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助力军民科技协同创新路径研究*
2023-01-24吴楠陈莹
吴楠 陈莹
(西北工业大学)
驱动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发展是当前特别强调的重大国家战略,也是构建国家一体化战略体系和能力的核心力量,其核心在于一体化整合、运用科技资源、科技力量,进而实现二者的一体化发展,达到科技成果共享的目的。
军民科技协同创新的内涵是为满足国防科技技术和服务等创新需求,聚集不同主体间的各项必要要素,实现科技资源在经济体系和国防体系中的有效流动。无论是着眼于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的纵向协同创新方式,还是面向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和高校研究院所平台的横向协同创新方式,其最终都是通过增进不同主体间的紧密合作,推进新时代发展格局下的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平台发展。
一、高校推进落实军民科技协同创新情况及原因分析
我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成果运用,倡导各层次的科研人员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推动现代化的进程上。作为科研中心,高校处于国防科技创新体系的上游,是保障我国基础研究的核心力量,也是开展高精尖技术基础研究与应用、成果转化与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主力军。因此,高校在军民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军民企业科技进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落实过程中仍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一)军民科技创新政策不配套
当前不同部门制定的政策相互衔接性弱,组织结构较散,尚未形成合力。部分政策的指导性强,操作性差,容易落实不到位,特别是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中遵循科研规律宽容失败、激励科技协同创新的政策难落实。
(二)军民科技创新资源要素分离
军与民这两个科技创新体系是二元分离状态,国防科技成果转向民用不得不维护国防利益和国家秘密,要想转为民用先要跨越“专利解密”的阻碍,由此就限制了国防科技成果应用转移的进程,无法实现国防科技转民用的效益最大化。
(三)满足转化需求的高质量科技成果仍然不足
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对技术的落地应用关注不够,在开展相关产学研协同创新时不能完全发挥出成果转化的社会效益。由于高校自身对外交流受限,其科技成果大部分都处于实验室的样机或初级产品阶段,“即时转化”能力提升较为局限,这就造成了企业对这部分处于实验室阶段的科技成果“接不住、用不了”。
(四)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瓶颈仍然存在
依托高校优势学科形成的科研成果大多为科技水平位列前端的“高精尖”项目,但这同时也代表着高风险和高投入,因此就难以寻找合作伙伴。同时,企业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融资困难问题,尤其是国防科技部门对中小企业的扶持不够,使得中小企业难以在大范围内应用国防科技成果。
(五)科技成果专业服务机构与专业队伍缺乏
过多依赖科研平台惯性自主发展,缺少对基础研究和前沿科技创新进行引导性支持,导致部分科研平台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不强,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活力不够。据统计,我国仅有一小部分的高校科研院所(占比为9.5%,约264家)设立了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由此可见,绝大部分高校严重缺乏这一类兼备成果转化和财务、市场等专业能力的管理和服务人才,因此无法有效分析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成熟度和可行性,使可行性研究、财务分析等规避转化风险的方法流于形式。
二、加强高校推进落实军民科技协同创新的路径
目前,已经有部分学者基于自身研究探索出了针对我国军民科技协同创新过程中潜在问题的应对措施及建议。例如,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郭永辉[1]认为可以从不同角度出发展开讨论,提出了企业、市场及产权激励维度下的军民合作创新的利益均衡治理模型。而徐辉[2]认为在融合创新过程中应建立国家军民科技合作创新体系,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整合创新力量,充分发挥创新溢出效应,使得国防层面和民用层面的科研长期面临的二者分离和效益低下的问题得以解决。
新形势下,应充分认识到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必要性,通过科技力量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保障提供更多支撑,从而有效发现新的机会,开拓新的局面。从高校的角度出发,高校应进一步发挥资源优势,助力军民科技协同创新。经调查研究与实例论证,现提出高校加强军民科技协同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有效路径。
(一)坚持创新驱动与转型发展,充分发挥军民科技协同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
1.坚持基础原创,努力成为重大科技突破的主力军、原始创新的策源地
基础研究是国防科技发展和军民科技融合发展的基本保障,应该在军民科技系统创新体系中发挥国防基础研究的主力军作用。在涉及到国家整体发展和长远利益的科技问题上,紧密围绕国家军事需求和事关国家安全的重大工程问题,将各类技术创新作为突破口,例如: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创新,去强化基础研究应用牵引作用,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面临的实际问题中凝练科学问题,强化不同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开辟新的发展方向。
2.构建科研生态体系,坚持正确科研价值引领
优化学术生态,引领教师回归初心和使命。通过科学的评价体系、合理的评价周期和创新的评价手段,推动教师回归学术初心。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励和引导科研人员追求真理、勇攀高峰,坚持自由探索和有组织科研“双轮驱动”。鼓励科研生态文化建设以自由探索、宽容失败为主。持续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加强科研诚信审核和科研伦理审查,建立非密外协科研项目校内公示机制和科研项目外协单位诚信审查机制,加大对违背科研诚信要求行为的查处力度,“零容忍”严肃查处违规行为。
(二)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
1.深化对军民科技协同创新支撑人才培养的认识
创新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基础和前提,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才是实现军民科技协同创新的根本途径。要充分激发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对于人才培育的重要力量,发挥科研育人作用,把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坚持不懈将爱国主义精神、科学家精神和国防军工精神等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引导学生不仅要树立远大理想,坚定理想信念,更要构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科研育人水平
开设相关的课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大胆质疑、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优化教学内容,把科研的最新成果引入到教材、课堂和教案,引导学生及时掌握科技动态。强化科研拓展训练,鼓励学生基于兴趣、问题的科学实验,加大科技资源面向学生的开放程度,让学生能够自主地开展科学研究和探索。为学生提供多元选择的科学研究项目教育,引导学生积极投身基础科学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
(三)坚持开放合作与强强联合,开创产学研有组织紧密合作、服务国家发展的新局面
1.加强和军工厂所及重要区域的产学研合作
紧密围绕“四个面向”,加强国家战略目标与任务对接,全面梳理并规划与军工集团和重要企业的战略任务合作图谱,优化合作渠道与机制,互补协同加强长期合作。主动融入到各种类型的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并且有效利用这些平台的创新成果产业资源,助力地方经济发展。围绕重点任务、“卡脖子”技术难题、关键核心技术问题等,有组织地开展联合攻关,将基础研究与实际工程需求紧密结合。
2.探索建立青年教师和行业紧密联系新机制
针对部分青年教师工程背景弱化、与军工厂所联系疏离的情况,探索校企联合新模式,以联合重大科研攻关为依托,组织青年教师进厂入所、赴重要机关等挂职锻炼,持续开展“走院访所”,使得青年教师研究“更接地气”,助力其快速成长。合理调整青年教师从事基础研究的考核评价体系,支持青年教师开展相关军工院所基础研究和前沿科技创新,有效监督学术论著、项目成果的质量、贡献、绩效,使得青年教师能够沉下心来钻研周期长、难度高、风险大的科学难题。
3.持续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和能力建设
加强国家类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设,把先进的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服务覆盖到各类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完成知识产权、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试点工作,优化政策制度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能转尽转。设立知识产权专项资金,逐步建立健全专利导航工作的有效运行方式,完善职务科技成果披露制度,建立专利申请前评估制度。切实加强知识产权管理,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四)坚持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在支撑优化科技创新体系方面彰显新作为
1.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提升创新体系效能
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是进一步激发体制机制活力、增强科技与经济实力的基本要求,可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打破现有体系中固有的利益格局。持续深化学校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完善科研管理制度体系,进一步优化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体系,提升科研资源配置效率。深化“扩大自主权”改革试点,赋予科研人员和相关机构充分的决策权、经费支配权和资源调动权。结合科研信息化建设,进一步简化业务流程,切实减轻科研人员负担,着力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加强对有组织科研的模式特点及规律的研究,探索“揭榜挂帅”“赛马”等新的科研组织模式,促进科研管理转型发展。
2.完善科研评价体系,树立正确科研评价导向
在设置科技人才评价体系的过程中,把“破四唯”和“立新标”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在科研评价体系中考察个体和组织的全面发展,以此作为评价的主要导向,不仅要考虑创新价值,更要考虑能力和实际做出的贡献,从而能够更全面、准确反映出成果创新水平、转化应用绩效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贡献。优化科技人才评价方法,拓展代表性成果形式,从育人实效、理论创新、技术突破、成果转化等多方面评价教师业绩。构建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在聘期探索引入团队考核,在基础研究领域探索长周期考核,在国防科技等特殊领域建立专门评价办法等。建立健全同行评议和第三方评议制度[3],规范各类科研评审活动和评审专家管理,提升科研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和公信力。
3.坚持科研平台治理体系创新
牢牢抓住国家级平台重组机遇,加快高校国家重要科研平台布局和培育建设。探索设立重点科研平台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围绕重要新方向和学科新的增长点,支持青年教师开展基础研究和前沿科技创新,特别是在原理创新取得突破的基础上,助力研究工作再上台阶,研制出样机、样件、试验系统等实物性成果,增强国家重大战略的对接能力。畅通科研平台体系机制体制,为实际组织管理中的平台负责人提供工作抓手。为部分国家级平台引入领军人物及高层次人才,有组织地进行规划和布局,特别是针对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通过引导、支持基础研究和创新探索前沿科技,有效激发科技创新的持久动力。
(五)加大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完善军民科技成果双向转化体系
1.加强对未来技术发展趋势、作战模式和战争形态的综合研判
在重点领域方向组建跨学科、跨学院专家组,围绕国家重大需求与军事前沿开展研讨论证,提升重大任务的主动策划和实施能力,应对未来的变化与挑战。重点围绕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在民口优势领域及军事急需领域,加强建设统筹、资源共享、联合攻关,形成军民科技一体化发展的新局面。
2.强化与相关部门主动沟通对接
加强与相关部门交流对接,构建重点任务合作图谱,把高校做基础研究的重要优势发挥出来,例如积累深厚的研究基础和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方向和资源保障,强化重点科研任务联合攻关,构建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新局面。对于已经部署军民科技协同任务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重点抓好落实,进行技术成熟度评估,建立与相关部门的技术装备推荐机制和渠道,积极推动研究成果在军事装备中的应用。
3.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全创改”
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因地制宜地推进相关国家试点工作,赋予关键科研人员享有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的权利。探索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并设置对应的管理和监管机制,使其逐渐专门化,推动更多成果实现转化。持续推动以横向科研项目结余经费出资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制度的建立健全。
4.加大高质量专利培育力度
建立专利申请前评估制度,加快建设专利导航,在优势特色学科和国家重点发展领域上优化布局国内外知识产权,在提升专利申请数量的同时也重点保证质量。支持科技成果后期持续研发,创造高质量专利链和标准必要专利,扩大自主可控技术专利组合规模,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5.畅通军民两用技术双向转化渠道
改革国防专利管理制度,提高国防专利质量。建立国防知识产权强制实施补偿机制,完善国防类别专利保密解密的长效机制。建立关于国防知识产权归属、利益分配、激励、保护和创新成果转化等问题的解决办法,加大国家知识产权应用于国防领域的保护力度。
6.建立健全技术服务体系
强化技术交易市场为军民两用技术转移转化服务的功能,加大成果转化的金融支持,建立涵盖知识产权服务、科技金融服务、科技咨询服务等多个维度的服务体系。增设成果转化专职岗位,培育技术转移专业化队伍,建立相应的分配激励机制[4]。探索成果转化企业股权退出机制,筹资设立专项基金,支持知识产权管理运营改革、成果转化项目培育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7.加大成果转化的金融支持
设立同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发展相关联的基金,用于支持军民两用的技术成果转化。完善军民科技协同创新贷款制度。建立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保险制度。优化改进相关财政资金投入研发领域的方式方法,不断完善出更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和更健全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