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科学衔接 实现“双向奔赴”
2023-01-21文杨阳
文 杨 阳
由于小学阶段在学习内容、学习节奏、活动安排等多方面,与幼儿园存在较大差异,幼儿进入小学后往往会出现难以适应的情况。因此,做好幼儿园到小学之间的科学衔接至关重要。幼小衔接能够降低坡度,帮助幼儿顺利从幼儿园跨进小学,从而更快地适应小学阶段的生活。如何有效开展幼小衔接工作,是当下幼儿教育工作者和小学教育工作者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加强幼小互动
在幼小衔接阶段,幼儿将从以活动为载体的幼儿园阶段转化为以标准课程为载体的小学阶段。从广义上来说,幼儿园与小学属于一个系统的整体,两者之间具有较强的联系性,同时也具有阶段性和差异性。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幼小衔接工作越来越得到重视。
面对幼小衔接工作,尽管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在一定程度上达成共识,但是在具体实施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导致幼小衔接工作难以起到成效。
实现以儿童发展为根本的幼小衔接工作目标,仅靠幼儿园的努力是不够的。为了有效开展幼小衔接工作,许多幼儿园组织了多种形式的活动。但是,不少活动需要小学密切配合。
因此,幼儿园要积极与小学展开合作交流,共同研讨幼小衔接的途径,不断推进科学衔接、缓坡度衔接。例如,在幼儿就餐之前,教师会监督幼儿洗手,引导幼儿由此良好的卫生习惯。一次,一名幼儿在就餐前如厕,之后没有及时洗手。为此,教师让幼儿重新洗手并告知不讲卫生的危害。又如,教师发现不少幼儿存在吮手指、啃指甲的现象。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带领幼儿参观小学,了解哥哥姐姐们的校园生活。
二、培养自主能力
上小学后,幼儿进入义务教育阶段,会面临更多需要独立生活的场景。因此,在幼小衔接阶段,帮助幼儿提升独立生活能力非常重要。一方面,教师要注意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为幼儿创设贴近现实的情境,指导幼儿独立解决生活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改编歌曲、融入舞蹈动作、开展游戏等方式,增强趣味性。不同的幼儿有着不同的性格和生活状态,教师要注重针对幼儿的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方式,避免“一刀切”并注意循序渐进。另一方面,教师应当培养幼儿的独立思考和实践能力。学前期幼儿虽然没有形成独立的思维,但是幼儿的思考能力正在快速发展,教师应积极引导,培养幼儿正确的价值观。开展游戏活动时,教师要多为幼儿留下思考的空间,鼓励幼儿提出疑问,帮助幼儿及时解决问题。
在确保幼儿处于安全状态的前提下,教师还可以适当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在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中,教师可以向幼儿展示一些图片,宣传文明城市创建知识,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教师可以带领幼儿捡拾垃圾、派发宣传单等,提升幼儿的实践能力,培养幼儿的社会责任感。
三、做好家园共育工作
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在幼小衔接过渡中,家长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因此,教师应该积极与家长取得联系,做好家园共育工作,保证幼儿享受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
首先,教师要做好相关知识讲解,通过定期召开家长会等方式,帮助家长正确认知幼小衔接和家园共育的重要意义。一些家长由于工作繁忙、观念滞后等原因,存在“花钱买清静”的想法,不愿意配合幼儿园工作。教师要与家长增加沟通频率,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
其次,教师应当建立常态化家园沟通机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让家长能够随时了解幼儿在幼儿园的生活、学习情况,及时向教师反馈意见。
最后,教师要组织亲子活动,促进亲子沟通,培养亲子感情。比如,教师可以指导家长开展“幼小衔接、亲子共读”活动,引导家长购买一些幼小衔接方面的书籍,每天抽出一些时间,陪伴幼儿阅读,帮助幼儿解答在阅读中存在的问题,传递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幼儿进入小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幼小科学衔接需要幼儿园和小学、幼儿园和家庭“双向奔赴”,为幼儿的成长铺设“绿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