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解读初中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方式
2023-01-20熊秀清
◎熊秀清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潼川初级中学校,四川 绵阳 621100)
前 言
从概念的角度来看,小组合作学习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共同探究、共同协作的一种学习形式,其优势在于将每个组内成员的智慧凝聚起来解决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能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和主动性,强化他们的合作精神,在组内形成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学习氛围.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应该认识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意义,并采用合理的策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
一、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切实运用于初中数学课堂中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学习主体意识与提高探究能力.在这种学习模式下,教师引导学生组建学习小组,使学生互相交流、彼此合作、互帮互助,引导学生进行良性的组间竞争,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从而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形成自我效能感.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自信心及荣誉感会随着学习任务的逐渐完成而愈发强烈,进而内化成团队精神.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使得学生在彼此协作的过程中互相鼓舞、共同进步,学生的自控力也能够得到锻炼.另外,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为学生提供指导能够使学生准确把握学习重点,提高学习水平.
(二)有利于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大多是教师的“一言堂”,教师在教学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并未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很多学生往往以被动的状态进行学习,只能掌握理论知识,无法进行实际运用,导致“教”与“学”之间出现断点.在传统的课堂上,氛围相对枯燥、乏味,教师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初中数学课堂上运用合作学习方式能够增加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机会.教师可以将更多精力放在学生的学习情况、情感体验、心理发展等方面,从而提升教学工作的针对性,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环节,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学生的反馈了解他们的学习效果,从而找准讲解重点,帮助学生深入学习数学课程,强化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这样的学习过程有利于促进学生逐渐形成数学核心素养.
(三)助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当前,合作能力已经成为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很多任务需要人和人通力合作才能完成,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对小组合作探究模式进行有效构建,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初步感受到合作的价值和乐趣.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就能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得到更加宽广的发展空间.
二、初中数学课堂上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
(一)小组成员划分方式不够科学
从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来看,小组合作学习能将每名成员的优势发挥出来,使得组内形成互相帮助与互相带动的学习氛围,促进每名成员都能够获得学习上的进步.但是,从实际的教学过程来看,一些教师对学生的了解过少,并未将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能力及兴趣作为分组的依据,而是简单地按照学生在教室中的座位进行划分.每个小组的组长由学生随意指定.尽管这样的分组形式从表面上看比较和谐,但是有的小组长并不具备组织能力,无法带领组员进行有序的合作学习,使得成员的学习状态较为散漫,不能完成学习任务,也会浪费较多的课堂学习时间.
(二)合作学习的形式色彩过重
调动学生在学习方面的积极性及主动性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一个重要目标,能够使学生转变被动学习的状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使得每名成员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其中,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与其他成员进行思维碰撞,从而逐渐找到有效的学习方法,提升数学学习的质量,深入理解教师强调的知识点.但是,从实际的教学情况来看,一些小组合作学习仍然停留在形式层面,部分学生没有真正参与其中.当教师给出学习任务后,尽管同组成员围坐在一起,看似在热烈地讨论,但是未进行组内分工,经常出现学优生发言、学困生一言不发的局面,甚至一些学生会跳脱出学习任务,讨论一些与学习无关的内容.当教师发出停止的指令后,有的小组不能拿出学习成果,无法体现出教学的实效性.
(三)合作学习方式使用频率过高
在实际授课环节,如果教师能够保证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有序开展,那么就能使教学事半功倍.但是,一些初中数学教师发现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后,对其进行频繁应用,将所有知识点都作为学生合作学习的内容,每节课都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长此以往,这样的教学方式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感,不会每次都配合教师认真完成学习任务.这还使得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分散,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四)对合作的评价缺乏合理性和有效性
在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评价是十分重要的,其能够使学生得到积极的反馈,让学生明确自身的学习情况,确定后续学习的方向.在传统课程教学开展过程中,很多教师没有对合作学习进行过程评价,或给出的评价较为单一.学生在接受评价的过程中始终处在被动位置上.因此,教师在对合作进行评价时要注意避免这种情况,以达到最佳的课程教学效果.
三、初中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应用策略
(一)科学划分学生合作学习小组
对学生实施科学的组别划分是发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优势的前提,教师对学生分组的质量直接对学生的合作学习效果产生影响.首先,教师应该对学生有足够的了解.教师可以利用1—2个星期仔细观察学生,分析每名学生的性格、学习态度、合作意识等.教师也可以与学生谈话,从而了解学生的学习目标和运用的学习方法.基于此,教师对学生进行全面分析,将学生的特点罗列出来.其次,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后,组织他们进行磨合.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的依据有兴趣爱好、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小组间成员应数量相同,学习能力和性格互补.教师再从每个小组中选择一名合适的学生作为临时组长,带领组员进行磨合.最后,教师要帮助成员建立稳固的关系.在磨合过程中,教师应该仔细观察,了解每个小组的实际情况,遵循“组内异质和组间同质相结合”的原则,对小组间成员进行合理调整,并选出合适的学生作为正式组长.
(二)以合理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自主分工
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初中数学教师应该设定具体且清晰的目标.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还能够为学生提供明确的学习方向.例如,讲解“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这个部分时,教师可以设定教学目标为“让学生能够运用SAS定理判定三角形是否全等,能够运用全等三角形定理证明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与对应边相等”.然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组内仔细探讨,对每名成员的职责进行合理划分.为了达到理想的合作学习效果,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小组成员职责分工图,也就是每个小组都需要确定纪律员、计时员、统计员等,成员分别承担不同的职责.比如,纪律员负责维持组内合作学习的秩序,统计员负责记录并整理每名成员的观点.每个小组应该在组内分析每名成员的学习能力与优势,做好分工,围绕“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这个知识点进行合作探究,积累更加丰富的学习经验.
(三)优化学生合作学习模式的结构
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能够保障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同时组员互相监督、互相帮助,共同完成教师所布置的预习、学习与复习任务.所以,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应该结合实际教学情况为学生拓展学习范围,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长此以往,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质量.例如,在讲解到“二次函数及其图像”这个部分时,在正式开始教学活动前,教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预习,在组内分析二次函数的性质与其图像的特点,使学生能够对本节课的数学知识形成基本认知.为了提升学生的预习质量,教师可以适当干预小组合作学习的计划,指导他们设计合理的预习计划.每个小组要完成教师布置的前置作业,即画出二次函数的图像,总结二次函数的概念,以检测预习效果.最后,每个小组展示学习成果,如果存在异议,那么就进行集体讨论,提高预习环节的学习质量.
(四)引入合作形式开展实践活动
现阶段,教育界倡导教师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更好地巩固知识,探寻知识和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所以,在现阶段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合作形式引入实践活动,让学生以合作的方式进行实践,实现知识的内化和巩固,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完“勾股定理”一课之后,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对内容进行内化和掌握,教师可以联系实际来组织和开展实践活动.如教师为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合作完成探究任务:(1)联系生活实际,寻找生活中和勾股定理有关的现象;(2)结合生活情境,设计数学习题;(3)对设计好的问题进行解答,感受实际生活中数学知识的存在.在后续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自己任务的完成情况,使得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真正让学生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巩固和内化知识.
(五)针对合作学习建立教学评价体系
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教学评价是一个关键环节,其是随教学活动推进形成的价值判断.教学评价指对已经发生的教学活动进行细致分析,分析其中的优点与不足.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建立契合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评价体系,突出教学评价的动态性与多元性,同时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及教师评价.例如,讲解到“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这个部分时,教师可以借助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每个小组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知识解决生活化问题,并根据各个小组解决问题的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每个小组应该先独立思考,列出并解答二元一次方程组,在组内共享解题思路,分享解题方法,如换元法、代入法、直接设未知数法、间接设未知数法等,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然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评价,引导学生全面分析自己的学习成效,评价本组成员参与合作学习活动的情况、是否实现了有效合作、是否存在一些错误行为等.这一过程也是学生反思的过程,有利于学生改进合作学习中的不足.
结 论
综上所述,合作学习模式已经成为每位初中数学教师乐于选择的新型教学方法.从实际教学过程来看,教师应该科学划分学生合作学习小组,以合理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分工,优化学生合作学习模式的结构,对合作学习建立教学评价体系.本文对初中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展开的一系列解读,希望能为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工作的质量提供一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