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文本深度挖掘
2023-01-20王玉娟
王玉娟
深度学习是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文本内容的认识,进一步对文本内容深入思考、深层思辨、深度挖掘,从而获得新知并将其迁移、运用到新情境中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个性化地解读文本、批判性地学习新知、创造性地运用新知,可促进学生高阶思维能力、思辨能力、探究能力、反思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创新探究、学以致用的良好习惯,真正实现对所学知识的创造和迁移,形成学科核心素养。
深度学习是针对实践中存在的大量的机械学习、死记硬背式学习、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浅层学习而提出的一种教学思想。对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深度挖掘文本、促进学生思维进阶是深度学习的应有之义,也是践行“新课标”的客观要求。笔者以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蟋蟀的住宅》教学为例,谈谈引导学生深度学习的策略。
一、找准深度学习切入点
深度学习不是零散、孤立的学习,而是具有系统性、关联性特点的学习。教师要树立大语文观和单元整体意识,把单元的精读课文、略读课文、语文园地等作为基于核心要素的学习资源。在引导学生深度学习时,教师要基于这些学习资源,精准把握单元学习主题,找准深度学习的切入点。
《蟋蟀的住宅》所在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学会联想,学写观察日记”。为精准把握单元学习主题,笔者对《蟋蟀的住宅》所在单元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本单元由《古诗三首》《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三篇精读课文组成;《古诗三首》要求学生“跟着诗人学观察”——《暮江吟》侧重于阶段性观察,《题西林壁》侧重于从不同角度观察,《雪梅》强调观察结果;《爬山虎的脚》要求学生“跟着作家学观察”,旨在引导学生对植物的细致观察;《蟋蟀的住宅》是“跟着科学家学观察”,旨在引导学生对动物进行细致、持续的观察。三篇课文分别体现了诗人、作家、科学家对事物的认真观察和细致描摩。而且,本单元的“语文园地”中“交流平台”板块特地总结了观察的方法,习作“写观察日记”则属于语文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迁移、运用相应的观察方法。基于本单元学习主题,笔者确定了《蟋蟀的住宅》的深度学习切入点——观察。
二、基于语文要素的深度挖掘
《蟋蟀的住宅》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一篇科学小品文,文章生动、形象地說明了蟋蟀洞穴的特点和修建过程。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把教学重点放在蟋蟀洞穴的特点和修建过程上。结合单元学习主题和本文的语言表达特点,笔者将深度学习的切入点放在“用恰当的语言描述观察对象”上。
在教学中,笔者让学生找出文中写得生动、形象的句子,如“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蟋蟀钻到土底下干活,如果感到疲劳,它就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等。在常规教学中,教师多让学生说出这些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及其妙处。为了引导学生深度学习,笔者在引导学生理解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作者为什么能把蟋蟀写得如此生动、形象,真实可信?作者这样生动、形象、具体地描写蟋蟀的工作,还有其他目的吗?”对第一个问题,学生轻易答出“作者观察细致”之类的答案;对第二个问题,学生虽然很感兴趣,但回答得不尽如人意。于是,笔者引导:“蟋蟀被写得生动、形象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很容易回答“运用了拟人手法”。笔者顺势引导:“把蟋蟀当作人来写,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学生恍然大悟:“作者运用拟人手法写蟋蟀,表现了作者对蟋蟀的喜爱,在作者的眼里,蟋蟀与人是平等的,人能做的事情,蟋蟀也能做到。作者这样写,既说明作者观察细致,也表现了作者的博大爱心。”这样的深度学习不仅紧扣了单元语文要素,也突出了本文的语言运用特点。
蟋蟀“住宅”的“建造”过程是本文的重点内容之一,在常规教学中,教师将教学重点聚焦在蟋蟀建造“住宅”的“工具”和“时间”上,通常让学生圈画出蟋蟀的建造“工具”和建造“时间”,边读边想象蟋蟀如何建造“住宅”。笔者在教学中则从“工具”的“柔弱”“简单”和时间上的连续性引导学生深度学习。经过笔者的反复引导,学生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将思维进一步深入:正是因为法布尔进行了细致的观察,才能通过准确的表达让我们知道蟋蟀修建住宅的工具是那样柔弱、简单,难怪作者会给予它如此高的评价;蟋蟀修建住宅的时间占据了它一生的时间,住宅是它耗尽一生的成果,可见作者的观察是连续性的,是持续性的。这也告诉我们“观察”的真谛——观察事物要有耐心,要持之以恒,否则,所谓的观察只能是片面、零散的。
三、尊重个性理解,培养高阶思维能力
深度学习不仅强调对文本内容的深入学习,还非常注重对学生思辨精神的引导和培养。这正是义务教育学段语文核心素养之一的“思维品质”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对《蟋蟀的住宅》来说,常规教学一般会让学生辩证认知“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而且课后练习的第一个问题也强调了这一点。在深度学习中,笔者认为,教师不能仅仅引导学生辩证认知“伟大的工程”,还应该从文本的多个角度引导学生深度认知。
《蟋蟀的住宅》是一篇科学小品文,笔者希望借助这篇文章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因此除了引导学生辩证理解“伟大的工程”,笔者还让学生针对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个性理解,辩证地理解相关内容。如“蟋蟀和它的住宅那么小,作者是用放大镜观察的吗?”“作者一连看了两个钟头,蟋蟀不会逃跑吗?”“蟋蟀钻到土底下干活,作者是怎么观察到的?”等思辨性问题的解决,不仅提示学生要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而且激起了学生热爱科学、探究科学的欲望。
深度学习的目的之一是提高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蟋蟀的住宅》主要让学生了解蟋蟀洞穴的构造和蟋蟀“修建”“住宅”的过程,但蟋蟀的“住宅”也凝聚了蟋蟀的坚强意志和生活情趣。教学这篇文章时,教师要着意引导学生从说明中体会蟋蟀的坚强意志和生活情趣,这才是基于文本而又高于文本的高阶思维能力培养。
为体现深度学习,促进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发挥学生的创造性,笔者设计了“我给‘蟋蟀的住宅取个名”活动。学生非常感兴趣,他们从蟋蟀的生物特点及“蟋蟀住宅”的特点出发,结合知识储备,想象了许多富有诗意的名字。有的学生这样取名:“心力堂——蟋蟀的住宅虽然简陋,却凝结了蟋蟀一生的心血。”有的学生这样命名:“不懈宫——这是蟋蟀通过不懈努力才建成的住宅。”还有的学生这样取名:“怡然台——蟋蟀坐在平台上唱歌,多么悠闲自在呀!用‘怡然二字最能概括蟋蟀的生活特点。”为蟋蟀住宅取名字,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体现了学生独特的思维和新奇的创意,还检验了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作者单位:孝感市体育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