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星逐月,共赴千年之约
——北京天文馆做好重大天象天文科普
2023-01-12曹燕
文/曹燕
白草畔直播现场(北京天文馆科普教育部 摄)
月食示意图(来源:《天文爱好者》杂志)
2022年11月8日晚,一场月全食天象悄然上演于天幕。为做好重大天象天文科普,北京天文馆精心准备、多方筹措,调动上海、山东、云南、四川、广西等地天文机构力量,结合天象特点,开展“月全食+月掩天王星多地联播”线上直播活动。
11月8日月全食是2022年的重磅天象。当天,我国东部地区能够观测月食的完整过程,中西部地区能够观测月亮带食而出。上一次这样的天象要追溯到2018年,而下一次国内可见的月全食将到2025年。更为难得的是,本次月食在月亮完全进入地球本影期间,还发生了一次月掩天王星现象。月全食与月掩天王星的巧妙相遇实属罕见,下一次这样的巧合,或要等到2000多年之后才发生。北京天文馆以这一重大天象为契机,拓展科普工作思路,创新线上直播形式,串联祖国各地月食的不同画面,同时连线业内知名专家,对月食成因、月食过程、月食观测、月食拍摄、古代月食等不同内容进行详细讲解,通过直观的画面和平易近人的解读,让更多观众了解月食这一天象。
本次直播活动内容丰富、安排紧凑,历时四个多小时,不仅介绍了天象特点,也具有浓厚的文化特色,激发了更多人爱祖国、爱科学的豪情。本次活动呈现出三大特色:一是深挖天象传播力,加强对特殊天象的解读。月全食与月掩天王星的相遇实属难得,全食阶段月球亮度会大大降低,星空会显得格外清晰,在这一特殊时间发生的月遮掩行星,降低了天象观测和拍摄的难度。针对这一特点,北京天文馆从天象特点做好专业解读,激发更多爱好者参与天文摄影的热情。
二是发挥行业影响力,调动多方力量呈现最美天象。为了呈现出祖国各地不同的月食天象,最大程度上减少天气等干扰因素对观测带来的影响,北京天文馆联合国家天文台兴隆站、山东大学威海天文台暨威海市天文台、上海天文馆、东城青少年科技馆、广西观星会、云南省天文爱好者协会、“果壳”、星海联播等机构共同参与直播,选取了不同地区的不同望远镜月食画面,大大增强了画面的丰富性。直播过程中,也展示了北京市中关村第二小学星云社的同学们开展天文社团活动的情况,展现了各地青少年学生学天文、爱天文的浓厚兴趣。
三是增强科普引导力,将传统文化知识融于天象介绍。活动中,北京天文馆不仅介绍了天文现象,也安排了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宇宙观、社会观的解读。直播连线专家结合传统天文文化,讲述历史上多地观测月食的历史故事,从天象入手,阐述了“天人合一”等传统宇宙观,在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同时,也号召更多青少年加入到追星逐月、筑梦科技的队伍中来。
此次线上直播吸引了新华每日电讯等多家媒体对直播内容转播,进一步增强了活动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