区面积达102.42 km2,城区绿化面积达620万m2,绿化覆盖率为41%,绿地率为38.33%,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84.8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2.62 m2/人,逐步形成了生态公园、文化公园等8个综合性公园,金科公园、望仙公园等27个社区公园,徐特立公园等13个专类公园和泉塘、滨湖路小游园等31个小游园的“15分钟公园”服务圈。2003年12月被湖南省政府命名为“园林县城”,2006年6月获“国家园林县城”称号,2021年入选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连续15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县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口袋公园无疑是在高密度城市中增加绿化的同时兼顾人们户外生活需求的不二选择,把口袋公园建设好,是推进共同富裕的实践,是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体现。长沙县围绕提高园林绿化品质、提升县城形象品位、满足周边市民游憩需求展开口袋公园的提质改造工作。2021年,长沙县主要以出入城口、主干道转角等重要节点为改造对象,对闲置土地、老化或设计不合理的绿地等碎片化土地进行提质整改,分别新增城区、县城环高速及出入口处高品质绿地面积约9 000 m2、33 490 m2,城区新增口袋公园主要是居住型、交通型和商业、居住及游憩复合的综合型口袋公园。2022年,长沙县继续梳理整合城区绿化节点,计划建设6个口袋公园并已投入到施工作业中,主要是交通型、居住型和商业、居住复合的综合型口袋公园。
2.2 长沙县口袋公园建设的突出优势
2.2.1 低成本高质量
长沙县秉持“开源节流、旧物利用”的原则,在建设口袋公园初期,充分考虑原有地形地貌,梳理各地块原有植被,巧妙补植乔灌及地被,而不是推翻重建。在建设过程中就地取材,在最大化保护原有资源的基础上,将影响视线、遮挡行道的苗木移植到适宜位置,可以拓宽道路而且更加美观,做到物尽其用、绝不浪费;成立苗木场修补养护受损苗木、培植乡土植物,充分循环的同时节省购买花木的成本。建设口袋公园所用的材料皆选取耐久性强、安全性好、性价比高且方便维护的环保材料,选用花期长、多年生的花木,不仅便于维护管理还节省成本。在建设时同步埋设喷灌及附属系统,确保景观高水准低成本养护,错峰用水、节约用水、智能用水。在这样的背景下,长沙县的口袋公园建设又快又好,不仅节约资金成本、时间成本,还能最大程度减少施工作业对居民的干扰,切实做到了用较低的成本打造出高质量的口袋公园。
2.2.2 精设计为人民
首先是设计先行,特色鲜明。长沙县已建成或拟建成的口袋公园在保护原有地形地貌、景观资源的基础上,以人为本,依据周边建筑物及主要使用人群,合理增设走道、座椅及健身器材等设施,展现出各具特色的公园个性。如在建的阡陌园,因其靠近交警队,在设计上便主要突出交通宣传,简约清澈的风格不仅与交警队相匹配,而且能缓解紧张氛围;石趣园保留原有石景,新增石雕,梳理林下空间,因周边小区较多故加入健身娱乐设施供居民锻炼放松,打造一个开阔透彻、富有禅意趣味的居住型口袋公园。其次是合理布局空间,提高居民体验感。长沙县建设口袋公园时,注重保护梳理原有植物,优先使用香樟、桂花等乡土植物,以高中低空间合理利用、速生与慢生相结合、常绿与落叶搭配、花期长、多年生为原则,营造“四季见绿、三季有花”、错落有致的县城氛围,有助于市民更加亲近和热爱自然,在自然中得到疗愈,提高县城生活品质。此外,口袋公园内统一设置了造型和颜色与景观融为一体的导向性、安全性标识标牌,便于引导市民,既美观又实用;还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采用雨水口、线性排水沟或雨水井,就近接入市政排水系统,对城市防汛、环保起着重要作用,保证城市“肠胃”畅通,便于市民出行。
2.3 长沙县口袋公园建设的主要问题
2.3.1 类型不够丰富
由2021—2022年建成或拟建成的口袋公园情况(表1—2)来看,长沙县口袋公园主要是综合型及居住型,其次是交通型,商业型和游憩型口袋公园较为缺少。长沙县全县有5.9万家企业,其中有40家世界500强企业,拥有吾悦广场、万象汇、天虹购物中心、保利广场等众多商业广场,虽有不少大型公园,但从便利通达角度来看,对商业型口袋公园的需求亦不小,但目前商业型口袋公园较为缺乏。长沙县拥有“三湘首邑、荆楚重镇”的美誉,是一座人文厚重之城。屈原、李白、杜甫等古代名人曾在此留下胜迹;“十步之内,必有芳草”,黄兴、田汉、杨开慧、陈树湘、缪伯英、许光达等英雄先辈诞生于此,抗战英雄在此歼灭日寇数万人,红色基因传承至今[23]。长沙县还拥有松雅湖国家湿地公园及影珠山、北山、大山冲3个省级森林公园和蜿蜒流淌的浏阳河、捞刀河,自然风光旖旎,人文资源如此丰富,建设口袋公园时却未能充分利用,使得游憩型口袋公园稀缺。
表1 2021年长沙县城区口袋公园建设情况
表2 2022年长沙县城区口袋公园在建情况
2.3.2 功能定位不够精准
周边建筑环境影响着口袋公园的主要功能及用途,是其分类的依据。纵观2021—2022年长沙县建成或拟建成的口袋公园情况,虽然做到了用较低的成本打造出较高质量的口袋公园,但是这些口袋公园的功能定位不够精准,美则美矣,欠缺特色。需要进一步聚焦其功能用途,如交通型口袋公园除了普通公园的面貌,应着重突出其交通属性,若泯然于众“园”,则失去了其功能定位的特色意义,如星沙联络线匝道右转京港澳高速转角的口袋公园便是如此。同为交通型口袋公园的阡陌园,在精致的景观设计上融入交通小品,虽点明其功能定位,但数量太少,形式过于单一,容易被其他主题湮没。石趣园是以石景为主题的居住型口袋公园,在设计上虽突出了石景,景观甚美,但其周边住宅区众多,对休憩、活动的需求较大,而园中此类设施较少,说明其在设计上功能定位不够聚焦。
3 相关建议
3.1 充分发掘现有资源
基于充分发掘现有资源进行改造,对县城进行治理,对生态进行修复,对文化进行传承,助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首先,充分利用现有的绿地、景观资源以及厚重的人文资源。大力宣传红色基因和自然景观,形成历史文脉、乡愁记忆与时代精神交融互济的县城文化。通过传统宣传媒介和新媒体技术相结合的途径,把县城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口袋公园的建设中,使其成为文化的载体,实现口袋公园现代与历史协调发展,更好兼顾功能提升与历史文化传承,打造属于自身的城市品牌。其次,根据县城自身的发展实力及口袋公园建设情况进行因地制宜的改造。比如长沙县拥有众多优秀的企业、商业广场及购物中心,对商业型口袋公园的需求大于供给,人们可以适当增加商业型口袋公园的建设,不仅可以满足市民需求,丰富口袋公园类型,而且还可以拉动消费,推动经济发展。最后,继续推进城市驿站建设和垃圾分类、公厕改造等卫生方面的提质提档工作,打造“口袋公园+城市驿站”“口袋公园+垃圾分类”“口袋公园+公厕”等项目,抓好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市民行为文明的习惯,把垃圾分类、爱护公物等意识融入市民生活的细微处。口袋公园借助这些项目拓展其功能,项目帮助口袋公园营造优美的环境,二者相互配合,创造干净整洁、舒适温馨的公共环境,满足市民需求,提高服务质量。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论是“口袋公园+城市驿站”,还是“口袋公园+公厕”,都要以务实为前提,坚决遏制铺张浪费行为。
3.2 精准聚焦公园主题
口袋公园规模较小,无法像大型公园那般功能面面俱到。因此,有针对性的、精准的功能定位是口袋公园设计的重点,契合使用群体的需求与习惯是建设口袋公园的关键。应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县城口袋公园建设,可采用网络民意调查、问卷调查、调研走访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来吸取人们的意见建议,提高群众参与感,以打造更加人性化和合理化的口袋公园[24]。以公园功能为基础,以周边环境为背景,以使用需求为导向,为不同类型的口袋公园设置不同体验的景观装置。周边以居住区为主的居住型口袋公园,其主要功能便是服务附近居民,园内设施应围绕为居民们提供锻炼、休憩、交流互动等体验展开设计。居民按年龄段划分,主要可划分为儿童、中青年及老年人,其中儿童和老年人是居住型口袋公园主要使用者,因此要注重面向老年人的适老性改造及面向儿童的趣味性改造。既要保障使用者的生命财产,使设施安全可靠、场地令人安心;又要基于需求差异,有合理的功能分区、动静分区设计,提高使用率和舒适感。同理,游憩型口袋公园应以充分发挥文化功能、游憩功能为设计目标;商业型口袋公园应以提供休憩、放松、用餐、商务洽谈等功能为主;交通型口袋公园应着重发挥宣传科普交通安全知识的功能,使不同类型的口袋公园各具特色,避免趋同。
3.3 丰富互动性活动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人们的孤独感愈来愈强烈,而口袋公园为其提供了一个情感交流、人际交往的社会空间,应当充分发挥口袋公园的媒介作用,适当增加那些有利于促进人与人、人与园互动性的设施及活动,如在口袋公园中开展园艺活动。居住型口袋公园中放置种子售卖机,居民可以自由选择喜欢的种子,种在悬挂于立体花墙上的小花钵里;商业型及综合型口袋公园中可设置种植花池;游憩型口袋公园中设置种植床。使用者可以自主参与、合理选种、科学养护,促进人与人、人与园互动,使口袋公园富有人情味,增加趣味性、学习性。可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文化演出、文艺展示、体育活动、小群体娱乐活动等,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还可增加如饲养观赏鱼或喂鸽子等人与动物的互动性活动。
3.4 营造共建共治共享局面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原创性科学概念,是贯穿党的二十大报告全篇的一个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城市建设应该以增进人民福祉为中心,着力提升获得感、归属感及幸福感,让人民切实感受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建设符合人民需求、让人民满意的口袋公园,就要从人民的角度出发,问计于民。由政府牵头,构建多部门系统协作机制,通过一系列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法,增加人民参与建设口袋公园的机会,鼓励和引导人民参与策划和管理,群策群力。三分设计,七分管理,口袋公园的建成投用是一个起点而不是终点。卫生环境脏乱差、有限场地被车辆挤占等是口袋公园投用后经常出现的问题,让口袋公园得到可持续的管理维护是必须面对的治理课题。吸引更多的人民、企业及各方社会资本等以利益相关者的身份共同参与到口袋公园后期管理维护的工作中,如通过成立志愿者服务队伍、聘请口袋公园周边的居民担任口袋公园园长等措施,培养民众主人翁精神,并形成长效机制。让民众不仅是口袋公园的受益者、共享者,更是口袋公园的建设者、守护者,共同推进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新格局。
4 结语
县城的迅速崛起引发了一系列问题,一方面是生态环境的压力,另一方面是人们承受的各种压力。建设“见缝插绿”的口袋公园成为缓解问题的重要举措。然而,“为建而建”的行为导致了一些口袋公园出现美观有余而实用性不足的现象。如何建设能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口袋公园,提高利用率,推动建成各具魅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城、境、业”深度融合的现代化生态文明城市是当下县城发展的重要命题。只有不断深入研究、推进实践,才能不断地更新和完善,推动县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