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反比例函数图像对称性巧解题

2023-01-12林艺彬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2年35期
关键词:反比例对称性图象

林艺彬

(福建省漳州市第三中学 363000)

反比例函数是初中数学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学生而言也是一个学习难点,其知识内容呈现出较为复杂抽象的特征.学习反比例函数的前提便是画好函数图像,在此基础上对函数图像的对称性进行研究,引导学生就函数图像对称性做到综合运用,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与解题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今,伴随新课改的持续推行,针对反比例函数对称性解题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总体上都是向细致化与科学化发展,对教学实践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在此,笔者基于个人教学经验,同时借鉴一些成熟的教学案例,提出利用反比例函数图像对称性进行解题的具体方法,仅供参考.

1 反比例函数图像的对称性

2 利用反比例函数图像对称性进行解题的具体方法

2.1 图象为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坐标原点

图1

A.(-2,-3) B.(2,3)

C(-2,3) D.(2.-3)

2.2 图象为轴对称图形,对称轴为直线y=x或y=-x

图3

解析基于点A与点B关于直线y=x对称的已知条件,可互换横纵坐标,即(a,b)变换为(b,a).已知点A的坐标为(1,2),那么点B的坐标为(2,1).

结论2反比例函数图象关于直线y=x对称,其对称点为A(a,b)、B(b,a),呈现出横纵坐标互换的点坐标特征.

图4

结论3反比例函数图象关于直线y=-x对称,其对称点为A(a,b)、B(-b,-a),呈现出横纵坐标互换且互为相反数的点坐标特征.

3 反比例函数与几何综合题的方法分析

反比例函数与几何综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针对于这种类型的题目,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以下几种思路来进行处理:一是就关键点处入手,基于关键点坐标及线段长度的相互转化,将函数特征和几何特征相结合而展开研究;二是围绕函数特征与几何特征进行组合、转化及列方程求解,如果能够有效利用反比例函数的模型,便可快速实现将函数特征向几何特征转化的目的.

图5 图6

4 反比例函数图像对称性解题的教学方法

4.1 加入实例,增强学生反比例函数概念认知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的记忆力都是很好的,可将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概念内容及时地记忆下来,但之后由于未能掌握相关学习方法且不愿意动脑,对数学学习便逐渐丧失了兴趣.数学教育并非是以单纯引导学生记忆数学概念与公式为主要目的,教师要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到数学学习是一种乐趣、一种享受.如此,教师便要致力于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将难懂的反比例函数概念与实例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分析,减轻知识学习难度.以实际事例展开教学可丰富课堂内容与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而学生在不断地数学学习中也会实现数学思想的有效掌握,有利于其综合素养的培养.

4.2 引导积累,提升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

反比例函数对称性的相关理论知识的抽象性与复杂性极强,并不是仅凭几节课或是一段时间就能让学生完全领悟的,甚至于到了知识综合应用的解题环节,更是需要学生拥有较高的知识储备与应用能力.如此,教师便要引导学生去不断积累知识,同时做到长时间的坚持不懈,依照实际教学情境将反比例函数对称性的相关知识很好地融合起来,不断提升其个人认知,获知反比例函数对称性的实际价值与意义,这样一来,便能很好地提升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具体教学中,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独立的学习空间,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而方法、教师都是其学习中的引导者,要为其发展提供关键力量.如可采用课题研究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就反比例函数对称性的问题进行思考与探讨,将自身的想法与经验表达出来,同时吸收他人的宝贵意见,营造出一种团队合作与竞争的氛围.最后,还要把各个小组的劳动成果进行展示,先让学生进行自我点评,然后老师进行引导,这样不但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实现了教师的引导作用.

总之,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对称性是学生解题中一个重要的性质,若灵活运用此性质,必然能够及时、正确地解决题目,进而为反比例函数相关知识的学习提供很大的方便.对此,教师应在充分把握反比例函数图象对称性这一性质的基础上,通过结合实际例题与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反比例函数图像的对称性性质,培养其解题思维,切实促进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猜你喜欢

反比例对称性图象
上期《〈反比例函数〉拓展精练》参考答案
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一)
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二)
函数y=Asin(ωx+ϕ)的图象
巧用对称性解题
横向不调伴TMD患者髁突位置及对称性
《反比例函数》拓展精练
《一次函数》拓展精练
反比例函数相关的隐含结论及其应用
巧用点的坐标解决反比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