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提升的困境与出路*

2023-01-24

智库时代 2022年44期
关键词:专业课育人思政

孙 云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强调:“要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让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在专业课中融入思政元素,发挥思想教育功能,是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所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特别指出,“高校教师的80%是专业教师,课程的80%是专业课程,学生学习时间的80%用于专业学习,80%的大学生认为,对自己成长影响最深的是专业课和专业课教师。”因此,新时代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不仅仅要在专业课上下功夫,更要抓住专业课教师这个关键主体,充分发挥专业课教师的育人功效。

一、高校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提升的价值旨归

高校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意指高校专业课教师发挥专业课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功能,精准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思想观念、道德规范、政治立场有机融入课程教学中,以实现知识、技能、价值观同频共振的育人能力的提高。新时代提升高校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一是反映了加强社会主义高校建设的理论诉求。党中央明确指出,我国要办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的高校,这要求所有学科教师的教学方向和效果要与办学方向同向同行。2014年起,德育就被列为教育改革重点项目,开启了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探索,可以说课程思政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专业课教师既然是高校课程思政的实施主体,就必须提高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知识素养、政治素养和德育素养。首先,高校课程思政的精髓在于通过专业课载体,借助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思政课教学方法挖掘所承载的思政元素,使得专业课具有思政味,因而迫切需要教育者自身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素养的提升。其次,高校课程思政的教学方向同样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欲人信必自信,因此要求教育者自身的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政治信仰和立场必须坚定。最后,高校课程思政培养的是德技并修的全面发展的人,育人的根本是立德树人,因此要求教育者自身必须具备德育意识。课程思政建设只有坚守马克思主义理论涵养,走社会主义高校的道路,方能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二是凸显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需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立德树人”就是要引导青年学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课程思政作为新时代党中央加强高校育人实效的新要求和新举措,从本质上回答了“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等时代主题,而高校要培养的人就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本领的,能够担起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正如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根本目标是“全人类的解放”,需要“每个人全面发展”才能实现。这对于受教育者而言,不仅要学知,还要学习为人处事,这就要求学生的培养目标要向“德技并修”看齐,高校教师的教学目标要向“传道授业并举”看齐。高校课程思政具有隐性德育功能,集结专业育才和思政育人的双重优势,正好与人的全面发展要求不谋而合,能够潜移默化地让优秀道德模范进课堂,用道德理念武装学生头脑,影响学生意志品格的养成。立德树人需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地落实。因此,既要求各门学科教师和各专业大学生全员参与,破除过去德育乃思政课一家之事的偏见,又要研究每个专业德育元素的挖掘角度、挖掘方法和呈现特点。

三是彰显了满足高素质高质量人才供给的实践要求。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悄然改变着思政课建设的态势,对思政课建设提出了新挑战新任务。首先,随着文化交流交锋交融趋势愈演愈烈,各种社会思潮涌入高校,使得大学生群体在价值观上面临中西“文化势差”“科技势差”和“知行势差”等挑战,一度出现了认同迷茫、信仰不坚、自信缺位等思想问题。思想政治工作成效与课程思政建设密切相关,而提升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就是着力点。其次,大学生能够通过日新月异的智能工具精准获取良莠不齐的信息资源,这给思政课过往单一的教学方式、渠道和实效性带来了不可逆转的时代挑战。最后,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节点,需要培养可信可靠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然而当前部分思政课教师纯讲理论而脱离现实,专业课教师重赋能而轻德育,势必使得思政课建设浮于高空、流于形式,进而影响青年大学生骨子里原有的理论自信。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挑战都从实践维度呼唤时代新人,要求培养党和国家能用敢用的高素质人才。

二、高校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提升的现实困境

面对复杂的国际发展局势和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高校课程思政在充分发挥好育人功效的同时,在建设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现实问题。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本质,是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

一是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淡薄。课程思政意识主要涵盖专业课教师的政治素质、理论素养和育人责任意识。一方面,政治素质和理论素养有待提升。政治素质是高校教师的根本,理论素养是高校教师的基本。教育者必先受教育,专业课教师的政治素质和理论素养关涉国家政治安全和育人方向。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夯实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是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首要条件。然而,部分高校专业课教师政治立场不坚定,理论素养不丰富,存在对国家政策方针不熟不深不准的问题,缺乏对本国国情、党情、民情的认知基础,因而在课堂上出现“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等不当言论,尤其是对于网络和现实偏颇言行案例缺乏政治立场和政治意识。其二育人责任意识淡薄。部分专业课教师存在“重才轻德”和“重理轻文”的唯才论现象。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落后,新中国社会主义的艰难发展以及四次工业革命的发展进程,都鞭笞着中国理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的脚步。但是,近年来部分高校教师频频出现“学术造假、言行失范、思想政治观念淡薄”等不负责任的师德师风问题,破坏和违背了教师铸魂载道的职业形象和操守,给学生做出了不良示范,没有守好育人责任田。

二是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育人能力欠缺。课程思政立足于多学科、多主体、多范围的教学理念,需要提升专业课教师的思政元素挖掘能力、课程内容整合能力和理论方法运用能力。然而,当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出现的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也凸显了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不足。其一,专业课程思政元素挖掘准度深度不够。高校学科专业蕴含了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资源。但部分专业课教师缺乏思政元素敏感度,在课程中要么满堂讲专业而忘记挖掘思政元素,要么刻意体现“思政味”而将思政元素“表面化”“硬融入”到专业课中。其二,对专业课和思政课交叉内容整合度欠缺。专业课涉及经济、文化、科技、社会、环境等诸多领域,而思政课涉及思想、政治、道德等人文素养的培养,二者的范围、技术和应用率的差别较大。然而,部分专业课教师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认知欠缺,经常容易出现融合的内容不匹配、学理道理分不清讲不明等问题。其三,专业课教师未能立足学生主体,对思想政治理论的运用能力欠缺。当前大学生已身处信息化时代,对信息的获取已然冲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方法与速度。然而,部分专业课教师在融入思政元素到课堂时,未借助到信息化手段和学生密切关注的时政热点,仍使用较为传统的方式和资源讲理论,使得课程思政效果欠佳。

三是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保障机制有待健全。其一协同机制不健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全员育人的共同职责,然而当前各类课程间存在专业壁垒,各部门之前存在职责不明的问题。比如,多学科交叉资源库未建立而导致课程思政建设缺乏一线资料,教研交流平台未建立而致使各学科和各部门之间的教师无法进行课程思政经验互通互促。其二,激励机制力度不足。在青年价值观的挑战及教研能力双高压的内外因素影响下,物质和精神激励力度不够大,无法满足专业课教师的授课需求,因而使得教师全身心投入课程思政建设的动力不足。比如人们的消费需求在质与量上随着整体社会消费水平的提升而增长,原有的物质条件已严重影响教师对课程思政教学的投入动力。再加上培训指标、职位晋升、教研等压力的逐渐加重,也使得教师的精神动力不足。其三,评价与反馈机制有待完善。近年来课程思政建设缺乏硬性规章保障,很多行动做法未能融入课程建设指标、教学评价、职称评审等制度中,无法触动课程改革痛点。比如目前高校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大多采用OBE引领下的结果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评价方式较为落后和单一,结果的准确性有待提升,反馈成效弱且不够有针对性。部分高校陆续采用增值性评价指标,但尚处于摸索阶段,因此课程思政建设迫切需要育人目的性和规律性的综合评价与反馈机制保障。

三、高校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提升的路径选择

专业课教师既是全国高校师资队伍占比最大的数量主体,又是关乎思想政治教育最后一公里落地走实的关键主体。然而,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的“两张皮”“融合不深不准”“动力不足”等痛点问题,都要求教师要强化课程思政意识,把握学科交叉育人规律,提升课程思政能力,健全课程思政的保障机制。

一是增强专业课教师的思想政治育人意识。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弱,主要与不清楚何为、为何以及如何建设课程思政有关。首先,教师要提高政治站位,牢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为党为国育人育才的使命。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战略任务。由此可见,时代新人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新时代具体呈现,要求课程思政建设必须立足高校办学方向、人才培养特色、学生思想特点。专业课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刻关注与专业课程相关的时政热点以及党和国家的政策制度方针,进而提高政治敏感度。同时要深入学生日常,通过信息化手段深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了解学生急难愁盼的政治困惑。再通过文献资料查阅、向思政学科专家咨询等方式为学生解惑,这样才能和思政课发展保持同频共振的效果。其次,要具备思想政治理论引领力。教师要延长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时间,通过课余时间积极参加校内外课程思政培训会、备课会、讲座论坛、教学比赛,主动申报课题项目等方式提升理论素养。尤其是可以在做课程思政项目研究时,考究思想政治理论的话语特质,找出与专业课的话语耦合点,在专业课课堂讲具有思政味道的专业知识,但要规避“泛政治化”和“标签化”问题。另外可以推动课程思政供给侧改革,协同思政课和专业课领域的学术专家和教学名师协同探讨,共同修订和优化教材内容。也可以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参与其他学院课程思政建设,形成文理科各院系间的互通互学、共建共享氛围。

二是提升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育人能力。课程思政想要达到“门门讲思政,人人会育人”的效果,需要提升教师对课程思政理论的综合运用能力。一要提高学科内容整合能力。教师可以结合育人育才要求、专业特性、学情特性、教学特色等背景,融入思政元素,通过案例式、启发式、沉浸式、探究式等方法和极具亲和力的思政话语,拉近学生与思政理论的距离感。二要提高对思政元素的挖掘能力。思政元素无处不在,但需要做到准挖和深挖。课程思政需要挖掘的思政元素方向,要紧扣国情、党情、民情学情。当前大学生对国际国内时政热点、多元文化等内容充满热情,这就需要把课程知识与学生急难愁盼的现实难题相结合,不断拓展教学空间广度和实践维度。同时需要强调的是,挖掘思政元素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政治立场,需要挖掘具有正能量的正确资源。比如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来引导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融入红色革命文化资源来引导学生传承革命传统和红色基因,促使其掌握历史主动与自觉;融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引导学生树立中西方文化格局,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政治认同和思想认同。三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运用能力。教育的本质是一个思想激活无数个思想,一个灵魂召唤无数个灵魂。比如在授课中以宏观时势背景和微观党史案例故事为导入,在重难点解惑时辅以问题链、线上线下沉浸式体验等教学策略,或者借助带有中华传统文化底蕴的课堂仪式,促进专业课与思政元素的文化耦合。除了“第一课堂”,还需要教师深入学生日常生活,获取学生关心关注点、疑难困惑点、学习方式特点、思维认知基础点等数据,进而真正达到融情于理于境。

三是建立健全高校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提升的实现机制。高校课程思政是推进新时代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环节,因此建立健全实现机制,也是确保高校专业课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在实现主体上,必须构建学校党委统一领导,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主动融合,高校学生共同参与的多方协同机制。比如在课程修订主体上要涵盖高校各课程、各领域、各层级,构建出由高校党团工学一体化的课程思政教研群。同时各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也要充分加入机制实现的整体队伍中,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素养助力课程思政建设。在实现方式上,必须注重知识传授与思想引领的内在统一,营造认知水平、政治素养、理论素养、方法艺术的整体提升机制。比如各高校要将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办学要求融入课程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材资源等内容中。高校定期定点要举办课程思政相关的理论学习活动,邀请思政课和专业课领域教研专家进行理论指导和经验互鉴。同时也要发挥校长书记“思政第一课”的引领力和示范效应,同时挖掘各学科课程思政优秀精品课程,进行经验资源共建共享。在实现评价上,必须建立考核制度完善、考核程序规范、考核指标合理的科学考核机制。课程评价标准要合乎育才育人规律和目的,评价方式要充分注重学生主体地位,采用结果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为主,增值性评价为辅的方式进行师生互评、生生互评。评价运行需要上下部门和各学科学院齐抓共管、协同监督和配合。在践行保障上,必须确立制度健全、监督严格、约束长远、激励有效的约束激励机制,增加专业课教师主动性和积极性。一方面要提供必要的教学资源、场地和经费等物质条件,开展并设置教学比赛奖金、科研项目经费、有奖征文等物质激励活动。另一方面,要借助榜样的力量,评选各专业领域的优秀课程、优秀教师、优秀团队、优秀科研成果等,奖惩结果直接与工作考核、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评先相挂钩。

总之,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始终要紧紧抓住专业课教师这个关键主体,正确认识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思政能力建设上的现实困境,科学分析,精准施策,推进课程思政走深走实,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努力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猜你喜欢

专业课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