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市忻府区糯玉米水肥一体化膜侧栽培技术
2023-01-15张九洲董丑芳
张九洲 董丑芳
(忻州市忻府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山西忻州 034000)
山西省是中国的“杂粮王国”,忻州市2014年被授予“中国杂粮之都”称号,该地昼夜温差大,独特的海拔和气候形成充足的日照环境,空气、土壤、地下水都保持着相对原始的状态,具有优质的杂粮种植环境。忻府区位于山西省北中部,忻定盆地西半部,地处东经 112°17'~112°58'、北纬 38°13'~38°41',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平原区无霜期150 d左右,≥10℃年有效积温为3 050~3 490℃,年降水量420~470 mm,全区土地面积1 954 km2。忻州市忻府区种植糯玉米起步早,发展速度较快,糯玉米已成为该地区一大优势特色产业。2011年忻府区被农业部授予“全国(糯玉米)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区)”称号,2012年忻州市糯玉米获农业部地理标志认证。忻府区解原乡北赵村天绿源食品有限公司绿色食品示范基地,自有耕地66.67 hm2,社员耕地133.33 hm2,综合技术应用面积33.33 hm2。示范基地交通方便,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土层深厚,农业配套设施齐全,是该地区糯玉米种植面积最大的基地,也是该地区最早种植糯玉米的发源地。
为了糯玉米产业的提质升级和进一步发展,笔者在忻府区解原乡北赵村天绿源食品有限公司绿色食品示范基地进行糯玉米种肥同播、水肥一体化、膜侧栽培等技术综合应用研究。2021年5月6日,综合技术应用区和普通地膜种植区各随机抽取3个地块进行出苗观测,综合技术应用区出苗率98.5%,普通地膜种植区出苗率95.1%。普通地膜种植区浇1次水用水900 m3/hm2,用时1 h;综合技术应用区浇水每开1个控制阀浇6 667 m2,用时1.5 h,用水量300 m3,相当于用水450 m3/hm2,用时0.15 h。追肥苗更旺(纯N≥32%)普通地膜种植区施225 kg/hm2,综合技术应用区施150kg/hm2。综上所述,综合技术应用区玉米较普通地膜种植区出苗率提高3.4%,一等品率提高7个百分点,可以节水450m3/hm2,节时50min。
糯玉米膜侧栽培与水肥一体化综合应用技术不仅省水、省肥、省工、省地、环保,而且可提高玉米出苗率和商品率以及水、肥和土地的利用率。该技术可为忻府区糯玉米产业的提质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也是保护自然资源、发展绿色农业的有效途径。现将糯玉米水肥一体膜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品种选择
种植品种可选择万糯2000。万糯2000是河北省万全县华穗特用玉米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国审玉米品种,出苗至鲜穗采摘期90 d,抗丝黑穗病、茎腐病,支链淀粉占总淀粉含量的98.72%,皮渣率3.86%。抗病性强,口感好。
2 整地铺管
该基地前茬秸秆作青秆饲料,经过及时处理根茬,清洁地面,在11月上冻前深翻30 cm,实施冬浇,提高土壤的蓄水保水能力,耕层解冻后及时施肥旋耕,使土壤达到深、肥、湿、细、松、平、净的要求,确保出苗快而齐、全而壮。4月2日按设计图在地头及周边铺设PVC-U管,4月6日铺设完毕。
3 隔离种植
为保证糯玉米的糯性品质,一般采用空间隔离(200 m以上)、时间隔离或障碍物隔离等方法种植。该基地连片种植,基地周围除绿化带外就是田间路、公路。完全符合障碍物隔离和空间隔离要求,而且提早分批种植,与普通玉米进行时间隔离[1]。
4 播种
4.1 种肥同播
玉米播种虽然实现了机械化,但施肥方式还比较传统,劳动力投入较多,加上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较多,造成农民在玉米施肥时直接将肥料撒施,使肥料淋失、挥发严重,“种肥同播”恰好解决了这样的问题。种肥同播就是在作物播种时,将种子和缓控释肥按有效距离同时播入田间(种子与肥料保持5 cm的距离)的一种操作模式,既提高农民施肥精准度,又省工、省时、省力,真正达到了“良种+良肥+良法”的配套。
膜侧精量联合播种一体机将铺膜、播种、镇压一次性完成。通过改装增加了喷药、施肥和铺管设施,实现了施肥、播种、铺膜、铺管、除草、镇压等作业一次性完成[2]。
播种时进行施肥,玉米种子播种深度在5 cm左右,肥料深度在10 cm左右,种子与肥料间隔5 cm以上[3]。宽窄行种植,大行距70 cm,小行距50 cm,株距25 cm。
4.2 膜侧播种
采用改装的2MBFC-1/2型膜侧精量联合播种机(繁峙县裕农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生产)进行播种,铺膜、施肥、播种、镇压、铺滴管一次完成。地膜宽度60 cm,地膜与地膜间距(露地)60 cm,铺膜采用不开沟铺膜,先用沙漏形的镇压辊将土壤压成微拱形,然后将地膜铺于其上,再在地膜两边覆土。玉米播于距离地膜边缘3~5 cm的露地上,播种深度根据干土层厚度确定(探墒播种),种子覆土厚度5 cm左右[4]。肥料施于离苗带10 cm左右露地部分土壤中,深度位于种子下方5~10 cm,播种株距根据种植密度调节。作业速度≤5 km/h。
5 膜带同铺
铺膜时,滴水带铺于膜下。播种前在地头将地膜与滴水带固定,每行播种完毕后,随时将滴水带打结并用土埋住。全部铺设完毕后,在出苗前接通滴水带和软带、PVC-U管。水、肥、农药等通过滴灌直接作用于作物根系,加上地膜覆盖,蒸发甚微,为作物根系发育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真正实现由浇地向浇作物的转变。
6 浇水
发生春旱时,播种后即进行第1次浇水。滴灌浇水是从根部滋润种子,没有在土表形成硬盖,促进了出苗。在玉米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吐丝期、灌浆期,根据土壤墒情滴水灌溉,采收前10 d浇水1次,以便更好地提高玉米的商品品质和食味品质。
7 肥分管理
为提高糯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应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重施攻苞肥。根据其需肥规律,氮、磷、钾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根据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和绿色食品规范,施用精制有机肥1 500 kg/hm2,复合肥(25-13-10)600 kg/hm2。
拔节期至孕穗期用水溶液态肥随水追施,追肥深度10 cm左右,距离根部5~10 cm。此外,也可根据需要,在扬花和灌浆期进行叶面追肥,一般喷施磷酸二氢钾500倍液,喷施时避开阴雨天,喷施后2 h遇雨要补喷。
8 病虫害防治
在病虫害防治上,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采取农业防治为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有机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8.1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虫品种,合理轮作;垄作栽培,严防积水;培育壮苗,提高抗逆性;发病初期及时摘除病叶和老叶,带出田外集中销毁。宜采用机械或人工除草。
8.2 物理防治
在玉米螟、棉铃虫等害虫成虫发生初期安装杀虫灯,每 2~3 hm2悬挂 1 盏电子杀虫灯(220 V,15 W),离地高度2.5~3.0 m;也可用黄板诱虫,黄板规格为20 cm×30 cm,放置 450块/hm2。
8.3 生物防治
合理利用天敌,优先采用赤眼蜂杀虫卡、植物食诱剂、昆虫性诱剂等生物防治方法防治病虫害。
8.4 化学防治
针对不同时期的防治对象,选择适合的农药品种,适期用药,轮换使用。每种农药连续施用不宜超过3次。多种病虫混发时,宜混合用药。在施药过程中,应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有益生物的杀伤率,避免对邻近作物产生药害。
9 收获
授粉后23~27 d,根据各地气候情况确定具体采收时间,以防采收过早或过晚影响其品质和营养物质的含量,真正做到成熟一批采收一批,为鲜穗销售和保鲜加工提供优质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