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阴道超声检查评估产后早期初产妇腹直肌及盆底结构与功能的价值
2023-01-11朱腾芳廖艳华李锦琼
朱腾芳,廖艳华,李锦琼
(广州爱博恩妇产医院妇产科 广东 广州 510000)
腹直肌分离、盆底功能障碍是当下女性产后恢复阶段的常见并发症,临床表现一般以腹壁松弛膨隆、盆底肌松弛等为主[1]。人体的盆腹腔脏器结构功能是通过盆腹腔肌肉结构共同维持的,产妇在妊娠期间会发生子宫增大、盆腹腔压力升高等一系列现象。与此同时,由于产妇身体激素水平发生改变,孕妇的腹直肌、盆底肌肉功能会减弱,盆底支持组织相对薄弱,而在产妇分娩阶段,分娩的过程又会导致腹直肌、盆底肌肉出现受损[2-3]。在分娩结束后的恢复期间,部分产妇的腹直肌、盆底结构以及盆底功能会出现长时间无法恢复至正常水平的状态,甚至还会导致产妇出现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等问题,在极大程度上延缓了产妇的正常恢复,对产妇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均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在产妇分娩后应在早期阶段开展腹直肌、盆底结构功能检查,对产妇的盆底肌以及腹直肌恢复情况进行详细评估,便于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超声检查是评估产后盆底肌以及腹直肌功能的重要方法,该技术能够通过超声图像准确、清晰地反映产妇的腹直肌和盆底结构,以此为依据可以对其功能进行评估,帮助临床医师掌握产妇在产后早期出现的腹直肌分离、盆底功能障碍问题,为后续的产后恢复护理计划的制定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4-5]。本次研究旨在分析经阴道超声检查评估产后早期初产妇腹直肌及盆底结构与功能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2020年12月广州爱博恩妇产医院接收的69例经阴道分娩的盆底功能异常初产妇作为观察组,产后6~8周予以经阴道超声检查和经腹部超声检查,另选取同期产后盆底功能正常的59例初产妇作为对照组,产后6~8周予以经阴道超声检查。纳入标准:①单胎妊娠、孕足月并且未实施器械助产的经阴道分娩初产妇;②以往没有出现腹腔和盆腔手术史、慢性咳嗽史、激素替代治疗史的产妇;③当前无泌尿系统感染的产妇;④所有产妇均对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有精神疾病史的产妇;②合并其他器官重大疾病的产妇。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的基线资料对比(x- ± s)
1.2 方法
本次研究均使用GE通用四维Voluson E8超声诊断仪开展检查,探头选择三维容积探头,探头频率设置为(1.8~8.2)MHz,L14-5WU探头的频率设置为(4.0~14.0)MHz。在对产妇开展检查前,指导其进行肛门收缩锻炼、瓦氏动作锻炼、Head-Lift动作锻炼。
经阴道超声检查:在检查前,嘱患者排空膀胱,取膀胱截石位,使用三维容积探头对产妇的静息缩肛状态和最大缩肛状态以及瓦氏动作下的盆底结构予以检查,在获取了声像图后,以此为依据对产妇的尿道口开放情况、盆腔脏器脱垂情况予以评估,在获取了声像图后,对产妇的肛提肌功能进行评估,并对产妇的瓦时动作下肛提肌裂空面积予以测量,测量次数为3次,取平均值。通过四维Render模式对产妇在最大瓦氏动作下肛提肌裂孔图像予以观察和显示,再沿产妇的耻骨、肛提肌内侧缘对产妇的肛提肌裂孔面积予以描记。在描记完成后,对产妇进行经腹部超声检查,选择L14-5WU探头对产妇的腹直肌间距予以测量。在静息状态对腹直肌内侧缘予以明确,随后在Head-Lift状态对腹直肌内侧缘予以明确,最终对产妇静息状态的脐、脐上3 cm还有脐下3 cm水平腹直肌间距予以测量。
经腹超声检查:采用LOGIQ3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诊断,凸阵探头为3.5 MHz,嘱患者适度充盈膀胱后取仰卧位,经耻骨联合上方探查,观察盆腔情况。
1.3 诊断标准
盆底组织异常超声成像的诊断标准:产妇在做最大瓦氏动作时,膀胱的最低点低于耻骨联合后下缘水平线,判定为产妇膀胱膨出;当产妇子宫颈最低点在耻骨联合后下缘水平线之下时,判定为产妇子宫脱垂;当产妇的直肠壶腹部在耻骨联合后下缘水平线之下时,判定为产妇阴体过度运动;当产妇的直肠前壁表现出指状凸入阴道后壁时,认定为产妇直肠膨出。当产妇出现尿道内口开放情况、子宫脱垂情况、膀胱膨出情况、会阴体过度运动情况以及直肠膨出情况时可认定为产妇出现盆底组织结构异常。
1.4 观察指标
对比盆底功能异常产妇与盆底功能正常产妇最大瓦氏动作下肛提肌裂孔面积、平均腹直肌间距,同时评估经阴道超声检查和经腹超声检查对盆底功能异常的检出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最大瓦氏动作下肛提肌裂孔面积对比
观察组产妇最大瓦氏动作下肛提肌裂孔面积为(22.75±5.52)cm2,大于对照组产妇的(14.56±2.74) 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53,P<0.05)。
2.2 两组产妇腹直肌间距对比
观察组产妇脐水平腹直肌间距小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脐上3 cm和脐下3 cm腹直肌间距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平均腹直肌间距检查结果对比(x- ± s)
2.3 不同检查方法对尿道内口开放、膀胱膨出、子宫脱垂、直肠膨出、会阴体过度运动的检出情况比较
产后6~8周,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尿道内口开放、膀胱膨出、子宫脱垂、直肠膨出、会阴体过度运动的检出率高于经腹超声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不同检查方法对尿道内口开放、膀胱膨出、子宫脱垂、直肠膨出、会阴体过度运动的检出情况比较[n(%)]
3 讨论
女性在妊娠至分娩这一过程中,腹直肌间距会逐渐增加,而在产妇产后6~8周,腹直肌分离问题经常会被忽略。随着的时代发展以及医疗技术的持续进步,人们对于医疗服务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越来越多的医疗工作者开始重视腹直肌分离这一问题。相关文献指出,产妇在妊娠35周时腹直肌分离发生率达到了100%,在产妇分娩后6个月内腹直肌分离发生率为39%,在分娩后12个月内腹直肌分离发生率为33%[6]。腹直肌是人体腹壁十分重要的一种肌肉结构,其位置处于人体腹前壁正中线两侧,内侧以腹白线相隔,具备了稳定腹部脏器的作用,能够确保脏器不受重力变化以及相邻腔室压力提高的影响,同时具备对脊柱、骨盆的稳定作用,对于人体正常的呼吸、排便、分娩等也有重要的意义[7]。
处于妊娠阶段的妇女会受到雌激素、孕激素的影响,体内胶原纤维会根据分娩需求产生相应的变化,在出现扩张伸展的情况时,肌力也会随之下降,而随着妊娠周期的延长,胎儿逐渐长大,也会对产妇的盆底肌组织和腹直肌造成一定的压迫,进而导致产妇出现肌肉组织、血管以及神经损伤,这对产妇的盆腹腔器官支持系统有着较大的负面影响[8]。除此之外,腹肌出现过度延伸情况时,会造成力学矢量降低,产妇两侧的腹直肌白腹白线会朝着两侧出现分离,腹直肌间距进一步加大,继而造成产妇腹部肌肉力量、支撑功能的降低,使其周边部位肌肉群承受力量提高,超负荷工作,在此阶段产妇会出现腰疼、背部疼痛等情况,甚至还会造成盆腹腔脏器移位的严重后果。目前,腹直肌分离对盆腔功能异常的作用仍不明确。相关研究指出,产妇在分娩后6~8周不论是否出现腹直肌分离,其盆腔器官脱垂以及尿失禁的发生率差异较小[9-10]。
腹直肌间距的提高可能会造成产妇盆底结构、功能出现负面改变,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考虑为腹直肌分离诊断标准不同。相关文献指出,与未出现腹直肌分离的产妇对比,腹直肌分离产妇的年龄普遍较大、分娩次数更多、盆底肌肉更松弛,超过了60%的腹直肌分离产妇会出现至少1种盆底功能异常的症状,主要包括尿道内口开放、膀胱喷出、子宫脱垂等[11]。以往的文献指出,腹直肌分离最为多见的发生位置是脐水平[12]。本研究发现,盆底功能异常的产妇脐水平腹直肌间距小于盆底功能正常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脐上3 cm和脐下3 cm腹直肌间距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妊娠和分娩会对产妇脐水平腹直肌带来更大的影响,腹直肌分离,特别是脐水平腹直肌分离会对产妇的盆底肌肉支持带来较大的影响,可能会造成产妇发生盆底功能异常。根据调查,有超过45%的产妇在产后会出现盆底功能异常,这也严重地影响了产妇的产后恢复和生活质量[13]。肛提肌是人体封闭骨盆出口的一种宽厚扁平肌群,对于人体的盆底结构有着极为关键的支撑作用,当肛提肌发生损伤后,非常容易引发盆底功能异常。在人体的盆底结构中,肛提肌裂孔是肛提肌以及左右耻骨所构建的,肛提肌裂孔的大小可以直接反映肛提肌顺应性和弹性,而在瓦氏动作下,可以有效地对盆底功能异常时产妇盆底结构状态予以反映。通过对产妇进行经阴道盆底超声检查,能够有效评估产妇产后的盆底肌收缩功能,这也是现阶段临床针对盆底功能异常的主要检查方法。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最大瓦氏动作下肛提肌裂孔面积为(22.75±5.52)cm2,大于对照组产妇的(14.56±2.74)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53,P<0.05)。由此提示,脐水平腹直肌间距和最大瓦氏动作下肛提肌裂孔面积有着直接的关联,产妇的脐水平腹直肌间距越大,其肛提肌裂孔面积也越大。由此推测,脐水平腹直肌间距的增加可能会对产妇的盆底肌肉功能产生影响,有引发产后盆底功能异常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对产妇开展经阴道超声检查能够有效对其产后腹直肌以及盆底结构和功能进行评估。此外,产妇腹直肌间距增加有可能会对产妇的盆底结构和功能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进而引发盆底功能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