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与CT技术在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2023-01-11王滨
王 滨
(建始县中医院功能科 湖北 恩施 445300)
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患者病情一般较重,且病情变化速度快,预后较差,若不及时诊断,并采取对症治疗措施,可直接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及时采取有效的诊断方法有利于降低腹部脏器损伤患者的临床死亡率,改善患者临床预后[1]。近年来,临床影像诊断技术发展得越发成熟,超声、CT为腹部闭合性损伤常见影像学方法。CT诊断可快速准确地定位腹腔实质性脏器损伤部位,并分辨临近脏器有无受累情况,可有效缩短治疗方案制定时间;超声技术具有快速、准确、安全等特点,正逐步应用于腹部脏器损伤诊断中,其可以对患者的损伤部位、种类等开展系统性的观察,从而对病情的严重程度判定提供依据,更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明确[2-3]。当前,超声与CT技术在腹部脏器损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尚存在争议,本研究选取2019年1月—2022年6月建始县中医院收治的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患者126例,旨在比较超声与CT技术在腹部脏器损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6月建始县中医院收治的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患者126例,其中男性72例,女性54例;年龄18~59岁,平均年龄(45.31±3.24)岁;造成损伤的原因:38例高处坠落,54交通意外,20 例打架斗殴,14例其他原因。
纳入标准:①临床症状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腹痛、压痛,且均为闭合性质损伤;②无检查禁忌证者;③沟通功能良好者;④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患有重度心脑血管病变者;②无法正常配合开展研究者;③精神类疾病或认知障碍者。
1.2 方法
CT检查:采用GE 64排128层数字化CT系统——Revolution Maxima对患者腹部进行扫描,扫描范围为剑突至肾下缘。首先进行平扫,对患者腹腔各脏器的损伤部位及范围进行观察.同时对各脏器水肿、异常积液及游离气体等情况进行观察。必要情况下可进行增强扫描,以对腹腔血管病变进行重点观察。
超声检查:检查仪器采用LOGIQE9、APIQ7C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将探头的频率设定为3.5 MHz,对所有患者开展经腹超声检查。患者取平卧体位,检查者对患者的肝脏、胆囊、胰腺以及双侧肾脏进行常规扫查。对外力可直接产生作用力的部位进行重点探查,查看各个脏器在形态方面是否发生变化,观察其实质性的回声特点、有无腹腔积液存在或者发生水肿等。CT检查与超声检查完成后,由3名具备丰富临床经验的影像科专科医师进行阅片,取一致结果作为最终诊断结果。
1.3 观察指标
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与超声检查在肝脏损伤、肾脏损伤、脾脏损伤、胰腺损伤中的检出结果;比较CT检查与超声检查时间和检查费用;分析各类型损伤影像特征。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 s)表示,组间比较行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n)、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T检查与超声检查结果
126例患者中,超声技术检出116例,CT检查检出113例;手术结果显示肝脏损伤58例,肾脏损伤44例,脾脏损伤22例,胰腺损伤2例;超声技术检出58例肝脏损伤,43例肾脏损伤,15例脾脏损伤,0例胰腺损伤;CT技术检出58例肝脏损伤,36例肾脏损伤,17例脾脏损伤,2例胰腺损伤;两种诊断方法均未出现误诊,超声诊断符合率(92.06%)与CT(89.6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CT检查与超声检查结果比较[n(%)]
2.2 CT检查与超声检查漏诊率比较
超声诊断漏诊率(7.94%)与CT诊断(10.3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诊断肾脏损伤漏诊率(2.27%)低于CT诊断(1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诊断脾脏损伤、胰腺损伤的漏诊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CT检查与超声检查漏诊率比较[n(%)]
2.3 CT与超声检查时间和检查费用情况比较
超声的检查时间短于CT,检查费用低于C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CT检查与超声检查检查时间和检查费用情况比较(x- ± s)
2.4 超声技术诊断影像特征分析
①肝脾损伤影像特征。经CT检查,肝脏损伤以积血为主要表现,实质密度不均匀;脾脏损伤可观察其解剖结构与形态特征。经常规型超声技术扫查,此类损伤可以观察到患者肝脾周边存在明显的包膜形态,且影像显示为连续性中断,包膜的边界十分模糊,肝脾包膜与肝脾实质之间可以观察不规则形状的液性暗区;回声信号可发现均呈现为不均匀的减弱或者是增强信号。患者的肝脾内当中存在很明显的血流分布缺失现象,且肝脾的周边均有不同比例的凝血块存在,仔细观察腹腔与盆腔内均可以见到有部分积血存在。②肾损伤影像特征。经CT检查,肾脏损伤实质密度不均匀。经常规型超声技术扫查,可以发现患者肾实质局部的超声信号表现为不规则的增强,且夹杂着小片状形态的低回声,包膜和肾实质之间可以观察到很明显的低回声区,若有此特征,便可以诊断肾实质性挫伤;如果患者的肾脏破裂位置,观察到薄膜的回声存在的中断现象,而包膜的外周观察到无回声或者是低回声的信号区,且肾实质内部存在血肿所引发的带状低回声区,则可以诊断肾实质性裂伤;如果超声影像当中发现患者的肾窦区出现不规则型的增大,肾脏的边缘十分模糊,而且肾盏、肾盂均观察到扩张现象时,则可以诊断为肾盂肾盏发生撕裂伤;如果肾脏检查后超声影像显示形态失常,肾脏包膜结构均可以观察到模糊不清,而且肾脏周边有着大量的液性暗区存在,还能观察到中低回声的团块,则很有可能是肾广泛性撕裂伤。③胰腺损伤影像特征。经CT检查,胰腺弥漫性和局限性肿大,胰腺低密度裂口,胰腺内高密度影,胰腺周围积液。经常规型超声技术扫查,胰腺无包膜,患者的胰腺形态明显肿大,包膜以胶轮廓均可以观察到连续性的缺失现象,回声信号以不均匀状态分布,而且有不规则的液性暗区存在。
3 讨论
腹部实质脏器损伤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腹部脏器损伤的发生部位主要为肝、脾、肾、胰等实质器官,患者主要表现为腹腔内出血,面色苍白,可触到脉率加快。及时对患者脏器损伤的部位与严重程度进行明确,从而第一时间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是改善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患者临床预后的关键[4-5]。在腹部损伤患者中,临床一般依据损伤类型的不同,将其分为开放性质的腹部损伤与闭合性质的损伤,损伤程度如果比较轻,一般只是腹壁皮肤与肌肉发生挫伤,而如果损伤程度比较严重,则可能会导致各个脏器大出血,例如肝脏、脾脏以及肾脏等发生破裂,很容易引发大出血,导致患者出现出血性休克,严重危害其生命安全[6-7]。
腹部实质脏器闭合性外伤患者损伤部位较为隐蔽,肉眼无法探测病变程度。CT检查、超声检查是临床诊断腹部损伤的常用影像学方法。既往研究表明[8],CT检查具有快速扫描、后处理技术强大等特点,能够清晰显示脏器损伤部位、损伤程度、出血等情况,在腹部实质脏器损伤中诊断准确率较高。但由于检查费用较高,且需要搬动患者,检查的准备时间较长,患者检查依从性较低,且在搬运过程中容易加重损伤程度[9]。超声技术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种疾病诊断技术,具有简单易行、检查快速、经济方便等优势,可以直接在患者床边开展检查,且能够重复对患者病情进行动态性观察,不会对患者造成任何创伤或者痛苦等,常规超声能够准确显示腹腔积液,间接提示腹腔脏器损伤,目前已经成为临床诊断腹部损伤比较常用的一项技术[10]。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两种诊断方法均未出现误诊,超声诊断符合率(92.06%)与CT(89.6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诊断漏诊率(7.94%)与CT(10.3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诊断肾脏损伤漏诊率(2.27%)低于CT诊断(1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诊断脾脏损伤、胰腺损伤的漏诊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结果与以往研究结果基本一致[11-14]。提示两种方法在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中的诊断效能均较好,超声诊断在肾脏损伤诊断中的漏诊率显著低于CT,在肾脏损伤患者中行超声诊断可提高临床诊断率。肾脏损伤主要是指患者在损伤或是非损伤前下出现的肾脏破裂,包括肾脏实质、肾盂以及肾血管等发生破裂,多继发于病理肾。人类的肾脏深藏在肾窝当中,周围有诸多结构给予较好的保护,所以超声技术诊断也存在一定的干扰,可能会出现漏诊或者是误诊情况,且由于肾脏损伤的严重程度不同,其在声像图上的表现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虽然相较于CT,超声诊断在肾脏损伤诊断中的诊断效果更好,检查中仍需要谨慎。本研究结果与孔庆善等[15]存在一定出入。未来仍需要进一步开展循证医学研究以验证CT与超声在腹部实质性脏器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超声检查的检查时间短于CT,检查费用低于C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了超声操作简单、经济实惠的优势。基于此,虽然超声与CT在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中的应用效果基本一致,但超声的诊断时间更短、诊断费用更低,更适用于临床。
综上所述,与CT比较,超声技术在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诊断中具有快速、经济等优势,其诊断率与CT一致,且在肾脏等实质性脏器中的漏诊率低于CT,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