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赛艇运动员拉桨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2023-01-24高国荣徐宁张阳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2年23期
关键词:赛艇桨叶躯干

高国荣 徐宁 张阳

(榆林体育运动学校 陕西 榆林 719053)

前言

在17世纪的英国就已经出现了赛艇运动,随着其不断的发展,1896年的第一届奥运会上以比赛项目首次出现在世界人民的视线里,自此,赛艇运动就经常出现在奥运会中。在比赛中,赛艇上的运动员整齐地面向船尾坐着,通过人工划桨的方式控制赛艇向前行进,最先到达终点位置即为胜者。赛艇从本质上来说其实是一种以人体体能为主导的运动,但考虑到整个运动需要控制好船和桨,还要克服流体力学的阻力,使得整个运动的技术含量更高。在现实的赛艇运动中,运动员需要通过肌肉发力,将力量传给桨,再传导给水,最后再通过杠杆原理推动船向前行走,因此对于运动员来说,赛艇运动不仅体能上的考验,也是划桨技术的考验。

根据作者对国内赛艇队的动作观察和分析可知,目前有很大一部分的桨手都存在一定的技术上的问题,尤其是先深后浅的技术问题比较明显,具体来说就是桨叶刚开始的时候入水较深,后续却入水变浅,这种划桨的方式容易卸力,无法将运动员的最大力量发挥出来。运动员充分掌握多种划桨技能,这样就能在竞技过程中依据情况合理分配体能,让船只在启航、转航、加速、冲刺等阶段都能保持力量的发挥以及充足的体能。除此之外,赛艇运动是一项多人运动,因此队员之间的默契配合也十分重要,只有整齐划一的动作,才能让船只保持快速行驶的状态,这就要求运动员们在竞技比赛的时候保持沉着冷静的心态,保障自身既能发挥稳定的同时配合团队的需求,这也是赛艇竞技比赛收获好成绩的关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文选择体育学院为研究单位,研究该校赛艇运动员拉桨技术的运动学,运动员年龄区间16-28岁,受训年限5-15年。

1.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本文通过互联网、学校图书馆等方式尽可能收集相应的文献资料并进行阅读整理,其中以知网查到的为主。另外,本文还借鉴了较多赛艇著作中的内容,以此来保障研究的严谨性和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2)专家访谈法。

与一些在赛艇运动项目有一定研究的老师、教练等进行面对面交谈或者电话交谈,从中更加深入地了解体育人体科学方面的各种知识和理论。

2、结果与分析

2.1、赛艇的技术原理

(1)赛艇的技术原理。

在赛艇运动中,人、艇、桨等构成了一个独立的动力系统,运动员控制划桨产生的力作用于船桨,船桨对水产生力,进而推动整个动力系统开始运作,推动赛艇前进,前进的速度与划桨的频率直接相关,即速度由划桨的运动技术水平直接决定。赛艇的划桨动作是特定而重复的,根据当前的研究来看,整个赛艇的划桨动作有以下几个固定的环节:入水、拉桨、按桨、推桨、排放和螺旋桨,但从运动生物力学的角度上分析,该系统包含了4个技术链,分别是:划桨技术链、上肢技术链、躯干技术链、下肢技术链。在这一整套动作中,人体的各个部位会形成一种特定的空间关系,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优秀的赛艇运动员在竞技的过程中,上肢的运动轨迹都极具科学性。

(2)上肢和躯干技术链。

从运动生物力学的角度上看躯干技术链就可以看出人体的臀部位置十分重要,它决定了人的重心,也就决定了人的稳定性,除此之外,它还可以控制人体的其他部分进行移动,这种技术链的主要作用在于传递力量,腿部—躯干—上肢—桨动力是它的力量传递路线。具体来说就是把身体当做杠杆,上下肢作为动力臂,只要臂膀、肘部一起用力,就能通过这个人体杠杆,传递力量,分配力量,保持前进速度的同时保存体能。而上肢技术链更为复杂,包含的内容更为广泛,不仅要遵循系统化原则,还需要遵循科学化原则。上肢和肩膀作为其中的关键部分,若在动作的时候得不到规范处理,就容易出现问题,甚至直接截断力量的传递系统,直接影响划桨的效果,而在顶尖的赛事当中,这样的失误是致命的。由此可见,赛艇运动最为重要的就是速度和协调,即上肢技术链和躯干技术链必须要发挥稳定,这样才能保障整体力量传递的稳定性,为划桨源源不断地注入力量。

2.2、赛艇运动中划桨的动作分析

体能是赛艇运动的主导,更是各项技术的核心,在整个过程中,心理因素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基于此,赛艇运动要想取得良好的成绩,运动员的体能素质、技术能力以及心理素质都要过硬。赛艇运动的技术动作包括运动员在内的船、桨、水等要素在内的动态系统,十分复杂。在体育学院的赛艇队的日常训练中,2000m测功仪、技术感觉划、有氧节奏划、技术分解划是他们每天必练的项目,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动作技术,包括动作的力量、频率以及速度等。这个动作的一整个周期中包括了两个部分,一个是拉桨,一个是回桨.在拉桨部分,运动员要注意调整好自己的用力状态,把作用力释放给桨,控制好桨在水中的运动路线以及时长,这样就能控制好拉桨的距离,进而控制赛艇的行进情况。而赛艇的速度又是另外一个体系,它与桨频、功率以及拉桨的程度直接相关。桨频指的是限定时间内的划桨次数,一般限定为1min;功率指的是拉桨速速和力量的乘积;拉桨长度指的是拉桨周期内,船体行动的距离。总而言之,赛艇运动的技术要点主要集中在桨入水阶段、拉桨阶段、按桨和推桨开始阶段以及相应的细分动作中。

(1)桨的动作。

在赛艇运动的各种专项技术中,最为关键的当属于桨的运动,即从桨接触到水的那一刻起到拉桨结束,都是桨的运动,而且刚好形成了一个周期。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在动力阶段,桨的末端必须完全没入水中,这样不仅能保障拉桨的效果,还能让桨叶的速度快于赛艇的速度,桨入水之后能抓住谁,形成稳定的支撑,继而让赛艇保持行进的同时间保持稳定。拉桨和推桨之间存在一小个阶段,桨处于脱离水的状态,这个阶段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因为它不仅能帮助运动员更好地控制身体的重心,顺利将拉桨的动作切换到推桨的动作,还能在动作切换的时候最大程度地降低其对赛艇前进速度的影响。也就是说,拉桨和推桨的周期动作交替完成之间桨的行动轨迹至关重要,这将直接影响到赛艇的前行效果。

(2)划桨与桨频。

完成一次划桨周期之后赛艇前进的距离被称为划距,它也是衡量赛艇运动员优秀与否的重要指标之一,具体由运动员的划幅、桨频来决定。这里所说的桨频指的是运动员在1min内可做到的划桨次数,根据生物力学来分析,船行进的速度与两个因素相关,即划桨的频率和划距,更为深入一些来说是与运动员的技术和使用的器材相关。基于此,想要提升赛艇的速度,必须要从加大划距,提升桨频入手,但人体的力量发挥有极限,桨频必然也有一定的上限,但它与划距之间是此消彼长的关系,需要相互配合。根据当前的数据分析可知,赛艇比赛的桨频大概在30-40桨/min,但男子8人赛艇会比这个高一些,尤其是在开始阶段,有的甚至可以达到48桨/min,由此可见,在日常训练中,桨频越高意味着训练的强度越大。

(3)艇速。

赛艇运动一直都在不断的发展当中,其相关的设备也在不断地优化,比如,桨架、脚踏板等,这些设备的增加帮助运动员最大程度的发挥出自身的腿部力量以及躯干力量,进而形成更大的推动力,加快赛艇的行动速度。但除开力量之外,水流情况和运动员本省的状态,都会影响到赛艇的速度。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水的阻力和赛艇速度之间是线性正向相关的关系,所以要想保持赛艇的速度,提升自身的竞技成绩,就一定要在划桨的过程中努力维持赛艇速度,即运动员必须要保持好自己的重心位置,控制好拉桨和回桨的稳定性。

2.3、赛艇运动员拉桨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赛艇运动是一项周期性动作的运动,针对赛艇运动来说,一个周期共有两个环节,即拉桨环节和回桨环节,拉桨环节桨叶在水中运动,促进赛艇向前移动。回桨环节桨叶离开了水面,运动员从用力状态转为放松状态,为后续的抓水动作蓄力。这里所说的抓水通俗来讲就是桨叶接触水的一个过程,属于一个过渡动作。对此进行训练的时候会按划桨的周期来进行,即一般会被分为4个阶段,分别是入水阶段、拉桨阶段、按桨和推桨开始阶段、推桨阶段,它们之间虽关系紧密,但各自发挥的作用也不同,因此每个环节都不可或缺。

(1)提桨入水阶段。

运动员在进行提桨的时候会有一些特定的细小动作,即把桨提前推送到身体的前方,继而两臂力超前伸展,身体自然前倾,完成转桨的动作,让船桨与水面保持垂直,这个时候滑座和“前止点”之间的距离要保持10cm左右。这个时候运动员的身体状态需调整为如下状态:上身前倾20°-30°,胸部尽可能靠近大腿,膝关节呈现弯曲状态,保持45°-60°左右,尽可能将自己身体的中心控制在滑座与脚蹬板之间,让小腿和船体龙骨之间的夹角保持在90°左右,最后再是调动全身肌肉,处于适度紧张状态,为后续的入水动作做好准备。

(2)拉桨阶段。

①提桨入水

提桨入水的阶段运动员要保持身体自然前倾的状态,利用好最后10cm的划轨距离,尽快将重心调节到脚蹬板的前脚掌之间,而后双手根据需求向前上方运动,让桨呈现出弧形的运动轨迹,让桨叶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进入水中,找到自己的抓水支点,其中需要注意的是推桨的最后一个动作,也就是说一旦桨叶入水,蹬腿动作就一定要紧接而上,水花小且朝上走则代表入水动作较为标准。

②拉桨阶段1

桨叶触水的那一刻,运动员就要立即控制自己的腿向斜上方蹬,运动员此刻会产生吊起来的感觉,但双手依旧不可以松懈,还要保持自己的牵拉力,这样才能将腿部、躯干的力量传递到桨叶上,及时开始划水。

③拉桨阶段2

在拉桨阶段,运动员可舒展开身体,这样可以让腿部和躯干的肌肉群得到放松,更好地配合在一起,输出更大、更平稳的力量,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这个阶段一定要注意躯干的伸展,提升蹬腿的速度,这样桨叶才能展现出最好的划水状态,提升划水的效果。

④拉桨阶段3

当桨柄和赛艇之间的夹角将近90度时候,手臂会承受自然的牵拉力,身体的躯干也需要向后倾斜,从水平方向来看,双臂的肘关节处于弯曲的状态。

⑤拉桨阶段4

拉桨进入最后进程的时候,腿部可以缓慢伸直,躯干也可恢复正常状态,这个时候就需要通过躯干和两臂之间的主动牵拉力,来让脚蹬板得到更为有力的支撑,这样就能确保桨叶在离开水面之前,重心依旧在桨柄处,切忌太早放开躯干和腿部对桨柄的控制,让桨叶过早入水,打乱整体的节奏。总体来说这个阶段的身体姿态是肩肘后倾20度左右,稍许含胸,桨叶依旧在水中还未离开。

(3)按桨和推桨开始阶段。

桨柄在胸前10-15cm时即可开始通过前臂以及手腕的配合,控制桨柄,让桨叶离开水面。记住,桨叶出水的那一刹那脚部就要收回蹬力,让身体的各个肌肉群进入放松状态,让身体的重心处于滑座纸上,然后再通过惯性作用把桨柄往前推,桨叶便会回到水平的状态。有句话说得好:“按桨是拉桨的延续”,一般来说运动员两腿蹬直往后倒就是按桨动作结束的信号。

(4)推桨阶段。

桨叶离开水面的那一刻,肩肘和身体的重心保持垂直的状态,这个时候也就意味着进入了推桨的阶段。推桨的时候,手要牢牢握着桨柄往前推,身体则自然往前倾,滑座也会往前移动,这整套动作下来,就是标准推桨技术的表现。在整个过程中桨叶和水面的距离大概10cm左右,而且是水平移动到这距离,不过入水之前需要及时转桨,让将也和水平保持垂直的状态。总体来说,推桨是为后续的提桨入水做准备,所以推桨的动作要尽可能的连贯、平稳、自然,否则容易影响后续的划桨发挥。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综合上述的分析可知,赛艇运动员在上场比赛之前心态上要保持放松,这样可让运动员发挥好上肢和躯干技术链技术以及拉链技术,并根据比赛的需求合理运用,确保各个技术动作的使用都能流程完成,提升划桨振幅的同时尽可能扩大划距。具体来说就是要让运动员身体的躯干、腰、肩、手等部位的肌肉时刻保持最佳状态,实现短时间抓水,找到支撑点,合理使用力量,保持持续划桨的同时让赛艇保持高速行驶的状态。总而言之,依据本文对赛艇技术的分析可知,运动员可以在科学系统的训练方式下更快提升成绩,在比赛中获取好的名次。

3.2、建议

(1)强化基本动作训练。

赛艇运动员必须严谨对待每个划桨周期的训练,即在具体的训练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基础动作的训练,还要保障每个动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为后期参加比赛获取名次奠定基础。学习的基础在于对每个基础动作进行详细的剖析,而后通过学习和联系准确掌握提桨入水、拉桨、按桨、推桨这些环节的时机和力量,而后因孰能能生巧,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划桨周期,形成自己的风格和节奏。

(2)加强肢体动作训练。

根据本文的分析可知,在划桨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掌握好手腕关节和手臂力量的作用,一般来说拉桨的正确顺序为膝关节—髋关节—躯干—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因此无论是训练还是比赛,在这个基础上都要遵循力学原理,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出运动员的最高水平,通过自身可控的力量和效率,将赛艇比赛过程中的阻力控制在较低的范围内。

(3)加强力量耐力训练。

我国赛艇成绩之所以难以提升,是因为我国赛艇运动员的体力和耐力水平还未达到较高的水平状态,与西方的运动员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国内的赛艇运动员还需要在体力和耐力上进行强化训练,提升自身水平的同时缩小与赛艇顶尖运动员之间的差距,进而取得更好的赛艇成绩。

猜你喜欢

赛艇桨叶躯干
拉伸对越野行走学生躯干柔韧素质影响分析研究
桨叶负扭转对旋翼性能影响的研究
赛艇队运动员运动损伤调查与分析
树与人
立式捏合机桨叶结构与桨叶变形量的CFD仿真*
赛艇运动中运动员身体悬挂技术的运用
正常成人躯干皮肤温度觉阈值测定
赛艇LW2×竞速结构研究——以2014年世锦赛和世界杯为例
立式捏合机桨叶型面设计与优化①
仰卧起坐,使你躯干更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