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大学生阅读行为与个人成长关系研究*— 基—于人文素养提升的视角

2023-01-24苏亚莉

智库时代 2022年44期
关键词:人文院校高职

苏亚莉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当前,受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价值观的影响,部分高职院校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重技能、轻人文、重教学、轻德育的现象。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容易导致其精神空虚、信仰缺失、价值观偏差、家国情怀淡漠等不良后果,对学生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都是不利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要“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提高学生思想水平、道德品质、文化素养”[1],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学生综合素养提升中应当有所作为。基于此,本课题组认为,阅读是促进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的绝佳途径,通过阅读,可以不断增强学生的知识见识、辩证思维、文化自信和社会责任感,因此,高职院校应当在培养学生阅读方面多下功夫,以阅读促进学生个人全面成长。

一、阅读与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之间的正向关系

“人文素养”是与“科学素养”相对的一个概念,人文素养,通俗来讲就是做人的基本素质,是“人类认识自己”的学问,体现了个人对关于自己、他人与社会的态度和原则。[2]人文素养由三个不同层面构成: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人文行为,其中人文知识是人文素养的前提和基础[3],人们通过习得人文知识(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内化形成人文精神,并通过人文行为体现出来。[2]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叠加交织,国内外形势严峻复杂,对于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展成熟关键时期的大学生而言,阅读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历史视野、世界视野,还能提升其自主思辨能力,涵养品德,提升人文素养。

(一)经典文学作品中的精神滋养

文学作品(小说、散文、诗歌、戏剧)是传递人类文明的良好载体,对于丰富学生内心世界、实现学生“精神自治”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譬如学生喜爱阅读的“小说”,无论是科幻小说、悬疑小说、武打小说,乃至言情小说,只要读得多,自然就能领略书中折射出来的人生真谛,只因在书中见识了各种跌宕起伏的人生、丑恶与挣扎、无奈与不甘,见识了各种尘世媚俗,所以处变不惊,淡定从容。在本课题的网络调查问卷中(共566份),最受学生喜爱的阅读类型(多选题)主要有:休闲读物(51.06%)、网络小说(49.82%)、文学艺术类(49.82%)、逻辑推理类(46.11%)。可以说,只要高职院校能够做到因势利导,文学阅读的这块“阵地”便可以很好地发挥育人的作用。尤其是当前弥漫着浮躁气息的快节奏生活中,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精神营养,恰是当下学生所或缺的,只要学生愿意翻开作品,便是走近阅读最关键的一步。

(二)网络文学作品中的辩证思维

育人元素常以隐蔽的方式分散在历史故事、优秀传统文化中,乃至影视作品、网络资讯中,有待深入挖掘、提炼、升华,将其显性化,这有赖于文本解读的能力获取与应用。当前,大学生身处于我国经济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他们既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受益者, 是先进科技的体验者, 同时也是网络时代的“原住民”。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读图、读屏、有声阅读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纸质阅读成为主流。网络连载小说,以及各类移动端推送的短视频和短文本(如微博、抖音、快手等)深受学生喜爱。面对网络上多元的价值冲击,尤其错误的思潮、消极负面的言论传导,学生需要具备强大的认知与辨识能力,否则就容易被误导或“带偏”,而这需要建立在学生自身坚定的政治立场、正确的“三观”,以及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理性逻辑基础之上。对此,本课题组认为,教授学生文本解读的能力,是一条引领学生通往正向价值切实可行的路径,通过阅读解构文本背后的深意,让学生学会用系统的、辩证的观点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

(三)红色经典书籍中的价值引领

红色书籍是有关中国革命题材的书籍,是一种特殊的历史文化资源,阅读红色经典书籍能够让学生感悟革命先烈们坚定不移、无私奉献、为信仰奋斗终身的精神,并以此作为人生成长路上的价值引领。正如“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所言“小说《红岩》和歌剧《江姐》是我心中的经典,我最爱唱的是《红梅赞》”,在“江姐”的影响下,张桂梅校长扎根滇中大山,为教育事业倾情奉献,让贫困山区的女学生圆了大学梦。在这种无形的精神力量的鼓舞下,红色经典书籍在当今时代焕发出了强大的力量,彰显其时代价值。在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师生读书分享会上,当教师领读《夜幕下的哈尔滨》和《红星照耀中国》等红色经典作品时,学生目光如炬,久久沉思,可以感受得到,学生们不仅被革命前辈们为了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作出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所感染,更能深切地领悟到革命前辈们视死如归、矢志不渝的信仰的力量。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及其原因

本课题组前期针对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阅读行为展开了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获取了一定具有代表性的数据和观点,通过对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初步总结出现阶段高职大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制约因素:

(一)部分高职院校对学生阅读缺乏足够重视

当前,一些高职院校“重技能轻人文、重教学轻德育”的观念仍未得到转变,对学生全面成长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认识不够充分,一味地追求技能传授,忽视人文精神的培养。诚然,“一技之长”固然重要,然“职业精神”“职业素养”更加不容忽视。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深入推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面临转型升级,亟需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大国工匠作为人才储备力量。人才竞争的激烈化,也意味着对人才的供给质量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与要求。未来,学生将需要独立应对由社会竞争带来的种种挑战或问题,在缺乏外在指导的情况下,阅读,无疑是学生自我答疑解惑的制胜法宝。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加强终身学习服务,为学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多种学习方式”,显然,鼓励阅读、为大学生的阅读提供更好的服务,是高职院校助力学生全面成长的应有之义。

(二)各种主客观因素导致高职学生不想阅读

在关于“不想阅读的原因”这个问题上,线上调查问卷和线下访谈的大部分学生将其归因为:一是学制时间短、课业繁重,抽不出时间阅读。高职学制一般为三年,但部分高职院校大三开始安排外出实习,故三年的课程被压缩成两年或两年半,学生的课余时间较少、课业压力大。二是学习氛围不够浓厚,身边的人很少有阅读的习惯。一方面是学校对阅读的重视不够,另一方面是学生在学业生涯中未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三是校园阅读活动不够丰富或缺乏创新,无法吸引阅读兴趣,等等。另有部分学生认为,自媒体时代信息获取的途径很多,阅读的标准不仅限于纸质阅读,还可以是多元的,以及理工科类学生应当更偏重于通过实操习得技能,无需额外进行课外阅读,等等,持有该观点的学生极为少数。

通过深入调研不难看出,抛开主观因素而论,学生对于学校层面的课程设置、阅读环境、阅读氛围,以及阅读活动的创新形式等客观因素均有所诉求与期待,这也是摆在高职院校面前的一项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由于缺乏阅读指导与阅读技巧导致学生不会阅读

调查过程中,绝大多数学生虽认识到了阅读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比如,阅读可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可以让自己掌握更多的就业技能,可以陶冶情操、提升个人修养,等等。但对于如何让自己爱上阅读、学会阅读,不断提高阅读水平与阅读质量仍存在着诸多困惑,主要集中在:一是缺乏阅读动力,在“知”与“行”之间存在难以跨越的鸿沟。在接受访谈过程中,部分学生表示,正是因为不热爱文字、不热爱阅读才选择了理工类专业,因此,即便知道阅读益处良多,但本能上依然抗拒与抵触阅读行为。二是缺乏阅读技巧,阅读呈现碎片化。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高职学生自主阅读的行为发生了极大改变,不少学生认为,阅读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但都是“浅阅读”“轻阅读”,仅仅停留在“快速浏览”这个层面,缺乏系统加工与思考,无法提取阅读的“价值”并内化为自己所有。三是受实用主义价值观影响,阅读带有一定功利性色彩。当阅读对直接影响个人的考试考证、升学就业时,才被动进行阅读。由此可见,不少学生在主观上还是愿意阅读的,但苦于“不会阅读”,导致阅读积极性下降、阅读质量不高等。

三、高职院校在阅读促进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过程中的角色担当

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历史使命,应围绕时代发展需要,着眼未来人才市场需求,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和广西第一批全区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校,学校党委重视阅读,对阅读的制度构建、场地优化、经费投入、人员配备均给予了全面支持,精心培育了一系列具有本校特色的阅读文化品牌,形成了浓厚的阅读氛围,满足了学生个性化的阅读需求,使校园阅读质量得到了整体性提升,具体做法如下:

(一)优化顶层设计,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和阅读环境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对标“双高”建设和“三全育人”具体要求,将校园文化纳入人才培养方案,通过优化制度环境,打造文化育人新高地。通过在校园范围内构建以图书馆为引领,党委宣传部、团委、学生工作部、各二级学院五级协同的文化育人机制,形成连点成线的阅读制度环境。此外,全力打造校园新型“智慧图书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改善升级校园文化育人环境,在新图书馆内设立一站式服务总台、休闲阅读区、新书展览区、朗读亭、创客空间、音乐欣赏室、阅读沙龙区等多功能分区,构建体验式开放式的阅读大开间,极大满足师生读者开展阅读交流、学术研讨、演讲训练、休闲阅读等多元化个性化的阅读需求。此外,图书馆还在校内设立校园阅读体验中心、休闲阅读点、24小时自助借阅机等阅读场所,实现读者随时随地随心阅读,为学生“爱上阅读”提供了很好的制度环境和阅读环境。

(二)强化阅读推广,以专业指导破解“不会阅读”难题

针对学生“不会阅读”这个问题,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通过培养“阅读推广人”,向有阅读指导需求或存在阅读障碍的读者提供专业的指导。“阅读推广人”有老师也有学生,均经过专业培训。“阅读推广人”通常会不定期举办阅读沙龙活动开展阅读交流,如通过分享《如何阅读一本书》([美] 莫提默·J. 艾德勒 / 查尔斯·范多伦)的方式,教授读者学会从自我检视和基础阅读开始,逐步向主题阅读进阶。自我检视包括读者澄清和反馈自己的阅读动机、阅读习惯、阅读速度等,找出痛点堵点,进而明确自己的阅读层次,以便阅读推广人对其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指导或提出解决方案。期间,学生读者有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畏难情绪,或为了找方法而忽视了阅读本身,这就需要“阅读推广人”更为细致地加以引导和鼓励。此外,阅读推广人还致力于通过撰写书评、推介好书新书等形式吸引学生读者入馆阅读。

(三)树立阅读品牌,多措并举吸引学生“爱上阅读”

目前,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打造了不少阅读文化品牌活动,如师生“阅读马拉松”和师生“同读一本书”活动,通过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极大提高了学生读者的阅读积极性。其中,“阅读马拉松”活动至今已连续举办十届,平均每届参赛的学生人数约2000人,读者须在40天时间内坚持阅读20天以上,每天阅读1小时,且在学习通、微信等平台打卡发表感言视为比赛成功。图书馆设立“读者专栏”整理、审核与发布师生阅读感言并选取部分内容加以评述,透过文字可以窥见,在师生交互共鸣的作用下,“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已然实现。

此外还有学校形成了“朗读者”“书香班级”“书香宿舍”“书香达人”“中华经典诵读”“土木学子规”等系列已成为广受学生喜爱的阅读品牌,这些阅读品牌活动拥有成熟的方案和技术支持,且积攒了丰富的活动经验。在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中,在教师的引领下和同伴的互助下,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被唤醒,不少学生在活动的参与和体验中,收获进步与成长。

(四)创新服务方式,满足学生个性化阅读服务,构建校园阅读新常态

图书馆结合本校学生需要,不断创新服务方式:一是推行第二课堂创新学分之“阅读学分”制。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或参加校内各级各类阅读活动获得阅读积分,阅读积分累积到一定程度即可兑换公共选修课学分。二是开通“读者荐购”服务平台,向广大师生征集好书新书。师生读者推荐的图书经审核后大都予以购买,且图书馆会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采购后第一时间通过邮件等形式通知读者进行借阅。三是开展系列主题书展活动。如心理学类:《乌合之众》《遇见未知的自己》《色彩性格》《接受不完美的勇气》《天长地久的奥妙》等;恋爱类:如《为何爱会伤人》《爱的艺术》《亲密关系》《爱是一场渐行渐远的分离》等;人际关系类:如《非暴力沟通》《关键对话:如何高效能沟通》《人性的弱点》《六度人脉》等;时间管理类:如《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断舍离》《拖延心理学》等[4]。主题书展的意义在于,让每位读者学会了挑选适合自己的书籍,实现“每个读者有其书”“每本书有其读者”,一定程度上解决学生读者“不想阅读”和不会选书的难题。

大量的实践足以证明,阅读力也是一种竞争力,不仅能够让学生获得心智上的成长,更能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高职院校大学生的阅读行为需要得到应有重视和有效引导,高职院校在此过程中要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服务者的角色,多维度、多渠道地为学生提供指导与服务,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猜你喜欢

人文院校高职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