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安全性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2023-01-14王学锷李超然马宣黄金田朱运奎

癌症进展 2022年23期
关键词:生长因子例数化疗

王学锷,李超然,马宣,黄金田,朱运奎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医学科,西安 710100

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及病死率均居全部恶性肿瘤首位,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占所有肺癌的80%~85%,与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相比,NSCLC细胞生长和分裂相对较慢,扩散与转移较晚[1-2]。由于NSCLC患者早期无显著临床症状,致使多数患者确诊时疾病已处于中晚期,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机,此时,临床对于该类患者一般采用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第三代细胞毒性药物与铂类药物联合是治疗晚期NSCLC的首选化疗方案,但研究发现,化疗对晚期NSCLC患者的疗效有限,且不良反应较明显[3]。因此,选择不良反应较小且疗效更佳的化疗方案对于晚期NSCLC患者具有重要意义。分子靶向药物的出现给晚期NSCLC患者提供了有效的治疗策略,厄洛替尼是分子靶向治疗的代表性药物之一,具有低毒且高效的优势[4]。本研究探讨厄洛替尼治疗晚期NSCLC的疗效、安全性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至2021年1月于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接受诊治的晚期NSCLC患者。纳入标准:①经细胞学或组织学检查确诊为NSCLC;②临床资料完整;③TNM分期为Ⅲ~Ⅳ期。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恶性肿瘤;②心、肺、肾等功能不全;③存在药物过敏情况;④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⑤对治疗不耐受;⑥存在严重感染;⑦未能完成随访。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本研究共纳入82例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2),对照组患者接受化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厄洛替尼治疗。对照组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39~82岁,平均(65.17±7.63)岁;病理类型:鳞状细胞癌31例,腺癌9例。观察组中,男28例,女14例;年龄42~83岁,平均(63.57±6.73)岁;病理类型:鳞状细胞癌29例,腺癌13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化疗:培美曲塞135 mg/m2,第1天,静脉滴注;顺铂25 mg/m2,第1~3天,静脉滴注;3周为1个疗程,持续化疗2个疗程。

观察组患者接受厄洛替尼治疗:饭后2小时或饭前1小时服用厄洛替尼,每天1次,每次150 mg,持续用药2周。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3.1 临床疗效 采用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RECIST)[5]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所有肿瘤病灶均消失,至少持续4周;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肿瘤病灶长径总和减少≥30%,至少持续4周;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肿瘤病灶长径总和减少<30%或增加<20%;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肿瘤病灶长径总和增加≥20%,或出现新病灶。总有效率=(CR+PR)例数/总例数×100%。疾病控制率=(CR+PR+SD)例数/总例数×100%。

1.3.2 不良反应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腹泻、皮疹、肝肾功能异常、恶心呕吐。

1.3.3 预后 采用门诊复查的方式对所有患者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及无进展生存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28.57%(12/42),与对照组患者的22.50%(9/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96,P=0.529);观察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为80.95%(34/42),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7.50%(2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17,P=0.021)。(表1)

2.2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

两组患者腹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皮疹发生率高于对照组,肝肾功能异常、恶心呕吐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

2.3 预后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66.67%(28/42),高于对照组患者的40.00%(1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59,P=0.015);观察组患者的1年无进展生存率为47.62%(20/42),与对照组患者的27.50%(11/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527,P=0.060)。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肺癌的发病率也逐渐升高,尤其是NSCLC,因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而被称为“生命杀手”,对人类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6-7]。手术是NSCLC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法,但大多数NSCLC于晚期才被诊断出来,导使无法通过手术进行治疗,只能通过化疗抑制疾病发展,延长患者生存时间[8-9]。但研究发现,化疗药物不仅会抑制和杀伤肿瘤细胞,还会损伤正常组织和细胞,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10]。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多种靶向治疗方法应运而生,这也为临床治疗晚期NSCLC提供了新的方向[11-12]。相关研究指出,对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或间变性淋巴瘤激酶基因重排的肿瘤患者,可以通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与间变性淋巴瘤激酶抑制剂进行分子靶向治疗[13]。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80.95%)明显高于对照组(57.50%),说明厄洛替尼对晚期NSCLC患者的肿瘤抑制效果较好。分析原因如下:厄洛替尼是一种新型肿瘤靶向治疗药物,属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其进入细胞后可直接作用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胞内区域,可逆地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三磷酸腺苷结合位点竞争,致使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信号转导途径受阻,并使酪氨酸激酶失活,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的效果。既往研究显示,厄洛替尼的主要不良反应为皮疹[14],与本研究结果相似,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皮疹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皮疹严重程度低,且经对症治疗后好转。既往研究显示,皮疹发生次数越多、严重性越高,药物的疗效就越好,但目前对此尚无满意的解释[15-16]。本研究还发现,观察组患者肝肾功能异常、恶心呕吐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经对症治疗均好转,说明厄罗替尼的安全性较好。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预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66.67%)高于对照组(40.00%),间接说明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药物治疗晚期NSCLC患者的预后不佳,而应用厄洛替尼可改善晚期NSCLC患者的预后。分析原因如下:厄洛替尼可以穿过细胞膜,特异性地结合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酪氨酸结构域,使酪氨酸激酶的活性和下游信号转导受到抑制,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侵袭,使肿瘤细胞的黏附性下降,促进肿瘤细胞凋亡,进而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综上所述,厄洛替尼治疗晚期NSCLC的疗效显著,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且可改善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生长因子例数化疗
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GF)在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治疗中对溃疡创面愈合的作用
用生长因子美容险毁容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诊断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1168 例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探讨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骨髓中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表达
帕金森病睡眠障碍与非运动症状的相关性分析
跟踪导练(二)(3)
A kind kid helps a classmate beat cancer A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