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壮族歌圩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以南宁市为例

2023-01-24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南宁市南宁壮族

陆 英

(南宁市民族文化研究院,广西南宁 530000)

广西素有“歌海之乡”之称,壮族民歌反映了壮族的特征与独特精神,是其民族特质之一。歌圩曾是壮族婚姻、风俗等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产生的综合体,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正遭受严峻挑战,在新时代如何保护、发展壮族歌圩成为文化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壮族歌圩的历史源起

歌圩,是壮族群众在特定时间、地点举行的节日性聚会和歌唱活动形式。歌圩一词,壮语北部方言叫“圩蓬”,意为欢乐的圩场;南部方言叫“航媏”,意为峒场圩市[1]42。《庆元府风俗卷》记载:“当地民族……婚不避姓,时节日男女答歌苟合。”[2]明代邝露的《赤雅》记载:“峒女于春秋时,布花果笙箫于名山。五丝刺同心结,百纽鸳鸯囊。选峒中之少好者,伴峒官之女,名曰天姬队。余则三三五五,采芳拾翠于山椒水湄,歌唱为乐。男亦三五成群,歌而赴之。相得,则唱和竟日,解衣结带相赠以去。春歌正月初一,三月初三;秋歌中秋节。三月之歌曰浪花歌。”[3]此外,歌圩还有称为“圩欢”“笼峒”“窝坡”等,在壮族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称谓,但均有“坡地上聚会”“坡场上会歌”或“欢乐的节日”的意思,是壮族民间传统文化活动和男女青年进行社交的场所。

壮族歌圩源于远古时期的族外婚制。壮族青年在追求异性的过程中,以动情的歌声、多姿的舞蹈来表现对追求对象的倾慕。壮族先民要实现婚配,歌圩是最好的手段。作为手段的歌圩一经形成,它就会不断深入人心,长久留在人们的记忆里,成为独特的民俗活动。随着生产力进步和农耕普及,歌圩的功能也从择良偶逐渐拓展,成为开展祭祀、教育、交际活动的场域。研究壮族歌圩的学者都会发现,歌圩的举行总是伴随着一定的宗教活动,其中以左江花山岩画上的形象最具说服力。壮族先民聚集在一起,不仅为了男女择偶,也是为了开展祭神活动。壮族先民们集合在一起,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样的“集体无意识”每年都重复一次,天长日久就发展成了歌圩。

时至今日,壮族歌圩已成为壮族文化中古老而独具表征意味的文化符号。凡是壮族较大的聚居区,都有歌圩。举办歌圩的时间主要在春秋两季,春季歌圩以农历三、四月份为最盛,尤以三月初三最多;秋季歌圩集中于农历八、九月份,尤以中秋节为甚。各地举办歌圩的地点不尽相同,但每一个歌圩通常都在一个相对固定的地方举行。歌圩的最主要活动就是对唱山歌,一般是男女互相对歌,有集体性的男女对唱,也有单独的男女二人对唱。对歌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天文地理、历史政治、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有情歌、苦歌、古歌、农事歌、花歌、盘歌等,还伴有抛绣球、抢花炮、斗蛋、博扇等活动,甚至还有壮剧、师公戏、采茶戏等文艺演出。

二、南宁市壮族歌圩的传承发展状况

南宁是壮族历史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其歌圩习俗源远流长。南朝吴运编纂的《安城志》提到“乡落唱和成风”,是关于南宁周边壮族歌圩较早的记载。明代王济《君子堂日询手镜》记载,横州(今广西横州市)“每岁元旦,或次日,里中少年,裂布为帕,挟往村落,觅处女少妇,相期答歌”[4]。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版《南宁府志》记载:“凡男女答歌,远近村落及新附州县尚多未变。”[5]清乾隆八年(1743)版《南宁府志》中“堪舆地志·风俗”条载:“民朴风醇不同浮俗,农耕士读无异中州……土壮答歌火葬之俗尚未尽化。”[6]

在南宁市各县区地方志中,均有大量的关于壮族歌圩习俗的介绍。如《邕宁县志》载有“歌圩流行于新江、百济、那马、大塘、南晓等乡的部分村街”。歌圩中,以还球(又称赔球)歌圩最具特色。还球歌圩分放球、还球两个阶段,均以甲乙两村为对歌的主体。还球歌圩的时间,最短的是当天结束。若双方水平不相上下,有时唱三天三夜还未能收场。《武鸣县志》记载壮乡素有民众汇集唱山歌、听山歌的习俗,每场聚集1 000 人至10 000 人,唱和竟日。

20 世纪90 年代初,广西壮学家潘其旭在其著作《壮族歌圩研究》中统计了当时南宁市各县(市区)的歌圩数量,包括武鸣县(今武鸣区)37 个、上林县15 个、马山县 9 个、隆安县 5 个、横县(今横州市)2个、邕宁县(今邕宁区)1 个[1]46、47。这些数据可能不完全准确,但它说明南宁具有底蕴深厚的壮族歌圩习俗及传统文化资源。2006 年,壮族歌圩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壮族歌圩活动锐减,曾经活跃着歌圩的县份、村落如今面临着传承人断层和文化式微的境地。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一是歌圩场所减少,参加歌圩的人数逐年减少。据了解,20 世纪80 年代,南宁市及周边县的歌圩点有200 多个,目前仅剩40 多个,且参加群众规模已经比以往大为减少。以往参加歌圩活动动辄上千人,现在一般只有几十人。如隆安县每年农历五月十三举办的都结歌圩,据老一辈人介绍,鼎盛时期参加人数有上万人,场面壮观,且歌圩集市长达三四天,人们从周边县份赶来集市,青年人通宵达旦对歌,热闹非凡。如今,参加歌圩活动的仅有三四百人,且对歌的人员多以老一辈为主,自娱自乐,仅在每天中午到下午六七点钟举行,天未黑时,人群即散尽。

二是青年人很少参加活动,传承难以为继。传统歌圩的功能是倚歌择偶,兼具祭祀、教育、交际功能,并以青年人为主。随着现代化步伐的加快,人际交往的便利,传统歌圩以歌会友、择配功能已然消失。青年人参加歌圩多出于到集市上玩耍、购物或看热闹的心理,真正参与对歌活动的青年人极少。同时,农村有相当一部分青年外出打工,能够参加活动的青年人少之又少。此外,老一辈民间歌手用本土方言演唱的山歌,青年人也大多听不懂,无法感受到对歌的乐趣。这些现象,导致歌圩难以吸引青年人关注,更不必谈主动传承。随着老歌手的退出,歌圩往往因为没有歌手参与而趋于消亡。

三是民间歌师数量减少,传统歌馆不复存在。现在歌圩场上见到的歌师年龄偏大,而且数量越来越少。一些老歌师因为年老体弱已经无法从事传歌活动,承担民间传歌功能的传统歌馆随着歌圩的衰落不复存在。此外,部分地区的歌圩大多时候以“表演”为呈现样式,一些参与者不再有传统歌手那种触景生情、即兴歌唱的技能和本领,能真正滋养歌师的生态环境和文化氛围发生改变。

四是掌握歌圩传统仪式和程序的人越来越少。传统的歌圩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形式,歌圩的开场、过程及结尾,都伴随着一定的民间信仰仪式和程序。目前,了解这些程序和内容的人多为七八十岁的老人。随着这些人逐渐衰老离世,传统歌圩的样貌也逐渐失去本真。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墨守成规、一成不变绝不是稳妥的存活之道。不管是一个企业还是一个组织,只有顺应时代潮流、把握时代脉搏,倾听青年心语、满足青年需求才不会被抛弃。

五是民间歌书的存藏数量锐减。壮族民间流行着“土俗字”,又叫古壮字,是壮族地区历史上依托汉字创造的本土文字,民间流传的歌书多用这样的土俗字记录。过去,凡热爱唱歌的男男女女,几乎每人都有一本或数本用古壮字手抄的歌书。后因历史原因,大量歌书被焚毁。20 世纪80 年代初期,有些人重新抄写歌书,但随着歌圩的衰落,这些歌书的存藏量锐减,在民间已不易找到。

六是部分歌圩场地仅有其名。有的歌圩改头换面,历史上建立的歌棚、歌台消失,歌圩祭祀的神台、神像等被捣毁,有的变成放牛场,有的变成采石场,有的建起民房。

七是部分歌圩相关联的各种传统文化现象消失。歌圩是综合性的文化生态现象,传统的歌圩文化有完整的祭祀仪式,其中还包括举办传统戏剧和曲艺演出、体育竞技及集市活动等。目前,除了政府依托歌圩之名举办的文化活动,歌圩场上由民间自发举办的戏剧、曲艺等传统文艺活动很少,掌握这些传统技艺的人数也在减少。

三、对新时代壮族歌圩传承与发展的思考

歌圩作为壮族的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对壮族各类传统民歌的产生、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歌圩又是壮族民间文学的宝库,对了解和研究壮族社会生活具有重要价值。当前,如何有效保护、传承、发展壮族歌圩,是民族文化工作者要直面的重要问题。

一是应尽快开展壮族歌圩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壮族歌圩是南宁市获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第一个代表名录,在南宁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价值。南宁是建设壮族歌圩最有利的区域,建设南宁壮族歌圩文化生态保护区对于保护壮族歌圩文化,提高文化自觉、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可探索建立歌圩文化生态保护区,在规定的区域内,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壮族歌圩文化整体性保护制度和运行机制, 建设一批有利于壮族歌圩文化保护的基础设施,改善壮族歌圩文化保存、保护的环境,让濒危和重要的壮族歌圩文化以及一批传承人得到有效的保护。在保护区内开展系列文化活动,打造壮族歌圩文旅产业等,不断提高全社会保护壮族歌圩文化的意识。形成较为完善的壮族歌圩文化保护体系, 促进壮族歌圩文化生态和社会生活的有机融合,促进歌圩生态的良性循环。

二是努力恢复一批传统歌圩点。恢复传统歌圩点,不仅能够激发当地民众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还能够形成地方文化特色资源,维护歌圩生态文化。南宁周边有基础条件较好的歌圩,如武鸣区的罗波歌圩、灵水歌圩、马头歌圩,横州市的云表歌圩、邓圩歌圩,马山县的三声部歌圩,邕宁区的还球歌会,良庆区的嘹罗山歌等。以横州市云表邓圩为例,该歌圩位于横州市东北部30 多公里的云表镇邓圩村一带,每年举行两次活动,第一次是春节歌圩,一般是正月初二至初六,是传统性的歌圩活动,男女老少均参与;第二次是农历九月十九日盘古庙诞日,周边其他县份的男女歌手也赶来与当地的歌手一起对唱山歌。歌圩期间庙堂及周围的小山坡,人山人海,多达上万人。歌圩上还有舞狮、舞龙等各种民间娱乐活动,热闹非凡。这些歌圩的民间基础较好,与周边的贵港、宾阳、灵山等地往来密切,是多民族文化交流汇合的地方。在南宁市非遗保护中心指导下,邓圩歌圩已成为南宁市壮族歌圩的传承基地,带动了其他新的壮族歌圩基地的建设。

三是培养一批歌圩文化的传承人。当前,壮族歌圩文化传承人断层的问题比较普遍,应贯彻落实国家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相关要求,按照自治区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标准认定、命名壮族歌圩文化传承人和传承单位,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传承制度与机制,开展师徒传承、团体传承等多种形式的壮族歌圩文化传承活动,努力培养一批壮族歌圩文化传承人。落实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维护壮族歌圩文化原创者、传承者的权益。通过这些措施,解除传承人的后顾之忧,增强传承人的自豪感和自信感,吸引有条件的青年人自愿参与民歌活动,自觉承担起歌圩文化传承的责任。同时,政府还可以利用民间力量,鼓励乡镇村屯开办民歌传习馆,依托节庆活动,举行歌师、歌手、歌王大赛,给获胜者授予相应的荣誉称号;通过评比选优,授予相关乡镇、村屯“歌圩之乡”“民歌之乡”称号,对有较大贡献、歌师歌手较多的家庭授予“民歌世家”“歌王之家”荣誉称号,激励吸引部分民众回到歌圩的场所中来。

四是打造壮族歌圩品牌。对民族民间文化遗产资源进行盘活利用、活态传承是促进其保护和发展的有效途径。壮族歌圩作为壮族内涵丰富的文化资源,具备成为民族文化品牌特质的条件。目前,不少地方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如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武鸣三月三等。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从1999 年开始举办,至今已经历20 多个年头。南宁市通过民歌节,聚集天下民歌,传播了壮乡首府民族文化的风采。2003年起,南宁市成为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成为中国与东盟各国经济贸易文化交流的中心和平台,举办南宁国际民歌节为博览会注入了更多的东南亚风情及民歌元素,“大地飞歌”“风情东南亚”“绿城歌台”等文化名片,让南宁成为“天下民歌眷恋的地方”[7]。民歌节起到了宣传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的作用,通过民歌艺术节的成功举办,原本已逐渐衰微、后继乏人的民歌得以“复兴”,“绿城南宁”随着优美动听的民歌名扬天下。要选择一批基础较好的活动,打造成品牌,带动歌圩文化传承与发展。

五是利用新媒介技术传播歌圩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文化的进步,人们的娱乐形式内容不断更新。网络歌圩为传承、发展、保护壮族歌圩拓展了新渠道新平台,壮族歌圩习俗及民歌文化的传承发展要适应新形势新变化。充分利用网络等科技手段,为民歌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新的元素和技艺,使其传播得更迅速、更便捷、更广阔。

六是加强壮族歌圩文化的研究。要充分整合高校、研究机构及民间研究团体的力量,深入研究壮族歌圩文化,出版相关研究丛书等。在壮族歌圩文化所在地,可以按照项目所在地,建立口头传说、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俗等壮族歌圩文化传习馆和传承户,保护传承相关壮族歌圩文化。同时,与当地的文旅产业、旅游项目开发相互结合,盘活壮族歌圩文化资源,助力乡村振兴。

猜你喜欢

南宁市南宁壮族
数读南宁
壮族嘹歌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民主路小学
Sam’s Family
眷恋南宁
关 公
壮族山歌
感受南宁历史,感受美丽南宁
第四届“享受阅读 快乐成长”阅读表演秀邀请赛在南宁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