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效果及准确率评价
2023-01-11潘天书丁志强通信作者
潘天书,丁志强(通信作者)
(1太仓市港区医院影像科 江苏 苏州 215434)
(2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放射科 江苏 南京 210014)
目前,阑尾炎是临床急腹症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大部分患者具有转移性右下腹痛及右下腹压痛等较为典型的临床表现[1],通过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即可诊断,但是大约30%~45%的急性阑尾炎患者病情发病后的症状表现无特异性,明显加大疾病诊断难度,尤其是老年患者,若发病后无法得到及时、有效救治,病情易造成阑尾穿孔、阑尾脓肿等较为严重的状况[2-3]。此外,针对实施阑尾切除术治疗者,需控制阴性阑尾切除率为15%~30%内。经临床实践后发现,超声检查、钡剂造影、腹部X线平片等影像学方式在判定阑尾炎中具有相应局限性,无法为医护人员提供更为准确、直接的判定信息。随着近年CT技术日益成熟,CT在显示阑尾解剖、急性阑尾炎诊断及急性阑尾炎分类中均有明显进步,也让临床诊断阑尾炎的要求和水平有了新标准。本文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太仓市港区医院收治的96例疑似急性阑尾炎患者,分析MSCT检查的准确性,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太仓市港区医院2021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96例疑似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女性54例(56.25%),男性42例(43.75%);患者年龄19~78岁,平均(43.65±8.25)岁;病程0.5~8.0 h,平均(4.32±2.21)h;体重48~79 kg,平均(62.35±6.25)kg;症状表现:71例(73.96%)右下腹压痛,34例(35.42%)白细胞计数或中性粒细胞比值增高,23例(23.96%)发热者,29例(30.21%)恶心呕吐,69例(71.88%)右下腹转移性疼痛。
纳入标准:①各患者均为突发起病;②主要症状表现为腹痛;③病历资料齐全者;④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精神、智力等因素影响配合度者;②体征不稳定者;③近期接受腹部手术治疗者。
1.2 方法
96例疑似阑尾炎患者均于术前接受MSCT检查,之后接受手术获得手术病理结果。
MSCT检查:仪器一采用东软Neuviz 64层螺旋CT机。叮嘱患者检查时保持平静呼吸,指导其屏气,扫描范围自肝下缘至耻骨联合上缘。管电压120 kV,管电流采用自动毫安技术,层厚1.5 mm,层间距1.5 mm。仪器二采用东软Neuviz 128层螺旋CT机,管电压120 kV,管电流采用自动毫安技术,层厚1.25 mm,层间距1.25 mm,扫描范围同上。然后将所有数据传入东软AVW后处理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建。
所有CT图像由2位有丰富腹部CT诊断经验的影像科医生进行分析诊断,如2位医生意见不一致时,由第3位医生参与判定,随后记录结果。
术后病理检查:手术切取病灶标本,采集标本浸泡在福尔马林溶液中,送至医院病理科进行检查。
1.3 观察指标
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观察CT诊断结果并分析急性阑尾炎CT影像表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 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应用Kappa进行一致性检验,Kappa值≥0.75表示一致性良好;Kappa值在0.4~<0.75时表示一致性一般;Kappa值<0.4则表示一致性较差。
2 结果
2.1 MSCT检查结果
96例疑似急性阑尾炎患者经手术病理确诊83例。MSCT诊断灵敏度为96.39%(80/83),特异度为61.54%(8/13),准 确 率 为91.67%(88/96),Kappa=0.619,与手术病理结果一致性较强。见表1。
表1 MSCT检查结果 单位:例
2.2 MSCT检查各类型阑尾炎结果比较
手术病理检出83例阑尾炎患者,其中单纯性阑尾炎15例,化脓性阑尾炎48例,坏疽性阑尾炎20例,MSCT检查各类型阑尾炎准确率为96.39%(80/86),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MSCT检查各类型阑尾炎结果[n(%)]
2.3 MSCT检查影像学分析
经分析MSCT检查结果后可知,急性阑尾炎CT表现为:①阑尾外径>6 mm,出现肿大增粗,管壁增厚,管壁>2 mm,阑尾边界较为模糊,密度相比于附近肌肉组织更高,阑尾腔内存在结石或积液、积气,极少部分阑尾腔有明显的萎缩闭塞症状。②阑尾附近脂肪层出现片絮状密度增高影,边界较为模糊,密度逐步增高,盲肠壁出现明显的局限性增厚。③盆腔中或盲肠附近出现异常软组织样密度影,部分软组织存在积气、积液,边界模糊,且有小部分被包裹,或者周围伴有渗出性改变。
3 讨论
目前,急性阑尾炎是临床急腹症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此疾病会在任意年龄段发病,病情早期症状较轻,即使给予手术治疗,也对机体的损伤性较小。若待病情演变为阑尾脓肿、阑尾坏死或阑尾穿孔后,再实施手术治疗,手术难度明显加大[4],且术后易发生并发症,无形之中也就加大了对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的风险性。因此,改善急性阑尾炎预后、降低阑尾穿孔发生率的基本且有效方式则为早诊断,并可根据临床病情变化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在临床急诊工作中,急性阑尾炎的症状和体征具有一定复杂性,其中表现较为典型的转移性右下腹痛,则临床较易诊断,但针对无典型表现患者,需给予影像学方式进行检查。目前,超声、CT检查为临床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主要方式,超声检查具有无痛、无创、方便等优势,但超声检查急性阑尾炎时,如果仅仅为单纯性急性阑尾炎,阑尾形态改变及周围渗出不明显时,较容易漏诊或误诊,另外检查结果易受患者腹壁脂肪较厚或者肠道气体的干扰,甚至操作者操作技术不当,均易造成检查结果发生误差[5]。而多层螺旋CT具有较高的空间和密度分辨率,扫描速度较快,受患者呼吸运动影响较小,一般能够清晰显示出阑尾、阑尾和周围脏器之间的关系[6]。正常阑尾者接受CT检查时,我们一般需要先找到回盲部,然后确定盲肠部位,一般在盲肠内下部可见较小管状结构阑尾,其外缘较为清。
在CT图像中正常阑尾壁薄,直径一般小于6 mm,腔内可有液体或气体[7]。急性阑尾炎在CT检查中常表现为[8-9]:①阑尾增粗且肿大、阑尾壁增厚,部分阑尾腔内可出现粪石或明显积液征象;②阑尾脂肪间隙模糊,存在脓肿和边界清晰度不高的软组织影,其内可见积液或积气;③周围组织与盲肠两者的间隙密度较大、且较为模糊。有学者报告称[10],急性阑尾炎患者接受CT检查确诊率为93.75%,可让医护人员明确患者阑尾位置、其内外病变,对是否有阑尾脓肿形成或伴有穿孔,帮助医生能够依据具体情况作出最有利于病人的诊疗方案。本研究也显示,MSCT检查准确率为96.39%,与手术病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有些患者阑尾周围脂肪较少,对比度不足,使得阑尾与周围组织无法分清,无法准确识别阑尾,对CT检查也有一定限制性,加之人体阑尾长短粗细存在差异,受解剖部位变化多样等影响,进而导致漏诊、误诊问题。目前有报告称[11],CT漏诊、误诊概率大约为6%。在工作实践中,我们一般先确定回盲部部位,然后在盲肠周围找蚯蚓状盲端管状结构,尤其可以通过多平面重建,能够更好地显示阑尾及邻近组织情况,同时观察阑尾腔内是否存在粪石、积液等情况。
近年CT检查已在临床广泛应用,急性阑尾炎患者接受CT检查后会有典型的CT表现,一般都能够准确诊断,但时常也需与盲肠或升结肠憩室炎、回盲部炎性病变、右侧附件包块或盲肠周围腹内疝等疾病进行区分鉴别[12],尤其是回盲部憩室炎,临床较为常见,多数表现为周围脂肪间隙模糊,见渗出性改变,部分憩室内结石嵌顿时,憩室壁水肿明显,此时需要仔细寻找正常阑尾结构,才能够做出准确诊断。急性阑尾炎解剖结构的变异及病变进程阶段之间的差异易造成临床出现误诊,如误诊为胰腺炎、肠梗阻等,甚至在病程中出现阑尾包块,无形之中加大回盲部肿瘤鉴别难度。多层螺旋CT扫描患者下腹部至盆腔时,多采用1~2 mm层厚,一般可准确显示阑尾与附近组织,多数可分析阑尾炎性病变或阑尾肿瘤等,如果阑尾脓肿与阑尾肿瘤在临床及影像上无法准确鉴别时,可以行腹部CT增强检查,能够获得更高的诊断价值。另外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价值不仅仅在阑尾炎本身,还可以观察所扫描层面的其他脏器有无合并病变,比如与泌尿系结石、血管性病变等鉴别,或发现结肠癌、小肠肿瘤或炎性病变等,所获得的诊断信息具有多样性和丰富化特征,利于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正确分析影像学检查结果,明确掌握患者临床资料,提升疾病诊断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急性阑尾炎获得救治时间,降低病痛对患者的折磨,提升疗效。
综上所述,MSCT检查急性阑尾炎的准确性、敏感性较高,可全面降低急性阑尾炎误诊率与漏诊率,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手术,为临床救治急性阑尾炎提供客观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