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系统性炎症反应指数与糖尿病肾病患者白蛋白尿的相关性

2023-01-13丁树芹

当代临床医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单核细胞粒细胞淋巴细胞

丁树芹 崔 莹 苏 俊

(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山东 青岛 266000)

近年来,糖尿病患病率在飞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不断改变的生活方式作用下日益提升,患者较易发生微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变等慢性并发症。糖尿病肾病是一种慢性微血管并发症,极易引发终末期肾病,造成患者死亡。氧化应激、糖脂代谢紊乱等是糖尿病肾病的主要致病机制。有研究表明[1],炎症反应也对糖尿病肾病的发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系统性炎症反应指数(SIRI)和炎症反应及多种疾病有关系。本研究统计分析了本院糖尿病肾病患者白蛋白尿与系统性炎症反应指数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2 月至2022 年2 月本院2 型糖尿病患者90 例,依据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 ACR)分为临床糖尿病肾病组(>300mg/g)、早期糖尿病肾病组(30~300mg/g)和单纯糖尿病组(<30mg/g)三组各30 例。临床糖尿病肾病组女12 例,男18 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女10 例,男20 例;单纯糖尿病组女11 例,男19 例。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

1.2 方法 收集三组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糖尿病病程、血压、吸烟史。对三组患者进行实验室生化检验,测定血糖指标,包括: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测定血脂指标,包括: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测定肝肾功能指标,包括:血尿酸、肌酐;测定血常规指标进行,包括:白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计算系统性炎症反应指数(SIRI),计算方法为单核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2]。

1.3 观察指标 (1)三组临床资料比较;(2)临床资料与UACR 的相关性;(3)糖尿病肾病影响因素。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 软件,计量资料分别用()、t 表示、检验,计数资料分别用(%)、χ2表示、检验,用Spearman 相关分析进行相关性分析,用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因素,P<0.05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资料比较 三组患者年龄、2 型糖尿病病程、血压、肌酐、淋巴细胞计数、SIRI 间差异均显著(P<0.05),性别、体质量指数、尿酸、白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表1 三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2.2 临床资料与UACR 的相关性分析 UACR 与淋巴细胞计数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271,P<0.05),与年龄、病程、收缩压、肌酐、单核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SIRI 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260,0.436,0.295,0.347,0.192,0.190,0.400,P<0.05)。

2.3 糖尿病肾病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肾病影响因素包括病程、肌酐、淋巴细胞计数、SIRI(P<0.05)。见表2

表2 糖尿病肾病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3 讨论

与一般肾病相比,糖尿病肾病向终末期肾病进展过程中具有较快的速率,早期发现并干预能够使病情进展延缓,将糖尿病患者的存活率及生活质量提升。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筛查中,微量白蛋白尿是主要指标,在糖尿病肾病的分期的判定中,UACR 是主要指标,但将微量白蛋白尿检测出来时,糖尿病肾病已经向第3 期步入。要想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预后,就该将能够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进行评估的指标寻找出来并及时干预。

在终末期肾病的发病原因中,糖尿病肾病占有重要地位,极易引发卒中、冠心病等严重心脑血管事件。氧化应激、糖脂代谢紊乱、炎症反应等很多因素均直接影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在炎症反应中,单核细胞是关键环节,活化后会见多种促炎因子、黏附因子分泌出来,对血管内皮造成损伤,在肾小球动脉附着,并向巨噬细胞转变,将氧化脂质摄入,从而向泡沫细胞(富含脂质)转变,在肾中沉积,最终硬化肾小球动脉,使肾纤维化速度加快。有研究表明[3],如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多,糖尿病肾病的进展速度就会加快。2 型糖尿病患者体内具有延迟的中性粒细胞凋亡、较多的数量,将多种氧化产物、酶分泌出来后会对局部微环境造成破坏,使炎症反应加重,从而损伤肾组织。2 型糖尿病患者的淋巴细胞凋亡会在长期高血糖的情况下增加,在其数量减少的情况下,免疫障碍发生,使机体长期存在低度炎症反应,为氧化应激提供条件,促进肾小管间质性病变的产生,使肾纤维化进展加快。早期糖尿病肾病呈过滤过状态,造成一些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坏死,肾小管萎缩,一些损伤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将多种血管活性物质、细胞因子分泌出来,与间质中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协同,在肾小管上皮共同作用,为纤维化、炎症过程提供有利条件。

有研究表明[4],糖尿病肾病的影响因素包括病程、收缩压、单核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2 型糖尿病患者肾损伤严重程度和这些因素呈正相关。有研究表明,糖尿病肾病患病率、UACR 和年龄、糖尿病发病时间、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呈正相关。由于SIRI的计算方法为单核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因此其可能和糖尿病肾病相关。三者比例平衡在机体炎症发生的情况下发生变化。临床实践证实,在多种实体肿瘤进展及预后的预测中,SIRI 能将有效依据提供给临床。本研究结果表明,糖尿病肾病发病鸡病情严重程度均和SIRI 关系密切[5]。在糖尿病肾病发病的影响因素中,SIRI 提升是一项独立危险因素。在糖尿病肾病病情进展程度的判定中,SIRI可作为一项生物指标。现阶段,24h 尿蛋白定量、UACR 是临床诊断糖尿病肾病过程中通常采用的指标,但具有相对复杂的检验项目,而SIRI 则具有较为简便的操作,费用较低廉,因此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早期预防中,可对其进行监测。

综上,糖尿病肾病患者白蛋白尿与系统性炎症反应指数关系密切,值得临床重视。

猜你喜欢

单核细胞粒细胞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亚型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研究进展
假性粒细胞减少是怎么回事
遗传性T淋巴细胞免疫缺陷在百草枯所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
肝内T淋巴细胞单细胞图谱显示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中肝脏幼稚样CD4+T淋巴细胞的扩增
儿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相关疾病研究
尿酸水平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关系的研究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对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作用研究
单核细胞亚型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与冠状动脉病变复杂性的相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