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来常忆君
2023-01-20刘艳
刘艳
今年夏天,我来到西藏的山南,成为一名援藏教师。人在他乡,就会很想家。古人说“相见亦无事,别来常忆君”。这里的“君”应该包括很多人吧——同事、家人,还有曾经的学生……
抬头凝望,幕布似的蓝天上,棉花一样的白云飘浮着,缓缓地、缓缓地幻化成我的“君”们。
8月4日是我离家赴藏的日子。那天,我身背行囊,匆匆地登上飞机,放置好行李后,才打开手机。一条条祝福信息如潮水一般涌来,心里突然无限酸涩,眼角顿时湿润了。我一边看信息,一边啜泣。一旁的两个陌生人好奇地看了我几眼。我强忍着,但终究忍不住,只能任凭泪水和啜泣尽情宣泄。
好不容易止住泪水,手机信息的提示音又响了。点开一看,信息是同事高科超老师发来的:“刘校长,祝您一路顺风!”眼角瞬间又湿润了。高老师对信息技术特别精通。2016年,我第一次参加全市初中语文优质课竞赛,他帮我把课件改了又改,连一点点瑕疵都不放过。后来,这节课获得全市优质课竞赛一等奖,我请他吃饭,他怎么也不肯去。我立即回复信息:“谢谢高老师,我以后可能还要麻烦您哟!”“您尽管说,无论什么事!”温暖和感动再次在心里涌动,我连忙把这条信息截屏珍藏。
到山南后,刚放下行李,母亲和先生的电话先后打过来,他们和我总是这么心意相通。
每次回娘家,我都会觉得自己是一个幸福的孩子。只要我提前打电话说想回家吃饭,母亲必定会去市场上买我喜欢吃的鲜鱼,会宰用五谷喂养的母鸡,会去菜园采摘纯天然的蔬菜,会用自制的菜油炒菜……尽管每次事先打电话时,我都会说不用做很多菜,但每次进家门,餐桌上丰盛的菜都在告诉我,母亲又忙活了半天。
先生和我是同学,二十多年的婚姻早已把我们变成了相互依赖的亲人。我有时甚至不用言语,只一个眼神,他就会明白我的意思。我时常在同事和朋友面前戏称先生为“那个人”——“那个人一会儿来接我”,“那个人摘了很多新鲜的橘子带过来”……时间久了,同事都知道我说的“那个人”是谁了。先生一直是家里的厨师,他做菜很讲究,所以我也就落下了“挑食”的毛病。
都说女儿是贴心的小棉袄,这话真没错。女儿时常会打电话过来问问我的情况,如果我缺什么,她总是说可以给我点外卖。也许这就是“00后”的生活方式,外卖似乎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援藏住地楼下的空地上长了很多格桑花。蓝天下,盛情绽放的格桑花姹紫嫣红,花瓣高低错落,色泽鲜艳,星星点点,美而不娇。我有时会蹲在格桑花前细细观看,看着看着,就觉得它们像我的那些学生。二十多年的教龄,无论到什么管理岗位,我都坚持在一线教学。在讲台上站久了,也就习惯了和学生在一起,不在一起反而感觉缺少了什么。
天地以它的寒来与暑往,人间以它的物是与人非,时刻在提醒着我们:我们在长大!我也是,来到这里,新的环境需要我去适应,新的任务需要我去完成,也许我当下所有的选择和彷徨、所有的痛苦和憂伤,前几批援藏老师都已经历过,我的情感激荡根本没有任何新意,但别人所经历的并不能稀释我现在一丝一毫的情感浓度。
此刻,外面的太阳明晃晃,一辆单车从窗前疾驰而过,而我的心里疾驰而过的是我的“君”们。思君如流水,何时穷已矣!
(作者单位:宜昌市猇亭区实验初级中学 现援藏学校:西藏自治区山南市东辉中学)
责任编辑 姜楚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