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极拳运动对慢性病防控的影响和其相关分子细胞机制的最新医学研究进展

2023-01-20仝春晖祁大庆

智慧健康 2022年28期
关键词:帕金森病慢性病太极拳

仝春晖,祁大庆

1.浙江天真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浙江 宁波 315800;2.杭州胡庆余堂药业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00

0 引言

慢性病是指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病程长、病因复杂,是治疗周期长且难以治愈的一类疾病。常见的慢性病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癌症。目前慢性病已成为全球公共健康领域的焦点问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统计,截至2020年,慢性疾病导致的全球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3/4。科学健身、适当运动能够增强体质,可以有效防治慢性病。中国传统运动太极拳是基于运动的身心干预方式,是一项非常舒缓柔和的有氧运动,具有强身健体的功效。随着人们对运动疗法的日渐重视,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中国传统的运动健身方式太极拳能够促进人的身心健康,有效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以及改善各种慢性病的治疗效果。目前尚缺乏太极拳运动对于慢性病防治和相关分子细胞机制研究的全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总结与论述。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太极拳运动对高血压、糖尿病、免疫功能退化与紊乱、慢性疼痛、哮喘、帕金森症、骨质疏松、抑郁症、衰老等慢性病防治的临床效果和相关分子细胞机制的最新医学研究进展,旨在为全面揭示太极拳在慢性病防治方面的医疗价值和全民普及太极拳运动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1 太极拳对慢性病的影响

1.1 对高血压治疗的影响

高血压是由多因素引起的常见慢性疾病之一,高血压同时会大大增加患者的心脏、大脑、肾脏及其他疾病发病的风险。最新研究发现,与没有高血压的患者相比,高血压患者感染冠状病毒COVID-19及死亡的风险显著增加[1]。目前高血压治疗仍以降压药物为主,随着人们对长期药物治疗潜在副作用的关注,非药物治疗方式治疗高血压逐步受到患者的青睐。临床研究证明中国传统健身运动太极拳对于高血压的治疗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研究表明太极拳运动可通过在机体分子细胞水平的调节起到降压作用,如其可以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有效促进血管舒张因子血清一氧化氮的合成,同时降低血管舒张因子内皮素水平,并可调节细胞内外离子平衡,降低平滑肌细胞对血管内皮收缩因子的反应性,改善血管内外阻力从而达到降压作用[2]。药物结合太极拳锻炼更能有效地改善收缩压和舒张压,对高血压的治疗起到积极作用。

1.2 对糖尿病治疗的影响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当人体胰岛素合成出现问题或无法有效地利用所产生的胰岛素时,就会出现糖尿病,伴随有糖、脂肪、蛋白质等物质代谢紊乱。糖尿病可引发心血管、神经系统及肾功能的紊乱与衰退,糖尿病主要分为Ⅰ型糖尿病和Ⅱ型糖尿病。大部分Ⅱ型糖尿病患者伴有血脂异常,主要特征是血液中中性脂肪、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同时伴随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研究表明太极拳运动能够有效降低血糖,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陈民盛等以Ⅱ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发现受试者在进行16周太极拳练习后,总胆固醇、中性脂肪、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有显著降低[3]。太极拳运动在改善代谢紊乱降低血糖的同时还能够缓解Ⅱ型糖尿病引起的外周神经症状及继发神经病变[4]。

1.3 对慢性疼痛的缓解

慢性疼痛是当前最被低估的健康问题之一,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重大影响,并给医疗系统带来重大负担。慢性疼痛可能是由炎症或神经功能障碍引起的,主要症状为持续性疼痛,持续时间为数周甚至数年之久。治疗方法包括药物、针灸、电刺激、认知行为疗法和手术。纤维肌痛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属于非关节性风湿病,表现为肌肉骨骼系统多处疼痛与发僵,常伴随有疲劳、认知功能障碍、睡眠紊乱、情绪低落或其他疾病。太极拳内外兼修、柔和、轻灵且可调动全身各大肌群和关节的参与。通过对12个月的临床追踪研究的结果分析发现,长周期(24周)的太极拳锻炼,比短周期(12周)的太极拳锻炼对于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具有更好的效果,相比较于其他有氧运动,太极拳运动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并且患者在身体和心理健康以及生活质量方面都有极大的改善[5]。同时有研究表明通过15周的太极拳运动在有效减轻紧张性头疼的同时能够促进身心健康。除此之外太极拳运动还对慢性颈部疼痛、慢性背疼痛、类风湿关节炎引起的关节疼痛以及强直性脊柱炎引发疼痛和发僵都具有显著的缓解作用[6]。

1.4 对哮喘病的治疗影响

哮喘是肺部呼吸道的炎性疾病,是主要的非传染性疾病之一,也是全世界儿童中最常见的慢性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超过3.39亿人患有哮喘。尽管运动对哮喘有很好的控制作用,但剧烈运动也是支气管痉挛的哮喘症状的常见诱因,因此对于哮喘患者某些体育活动充满挑战,甚至无法进行。太极拳柔和舒缓并结合深呼吸及放松,是非常适合哮喘患者的一项运动。关于太极拳运动对小学生的心肺功能影响的研究发现,通过每周一小时,连续12周的太极拳练习,第一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的比率及大呼吸流速(PEFR)水平显著升高。同时还发现患有哮喘的儿童呼出气一氧化氮的水平显著降低,说明太极拳运动在显著提高儿童心肺功能的同时还能够改善哮喘[7]。太极拳对哮喘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总数有显著降低作用,并且可使调节性T细胞和Th1辅助细胞的比率升高,这些变化可抵消哮喘中的Th2辅助细胞引发的过敏反应,从而改善肺功能,控制和减轻哮喘发作,在随后的追踪研究中通过分析标准化小儿哮喘生活质量调查表[PAQLQ(S)],发现太极拳锻炼可以显著改善哮喘儿童的生活质量[8]。太极拳运动不仅对哮喘有明显的改善及辅助治疗作用,大量的文献显示,太极拳对多种慢性肺功能异常的患者的肺功能及生活质量有显著改善[9]。

1.5 对帕金森病的预防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病变,大脑中的神经细胞损伤导致多巴胺水平下降,从而引发帕金森氏综合征。我国65岁以上人群帕金森病的患病率约为1.7%。临床研究以太极拳联合药物对帕金森病患者进行治疗,并将步行锻炼配合药物治疗作为对照,研究结果显示,太极拳配合药物治疗组的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运动检查(UPDRSIII)积分显著升高(P<0.01),Berg平衡量表(BBS)积分也显著升高(P<0.05),且都优于步行锻炼联合药物治疗(P<0.01)。因此太极拳联合药物治疗能加强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控制能力,改善其运动障碍症状,提高其平衡功能,并改善其生存质量[10]。脑组织中的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是评估神经元健康的标志物,肌酸(Cr)是评估能量代谢的指标,大脑N-乙酰天门冬氨酸与肌酸(NAA/Cr)的比率降低是神经元缺失和功能障碍的标志,帕金森病患者脑组织的NAA/Cr的比率显著偏低。经过每周两次,每次60分钟,连续12周的太极拳锻炼,磁共振波谱分析结果显示太极拳锻炼可以有效地提高脑组织中NAA/Cr的比率,并能够显著缩短骨骼肌中磷酸肌酸(PCr)的恢复速率,表明太极拳运动能够同时改善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功能,对于预防帕金森病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11]。

1.6 预防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骨骼新陈代谢相关的慢性疾病,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骨密度减少及骨质量下降使骨微结构破坏,表现为骨骼结构变得脆弱,易骨折。骨质疏松症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但在老年人尤其是女性中更为普遍,运动疗法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方法之一。每周5次每次1h,连续16周的太极拳锻炼的一组人群进行骨密度和骨代谢水平检测,结果显示太极拳锻炼能够显著提高骨质指数、超声振幅衰减值和骨超声传播速度,并改善血清钙(Ca)、血清磷(P)和碱性磷酸酶指标[12]。在太极拳对骨质疏松影响的调查研究中发现,长期参加太极拳锻炼的人群(平均连续练习时间为8.7年)的腰椎、股骨近端及胫骨远端骨密度,显著高于(10.1%~14.8%,P<0.05)从未参加过太极拳锻炼的人群[13]。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主要由肾上腺皮质分泌,是一种内源性雄烷衍生甾体,血清中DHEAS水平与骨代谢及骨密度有着密切的关系,骨质疏松患者DHEAS显著下降。研究表明参加太极拳锻炼可显著促进DHEAS和甲状旁腺激素(PTH)的合成与分泌,从而调节骨代谢,预防骨质疏松及缓解骨质疏松的症状[14]。

2 太极拳对身心的干预

2.1 对抑郁症的干预治疗

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常见的临床症状包括持续的心境低落、兴趣丧失、睡眠和食欲的改变、焦虑、注意力以及精力下降,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导致抑郁症的原因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困扰。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有超过2.64亿名抑郁症患者。治疗的主要手段通常是药物治疗、心理治疗或两者结合,但疗效欠佳。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通过太极拳运动的身心干预,可以显著调节情绪并缓解抑郁症的症状。在对重度抑郁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实施每周两次,每次1小时,共10周的太极拳运动干预治疗,通过Beck抑郁自评量表和SF-36健康调查量表全面分析患者的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分析结果发现,患者通过太极拳锻炼在显著降低Beck抑郁自评量分数的同时SF-36健康调查简表的得分也显著提高,说明太极拳锻炼显著地缓解了患者的抑郁症症状,并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5]。太极拳运动使得患者注意力集中在身体姿势/运动和呼吸调节上,因此,反复进行太极拳锻炼可以调节大脑的注意力进而缓解抑郁症状,在此过程中同时调节体内5-羟色胺、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从而促进抑郁症症状的缓解[16]。文献报道还显示太极拳锻炼不仅在减轻抑郁方面,而且在缓解多种不良情绪、焦虑等精神性疾病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太极拳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认为是非常有价值的非药理资源,对预防情绪障碍和促进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17]。

2.2 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免疫系统是机体执行免疫应答及免疫功能的重要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免疫功能的退化及调节紊乱是人体衰老和引起多种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据刘海斌[18]研究发现传统保健体育锻炼有利于老年人免疫力的调整、体质的增强,齐敦禹等研究发现太极拳运动可以有效促进免疫因子的活性。通过太极拳运动参与者与未参与者对比研究[19]发现,太极拳运动能够促进血液丙二醛水平显著降低,同时促进血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升高;并可促进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A、IgG和IgM的水平显著升高。也有研究结果显示,通过有规律地参加太极拳运动可显著升高体内辅助T细胞和抑制性T细胞的比例,并促进调节性T细胞分泌转化生长因子-β和白细胞介素10[20]。刘静等研究也证明太极拳运动对中老年女性外周血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4的分泌有促进作用[21]。以上研究都表明太极运动能够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并改善免疫功能。

2.3 延缓衰老的作用

衰老是各种生理、心理以及病理因素综合作用下的机体功能衰退。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素质逐渐下降,表现为一系列身体系统、组织及器官功能下降。衰老的速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加快,延缓衰老是生命医学领域的研究重点之一,研究人员期望通过对特定组织器官或机体的衰老水平进行干预,从而促进人们在生理及心理上保持更年轻更健康的状态。研究表明,运动是提高生活质量和延缓衰老的有效方式之一。太极拳运动量小,动作缓慢柔和,动静结合,深受老龄人群喜爱。太极拳运动能够使锻炼者身心放松、全神贯注。太极拳运动能够有效改善老年人心脏泵血功能、增强肺通气和换气功能;长期太极拳锻炼可以改善老年人外周血免疫细胞亚群的比例及活性,延缓免疫系统的衰老。还有研究表明,参加太极拳锻炼1年后的老年人血清过氧化脂质(LPO)浓度显著下降,红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上升,同时长期进行太极拳练习可以有效缓解中老年人的心理压力,降低心理焦虑水平[22-23]。总之,长期太极拳练习对中老年人心肺功能、免疫功能、心理健康水平、运动机能、血脂代谢及内分泌功能均有显著促进作用,起到延缓衰老的效果。

3 总结

太极拳是我国一项传统的健身运动,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而且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的人们也加入太极拳锻炼的行列中。太极拳运动注重内外兼修,身体和心理的锻炼相结合,同时具有生理和心理双重治疗价值。长期坚持练习太极拳能够强身健体,修身养性,延缓衰老。太极拳在运动的同时还强调意识与动作的协调与融合,使精神从浮躁散乱转化为耐心与专注,从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太极拳作为一种动作柔和、速度较慢、易学习的有氧运动,不受年龄、性别、体质、场地、时间、器材等条件限制,是非常适于全民推广的健身运动。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太极拳运动在高血压、糖尿病、哮喘、慢性疼痛、帕金森病、骨质疏松、抑郁症、免疫系统疾病及抗衰老方面的最新医学研究进展,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果为太极拳对慢性疾病的治疗和太极拳作为一项中国传统体育运动在全球的推广提供了有力的科学证据。

猜你喜欢

帕金森病慢性病太极拳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关注帕金森病患者的睡眠障碍
改善生活方式,延缓帕金森病进展
手抖一定是帕金森病吗
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在老年人慢性病控制中的应用
太极拳的『绝世秘籍』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太极拳的“教”与“学”应“以点带面”
帕金森病科普十问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