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眠药治失眠也要谨防成瘾
2023-01-17孟意琳杭州市中医院
□文/孟意琳 杭州市中医院
近来,我院临床心理科门诊的医生们发现了一件“怪事”,有不少失眠患者来门诊就诊时,好像都约定好了似的,点名要配“思诺思”。
“思诺思”即“唑吡坦片”,是一种新型的非苯二氮卓类镇静催眠药物,它具有镇静作用较强、起效快、半衰期短(仅为2.5小时左右)的特点,因此在临床上常用于以入睡困难为主诉的失眠患者。
吃药能搞定失眠这想法很危险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存压力逐渐增大,失眠相关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连带着镇静催眠药的市场需求也增大。对于失眠患者来说,服用安眠药可以加快进入睡眠状态,改善睡眠整体质量,跟药物带来的副作用相比,收益明显高出风险。但是,如果持续用药,安眠药物依赖(成瘾)的隐患就不得不重视了。
类似病例就在医院临床心理门诊发生过:73岁的黄大爷上了年纪后患上失眠,一开始服用安眠药非常有效,尝到甜头的他心想:既然服用安眠药有效,那就一直吃下去好了,只要睡得好其他不必在意。
抱着这种想法,当黄大爷发现一颗安眠药逐渐失去原有效果时,就想当然地自行增加药量了,两颗、三颗、四颗……药量越来越多,但药效却仿佛停滞了,直到有一天黄大爷的老伴发现家里安眠药消耗快到不正常,才赶忙通知子女带着黄大爷来医院就诊。
此时的黄大爷已经到了每天晚上需服用8颗安眠药才能“睡个好觉”的地步。经过详细询问病史后,黄大爷被诊断为长期慢性失眠,且已经对安眠药有了依赖性,需要住院治疗。
根据患者病况,医生为黄大爷制订了详细的个性化治疗方案,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最终成功将安眠药服用减量,替换为更为安全的用药方案,防止了更危险的药物中毒事件的发生,现在“戒药”成功的黄大爷正努力靠自己的力量恢复睡眠质量。
“安眠”未必“安分”
安眠药在我国属于管制药品,需要严格遵医嘱服用,不可私自购买使用。而“思诺思”属于第二类精神药品,管制使用更加严格,且长期服用可能会产生一定的依赖性,依赖的风险随着剂量和治疗时间的增加而提高,在有精神异常、酒精或药物依赖史的患者中风险可能更高。
思诺思虽对单纯性的失眠、改善入睡困难有较好的疗效,但在服用期间必须遵医嘱,根据医生推荐的剂量与频次服用,千万不可随意加量。
对于失眠且伴有一定情绪问题的患者,单独使用镇静催眠药可能并不能起到很好的疗效,或者可能一开始有效,但药效会逐渐变差。这类患者需要睡眠与情绪共同治疗,在治疗方法上可以选用一些抗焦虑抑郁药物和镇静催眠药物合用,同时加用中药调理,这对改善病程中出现的一些躯体不适症状也大有帮助。
“是药三分毒”,这句老话不无道理,服用安眠药必然会产生依赖,而且根据个人体质不同造成依赖的时间也不同。除了依赖性外,安眠药物也会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可能会加重呼吸困难,诱发心动过缓、血压下降、心力衰竭等。若一次性大量服用还会造成昏迷和呼吸停止,酿成严重后果。
哪些人群不适合服用安眠药
●孕妇
孕妇妊娠期间严禁服用安眠药,尤其是妊娠前三个月,此时是胎儿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服用安眠药会对胎儿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如果孕妇睡眠质量较差,可以求助专业的医生进行指导和调节,不可盲目服药。
●哺乳期女性
哺乳期女性的用药安全可以参考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目录推荐。安眠药大多不属于安全的用药级别,所以一般不推荐哺乳期妇女服用。
●有饮酒习惯人群
酒精进入人体后会对人的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而安眠药的某些成分也会有类似的作用。喝酒后再服用,两者效用叠加可能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肝肾疾病患者
人体服用的药物都需要靠肝肾分解、代谢和排出体外。如果患有肝肾疾病的人经常服用安眠药,可能会使代谢后的药物成分无法正常排出,长期在人体内蓄积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婴幼儿
婴幼儿的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安眠药会造成孩子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严重时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
安眠药治失眠,也要谨防成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