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小学生信息安全意识的培养策略

2023-01-14强琛

教育界·A 2022年33期
关键词:信息科技培养策略小学

【摘要】信息安全意识是信息科技课程核心素养的重要表现。在核心素养培养要求下,信息科技课程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应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促使学生能在掌握信息科技知识,发展相关技能的同时增强信息安全意识。文章从教学环境、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入手,阐述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生信息安全意识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小学;信息科技;核心素养;信息安全意识;培养策略

【基金项目】本文系宁夏第六届基础教育课题立项课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信息素养培养的策略研究—以银川地区部分中小学为例”(课题立项号:JXKT-JC-06-017)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强琛(1990—),女,银川市第二十一小学湖畔分校。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作为信息科技教学目标,同时解读了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提出了不同教学要求,如“能有意识地保护个人及他人隐私,依据法律法规合理应用信息”“能理解信息科技给人们学习、生活和工作带来的影响,具有自我意识和能力”等,这些要求直指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信息安全意识是指人们在头脑中建立起的信息化工作所必需的安全观念,包括信息安全认知、信息安全技能、伦理与法律意识、理性意识[1]。笔者讨论的信息安全意识是指以小学信息科技教学现状为立足点,以信息科技教学为依托,在掌握信息科技知识,锻炼相关技能的基础上,形成的安全防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观念。有效培养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可以使其在实践中准确辨析不安全因素,学会采用适宜的方式进行处理,增强信息意识、信息社会责任等,继而更好地体验信息化社会生活。因此,在实施小学信息科技教学时,教师要把握核心素养的培养时机,应用适宜的策略培养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

一、营造安全的信息科技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是影响学生意识的因素之一。安全的信息科技教学环境,可以让学生受到良好的熏陶,增强信息安全意识。因此,在实施小学信息科技教学时,教师要应用适宜的方式营造安全的教学环境。

(一)营造安全的教室环境

在信息科技课堂中,有的教师没有营造安全的教室环境,没有明确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对此,在实施小学信息科技教学时,教师可以制订上机操作安全规则,如“上机的学生,必须遵守国家网络安全法律法规,禁止访问反动、色情网站;不得在网上发布反动言论”“不得随意从互联网上下载程序,不得随意安装软件,不得随便删除软件;不得私自修改系统配置、拷贝系统上会用到的软件;严禁使用未经杀毒检查的软盘、光盘”等。然后教师可以将这些规则打印张贴于教室墙壁上,如此一来,学生每次走进教室后,映入眼帘的都是上机操作安全规则,久而久之自然能将相关内容熟记于心,自觉遵守规则,减少不良行为,增强信息安全意识。

(二)营造安全的网络环境

网络环境是信息科技教学环境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信息科技课堂上,部分学生会私自登录不良网站,受到不良信息的侵蚀。面对此情况,教师要在建立上机操作安全规则的同时,加强监控,为学生营造安全的网络环境,促使其安全用网,强化信息安全意识。

比如,教师可在学生电脑上安装网管家。网管家是一种可以监管多种上网行为的软件。在安装后,教师可以设置安全区域,直接屏蔽不良网站,初步为学生营造安全的网络环境。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上网机会。在学生上网的过程中,网管家会记录学生的浏览信息。教师则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了解每个学生的课堂浏览信息,如果发现有学生浏览不安全信息,应及时对学生进行教育、指导,帮助学生改正不良行为,从而提升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

二、挖掘丰富的信息安全教育内容

信息安全教育内容是信息科技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形成信息安全意识的基础。在实施信息科技教学时,教师要以教材和生活为入手点,挖掘丰富的信息安全教育内容,并依据课堂教学需要灵活应用,让学生形成信息安全认知。

(一)研读教材,挖掘信息安全教育内容

教材是教师实施信息科技教学的工具[2]。在传统的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部分教师忽视挖掘教材中的信息安全内容,导致学生缺乏信息安全意识。实际上,教材中含有丰富的信息安全教育内容。在实施课堂教学前,教师要研读教材,深入剖析,挖掘相关的信息安全教育内容,为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奠定坚实基础。

以“初识因特网”一课为例,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学习上网浏览的基本操作方法。正确使用上网浏览的操作方法,是学生安全用网的具体表现。通过研读教材,教师确定本节课的安全教育内容:上网浏览的基本操作方法、上网浏览方法错误的表现及其危害。接着,教师还要发挥专业能力,迁移已有经验,重点丰富上网浏览错误方法的内容,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避免不安全的上网行为。

(二)走进生活,挖掘信息安全教育内容

培养学生信息安全意识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在现实生活中安全用网。由此可见,现实生活是培养学生信息安全意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3]。对此,在实施小学信息科技教学时,教师要打破教材限制,走进现实生活,以学生的生活经历为入手点,挖掘信息安全教育内容,并就此组织相关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增强信息安全意识。

以电脑中毒为例,教师针对此内容,结合自身经验和网络信息,按照病毒传播方式、杜絕病毒传播方法两方面,整合相关内容,建构班本化的教学内容。立足这些内容,教师利用线上课堂或线下课堂,组织“防范电脑病毒”主题活动,和学生一起探究相关内容。这样不仅可以切实地丰富信息科技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使教学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知识储备,增强信息安全意识,为学生在生活中安全用网打好基础。

三、组织多样的信息科技教学活动

信息科技教学活动是渗透信息安全教育的重要途径。在课堂上,教师要立足教学内容,发挥教学智慧,组织多样的信息科技教学活动,将信息安全教育渗透其中,让学生在掌握知识、锻炼技能的同时,形成信息安全意识。

(一)创设情境活动,渗透信息安全教育

情境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构成,是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自觉思考的依托[4]。学生自觉思考,是其建构良好认知的重要途径。在实施小学信息科技教学时,教师要结合信息科技教学内容与信息安全教育内容,应用适宜的手段,如语言、多媒体等,创设情境活动,渗透信息安全教育,让学生通过自觉思考来学习信息安全教育内容。在建构信息科技认知的同时,学生也可以形成信息安全意识,提升课堂学习效果。

以“神奇的因特网世界—实践操作”为例,在该节课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因特网,学会了用因特网查找信息。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应用情境教学法,向学生展示应用因特网查找信息的场景,熟悉的场景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观看的过程中,不少学生发现,在查找信息的过程中,因为操作不当,电脑出现了死机问题。此时,无须教师引导,学生就会开动脑筋,纷纷提出问题,如:“什么是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哪些?”教师对学生的良好表现进行赞赏,同时播放微视频,生动、直观地展现有关计算机病毒的内容。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发挥自主性,认真思考,初步认知计算机病毒。之后,教师随机选择几名学生介绍自己的观看心得。在学生介绍时,教师认真倾听,及时进行总结。在学生建构良好认知后,教师结合这节课内容,提出操作任务,尤其提醒学生注重安全操作,避免出現计算机中毒。

(二)创设探究活动,渗透信息安全教育

探究活动是学生掌握信息科技知识的的重要方式[5]。在体验探究活动时,学生会发挥自主性,或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究,掌握所学内容。同时,不少学生会彰显个性,提出个性问题。部分个性问题正是渗透信息安全教育的切入点。因此,在实施信息科技课堂教学时,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创设探究活动,并根据学生的探究情况,渗透信息安全教育内容。

以“接收普通邮件”为例,在上节课,学生学习了发送邮件的方法,积累了经验。这节课内容相对简单,学生迁移已有经验,可以建构良好认知体系。于是,在课堂上,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任务:“请大家和小组成员合作,总结接收普通邮件的方法。”在提出任务后,教师给予学生充足的探究时间。在探究过程中,学生迁移已有认知,认真阅读教材,梳理接收普通邮件的方法。之后,学生自发地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展现各自的探究成果。在学生交流之时,教师巡视课堂听到有学生在聊钓鱼邮件,于是确定了本节课的信息安全教育内容。

在规定的探究时间结束后,教师组织展示活动,各小组纷纷参与展示,介绍接收普通邮件的方法。教师倾听后趁机向学生提出问题:“大家有没有听说过钓鱼邮件?”之前讨论钓鱼邮件的学生听到后,很是兴奋。于是,教师鼓励其介绍钓鱼邮件。学生介绍后,教师做出补充,多角度地介绍钓鱼邮件,如钓鱼邮件是什么,钓鱼邮件的危害有哪些,在接收邮件时要如何警惕钓鱼邮件等。在教师讲述的过程中,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认真倾听。在讲述后,教师向学生提出探究任务:“请大家结合接收普通邮件的方法与钓鱼邮件的相关内容,试着和小组成员一起总结安全接收邮件的方法。”在此任务的驱动下,学生纷纷迁移已有认知,总结安全接收邮件的方法,并主动与小组成员交流。在学生交流后,教师随机选择代表,鼓励其呈现成果,并及时地进行点评。

(三)创设总结活动,渗透信息安全教育

总结活动是信息科技课堂中的重要活动,是学生巩固信息安全知识,提升信息安全意识的关键环节。因此,在信息科技课堂上,教师要立足学生的学习情况,创设总结活动,并借此渗透信息安全教育,促使学生增强信息安全意识。

以“网络安全与防范”为例,这节课以信息安全为主。在体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了解了网络中的安全隐患、个人计算机的网络安全防护措施等。通过学习该内容,不少学生树立了信息安全意识。于是,教师把握时机,创设总结活动。具体地,教师向学生提出如此任务:“请梳理课堂学习内容,构建思维导图,介绍网络安全隐患与对策等内容,表达自己对网络安全的看法。”在此任务的作用下,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回顾课堂所学,制作思维导图。同时,学生结合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建构个性的信息安全认知,提出各种应对网络安全隐患的方法,增强对网络安全的认知。

结语

综上所述,安全的信息科技教学环境、丰富的信息科技教学内容、多样的信息科技教学活动,是影响培养学生信息安全意识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实施小学信息科技教学时,教师要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关注信息安全意识,并以此为立足点发挥教学智慧,为学生创设安全的教学环境,提供丰富的教学内容,设计多样的教学活动,从而渗透信息安全教育,让学生在掌握信息科技知识,锻炼相关技能的同时,树立信息安全意识,践行良好行为,提高信息科技核心素养水平。

【参考文献】

[1]周云鹏.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构建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2(01):193-194.

[2]钟海峰.核心素养视野下小学生信息安全意识培养途径[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1(22):36-37.

[3]段长青.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网络安全意识培养[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21(05):106-107.

[4]顾琛洁.在小学信息科技学科中开展网络安全教育的实践探索[J].教育观察,2020,9(15):110-111.

[5]陈虎.试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J].学周刊,2019(26):103.

猜你喜欢

信息科技培养策略小学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智慧旅游景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关于新时期博物馆的陈列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