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高校瑜伽课程现存问题及改进研究*
2023-01-19徐娜娜
徐娜娜
(天津医科大学,天津 300070)
随着社会发展节奏加快,高校学生群体中存在的学习压力大、心理焦虑、人际交往困难等问题日益凸显。由于缺少及时有效的疏导,学生因这些问题采取极端做法的案例屡见报道。此外,有诸如含胸驼背、肥胖等体态问题及失眠头痛等亚健康状况的学生也不在少数。因此,在高校开展一门帮助学生调适身心的课程势在必行。
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以“高校瑜伽”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发现,第一篇主题文章于2005年发表,此后相关研究速度呈现缓慢-快速-平稳的特点[1],研究内容从课程开设的可行性逐步过渡到课程模式构建。阶段性开课反思及问题总结类的文章关注的往往是某一学校或地区课程开设的问题,对其他地区或院校开设瑜伽课程指导意义有限。基于此,本研究通过文献综述,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及与往期选课学生的访谈,汇总并补充高校瑜伽教学中现存的常见问题,并对这些问题加以分析,进而提出相应对策,以期对高校瑜伽课程的开设及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1 瑜伽概述与高校瑜伽的定位
1.1 瑜伽概述
Yoga(瑜伽)一词源自梵文词根Yuj,意为“结合”或“合一”[2]。从精神层面上说,这种合一是个体意识(Atman)与宇宙意识(Brahman)的结合,类似于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在具体实践层面,瑜伽是引领练习者实现身体、精神和情感平衡的一系列方法,也是能够融入日常生活当中帮助练习者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的一门科学。
瑜伽流派众多,习练方式不一而足。以传统瑜伽—王瑜伽(Raja Yoga)为例,王瑜伽包含禁制(Yama)、劝制(Niyama)、体式(Asana)、调息(Pranayama)、制感(Pratyahara)、专注(Dharana),冥想(Dhyana)和三摩地(Samadhi,超意识状态),共八个部分,故又被称为八肢瑜伽(Ashtanga Yoga)[3]。可见,体式练习仅是瑜伽的一个方面,而不等同于瑜伽。将体式练习与瑜伽等同的错误认知会导致学习者过分强调外在练习,而忽略瑜伽对引领身心和谐及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的指导作用。高校瑜伽课程不能以体式练习为导向,专注学生在身体层面的练习,而应该让学生对瑜伽建立起一个全面、正确的认知,有了正确的认识后,才能真正体会到瑜伽练习的精妙之处。
1.2 高校瑜伽定位
高校瑜伽要从在校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结合学校或地区特色开展教学。
瑜伽中的体位法、调息法、专注练习能够直观地展现教学效果,均适用于课题教学。通过肢体舒展、呼吸掌控与专注练习(冥想是深度专注后自发产生的状态,故一般的冥想从严格意义上讲只能称为专注练习),学生逐步由外在习练转向内在改变,不仅能够改善体态,更能提高情绪控制力,提升稳定性与专注力。此外,一些特色院校(如医科类大学)可在教授基础瑜伽内容的前提下,结合本校优势学科,开设具有本校特色的瑜伽课程(如理疗瑜伽)。为实现瑜伽教学的本地化、特色化,多学科教师可以协同完成教学甚至通过高校间互助合作开展瑜伽教学。
2 瑜伽课程现存问题
2.1 师资水平不足
瑜伽进入高校已有十几年的时间,但开设瑜伽专业的高校却寥寥无几。从已发表文献来看,国内多数高校瑜伽任课教师为“改行”的中青年体育教师,主要由体育舞蹈、健美操、体操等专业老师转行而来。其中,部分老师通过参加社会上开设的瑜伽师资培训班取得了相应的证书。但实际情况是,国内的瑜伽培训班鱼龙混杂,教学水平参差不齐,且并无统一的培训内容和考核标准。很多人在200 h 瑜伽入门培训后并没有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练习及积累,便开始开课教学,教学质量堪忧。更有部分老师凭借自己在体育学科内积累的教学经验,通过阅读书籍、参照网络教学视频进行自学,将这些材料进行整合后直接用于教学。这种不规范的学习过程势必会影响到实际的瑜伽教学效果,如有不慎,甚至会导致“瑜伽伤”[4]。瑜伽师资水平不足成为高校开设合格瑜伽课程急需应对的大难题。
2.2 欠缺理论讲解
国内高校瑜伽课程的内容多集中在体式练习上,对瑜伽基础理论讲解并不多。很多学生学完瑜伽后仍认为“瑜伽就是拉伸”,瑜伽就是身体练习,对体式背后的内涵意义一无所知,更不用说能够运用瑜伽理念培养觉知,指导自己的学习与生活。以瑜伽体式战士式为例。愤怒之时,我们往往会产生内心的冲动,悄悄起心动念想要报复或者策划一场争吵。如果了解战士式背后的故事,看到勇士虽有力量却行为冲动导致了严重的后果,我们不禁就会反思:如何能够抑制住白热化阶段下的冲动。《瑜伽经》第1 篇第33 条做出了完美的指引:“为快乐的感到快乐,对痛苦的心怀悲悯,为善良正义而欢喜,对邪恶漠然以对,如此令心保持平静而不受干扰。[5]” 实际上,即便是简单的体式练习,也有更深层次的内涵意义,理解这些意义能够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与身边的一切生命紧密联系在一起。
高校瑜伽课堂缺乏理论讲解的最主要原因是多数瑜伽任课教师本身并不具有完备的瑜伽知识储备[6]。授课教师大多属于“半路出家”,他们自身对瑜伽的了解不够系统和深入,对瑜伽哲学经典的研读也并不多,因此课堂内容单薄浅显。其次,课程开设学时有限,任课教师可能无法在课堂短暂的时间内完成瑜伽理论与瑜伽实践双重教学任务。
2.3 存在认知误区
对瑜伽缺少正确认知而开展瑜伽教学的院校不在少数,其中一种非常典型的错误做法是瑜伽体式配乐完成[7],将培养专注,感受身心合一的瑜伽课变成了形体课。除艺术院校开设舞韵瑜伽或课堂融入美育元素之外,正常瑜伽授课应当引领学生关注呼吸与动作,保持意识专注,感受身心由内而外的变化,而不是在欣赏音乐美感的同时舒展肢体,导致意识外散。
对瑜伽的错误认知还体现在瑜伽考核方面。瑜伽给练习者带来的不仅有身心层面的改变,还有社会适应能力、思想品德等方面的提升[8],因此对瑜伽学习效果的考核也应该是多元化的。简单地用体式技能掌握情况或学生在诸如短跑等体育项目中的表现来判定瑜伽学习效果是极其片面和不可取的。这些做法直接导致学生在选课时因为“自己柔韧性不好”“耐力不够”而拒绝选修瑜伽课。
2.4 教学条件缺失
瑜伽课适宜在通风隔音、宽敞明亮的室内进行。而目前许多高校面临选课人数过多,教室空间不足的情况[9]。为最大限度保证教学效果,瑜伽课程适合小班教学,理想状态下,人数应当控制在15 人左右。如果空间大学生多,则需配置相应助教人员保障教学顺利完成。目前,国内高校瑜伽课大多由一位老师独立完成,在学生人数多,课堂时间有限的情况下,老师很难给予学生个性化指导。其次,高校瑜伽课堂目前缺少教学可用的中文版权威瑜伽教材[10],这无疑加大了瑜伽教师备课的难度。
3 瑜伽课程改良建议
3.1 系统学习瑜伽,避免瑜伽伤害
师资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高校瑜伽课程质量的好坏。瑜伽本没有伤害,造成伤害或受伤害的往往是技艺不精的授课者或盲目的练习者。瑜伽教师在自我提升时,应当选取国内外正规瑜伽培训学校或机构系统深入地学习瑜伽,绝不能靠几本书和一些网络视频“自学成才”,将所看所学的内容照葫芦画瓢搬到高校瑜伽教学中,导致“瑜伽伤”的出现。此外,教学内容应当是自己熟悉且擅长的,保障学生的安全。
3.2 加强理论学习,做好知识储备
瑜伽理论不仅能引发学生对生活及学习的深入思考,端正人生态度,而且能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将瑜伽垫上的练习融入现实生活,拥有更为敏锐的觉察力。因此,要上好瑜伽课,任课教师应当熟悉瑜伽经典,强化自身对瑜伽理论知识的学习,做好相应的知识储备。在课堂时间有限的情况下,积极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11],将授课内容有机安排到线上线下不同的教学环节中,为学生系统学习瑜伽提供充足的学习机会。
3.3 正确宣传引导,调整教学内容
正确认识瑜伽是学习瑜伽的第一步。瑜伽教师可以通过开设讲座、借助网络公众平台等途径宣传瑜伽基础知识。有不少高校选修瑜伽课的学生绝大部分是女生,男生偏少[12],这一现象与瑜伽宣传不到位有很大关系。此外,瑜伽课程开展过程中要注意收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反思及建议,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学生实际需求做出适当调整。例如,针对有痛经问题的学生,可建议其练习仰卧束角式、猫伸展式等体式进行缓解,让学生所学与他们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起来。
3.4 争取院校支持,合作开发课程
高校瑜伽教师应努力争取院校在开课场地、教学设备等方面的支持。北方及部分南方地区冬天气温低,室内温度控制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制热条件达不到,可以通过缩减课时或增加上课频次,在温度适宜的时间开课。此外,瑜伽学习不受性别、年龄、信仰、地位等外在条件制约,因此,瑜伽授课绝不是体育老师的“专利”,任何热爱瑜伽,有志于传播瑜伽的高校老师都可以参与到瑜伽教学活动中。同一院校不同学科教师可以合作开课,充分发挥本校特色,甚至争取校际间合作开课。随着高校瑜伽课程的开展,具有校级或地区特色的教材定会不断涌现,国内高质量瑜伽教材的出版也指日可待。
4 结论
虽然瑜伽课程在国内高校已经开设了十几年,但师资水平、授课内容、认知及教学条件等方面的问题仍然存在。为顺利开展瑜伽教学,高校瑜伽教师应当系统学习瑜伽,加强瑜伽理论学习,正确地宣传瑜伽,并争取所在学校的资金及政策支持,积极与本校甚至其他院校老师合作。解决这些基本问题后,高校瑜伽教师可以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创新瑜伽教学方式[13-14],构建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15],进一步提升高校瑜伽教学水平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