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文化视域下高校科研诚信素养培育研究

2023-01-24叶芳芳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工作者诚信学术

叶芳芳

(绍兴文理学院 人文社科处,浙江 绍兴 312000)

我国科研诚信研究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先后经历了研究的起步期、兴盛期和稳定期。2007年我国科学技术部成立科研诚信办公室,表明科研诚信问题已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相关文件政策陆续出台。2018年和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1]等文件,强调要“切实加强科研诚信的教育和宣传”“加强对科研人员、教师、青年学生等的科研诚信教育”“要把教育引导和制度约束结合起来”。笔者认为,科研诚信教育的目的是教育对象科研诚信素养的提高,从而使诚信成为科研活动中自觉自发的行为。文化对个人和社会有着特殊的“教化”作用,那么,将高校科研诚信素养培育与大学文化建设相结合,从大学文化的视角探索构建汇集多种手段、要素和载体的系统科学、完善高效的科研诚信素养培育机制[2],创新科研诚信文化宣传教育的方式方法,推进科研诚信文化教育的广度与深度,必将对高校师生增强科研诚信意识和素养,提高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水平,丰富高校文化内涵,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产生积极推动作用。

一、大学文化与高校科研诚信素养培育之间的辩证关系

科研诚信素养培育是指人们依据一定的学术研究规范和科研道德准则,对科研工作者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施加影响,以增强科研工作者的诚信素养,规范其科学研究行为的培养教育活动[3]14。科研诚信和良好学风的形成离不开优秀的大学文化引领,同时,求真务实的科研学风也是优秀大学文化的有力支持。

(一)良好的大学文化是高校科研诚信素养培育的重要保证

大学文化内化于大学的办学理念、学术品位、价值追求,外显于大学的物质条件、行为方式、制度规范。科研诚信文化立足大学自身的办学定位和科研实力,结合学术积淀、学科特色、人才队伍、服务社会等多种因素,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4]6。高校通过打造并形成符合自身特点且深度融入大学整体文化之中的科研诚信文化,将赋予大学自身独特的气质与生机,潜移默化影响着高校科研人员的学术理念、学术行为和高校学术制度体系及学术发展方向,也是高校内涵建设和社会服务的基石,是高校参与社会分工、展示整体形象的软实力[4]6。构建真正秉承科学精神的大学文化,发挥大学文化对科学研究与科研环境的独特影响力,是对高校科研工作人员、研究生、本科生等科研对象科研诚信素养最本质上的引导与培养,其立足于学术共同体当下的科研诚信建设,更着眼于未来从事学术研究人员的诚信行为塑造,可以说是高校师生科研诚信素养培育最长远、最“治本”的路径选择。

(二)高校科研诚信素养培育是丰富大学文化的有效载体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高校承担着思想道德建设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责任,树立高校师生科研诚信观念,提升高校师生科研诚信素养,是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一环,也是健康深厚的大学文化的应有之义。科研是高校的强校之本,科研工作对高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科研工作者诚信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高校科研风气、科研水平和大学文化氛围。高校科研诚信素养培育的过程必然伴随着科研诚信体制机制的健全、宣传教育的推动、信息共享的运用等,既是大学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5]。同时,促进大学文化建设的发展以及大学软实力的提升也必然会反哺于高校科研诚信素养培育体系建设。

二、高校科研诚信素养培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高校缺少对科研诚信素养培育的顶层设计与系统规划

表面来看,高校科研诚信问题的出现是科研人员自身抵挡不了现实利益的诱惑,缺失基本的诚信道德;但是,深层来看,更重要的原因是不科学不合理的科研评价机制,致使科研单位缺少诚信文化教育,科研主体忽视对自身科研诚信素养的修炼,诱发科研诚信问题频频出现。近年来,部分高校对科研诚信问题日渐重视,出台《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等文件制度,成立学术道德工作委员会等相关组织,开展科研诚信教育活动等,相关文件制度主要从受理调查、认定处理、申诉复核等方面对于科研活动中发生的违反公认的学术准则、学术诚信的行为进行了程序化的设计和规约,宣传教育主要采取讲座、警示案例等形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没有把师生科研诚信素养的培育上升到学校科研评价体系的科学重建,纳入到学校整体校园文化的建设规划,致使科研诚信教育缺少主体内生力、系统规划性和日常针对性,难以真正提升师生的科研诚信素养,从而避免各种科研诚信问题的发生。

(二)大学文化建设缺乏科研诚信素养培育相关元素

大学文化建设是推进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路径。学界普遍认为大学文化主要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形象文化等方面内容。有学者指出要立足大学自身的办学定位和科研实力,结合学术积淀、学科优势、师资队伍、社会服务方向等多种因素,打造并形成符合自身特点的科研文化,融入到大学整体文化之中[4]6。在现有的大学文化中,科研诚信文化主要体现为穿插于相关报告会、讲座、论坛、研讨活动等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中,尚没有从精神、制度、行为和形象文化等视角多维度系统性地融入师生科研诚信素养培育相关元素,比如,新教师入职仪式、教师荣休仪式、教师理论学习、新生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活动中鲜有将坚持科研诚信、提升科研诚信素养作为一以贯之的常规教育内容和文化传承。

(三)高校师生提升个人科研诚信素养的自觉性主动性不强

大部分科研工作者的科研生涯始于高校,很多人从大学时代便开始参与科研工作。各大高校在申报课题、出版著作、发表论文、科研成果运用等过程中虽然越来越强调要遵守科研诚信,做出诚信承诺,加强重复率检测等,但对于是否真正遵守科研诚信的考量方式仍显简单,手段仍显单一,效果仍不理想。目前,在主持或参与科研活动过程中,需要科研工作者做出的科研诚信承诺往往始于形式,终于自觉,并没有从制度层面、程序过程、法律责任等方面对科研工作者产生有力震慑。相反,在升学就业、业绩认定、职评岗聘等评价指标体系的引导下,科研工作者容易简单地将立项课题和发表论文的数量、课题和期刊等级等作为主要关切点,没有自觉将科研诚信作为从事科研工作必须遵守的重要前提和基本准则,甚至在日益重视科研诚信问题的大背景下,仍有不少科研工作者存在侥幸心理,为科研诚信问题的产生埋下隐患,不利于科技创新发展。

三、加强高校科研诚信素养培育的路径探索

高校科研诚信素养培育对象既包括在高校中从事自然科学研究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促进理论和技术的产生、发展、传播和应用的教师,也包括已经或将来可能参与课题组或科研团队项目研究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等潜在科研工作者[3]19。换言之,高校师生均应纳入提升科研诚信素养的培育对象。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方面着手培育提升高校科研诚信素养。

(一)强化顶层设计,完善科研诚信制度文化,为科研诚信素养培育提供合适的土壤

科技部、中宣部等20部委于2019年联合发布了《科研诚信案件调查规则(试行)》,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概念、认定与处理等进行了制度化设计,但总的来说,当前我国的科研诚信制度体系,特别是高校内部相关规章制度尚不健全,失信行为多依赖他人举报,且以失信惩戒居多,偏重事后管理,惩处力度较弱,警示教育作用不强,科研诚信问题预防和自律机制还有待建立和完善,无法从根本上杜绝高校的学术不端行为。科学的科研诚信制度体系是高校科研诚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有力支撑和有效保障科研工作者自觉拥护科研价值理念,提高自身修养,规范科研行为。高校应从整体布局出发,加强制度设计,重点从改革科研评价机制着手,建立分层分类、系统多元的科研评价制度,科学制定科研业绩考核周期,彻底改变量化指标化的科研评价体系,真正发挥评价机制对于学术风气、科研诚信文化的导向作用和塑造作用。改革成果奖励制度,更加强调“创新性”“贡献度”在各类制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建立科研诚信教育与培训政策体系,将知识产权、科研基本规范、职业道德等科研诚信教育纳入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始业教育、思政课、选修课等,对所有新入校的教职工进行科研诚信守则专题培训的入职教育,完善执纪问责和师生监督机制,每年度开展教职工科研诚信自我评价,并纳入教职工年终考核,形成以预防、警醒、自律为主旋律的科研诚信制度文化。

(二)浓厚校园文化氛围,营造科研诚信环境文化,为科研诚信素养培育提供清新的空气

每所高校都在长期的科研管理与学术积淀中形成了特定的科研诚信环境文化,不同的科研诚信环境文化又直接影响和塑造高校科研工作者的科研价值观与行为取向。高校应进一步强化科研诚信系列主题的校园环境布置与氛围营造,设立主题校园文化墙、命名主题楼幢建筑、设计主题雕塑、开展专题书法美术类展览等,特别是科研诚信负面清单与典型案例的宣传应高频率地出现在高校文化橱窗、海报、横幅及各类科研立项评审验收认定等准则与要求之中,让师生长期浸润在弘扬科研诚信的学习生活环境之中,从而助力形成科研诚信自觉。加强失信行为曝光力度,完善科研诚信信息化建设,论文剽窃、数据造假、署名虚构等失信行为一经查实,即纳入科研工作者个人科研诚信档案,并与其个人和所属单位各类科研指标、评奖评优等直接挂钩。以开学、毕业、入职、荣休、特定节日等时间为重点,注重发挥高校各类媒体、团体、学术组织等对科研诚信行为的宣传监督作用,形成全覆盖、多维度、立体式的科研诚信环境文化。

(三)丰富大学文化内涵,凝聚科研诚信精神文化,为科研诚信素养培育播下优良的种子

科学精神是科研工作者在从事学术研究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渗透在学术研究的各个环节,是学术研究活动的灵魂所在,是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家的精神气质和行为规范在人们精神层面的综合体现,是指导科研工作者探求真理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3]41。高校科研工作者应当牢固树立学术道德意识,努力提升个人科研诚信道德操守,摒弃学术浮躁和功利主义,修炼诚信人格,做到经济诉求与道德价值追求的统一,将崇尚科研诚信内化为精神追求。通过成立“科研诚信宣讲团”,开展“科研诚信辩论赛”“科研诚信小品文创作”等活动,设立“科研诚信”专项课题等,构建系统、完整的科研诚信宣讲体系,强化科研道德典型人物的引领,提高研究人员特别是年轻科研工作者、在校生对科研诚信的认识。高校亟需面向大学生,特别是研究生普及科研诚信与科研伦理课,通过讲座与案例讨论等形式加强对高校科研人员负责任形象和科研诚信建设成效的正面宣传,重视科研工作者的科学精神教育和价值观引领,让师生牢固树立在科学共同体内开展诚信道德的科学研究活动的意识,培育形成以求实、创新、理性、合作为内涵的科研诚信精神文化。

(四)提升科研诚信自觉,打造科研诚信行为文化,让科研诚信素养培育结出丰硕的果实

高校科研诚信行为包括师生在申报课题、开展实验、查阅文献、调查研究、评估反馈、查找错误、更正问题和推广应用等科研活动过程中是否诚实守信、尊重事实、秉承科学精神的行为。高校教师在科研活动中的态度表征、行为方式直接影响和感染着学生的科研行为,学生时代的科研态度又直接影响将来从事科研活动的诚信行为,因此,高校师生的科研诚信行为将直接关乎到国家未来的科技创新能力。高校应当切实担负起学术研究的责任与使命,完善失信行为防治机制,强化惩戒力度,避免替不端行为者开脱,强化著作论文和申报书查重,对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有关职能部门以“科研诚信月”为载体,表彰科研诚信行为典型人物,开展科研诚信自查自纠与专项整治,高度明确维护科研诚信能做的是哪些,不能做的是哪些,遵守科研诚信的基本准则有哪些。发挥高校学术权威及其人才团队在科研诚信行为上的表率作用,引导师生把良好的科研诚信行为变成一种习惯和第二天性。高校科研工作者要坚持科研工作职业准则,自觉推崇科研道德规范与学术诚信,主动维护科学的社会地位、尊严和声誉,培育形成自然、自发、自觉的科研诚信行为文化。

猜你喜欢

工作者诚信学术
关爱工作者之歌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致敬科技工作者
学术动态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照片之争,诚信之殇
创新需要学术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