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二十年姜夔研究述评

2023-01-20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交游诗派姜夔

吴 茜

(南昌大学共青学院 中文与教育系,江西 共青城 332020)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他才华横溢,在文学和音乐领域取得了极大的成就,是南宋别负盛名的文人和音乐家。近二十年以来与姜夔有关的研究颇丰,硕博论文有62篇,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461篇,海外文献6篇,相关会议9次。学术界对于姜夔及其著作的研究取得了极大的进展,本文试从文学、文献、音乐学等方面,对姜夔相关研究作一述评。

一、关于姜夔生平交游的研究

近二十年,关于姜夔生平交游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其中争议最多的是关于姜夔的卒年及交游考证。姜夔一生漂泊,交友广泛,对其生平交游的考证直接影响到后人对其创作的解读。

(一)关于姜夔卒年的研究,尚待进一步考证

关于姜夔卒年的时间考证问题,近二十年出现了两种说法,为姜夔的卒年考证提供了更丰富的参考资料。韩立平在《姜夔卒年考辩》中打破了学术界普遍认同的姜夔卒于嘉定二年的结论,另立新说,据韩淲《涧泉集》卷十二《盖希之作乌程县》诗、《寄抱朴君》作年与姜夔《卜算子·吏部梅花八咏美次韵》作年互相参证,提出姜夔约卒于开禧三年前后的猜测[1]。王睿《姜夔卒年新考》据谢采伯《续书谱序》及姜夔诗《贺张肖翁参政》,指出姜夔的卒年可以判定为嘉定元年[2]。姜夔作为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音乐家,对其生平的研究深受学术界重视,故关于其卒年的问题一直争议不断,还需学术界发掘新材料进行考证。

(二)关于姜夔交游的研究,成果丰富

关于姜夔交游方面的研究,学术界对此作出了总结和思考。姜夔交游广泛,以此为切入点可从侧面了解到姜夔创作风格的形成及影响。吴莺莺的著作《姜夔与合肥及交游考》[3]及期刊论文《词人姜夔如是说:我家曾住赤阑桥——姜夔与合肥赤阑桥略考》[4]对姜夔与合肥的创作活动及交游展开回顾,详细地介绍了姜夔的创作与合肥的不解之缘,从而梳理出姜夔艺术创作的人生轨迹。朱丽霞《姜夔与辛稼轩相识之时间考》从姜夔与辛稼轩的交游,说明了姜夔创作风格受稼轩词风影响是不可否认的事实[5]。杜伟伟《姜夔交游与创作考论》从姜夔所处的时代背景出发,对其与肖德藻、范成大、杨万里等人的交游进行梳理,彰显了姜夔与同时代文人之间的密切联系,进而研究这些诗人和友人对姜夔的思想、生活、创作产生的影响[6]。

从姜夔交游的现有研究来看,可以发现姜夔来往密切之人多为文人,且大多分布在江西、浙江两地,这与江西及浙江发达的区域文化环境密切相关。南宋时期,浙江是全国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浙江杭州是全国的刻书业中心,江西的文化发展兴盛,以黄庭坚为首的江西诗派兴盛一时,文人交流密切。故姜夔寓居多年的浙江、江西两地学者云集,两地本土文人及在此寓居的名士众多,往来酬唱的同时留下了大量著述,加之发达的区域文化环境均为姜夔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将姜夔的交游历程与其创作结合起来分析,不仅对研究姜夔其人颇有助益,也可证明姜夔与友人的交游对其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学术界在对姜夔生平交游研究的基础之上,进一步研究其生平、交游与创作风格、学术成就的关系,是近二十年以来研究姜夔的一个新视角。

二、关于姜夔诗词的研究

近二十年以来,对姜夔诗词的研究仍旧是学术界一个热点,研究重点集中于对其诗词的创作风格和创作影响两方面。

(一)客观评价姜夔诗词“清空骚雅”的创作风格

姜夔的诗词创作收录于《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中,近二十年以来对其诗词创作的研究重点主要是创作风格方面。马婧《姜夔诗学的审美探索》一文通过对姜夔诗作艺术境界、艺术表现方式等方面的分析,认为姜夔在诗学审美上有其独特的见解和贡献[7]。蔡永恒《山色有无中——论姜夔的词风》就姜词“清空”风格的内涵、特质、形成原因、历史地位作了论述,肯定了姜夔在词学史上的独特地位[8]。庞维跃《论姜白石清空峭拔的词风》[9]、周萍《骚雅探余味——浅谈姜夔词的艺术风格》[10]等文章均以姜夔的作品为例,分析其作品清空骚雅的艺术特征。

姜夔诗词创作风格的形成离不开其独特的意象选择,近二十年以来,关于姜夔诗词的“意象”研究逐渐受到学术界的关注,此类文章约有31篇,主要涉及梅花、禽鸟、山水等意象。张丹《姜夔咏梅词的人格象征意蕴》以姜夔诗词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梅花意象为研究对象,将梅花蕴含的情感意象分为三类:承载高雅情志、寄寓忠怨之情、抒发黍离之悲[11]。张爽《冷鸥轻燕岂相谙——姜夔笔下的“鸥”与“燕”》以“冷鸥轻燕”寄托自己的归隐之思,通过“鸥”与“燕”的意象,姜夔抒发了三种情感:思乡怀亲之苦、退隐无路之叹、人世无常之悲[12]。吕雪梅《论姜夔山水词的悲逸之美》阐述姜夔作为一个失意文人在山水中寻觅心灵栖息地的心路历程,通过对姜夔生平经历、时代背景等方面的分析,探讨其钟爱山水意象的原因,并根据其诗词的遣词造句、意境塑造等方面展现其山水诗词的悲逸之美[13]。

近二十年以来,学术界结合姜夔所处的生活环境、时代背景,并通过总结其诗词创作中较常出现的意象,深入探讨其创作风格的成因及特征,有助于后人加深对其人其作的理解。

(二)从比较研究方面总结姜夔的创作影响

近二十年以来,关于姜夔与其他文学家的比较研究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此方面的研究成果颇丰。首先,从纵向比较看,闫文芬《郑文焯词对姜夔词的接受——以〈樵风乐府〉为例》以《樵风乐府》为切入点,认为郑词在题材选择、艺术特色等方面都体现了对姜词的接受和学习,从侧面彰显了姜夔创作的价值和影响[14]。蔡雯《从清妍到清幽——论厉鹗对姜夔清空词风的创造性接受》一文以对比的角度在题材的取舍、意象的选择和意境的构成等方面比较二家词作的异同,并着重对于姜夔对后代词人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认识[15]。汪泽《从咏物谈晚唐诗与南宋词的交融嬗变——以李商隐、姜夔咏物诗词的比较为中心》指出二家诗词于意象、思想、创作技巧上体现出两种文体的交融嬗变,认为姜词吸收并升华发展了李诗的创作手法[16]。孙鸿《姜夔与戴望舒婉约诗词中表现手法的比较》分析二者诗词表现手法的异同,并从社会时代、个人经历和文学传承三方面探讨其原因[17]。以上对比是与前期和后期文学家之间进行的纵向维度比较,在创作风格、表现手法、审美取向等方面对姜夔诗歌的价值及影响进行了肯定,同时此类研究视角亦是极具有创新性。

其次,从横向比较看,宋欣在《张镃、姜夔咏物词比较》中指出张词与姜词在创作手法上各有特色,张词注重创作主体的自我感受和审美视角,重视生活细节的描写,营造出富有情趣的生活画面。姜词则侧重借助意象来表现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寄托遥深[18]。詹其仙《陆游与姜夔咏梅词艺术特色比较》一文通过对陆游、姜夔生平经历及时代背景的研究,指出他们的咏梅词在语言特色、创作风格等方面存在着极大的差异[19]。刘静在《张镃与姜夔咏物雅词比较》一文中侧重于二者在咏物词中表现出的风雅特质,通过比较二者词作在情物关系、咏物方式与章法结构上的区别,探讨二人咏物雅词在创作上的不同之处[20]。李信幸《姜夔、张炎词对比研究》从题材、结构、背景三方面,比较二者的异同,并深入地发掘姜夔、张炎词作之魅力[21]。郭院林、肖瑶在《周邦彦与姜夔恋情词比较》一文以周邦彦与姜夔的恋情词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二者恋情词的情感类型,分析词中女性形象的特色,主要从二者恋情词章法结构、创作方式及语言特色三个方面探讨其中异同[22]。以上对比是姜夔与同时代在文坛上有突出成就的文学家,如张炎、周邦彦、陆游等进行横向比较,基于艺术特点、创作风格等方面进行研究,表现姜夔与其他文学家在创作上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的一面。总体而言,将姜夔与其他文学家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直观表现姜夔的创作特征以及他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影响。

另有六篇是关于姜夔与江西诗派关系的研究,是此类研究的一个全新的角度。赵晓岚《〈白石道人诗说〉与江西诗派之关系》通过研究姜夔《白石道人诗说》的气象、体面、血脉、韵度四要素说与理高妙、意高妙、想高妙、自然高妙四境界说,证明姜夔与江西诗派的关系匪浅[23]。王艺《姜夔与江西诗派》一文将姜夔的诗歌理论和创作实践结合,阐述其与江西诗派的渊源,并肯定姜词在诗论和词风上突破江西诗派,并自成一家的突出成就[24]。吴小丽《姜夔对江西诗派的入与出》详细论述了姜夔学诗的第二个阶段,即“三薰三沐师黄太史氏”时期,分析姜夔走入江西诗派的三个原因:1.生活环境;2.时代风气;3.交往对象。通过江西诗派自身的弊病以及文人创作心态的改变两方面来论述姜夔走出江西诗派的原因,并具体分析姜夔的代表性诗作,分析其在创作上与江西诗派的关系,以及其自成一家的成就[25]。许芳红《“江西诗法”与姜夔词》《从“神”之追求解读“江西诗法”对姜夔词的影响》[26]《论姜夔融“江西诗法”入词》[27]三篇论文将姜夔词及诗学理论与黄庭坚的理论和创作进行比较分析,从姜夔创作的章法、句法、字法、意象、风格等方面来体现姜夔诗词创作对江西诗派的继承与创新。

综上,近二十年关于姜夔诗词创作方面的研究成果较丰富,且视角新颖,对姜夔诗词进行全面的考察研究,对了解姜夔其人其作以及南宋时代环境对文人的影响有较大的助益。

三、关于姜夔《白石道人歌曲》的研究

姜夔精通音律,善于自度曲,其作《白石道人歌曲》是词作和音乐作品的结集,卷一为《圣宋饶歌鼓吹曲》及琴曲《古怨》,卷二为《越九歌》,卷三至卷六为词作。《白石道人歌曲》作为流传至今的唯一一部带有曲谱的词集,具有极高的音乐价值,学术界对其投入了极大的关注。

(一)客观评价《白石道人歌曲》的风雅特质

近二十年以来,学术界对于《白石道人歌曲》的关注主要集中于其风雅特质。赵晓岚在《论姜夔的“中和之美”及其〈歌曲〉》一文中从音阶、节奏、旋律等方面展现《白石道人歌曲》的中和之美[28]。王文俐《书之风神 诗之高妙——姜夔自度曲审美原则》肯定了《白石道人歌曲》与其书法、诗词的联系,认为《白石道人歌曲》具有与书法和诗词一致的“师法古”“和”及“时出新意”等审美原则[29]。魏莱《姜夔词调音乐的风雅品格》通过分析《白石道人歌曲》的曲调安排和词韵创作两方面的雅化,表现《白石道人歌曲》具有融雅济俗、化俗为雅的艺术风貌[30]。熊雯洁《姜夔词调音乐美学思想与艺术风格研究》对《白石道人歌曲》中十四首自度曲的调式、旋律等音乐特征进行分析,阐释了姜夔词调音乐的美学思想以及风雅的音乐特征[31]。魏弯弯在《姜夔词调音乐鉴赏探究》中以姜夔的生平经历及时代背景为切入点,从文学和音乐角度对《白石道人歌曲》进行鉴赏学习,肯定了姜夔音乐作品的艺术魅力[32]。胡水静和胡玉兰的《姜夔词调音乐的风雅风貌及艺术特征》一文以姜夔的自度曲为研究对象,通过阐述南宋复雅思潮对姜夔创作的影响,详细介绍了姜夔音乐创作的历程,并从词韵、曲调等方面对姜夔自度曲的风雅特征进行了论述,进而研究了姜夔自度曲风雅特质的后世传承[33]。

从现有研究可见,学术界在姜夔《白石道人歌曲》创作风格的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为后来者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

(二)关于《白石道人歌曲》音乐价值的研究

就期刊论文而言,张红梅《姜夔〈越九歌〉的音乐学分析》一文从谱式、音阶、宫调、结构及旋法等方面,对《越九歌》进行音乐分析[34]。陈东、曾美月《姜白石歌曲十七首研究综述》综述了近现代关于《白石道人歌曲集》中十七首自度曲的研究成果,是一篇资料翔实、极富参考性的文章[35]。戴伟《南宋词人姜夔歌曲〈杏花天影〉的艺术特征及曲式分析》从《杏花天影》的韵律、曲式结构等方面对这首自度曲进行全面分析,探讨姜夔自度曲的创作风格与其独特的艺术魅力[36]。伍三土、王小盾《〈白石道人歌曲〉十七首词乐旁谱新校》一文以张奕枢刻本为底本,运用若干音乐符号,对十七首自度曲进行逐一翻译,为学者研究提供了便利[37]。李宏锋《两首“醉吟商”曲谱研究——曲牌“原型—类型化”视角下的词乐流变考证之一》将《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所录姜夔《醉吟商》曲谱与集《白石道人歌曲》同名乐曲曲谱相比较,探究不同时代同名曲牌的异同,并对二者曲调进行考证[38]。

就学位论文而言,赵玉卿的博士论文《姜白石俗字谱歌曲研究》考察了姜谱中的谱字符号,从住声、宫调与用音三个方面分析姜谱宫调,作出了新的译谱[39]。谢星凯的硕士论文《〈白石道人歌曲〉中的“双字谱”研究》,对“双字谱”的含义、类型、组合方式、特点以及具体运用情况作出较为详细的探讨[40]。

《白石道人歌曲》是姜夔在南宋复雅思潮背景下创作的词乐文献,不仅是姜夔多年创作的结晶,亦能体现南宋的社会状况和雅乐风尚,有着特殊的价值和意义。总体而言,近二十年学术界将《白石道人歌曲》的风格特征与其特殊的创作背景结合分析,深入探讨姜夔对雅乐的推崇和创新,普遍认可《白石道人歌曲》具有极高的音乐价值,此方面的研究仍旧是姜夔相关研究的一大热点。

四、关于姜夔著作文献价值的研究

姜夔作为南宋享有盛名的文学家和音乐家,著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白石道人诗说》等作品,对其作品的梳理、校勘等工作对研究和传承姜夔作品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此方面的研究,有的是针对其作品的版本考证及梳理,文师华发表在《文学遗产》上的《〈白石道人诗集〉版本考》将《白石道人诗集》版本分为编年、分体两个系统,认为现存版本质量最好的是六十家集本,其次是群贤集本和陆刻本[41]。赵玉卿在《白石道人歌曲的版本及内容考》一文对《白石道人歌曲》版本源流进行梳理,以及对十七首俗字谱歌曲的体裁类型、来源等进行了考证,并提出《鬲溪梅令》与《杏花天影》为姜夔“译旧曲为新谱”或者是填词作品的怀疑[42]。宋东晗《姜夔词版本研究》对姜词各个版本逐一进行校勘,并考证源流,分析各本的异文,对姜夔词版本进行整体的梳理,为学者研究姜夔词提供了一个丰富且可靠的文献资料[43]。姜夔的著作在历史流传过程中出现了诸多版本,这些版本体现了其流传程度及人们的喜爱程度,也彰显了其创作在文坛上的重要性。

《白石道人歌曲》目前通行的点校本有张奕枢本、朱孝臧本、鲍廷博本、许宝善本,学术界对其进行整理、校勘等工作对后人了解《白石道人歌曲》版本源流有较大的助益。近二十年以来关于《白石道人歌曲》点校方面的研究有三篇论文,其中蔡永明的《〈白石道人歌曲〉校议——读中华书局1999年版〈全宋词〉札记》[44]是近年来这方面研究的新成果;石静咏诗、王焕林《刘永济〈白石道人歌曲〉批注疏证三则》选取刘永济所校《白石道人歌曲》中三则学术价值最高的批注进行疏证[45]。姜夔著作在不断地被传抄传刻的流传过程中,各版本存在着脱字、衍字、讹字以及谱字的被误刻等现象,因此,对其进行校正是很有必要的。

五、结论

21世纪以来学术界对姜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诗词、生平交游等方面,有一定的重复性,在部分方向仍有可拓展空间。关于姜夔文学创作的研究较多,并且近年来研究角度呈现多元化发展。然而姜夔著作的文献价值研究尚有不足,可进一步发掘其在文献学上的价值。就姜夔的学术成就和对音乐文献的重要影响而言,对其著作文献价值研究的探讨仍有较大空间。

猜你喜欢

交游诗派姜夔
南宋姜夔《白石诗说》诗法属性新探
论姜夔词的意象处理方式
《诗》第27卷·三个“十”特大卷征稿
陆明君
当代诗词史稿(八)——“三友诗派”给我们的启示
柳诒徵与镇江名流交游略考
姜夔,你咋这么牛
浅谈刘禹锡交游与创作之间的具体联系
顾梦游与方文交游考论
清代辽东诗人戴亨交游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