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民族院校课程思政建设
2023-01-23郑洲
郑 洲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新时代我国民族工作的重要概念。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聚焦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创造性地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现实命题,这为做好新时代我国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提出“要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4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提出“坚持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7年10月,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将其写入党章,作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国梦新征程上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原则。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第七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明确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指出“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要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方向”,明确提出“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再次强调要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干部教育、青少年教育、社会教育,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从党中央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系列论述看来,经历了从最初“牢固树立”到“打牢”“积极培育”“铸牢”,再到“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发展,其表述变化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教育要求在不断提升。
如果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成,需要通过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来实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及价值情感上的高度认同;那么,教育在其中的基础性和渗透性作用便不可或缺。本文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是指通过一定的载体平台与教学方法对受教育者系统传播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与知识的过程,使受教育者增强“五个认同”、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高等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高校专业课程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转变,既是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根本要求,又是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应有之意,更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和重要方向。高校作为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阵地,承担着培养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重任的时代新人这一特殊使命。大学时期正处于人生价值观、民族认同感与国家认同感形成的“关键期”,这就决定了大学时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期”。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战略、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务必要在大学生中扎实推进。赵继伟基于中南民族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分析了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基本原则。[1]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高等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杨胜才对民族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意蕴、方法路径及保障体系进行了研究;[2]沈涛对民族地区高等院校课程思政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协同共进路径进行了初步研究;[3]王红梅对民族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途径与机制进行了研究;[4]靳泽宇对普通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落实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5]新形势下高等学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这既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景下积极思考如何在高校课程思政体系建设中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研究在高校课程思政体系建设中加强各族青年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课程培养方案及社会实践方案,实现课程思政与专业知识学习深度融合,以课程思政协同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民族院校课程思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问题的提出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铸牢各族青年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当下民族院校育人的首要任务,需要坚实有力的课程支撑。为此,民族院校应积极思考如何在课程思政体系建设中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研究在课程思政体系建设中铸牢各族青年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学目标内容设置及教学体系设计。民族院校作为我国民族工作和民族高等教育的重要承担者,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基本国情在学校场域中的微观体现。民族院校与其他普通高校相比,在人才培养、学科专业建设及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既有共同性,也有其内在特殊性。民族院校除了在学生构成方面与其他普通高校存在一定差别外,在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方面并没有太多差别。民族院校作为各族学生的“聚集地”,具有少数民族学生数量相对较多、少数民族学生占比相对较高、各族学生文化差异相对较大等特点;而且,少数民族学生大多成长于边疆民族地区,处于多民族、多文化、多宗教的复杂成长环境,面临着中华民族认同、国家认同与本民族认同“三重”价值观念的整合,[6]这些特点既凸显了民族院校的多元文化色彩,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做好民族院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的难度。不过,民族院校在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铸牢各族青年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拥有独特的机遇和优势,如在校园里各族师生拥有共同学习、共同相处的良好环境,有利于各族师生相互了解、相互学习,这造就了民族院校特殊的文化氛围、教育环境和校园环境。[7]民族院校既是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培养各族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也是促进各族青年大学生实现“两个共同”、增进“五个认同”的主要场域,在厚植各族青年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情感、铸牢各族青年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也决定了铸牢各族青年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院校的神圣使命和责任担当。
民族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与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新形势下“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紧密相关。目前,我国民族院校对于各族青年大学生的培养,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知识教育这两条主线进行:一方面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增强各族青年大学生的“五个认同”教育,培育各族青年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另一方面通过系统的专业知识教育,提升各族青年大学生的专业知识素养与综合素质,使其成为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骨干力量。不可否认,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为民族地区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面临新时代、新情况、新挑战,如何聚焦各族青年大学生,根据各族青年大学生的心智发育特点与人才成长规律,并结合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等课程特点,健全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体系等,这是民族院校当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换言之,民族院校如果不能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教育有机融合,这不仅可能会影响专业知识教育的教学效果,而且也可能无法有效传递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进而影响铸牢各族青年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养。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等系列重要论述,开启了新时代我国民族工作和民族教育工作的新篇章,对民族院校构建具有中国特色民族高等教育学科专业体系提出了新要求。2020年5月,《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课程思政”。课程思政作为一种全新的课程理念与教学手段,是高校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融入到其他专业知识教育之中,探索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同向同行,以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效应。在新的历史时期,为适应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要求,民族院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需要重新建构学科专业体系、课程教学体系、社会实践体系等,加快建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课程教学体系,补充更新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相关的教学内容,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有机融入到公共基础课程教学、专业教育课程教学与社会实践课程教学等各个环节。新形势下民族院校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其教育体系,既是贯彻党中央关于“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民族院校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民族院校课程思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标内容设置
民族院校培养的学生中很大一部分会成为我国民族地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如何在大学阶段铸牢各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各族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使其成为自觉维护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接班人,是民族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根本目的所在。民族院校作为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阵地,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全面推进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于此,民族院校应统筹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在新修订的课程教学大纲中把课程思政作为重要建设内容统一要求;以课程思政理念为指导,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方位渗透到专业课程中,把传播坚定的政治信仰、价值观念与传承科学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结合起来,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有机融入,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协同发力。民族院校课程思政应紧密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与民族地区人才需求及发展状况,精准识别课程思政教育的预期目标。
1.民族院校课程思政的总体目标及具体目标
本文认为民族院校课程思政的总体目标为:紧紧围绕坚定各族青年大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引导各族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使其成长为自觉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民族院校课程思政的具体目标为:一是明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知识目标。统一规划各门专业课程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相关知识点,并分解落实到各门课程、各个章节,使各族青年大学生深入学习和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内涵,增强各族青年大学生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理论认知。二是细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技能目标。在努力培养各族青年大学生研读经典著作与专业教材、独立思考与探究学习能力的同时,不断加强各族青年大学生社会实践锻炼,引导各族青年大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并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理论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尝试分析和解决我国社会问题。三是设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情感目标。通过系统学习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类课程,不断激发各族青年大学生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学习兴趣、不断增强各族青年大学生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学习信心,进而使各族青年大学生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形成科学的态度、真挚的情感与正确的价值观。
2.民族院校课程思政教学培养方案及教学模式
根据课程思政识别的教育目标,制定课程思政教学培养方案与课程教学模式。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是民族院校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关键问题,教学内容是教育过程、教育方式的基本内核。新形势下做好民族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首先应在教学内容上下功夫,深入思考如何将宏大、抽象的概念演绎成具体、生动的案例,需要通过层次性、体系化的教学内容加以实现,即整体建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课程内容体系。由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所包含的内容较为广泛,涉及诸多领域,这就要求民族院校整体建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课程体系,充分整合民族院校现有人文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等课程资源,使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民族院校整体建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课程内容体系,一方面要以新时代党和国家关于民族工作的理论政策与法律法规为基础,归纳概括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核心内容与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要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核心内容与价值目标,结合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分门别类地设计出与之相对应的教育内容,使每一个教育内容都有相应的理论政策与法律法规依据。唯有如此,民族院校建构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课程内容体系才会更加系统、科学、全面。
3.民族院校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供给
根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文件精神,民族院校应紧紧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对各族青年大学生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民族院校实施课程思政的目的在于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相关内容渗透到专业课程中。为此,民族院校课程思政需要积极寻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植入点”,归纳提炼出铸牢各族青年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知识要点”。本文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知识要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以“五个认同”为核心的爱国主义教育。“五个认同”是民族院校课程思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内容与根本着力点,也是民族院校各族青年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积极认可态度的体现形式。民族院校铸牢各族青年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以增进各族青年大学生的“五个认同”为根本目标。二是以民族平等为基础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处理我国民族关系的价值规范,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前提基础。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之举。三是以中国梦为载体的民族使命担当教育。使命意识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凝聚点,引导各族青年大学生主动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是民族院校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必然结果,也是民族院校培养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民族院校在选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学内容时,既要全面考虑“植入内容”的贴切性,还要深入考虑“植入方式”的科学性,[8]从而实现课程思政教学理论知识的精准化全覆盖,精准对接各族青年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
三、民族院校课程思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学体系设计
深化专业课程创新改革,把课程思政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纳入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方位融入教书育人过程,是民族院校课程思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保证。为此,民族院校应紧密结合“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这一要求,适时修订完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本文认为应在现有思政课程教学基础上,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纳入民族院校人才培养总体方案,精心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等,整合构建集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平台、实践平台“四位一体”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块,形成由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实践类课程“三位一体”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全方位形成课程思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格局。
1.民族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公共基础课程设计
根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文件精神,高等学校要重点建设一批提高各族青年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人文素养、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国家安全意识和认知能力的课程。本文以西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为例,探析公共基础课程设计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二者间的有机融合。在公共基础课程模块开设了旨在提高各族青年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治意识的“思想道德与法治”等课程;旨在提高各族青年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学语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育与健康”等课程;旨在提高各族青年大学生科学精神的“大学计算机实验”等课程;旨在提高各族青年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和认知能力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形势与政策”等课程。一方面,通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等传统思政课程教学,对各族青年大学生开展历史教育、世情国情教育、民族理论与政策教育等,使各族青年大学生深入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是各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演进中自然形成的,深入了解中国各民族诞生、发展、交融并共同缔造统一国家的历史;另一方面,以“思想政治+”课程协同创新为抓手,在教学改革创新视阈下阐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内涵,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同传统思政教学中的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民族观教育、道德与法治教育等内容进行关联与整合,[9]适时开设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等课程,探索建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通课程体系,在潜移默化中坚定各族青年大学生理想信念、厚植各族青年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各族青年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全面提升各族青年大学生综合素质,初步实现从“思政课程”主渠道育人向“课程思政”立体化育人转化。
2.民族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专业教育课程设计
新形势下做好民族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工作,仅仅依靠传统思政课程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充分发挥专业课程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即系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工作还要充分发挥所有专业课程的主渠道作用,不断强化专业课程教学对铸牢各族青年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渗透作用。从立德树人角度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是民族院校专业课程理应担负的崇高使命。众所周知,由于专业课程在大学生所修课程中占比最高,而且每一门专业课内部及不同专业课之间都存在相互关联性及整体性,这就要求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统筹协作、互相配合,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贯穿专业教育课程教学全过程,打造全维式课程设计。紧紧围绕专业教育课程教学内容,以“五个认同”为导向,深入挖掘各门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将所有专业课程中涉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知识内容贯通起来,环环紧扣,互相论证和相互支撑,充分发挥每一部分内容对于课程思政整体目标的作用和支撑,建构集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程于一体的大思政教育课程体系,形成完整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共同完成铸牢各族青年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课程教学目标。本文还是以西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为例,探析专业教育课程设计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二者间的深度融合。西南民族大学人才培养立足于公共管理专业特色和优势,深入研究公共管理专业育人目标,深度挖掘和提炼公共管理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积极拓展公共管理专业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10]在强调其专业课程教育教学内容的整体性与系统性的同时,有意识地将民族历史、民族文化、民族发展等经验做法融入到专业课程教育教学中。专业课程模块从课程所涉专业行业、国内国际、历史文化等角度,开设了旨在提高各族青年大学生专业行业素养的“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学”“公共经济学”“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公共工程项目管理”“现代公文写作与处理”“电子政务”“公职人员考录模拟训练”“统计学原理”(含统计软件应用)等课程;开设了旨在拓宽各族青年大学生国内国际视野的“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中国传统文化与公共管理”“中国式管理思想与智慧”“西方行政学说史”“比较政治制度”等课程;开设了旨在丰富各族青年大学生历史文化知识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公共管理”“领导科学与艺术”等课程。西南民族大学通过积极推进专业教育课程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二者间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专业课教师的助推作用,从多重视角和整体视域讲授和阐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科学内涵,不断增加专业教育课程的知识性、科学性和人文性,努力提升专业教育课程的引领性、时代性和开放性,逐步深化各族青年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性认同。
3.民族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类课程设计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教学尤为重要;换言之,加强实践教学是民族院校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和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秉持“生活即教育”“社会即教育”的教育理念,民族院校应高度重视和积极引导各族青年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课程思政实践教学标准与教学计划,不断创新课程思政实践教学形式,深化课程思政实践教学方法改革,系统构建专业实验实践课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与社会实践类课程相结合的课程思政实践教学体系,建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实践体验平台,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于社会实践之中。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不断丰富和拓展课程思政实践教学形式,不断增强社会实践活动对丰富课程思政教育内容的拓展作用。通过系统开展社会实践教育活动,把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实践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把加强民族院校各族青年大学生“五个认同”教育与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相结合,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知识转化为铸牢各族青年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行动,全面增进民族院校各族青年大学生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和理解,大力锻造民族院校各族青年大学生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行为与能力,深入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断增强课程思政实践育人功能。
就民族院校专业实验实践课程而言,应注重培养各族青年大学生“学思结合、知行合一”的思想意识,不断增强各族青年大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近年来,西南民族大学逐渐加大与西部民族地区地方政府部门联系,特别是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等地结对共建,建立了数十个专业实验实践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西南民族大学与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冕宁县红军长征“彝海结盟”遗址共建专业实验实践基地。学校各族青年大学生通过到基地开展专业实验实践课程,深入了解总参谋长兼先遣队司令刘伯承与彝族果基支头人果基小叶丹在彝海边歃血为盟、结为兄弟的历史事实。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宣讲党的民族政策,汉、彝民族团结进步以及少数民族同胞对中国革命的重大贡献,系统对各族青年大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以此铸牢各族青年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西南民族大学通过深入推进专业课程实习,加大专业课程中实验实践类课时比例,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实践有机融入到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大课堂,全面培养各族青年大学生的知识获取能力、知识应用能力、专业实践能力以及运用专业知识解决社会问题的综合能力,初步实现了校内专业课程理论教学与校外专业课程实践基地协同育人目标。
就民族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而言,应注重培养各族青年大学生“敢闯会创、求新求变”的创新意识,在社会实践参与中培养创新精神、创造意识与创业能力。近年来,西南民族大学高度重视创新创业实践课程教育,强化“政、产、学、研、用”的深度合作,鼓励各族青年大学生到西部民族地区展开社会实践调查,深度挖掘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与学科竞赛项目;引导和鼓励各族青年大学生参与相关科研项目与学术讨论、形成创新创业项目成果和推进创新创业项目成果转化等,在创新创业实践中培养各族青年大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科研开发能力、创新实验能力与创业就业能力,为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就民族院校社会实践类课程而言,应注重培养各族青年大学生“不怕困难、百折不挠”的奋斗意识,鼓励他们到民族地区进行广泛的实地考察与走访调研,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相结合,让各族青年大学生扎根中国大地了解社情民意,在社会实践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近年来,西南民族大学通过加大社会实践类课程开设,充分发挥各族青年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各族青年大学生走进社会大学校、融入实践大课堂,鼓励各族青年大学生积极参与民族地区社会实践调研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祖国的大好河山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与各族群众交流交往中感悟中华民族大团结的重要意义、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化“四个与共”共同体理念;在社会实践中培育各族青年大学生具备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开展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工作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综合看来,民族院校通过综合实施专业实验实践课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与社会实践类课程相结合的课程思政实践教学体系,系统建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实践课程平台,在社会实践历练中不断强化各族青年大学生的共同体意识、坚定共同体信念,激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新活力,提升各族青年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能力,实现学以致用。
四、结语
在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背景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经成为新时代关系国家与民族命运的重要理论与现实命题。民族院校作为我国民族工作和民族高等教育的重要承担者,新形势下如何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如何培养各族青年大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与扎实过硬的专业知识,使其成为自觉维护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接班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既是民族院校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民族院校提升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景下如何聚焦各族青年大学生这一群体,根据各族青年大学生的心智发育特点与人才成长规律,并结合民族院校自身办学特点与办学规律,改革创新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大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机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是民族院校“课程思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保证。
民族院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其人才培养总体方案,精心设计课程思政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整合构建集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平台、实践平台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块,形成由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实践类课程“三位一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民族院校通过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打破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通识课程以及实践课程之间的课程壁垒,促进了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通识课程以及实践课程的深度融合,实现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有效转变,使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发力。这样既使民族院校课程思政内容更加生动、更具时代感,同时又开拓创新了民族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新境界、新路径,以课程思政协同推进铸牢各族青年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努力让各族青年大学生成长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