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参与“挑战杯”竞赛的探索与实践*
——以深圳某高职院校为例

2023-01-24

智库时代 2022年44期
关键词:挑战杯竞赛师生

陈 薇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党的二十大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同时指出:青年强,则国家强。大学生是创新创业的生力军,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具有重要意义。2015 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对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进行全面部署,提出通过举办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办好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和举办各类科技创新、创意设计、创业计划等专题竞赛来强化创新创业实践[1]。由共青团中央牵头的“挑战杯”系列竞赛包括“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挑”)和“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小挑”)[2],被誉为中国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的“奥林匹克”盛会,至今已分别举办17届和13届,已形成了国家、省、高校三级赛制[3],是各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促进产学研结合的重要手段。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随着“挑战杯”系列竞赛的拓展与深入,影响程度日益扩大,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大学生加入,高职院校已成为该项赛事的重要成员,参赛学生的作品体现出的高职特色和表现出的动手能力,已经引起高职教育界的重视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4]。然而,在竞赛中我们发现,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参与度、参赛作品质量相对较低(近3届“大挑”国赛中,全国所有职业院校仅有一项作品获得银奖,金奖数为零),并且参赛成果转化率不高,产学研深度融合和推动高校科技成果切实转化为生产力还有待加强。此类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1.宣传力度不够,大部分师生对“挑战杯”竞赛缺乏了解或参赛项目的培育时间较短,学生对项目的研究不够深入。2.项目本身的选题或研究方向没有结合当前一线技术难题或社会热点、难点问题。3.项目培育过程中缺乏与校内创业园、校外企业等机构的沟通,缺乏成果转化的平台或成果对企业缺乏吸引力。而这些现象可能导致:1.“挑战杯”竞赛成为少部分师生参与的赛事,没有真正起到“育人”的功能,而这也背离了竞赛的初衷。2.学生参与了比赛,但由于准备的不够充分,或者选题不当等问题,导致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却没有收获好的成绩。3.为了比赛而比赛,研究的成果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可或与企业的需求相距甚远。这些情况会对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产生较大打击,也不利于学生可持续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开展和能力的培养。

二、实施方法与过程

(一)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高职院校的学生只有3年的时间完成大学的学业,但一个好的项目的培育,需要持续的投入和多年的打磨,因此必须构建“挑战杯”竞赛团队的可持续发展组织体系,并且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对于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从学生大一入校就要开始实施。此时一方面要通过专业教学让学生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另外还可以开设创新创业入门课程给学生普及创新创业理念,邀请学者、企业家、创新创业典型校友给学生讲述现实中的创新创业心路历程,树立榜样。一段时间后,学习和表达能力强、具有创新创业思维能力的学生会成为“挑战杯”竞赛的兴趣成员,此时他们可以通过加入学术科技类社团或专任教师的项目式教学等选修课进行初步的项目实践,实现类似本科高校的课题组中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形式,可以更快速、更有方向性地确定自己的初步研究方向,在指导老师的指导和参赛成员自主探索中,发现问题并反复实践,为“挑战杯”参赛做准备,成为竞赛的主力成员,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会快速地提升。

对于被推荐参加省赛、国赛的作品,除校内导师外,尽可能多地邀请专家或企业导师对其进行项目指导,在指导过程中,竞赛成员增加了许多企业的实践机会以及对市场、社会需求有了更多的认识,这对他们的作品质量的提升以及今后的就业、创业都有众多的好处。这些有竞赛经验的同学可以对团队中的竞赛兴趣成员进行帮助和指导,兴趣成员也可以协助主力参赛成员参赛过程中的部分工作,并在此过程中,兴趣成员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挖掘出自己的竞赛课题,由此开启竞赛团队的可持续发展组织体系。按此方法,不仅可以确保竞赛参与度,还可以把参赛项目做得更深入,更全面。

(二)跨学科组队提升“挑战杯”竞赛作品质量

“挑战杯”竞赛是一个涉及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竞赛,属于跨学科实践型竞赛,备赛过程中常会涉及到团队分工,特别是“小挑”,不仅涉及到新技术的研发或新社会服务模式的建立,还会考察技术的推广、企业的运营等,并且明确要求须在答辩前介绍团队成员的分工情况,此时需要多个学科的师生分工合作,整合所有人的学科知识、技能和经验[5],协作完成以确保作品的专业度和质量。

项目成员的跨学科组队可依托学术科技类社团完成,不同专业的学生因对某一学科、专业或某一研究方向的兴趣而加入同一学术科技类社团[4]。通过社团的日常培训不断提升专业和实践能力,通过日常的协作提前适应团队间的配合。指导老师团队的跨学科合作指导不仅可以包括技术指导、创业指导和管理指导等,还可以邀请本研究方向的外校专家、知名企业家、投资公司代表、优秀校友担任顾问,通力合作,提升指导学生的质量。

以真实的竞赛项目为主线,建立跨学科合作的竞赛团队,将项目和社会需求相结合,创新创业实践与专业知识相互融合,这不仅使参赛者对本学科的理解更加深入,也能加强高校在学科建设和课程设置方面的实践经验[5]。

(三)善于依托校内创新创业类比赛、科研立项项目,建立项目库,培育优质作品

许多学校除了“挑战杯”比赛外,还有许多校内的项目申报或创新创业类竞赛,这些项目的立项或竞赛作品的获奖或多或少会有一定的经费资助,依托此类获奖作品或立项项目建立项目库,用于推荐作品参加“挑战杯”等竞赛具有先天优势。一是在“挑战杯”通知下达前已遴选出校级参赛作品,为参赛作品备赛争取了时间;二是可利用获立项的经费邀请专家对项目进行指导,以及为项目成员前往企业调研或外出社会实践进行支持,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作品。或者给予“挑战杯”校级选拔的作品一些立项经费,供参赛作品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打磨,这也有利于师生参赛积极性的提高。因此高校可以通过完善校内竞赛的顶层设计,将校内项目培育和竞赛组织两方面结合起来,将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进行深度融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了解和掌握行业的最新动态和需求,学生在参赛过程中也要不断学习和加强相关理论知识,另外在相关部门间需要形成合力,精心组织,简化流程,健全机制,提升师生参赛效率。

(四)深化产教融合,提高“挑战杯”项目成果转化率

目前,“挑战杯”竞赛作品的项目转化率较低,特别是“大挑”,许多参赛成员以自身的兴趣和作品的创新性作为方向展开研究,没有充分考虑企业、社会的需求,这也导致了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科研经费研究出的科研成果的浪费。实际上,从近几届“挑战杯”获奖作品来看,聚焦“卡脖子”关键技术,关注企业生产一线技术难题以及解决社会热点、焦点问题获奖率较高。由此不论从项目的利用率和竞赛的获奖率的角度来看,提高项目成果的转化率均具有重大意义。因此从项目的选题、技术研发到后期孵化、落地、产业化,全过程都可以邀请企业介入指导与合作。同时参赛团队指导老师在指导参赛团队选题时要注重引导团队尽可能往契合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解决区域产业和社会亟需解决的难题方向进行研究,学校也可以聘请企业导师、校外专家对参赛项目的研究方向进行指导和调整,待作品获奖后,可以继续对作品进行诊断和筛选,指导项目贴近产业、企业、市场和社会需求,提升作品的成果转化率。其次,学校可以建立长期的成果转化平台,通过持续地为指导老师、参赛主力同学提供有关市场、企业一线的需求信息,让师生了解相关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市场最新的需求,并且在需求和供给侧间建立对接的平台,从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另外,科技成果的转化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高校一方面要加大对具有转化潜力的科技成果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吸引相关企业的投资,争取企业、银行和投资人等的支持,加快成果转化的效率。

通过这些方式,不仅可以提高项目成果转化率,还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出企业、社会真正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

(五)学校加大政策、平台、资源保障力度,增强师生的创新创业原动力

除了师生的兴趣外,学校对于“挑战杯”竞赛的激励政策、提供的平台以及配套的资源也会极大地影响师生对本项赛事的热情和关注度。通过组织校内“挑战杯”竞赛的过程中,笔者意识到,许多的教师和学生,可能本身已经具备参赛的主要成果或条件,但由于对比赛本身的不了解,没有很好地准备或及时加入到这项竞赛,此时,需要学校开展一定的宣传工作,邀请曾经参加过此项竞赛的老师和同学给其他师生开展经验分享和交流,也可以邀请有经验的专家进行讲座,讲解此项竞赛的评审要点以及考察的侧重点,让参赛的师生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做好准备。对于参赛教师,学校可以将教师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竞赛获奖纳入职称考核的可选条件,或者转化为绩效津贴;对于参赛学生,学校可建立参与竞赛获奖的学分置换制度,提升“挑战杯”竞赛的校内奖励力度,让师生树立主动参赛的意识。学校还可以从配齐“挑战杯”竞赛专班行政队伍,建立项目后期孵化平台等方面,给师生创造竞赛和成果转化的保障机制。另外,加强“挑战杯”竞赛作品的校企合作,给参赛团队成员提供机会到相关的企业、现场实地调研和社会实践对加提升学生的参赛积极性也大有裨益,不仅能让学生提前了解到感兴趣的行业的发展现状和人才需求,得到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甚至还有机会获得实习或就业机会,这能在较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原动力,实现校企合作的双赢。学校可以推荐竞赛的指导老师前往专业相关的企业进修,和企业技术人员一同攻关技术难题以及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加强校企之间技术和成果间的交流与共享。学校还可以通过强化表彰力度的形式加强普通师生对“挑战杯”竞赛的关注度,比如在学校重大的活动中,加入“挑战杯”获奖团队的颁奖仪式,并且邀请校领导对获奖团队进行奖励授予和开展座谈交流,这样一方面可以扩大赛事的影响力,另一方面让获奖团队的荣誉感直线上升,有利于在普通师生中树立榜样,对提高师生的参赛率,整合校内各方资源具有重要意义[6]。

三、成效与展望

(一)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完善,氛围浓厚

作为高职院校的领头羊,深圳某高职院校非常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学校建立了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从创新创业启蒙课程、“预科教育”到创业专门教育的进阶式课程体系已实现全校覆盖,入校的每一位学生都接受过创新思维类课程启发。为让在校学生学到企业、社会的最新、最前沿技术,了解社会的需求,学校大力推动各个专业群联合一批头部企业建立对应的特色产业学院,在这些特色产业学院中,学校和企业的科研和技术人员共同开发专业的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建设技术研发平台,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制定行业标准等,从顶层设计上实现供需的精准对接。同时学校每年开展100场“行走湾区,探访名企”和“榜样的力量——优秀校友进校园”系列活动,通过带领学生前往一流企业参观学习,实地感受“卡脖子”技术、智能工厂、科创前沿以及企业文化,增加学生的创新创业外在动力;通过邀请创新创业典型校友让同学们在朋辈教育中汲取创新创业经验,增强创新创业自信。学校将“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确定为国家级I类赛项,极大地提升了师生参与“挑战杯”的热情。2022年“小挑”,共上百个项目参与校级选拔,创新创业氛围浓厚。

(二)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和激励政策健全,成绩斐然

学校有77个学术科技类学生社团和7个创新创业类学生社团供有志于创新创业实践的同学一起成长与进步。近三年,学生依托社团获国家级奖项共136项,省级奖项181项,学生社团已成为大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专业实践的绝佳平台。通过创新工程、“金点子”“创客街”、技能大比武等创新创业类平台实施“挑战杯”项目遴选和培育。对于“挑战杯”获奖团队成员和指导教师,学校均进行公开表彰和奖励,燃起其他师生对参与“挑战杯”竞赛的热情。2022年“小挑”省赛,该高职院校获5金6银2铜,金奖数并列全省所有高校第四,高职院校第一,捧得“优胜杯”,创新创业成绩斐然。

(三)重视产教融合,项目孵化存活率高

学校重视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先后颁布了许多相关文件确立了“应用为主”的科研导向,并强调科研要注重应用与实效,要坚持高职特色、技术特色。数年来,学校科研坚持以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发为主,成立了技术转移办公室,并颁布了相关文件,极大地激发了学校科研人员开展应用科研的积极性。通过加强与政府职能部门以及行业企业合作,组建成立应用技术研发平台、文化创意产品研发院、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等三大综合性研发平台供“挑战杯”等创新创业类项目入驻。学校还有面积达1800平方米的学生创意创业园,供学生创业团队进行项目孵化。据统计,学生企业两年存活率达60%以上。

创新创业人才开发与培养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支撑,高校承担着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使命[7]。高等院校特别是高职院校应该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融入日常教学实践,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充分发挥“挑战杯”等各类竞赛的实践功能,培养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思维和创新创业能力。

猜你喜欢

挑战杯竞赛师生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创新思维竞赛(3)
大学生创新人才“三级”培育体系探讨
创新思维竞赛(6)
暨南大学第八届新浩“挑战杯·创青春”开赛新浩爱心基金会捐资20万为该赛事助力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
“我爱海洋”知识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