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与MR鉴别眼眶良恶性肿瘤的影像特征研究

2023-01-18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24期
关键词:眼眶恶性信号

许 旭

(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影像中心 江苏 徐州 221000)

眼眶肿瘤在眼科中较为多见,根据恶性程度分为良性肿瘤、恶性肿瘤,有原发性肿瘤和继发性肿瘤之分,该病主要起源于眼眶内的病变,可导致患者视力低下或者功能障碍,严重威胁了患者生命健康[1]。良性肿瘤患者预后较好,而恶性肿瘤患者预后较差,仅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难以鉴别恶性程度[2]。既往多是活检穿刺进行鉴别诊断,但是存在一定的创伤性和风险性[3]。近些年来,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及磁共振(MR)检查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种疾病的诊断,CT和MR用于眼眶肿瘤的检查中可对于肿瘤的位置、肿瘤的形态特征、瘤体的大小及瘤体与临近组织关系均可在影像图片上清晰显示,在眼眶肿瘤的诊断中经常被应用[4]。然而部分患者影像学检查中肿瘤的结构特征性变化不明显,导致鉴别肿瘤的良恶性存在一定困难。本文将61例眼科良恶性肿瘤患者纳入研究,分析CT和MR用于鉴别良眼眶良恶性肿瘤的影像学特征,探讨其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61例眼眶肿瘤患者影像学资料及临床资料并作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通过病理检验确诊眼眶肿瘤,其中恶性肿瘤患者22例,良性肿瘤患者39例;包括男性35例,女性26例;年龄26~75岁,平均年龄(45.68±5.12)岁;病程3~12个月,平均病程(5.86±1.53)个月。所有患者合并视力障碍和眼球运动障碍,部分患者合并眼睛疼痛和复视。

纳入标准:①符合眼眶肿瘤的诊断标准;②首次检查及手术,复发病例除外;③所有患者经手术后已获取病理结果;④患者或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⑤意识清晰,可与医护人员正常交流;⑥影像图像质量良好,满足分析要求。排除标准:①伴有其他眼部疾病患者;②伴有多器官衰竭患者;③伴有其他肿瘤疾病患者;④精神疾病患者;⑤存在CT、MR检查禁忌证患者。

1.2 方法

CT检查:采用西门子双源CT,常规平扫,除去患者头部金属物,嘱患者仰卧位于扫描床上,下颌内收,两侧身体与台面等距,头颅和身体正中矢状面垂直于台面中线,嘱患者在扫描时眼睛静止不动,铅衣覆盖扫描以外部位予以防护,利于机器的定位线确定扫描范围,扫描方法:内定位线对准颅顶上缘,水平定位线对准外耳孔,定位线的中线与头颅正中矢状面重合。选取头尾向扫描方向,定位像取侧位向,扫描基线取听眦线,扫描位置自眼眶下缘逐渐扫至眼眶上缘。扫描参数设置:管电压120 kV,管电流28 mA,层厚2 mm,并进行冠状位及矢状位重建。

MR检查:采用飞利浦3.0T MR仪,给患者佩戴耳塞,保护听力,下颌内收,肩部紧贴线圈,左右居中,三角垫固定头部,定位中心位于眼眶,嘱患眼球静止不动,嘱患者激光灯经过眼睛时必须闭眼,进行眼眶MR常规平扫。先行眼眶常规平扫检查,扫描眼眶冠状位及轴位的T1序列,T1参数设置:TR=700 ms,TE=10 ms,层厚3 mm。扫描眼眶矢状位、冠状位、轴位的T2序列,T2参数设置:TR=4 000 ms,TE=79 ms,层厚3 mm。

两项检查结束后,所有患者的影像检查图像均由我院2名具有相关资格证书且影像诊断经验丰富的影像诊断医师分别独立阅片,分析其影像特征,获取诊断结果,诊断意见有争议时,由放射科专家组主任医师共同分析得出一致的诊断意见。

1.3 观察指标

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和MR影像诊断结果,对比眼眶良恶性肿瘤的CT和MR鉴别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恶性预测值及良性预测值。对比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病灶的影像学特征。

1.4 图像分析

对所有患者的图像进行分析,包括:①病变的部位,将眼眶分为肌锥外区域、肌锥中区域,眼前区域;②病变的形态;③病变的大小、边缘;④病变的信号、强化方式;⑤病变的周围结构关系;⑥病变导致的骨质破坏程度。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Kappa检验一致性水平,Kappa值≥0.75表示一致性良好;Kappa值在0.4~<0.75表示一致性一般;Kappa值<0.4则表示一致性较差。

2 结果

2.1 患者眼眶肿瘤病灶病理检查结果分析

本次研究中眼眶肿瘤患者共61例,恶性肿瘤患者22例(36.07%);良性肿瘤患者39例(63.93%)。

眼眶良性肿瘤:血管瘤14例(35.90%),混合瘤(多形性腺瘤)7例(17.95%),囊肿6例(15.38%),孤立性纤维瘤3例(7.70%),lgG4相关性疾病、脂肪瘤各2例(5.13%),皮样瘤、神经鞘瘤、囊性畸胎瘤、黄色瘤、骨瘤各1例(2.56%);

眼眶恶性肿瘤:淋巴瘤11例(50.00%),睑板腺癌3例(13.63%),视网膜母细胞瘤2例(9.10%),基底细胞癌2例(9.10%),腺样囊性癌、浆细胞瘤、浸润性腺癌、恶性黑色素瘤各1例(4.55%)。

2.2 CT及MR眼眶肿瘤良恶性诊断结果对比

MR诊断结果中,恶性21例,良性32例,误诊7例,漏诊1例,Kappa值=0.732,提示MR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一致性较强;CT诊断结果中,恶性19例,良性29例,误诊10例,漏诊3例,Kappa值=0.568,P<0.001,提示CT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一致性中等。见表1。

表1 CT及MR眼眶肿瘤良恶性诊断结果对比 单位:例

2.3 CT及MR鉴别诊断眼眶肿瘤良恶性的诊断效能对比

CT及MR鉴别诊断眼眶良恶性肿瘤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恶性预测值及良性预测值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2 CT及MR鉴别诊断眼眶肿瘤良恶性的诊断效能对比[%(n/m)]

2.4 CT及MR鉴别诊断病灶影像学特征分析

两组患者眼眶肿瘤病灶的大小、病灶部位、累计象限数量上无显著差异(P>0.05),对比病灶边界、形态、位置以及骨质破坏情况差异显著(P<0.05)。见表3。

表3 两组病灶特征分析 单位:例

2.5 两组图像T1信号特征的对比

两组在T1信号、T1信号均匀性、T2信号均匀性、强化方式、CT值上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在T2信号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图像T1信号特征的对比 单位:例

3 讨论

眼眶肿瘤的患病率逐年升高,多发生于眼眶部位,种类和生长方式较多,位置较为隐匿,患者临床症状初期并不明显,随着肿瘤体积异常变化,患者出现眼睛视力下降和疼痛等,增加了临床诊断难度,漏诊率也相应得增高,尤其是老年患者,预后不理想[5]。临床目前治疗眼眶肿瘤多采用手术治疗,然而受到肿瘤的性质和生长位置、大小等风险因素,需要充分的考虑术前准备和术后并发症状和康复情况,因此,提升眼眶肿瘤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对有效的选择临床治疗方案和预后具有关键性作用[6]。目前,CT和MR检查是临床常见的影像检查方式,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类疾病的诊疗中,临床眼眶肿瘤患者在诊断中也较为普遍的应用CT及MR检查。CT和MR同属医学影像学范畴,但是二者存在本质差异。CT是利于X线成像原理形成图像,根据密度值评估检查,对人体有辐射[7]。MRI是将人体置于特殊的磁场中,利用射频脉冲加速人体内的氢核,使氢核发生共振并吸收能量。停止射频脉冲后,氢原子核以一定频率发射无线电信号,并释放吸收的能量,由体外的接收器记录下来,并通过电子计算机获取图像[8]。CT的分辨率高于MR,对心力衰竭或有异物的物体不能进行MR检查。MR对血管、神经、肌肉、肌腱、韧带和透明软骨等组织具有高分辨率,CT在检查骨骼、肺部和出血方面具有优势。本次研究探析CT与MR鉴别眼眶良恶性肿瘤的影像特征,为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及患者的预后提供保障。

本次研究中对比两组病灶部位、大小、形态、边缘、质破坏、位置差异及累计象限数量上无显著差异(P>0.05),对比两组T1及T2信号、T1及T2信号的均匀性、强化方式、CT检查结果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T2信号差异显著(P<0.05)。眼眶良性肿瘤中T2序列呈高信号,由于本次研究良性肿瘤患者中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占比较高,占比14/39,超过眼眶良性肿瘤的35%,血管瘤肿瘤间质内液体较多、血流缓慢可使T2呈高信号。良性肿瘤多呈膨胀性生长,边界清晰,形态规则,瘤体增长过大时,可压迫骨质变形,少伴有骨质破坏[9]。本次研究中,眼眶恶性肿瘤T2呈等信号,本次研究中淋巴瘤患者占比11/22,超过眼眶恶性肿瘤总数的35%,眼眶淋巴结瘤的肿瘤间质成分少,瘤体的密度较高,高密度可使T2加权呈等信号。眼眶恶性肿瘤多呈侵袭性的生长方式,导致肿瘤边缘不清晰,形态不规则,骨质破坏明显。分析本次研究中11例眼眶恶性淋巴结肿瘤患者的影像表现特点显示:眼眶恶性淋巴结瘤好发于眶隔前区、泪腺区,可向肌锥内、外侧区侵犯,外上象限较多,因眼眶淋巴结组织多位于眼睑、泪腺、结膜区域,所以这些位置好发淋巴结瘤,随着瘤体生长体积增大,可侵犯颞侧眼睑及眶深部肌锥内外间隙,11例淋巴结瘤患者中病变多以弥漫性生长,CT结果显示病变呈均质稍高密度影,MR结果显示病变呈T1WI等信号或稍低信号,T2WI稍高信号,增强扫描病变呈轻中度强化,强化均匀为主,主要由于淋巴结瘤细胞密度高、间质成分少的病理特征。检查中发现淋巴瘤邻近骨质破坏发生少,因其瘤细胞多根据肌锥外间隙、眼球或其邻近眶骨呈塑型性生长,少有骨质破坏。

本次研究显示,MR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一致性较强,CT诊断一致性中等。CT鉴别诊断眼眶良恶性肿瘤诊断效能与MR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使用CT和MR诊断眼眶恶性肿瘤均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眼眶部位序列图像稳定性较低,MR鉴别诊断容易出现伪影,影响检查结果;CT对钙化、出血的灵敏度较MR高,MR时间分辨率较CT高,可规避CT鉴别的不足。由此可见,在临床鉴别诊断眼眶良性肿瘤及恶性肿瘤中,CT及MR检查均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CT及MR鉴别诊断眼眶良恶性肿瘤均效果显著,建议临床结合实际情况选择诊断方式。

猜你喜欢

眼眶恶性信号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完形填空二则
卵巢恶性Brenner瘤CT表现3例
孩子停止长个的信号
想要醒得快?早起揉揉眼眶
眼科疾病中的“狠”角色——眼眶病
基于LabVIEW的力加载信号采集与PID控制
24例恶性间皮瘤临床分析
多层螺旋CT在甲状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高处信号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