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小麦育种与生产实践
2023-01-12张青显新郑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河南郑州451100
张青显 (新郑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河南郑州 451100)
书 名:小麦规模生产与病虫害原色生态图谱
主 编:刘虎,田海彬,段恩忠
出版单位: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01月
定 价:49.80元
ISBN:9787511631503
小麦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和人口数量日益增加,保障粮食总量增加和品质提升,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期许。因此,为了充分满足市场供给,需要在小麦育种上做足功课,研究将传统与现代育种方式相结合,利用杂交、转基因及克隆技术,培育出抗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的小麦品种。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小麦规模生产与病虫害原色生态图谱》,在充分介绍小麦规模生产理论的基础上,重点阐述小麦生产的关键技术,从麦田管理和栽培模式两个维度详细论述小麦规模化种植技术,最后分析如何防治小麦病虫害。第一章概述小麦生产理论;第二章详细介绍麦田管理技术;第三章阐述小麦主要栽培模式;第四章简述小麦病虫害防治方法。
首先要准确把握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解决人民吃饭问题,最关键是做到自给自足,增加粮食产量,降低对粮食进口的依赖。我国是最早从事小麦育种的国家之一,初期目标就是保持小麦产量持续增长。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小麦育种经历了从初期的实现温饱到现在享受高品质的转变。通过育种技术升级和生产工艺改造,实现小麦品质精细化分类,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实际需求。例如小麦中蛋白质和面筋含量,直接影响水饺、蛋糕和面条等食品的品质和口感。面粉生产企业需要蛋白质含量高的小麦,原先粗犷的小麦种植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此类特色需求。采用育种升级技术,将所需求的小麦特征进行扩大,再加上优良严谨的生产工艺,实现小麦的蛋白质和面筋含量提升。此举不仅促进农民种粮积极性提升,并且可提高面粉生产企业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小麦规模生产与病虫害原色生态图谱》第一章,介绍小麦生产技术理论,指出小麦分蘖数量对于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考虑选择分蘖能力强,无效分蘖少的品种,通过杂交育种技术,提升小麦总体产量和蛋白质含量。
其次,要创新发展小麦育种技术。混合杂交、转基因及克隆技术的不断升级,为小麦育种方向的拓展提供了可靠技术支撑。从小麦生产的各个要素着手,生长过程中如何抗倒、抗病虫害;收获途径中如何增产,提高品质;麦粒应用中如何分类饲用,增加效益。提高小麦抗倒性和抗虫害性,小麦育种时选用适用性强的亲本十分关键。通过杂交技术的多次尝试,经过与本土品种的结合,最后寻找出抗性强的株系,进行大面积推广种植,实现小麦产量的稳步提升。实现小麦的高品质、超量产,必须依靠优良的种质资源,通过先进的育种技术,例如分子基因、远缘杂交和辐射诱变,促成小麦大分蘖,达到多穗和大穗的长形效果。为了支持畜牧业的持续发展,小麦通过品种改良,建成高品质分类饲料供应产业,实现籽粒、茎秆和麦草的定向种植模式。无论是小麦产量增长还是品质升级,均需依赖育种技术的发展。同时,优良品种的获得,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通过多次品种杂交尝试,大量的育种采集,耐心地试验研究,最终才能获得理想的小麦品种。《小麦规模生产与病虫害原色生态图谱》第二章,介绍麦田管理技术,其中谈到分蘖越冬期管理,指出只有执行壮蘖肥的冬季适度施用原则,才能保证小麦正常分蘖,为保证产量奠定基础。
最后,重点关注超级小麦育种实践。超级小麦主要具有多抗性、产量稳且高、品质好的特征。通过技术学习和经验借鉴,超级小麦优良育种技术也取得了重要成果。利用转基因、分子克隆和标记育种技术,实现超级小麦特质各项基因的完美融合,将抗风倒、抗病虫害基因与蛋白质高含量、高质量的基因组合,再与控制高产量的基因融合,经过优良的种植和栽培技术,筛选接近超级小麦品质的育种,研究其基因组合顺序和影响因素,经过多次组合和筛选,实现最终的育种选择。《小麦规模生产与病虫害原色生态图谱》第三章、第四章,介绍小麦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方法,指出灌溉的春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技术,是高品质小麦栽培技术的备选之一,经常用于育种后的小面积试验种植。
小麦是我国人民的主要食用粮食作物之一。牢牢把饭碗握在自己手中,让广大人民群众吃得饱吃得好,需要现代育种技术进步和生产工艺升级,实现小麦育种多方向创新,努力向超级小麦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