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PA不同图像后处理技术与触发点位置对诊断准确性的影响

2023-01-18王海滨李立强张振明尹晓霞曾凡学杜小蕊董险峰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24期
关键词:亚段栓子肺静脉

王海滨,李立强,张振明,尹晓霞,曾凡学,杜小蕊,董险峰

(滦州市人民医院影像科 河北 唐山 063700)

近年来,由于人们经济水平不断提升,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的大幅度改变,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1-3]。而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常见疾病类型,该疾病较为危急,不及时治疗极易造成患者残疾与死亡,因此对于该类疾病,提前确诊尤为重要[4-6]。目前临床常使用影像学检查进行确诊,而肺动脉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 of the pulmonary artery,CTPA)可快速为患者进行检查,并且无创性,特异度、灵敏度较高,广泛应用于临床。CTPA可以快速、完整呈现将肺动脉干与其分支,后处理技术可呈现所需病变影像,对于PE诊断、治疗有重要意义[7-9]。但在临床中由于肺动脉循环时间有限,因此CTPA检查时,采集时间受限,存在一定扫描时机不精准的情况,因此需要优化CT扫描程序及图像后期处理技术,以降低检查影响受静脉干扰程度,达到预期诊断效果[10]。本研究选取2020 年3月—2022年3月选择我院疑似PE患者66例进行分组探究,分析CTP不同触发位置与成像图像技术对治疗诊断的影响,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于滦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疑似肺动脉栓塞(PE)患者6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中男19 例,女14例,年龄29~75岁,平均(52.18±7.67) 岁;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18.75~25.35 kg/m2,平均(21.70±1.58)kg/m2;其中外科手术后呼吸困难2例,呼吸困难、胸闷、胸痛10例,咯血4例,呼吸困难、胸闷12例,肺部肿瘤2例,肺动脉高血压1例,PE治疗后复查2例。观察组中男18例,女15例,年龄28~76岁,平均(52.55±7.85)岁;BMI 18.53~25.52 kg/m2,平均(21.52±1.68)kg/m2;其中外科手术后呼吸困难1 例,呼吸困难、胸闷、胸痛11例,咯血5例,呼吸困难、胸闷13例,肺部肿瘤1例,肺动脉高血压1例,PE治疗后复查1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符合《2018年<肺血栓栓塞症诊治与预防指南>解读》[11];②患者均自愿参加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③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胸闷、呼吸困难、胸痛、憋气等症状。排除标准:①碘过敏者;②肺部弥漫性疾病患者;③肾功能严重障碍者;④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⑤临床资料不完整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CTPA检查,利用东芝Aquilion64扫描机检查,调整参数(管电压:120 kV,准直宽度:0.5 mm×64 mm,球管转速:0.5 s/r,层厚:0.5 mm,螺距P值:1,FOV:350 mm,层间距:0.5 mm,矩阵:512×512),检测范围:肺尖至膈顶水平位置。指导患者进行仰卧位,叮嘱患者脚先进,双手上举过头,从头侧至足侧,在检查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进行屏气,实在无法完成者,保持平静均匀的呼吸,选用工作站处理数据。利用高压注射器、20G留置针,经肘前静脉注入碘克沙醇320 mgI/mL,流速:4.5 mL/s。

对照组:触发点感兴趣区ROI置于肺动脉干,阈值:80 HU,达阈值自动触发扫描,触发后,延迟时间:3 s,采集数据频率1 s/次,对比剂总量约为50 mL。用骨算法图像重建,参数:层间距(1 mm)、层厚(1 mm),采用西门子Syngo.via上传扫描图像至工作站,分析处理。对图像以容积再现技术(VRT)、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等实施重组。

观察组:ROI位于主动脉窗水平上腔静脉,对比剂总量:30 mL左右,阈值90 HU,延迟时间、采集数据频率及其余条件与对照组相同。

两组药物注射完毕后,追加20 mL 0.9%氯化钠溶液,注意流率相同。

1.3 观察指标

分析经MPR、VRT、MIP等重组方式对患者不同位置肺动脉栓塞栓子的监测情况;对比两组患者不同位置CT值;对比两组6级肺动脉显示率

检查者图像后处理重建工作均由同一名放射科医师完成,处理后,由2名副主任级别影像学诊断医师进行诊断,双盲法分析后并分析图像质量及诊断。主要测量肺动脉主干、右下肺静脉CT值。CT值测定时,ROI面积:0.5 cm2,其位于右下肺静脉起始部、左右肺动脉分叉前方肺动脉主干。并记录以上段肺动脉栓子数量,其中肺栓塞肺段、其下方肺动脉栓子数量按段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不同重组方式对肺动脉栓子的检测情况

66例患者中,经金标准“X线肺动脉造影”,确诊为PE的患者40例,存在684个栓子,三种方式对左右肺动脉干检测均为100.00%,另外MPR对段肺动脉、叶肺动脉、亚段肺动脉的检出率为100.00%,仅亚段以下肺动脉较低,而MIP对该段检出率高达92.00%。见表1。

表1 比较不同重组方式对肺动脉栓子的检测情况[n(%)]

2.2 对比两组患者不同位置CT值

观察组右下肺静脉、肺动脉干CT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不同位置CT值( ± s,HU)

表2 比较不同位置CT值( ± s,HU)

2.3 对比两组6级肺动脉显示率

观察组6级肺动脉显示率90.91%与对照组的78.79%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3。

表3 比较6级肺动脉显示率[%(n/m)]

3 讨论

心血管疾病中PE的诊断,临床常采用CTPA检查技术诊断,该技术主要分为三方面,第一,参数,它的优化选择,可以保证推向质量的基础,为医生提供判断依据[12-14];第二,数据采集,属于患者基础准备工作,如:对比剂用量、浓度、流速、触发点位置方式选择、阈值设定等[15-16];第三,图像与对比剂浓度、流速密切相关,可以呈现动脉强化峰值,让患者细小动脉清晰呈现。

本研究中,而两组患者CTPA检测后6级肺动脉显示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李立等[17]学者研究一致。提示,ROI在不同位置对6级肺动脉显示清晰度并未存在过大差异。两主要是因为利用64排螺旋扫描模式,两组患者检查保持流速、浓度保持不变(流速:4.5 mL/s,浓度:320 mgI/mL),对于患者来讲,扫描时间一般为5~6 s,时间延长则注意对对比剂剂量进行增加。同时检查后,观察组右下肺静脉、肺动脉干CT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周运锋等[18]学者研究结果具有相似性。提示,与肺动脉干相对比,ROI在上腔静脉内可以更好地成像,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分析原因主要是因为:上腔静脉达阈值后,检查床移至主动脉弓上缘和对比剂循环至肺动脉均需3 s,肺动脉峰值点正好是开始扫描时间,数据采集发生在肺动脉峰值,减少肺静脉显影干扰因素,减少对比剂总量,同时也能调高肺动脉显影质量。但有严重心功能障碍的患者对比剂到达肺动脉时间远长于机架移床时间,导致扫描点落在峰值点前,无法获得满意图像,因此此类患者应慎用。在实际检查中,MPR虽可多方位呈现血管图像,但人体实际肺动脉亚段与其分支动脉较为复杂、细小,所以也会存在一定的遗漏。而VRT整体观好,可全面呈现肺动脉解剖结构,对于细小动脉的观察同样存在一定限制,需肺动脉显影密度高作为基础,经过后期软件处理后,利用去骨功能使静脉去除或肺静脉不显影,对于肺动脉边缘的栓子探查及显示效果较好,但肺动脉中央细小栓塞却无法清晰显示。而MIP可以很好显示细小分支栓塞、段及段以上肺动脉栓塞,对于薄层毫无问题,但是因实际人体结构中,存在部分覆盖问题,因此评价栓塞程度准确性也受到限制,如层厚过厚时则会出现遗漏;肺静脉强化现象,也会对图像有所干扰。本研究66例患者中,确诊为PE的患者40例,存在684个栓子,三种方式对左右肺动脉干检测均为100.00%,另外MPR对段肺动脉、叶肺动脉、亚段肺动脉的检出率为100.00%,仅亚段以下肺动脉较低,而MIP对该段检出率高达92.00%。提示,在不同重组方式中MPR的诊断准确性较高,在亚段以下肺动脉检出中可结合MIP,提高检出的准确性,是PE诊断的主要依据。

综上所述,CTPA检查中,ROI上腔静脉可节约对比剂用量,可提升图像清晰度与质量。与VRT、MIP相对比,MPR检出率更高,在临床检测中,应综合运用,更有利于提高病变的显示效果,保证诊断准确性。

猜你喜欢

亚段栓子肺静脉
东胜气田锦30井区盒1段储层非均质性特征
留守儿童栓子
改良膨胀萎陷法界定肺段间交界面的精确性评估
三维影像重建支气管、血管引导胸腔镜精准肺段、肺亚段切除段间区域结节的策略探讨*
冠状切面在胎儿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超声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蓝狐
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肺静脉狭窄的诊治进展
心房颤动患者左右下肺静脉共干合并左侧房室旁道一例
海外页岩油气纵向地质甜点识别方法
栓子他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