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文化语码的诗歌感发略谈
——以李清照《一剪梅》为例

2023-01-11杨小淘

中学语文 2022年9期
关键词:语码一剪梅芙蓉

■ 杨小淘

《一剪梅》是李清照的名作。本词生活气息浓厚,语言简易,意蕴丰富。该词写于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婚后离别时期。《金石录后序》记载:“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叶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李清照和赵明诚志趣相投,婚后生活琴瑟和鸣,温馨快乐。正是因为两人的鹣鲽情深,才使这段离别更加增添了李清照的寂寞之苦,相思之痛。

李清照的离别之苦是建立在感情专一的基础上,因为她“把自己真正的感情都投注进去了,奉献出去了,这是一种很崇高的、很神圣的感情”。这样坚贞的感情引发了读者对美好爱情的追求与向往,使它具有了感动一代又一代人的魅力。这就是诗歌的兴发感动之作用,简称“感发”。

“诗歌之所以为诗歌,在本质方面原是一直有着某些永恒不变之质素,那就是‘诗歌中兴发感动之作用’。即透过自己的感受把诗歌中这种兴发感动的生命传达出来,使读者能得到生生不已的感动,如此才是诗歌中这种兴发感动之创作生命的真正完成。”诗歌的兴发感动之作用是通过诗歌的文化语码传达出来的。

文化语码,是指一种文化所使用的特有的语言密码;语言密码是由一系列语言符号组成的编码系统。文化语码是决定文化之所以为文化的要素,它处在文化系统的最深层,是全部文化内容产生并联系起来的基础。文化语码具有逻辑特性,是一个语义逻辑系统。

在《一剪梅》中,藕、舟和水,以及它们所牵连起来的语言就是本词的文化语码。这些文化语码,使本词的内在意蕴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建立了本词的情感逻辑。下面,就以藕、舟和水所在的三个语句为例,进行解读。

一、红藕香残玉簟秋

1.藕是食材

莲藕属于食材,是中国人常吃的食物。残,即残缺。藕残,指藕的缺少。因为藕的出现,能够让词人联想起夫妻的日常生活。反观眼下,独自一人,再无从前的温馨,从而委婉曲折地写出了自己的寂寞与对丈夫的思念。

其次,藕与用线编织的簟的结合也容易让人想起“藕断丝连”。词人与丈夫,在空间距离上是分离的,但在心理距离上是亲密无间的。写出了词人对丈夫的难舍难分。

2.藕是荷与莲

在古代的诗歌里,藕可以代指荷。《诗经·郑风·山有扶苏》:“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诗经·陈风·泽陂》:“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荷与爱情联系在一起。诗人常用荷,来表达对异性的想念。

藕也可代指莲。“莲”谐音“怜”,怜爱、喜爱的意思。江南有采莲的风俗。乐府民歌《西洲曲》:“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头望飞鸿。”古代的青年男女用采莲来传达自己对异性的喜爱之情。所以,这里词人看见“莲”就想到了采莲,从而表达了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此外,“藕香”“玉簟”,可理解为“怜香惜玉”。香和玉,均指女子。“香残”“玉秋”,暗指自己青春不再。委婉写出了希望丈夫能怜取眼前人的心愿。

3.藕是芙蓉

藕,也可代指芙蓉。芙蓉谐音“妇容”,盛开的荷花犹如女子最美的容颜。“红藕香残”,由眼见鲜艳“芙蓉”的凋落,联想到自己容颜的老去。词人担忧思念的人,无法再看到自己美丽的容颜。《离骚》:“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行行重行行》:“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涉江采芙蓉》:“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美人如花,花红易衰,词人因为离别,倍增了自己容颜逝去的忧虑。

此外,芙蓉也可谐音“夫容”,暗指主人公睹物思人,见荷花想起思念的人。而“红藕香残”暗指被思念的人没有消息传来,更让人伤感。

二、独上兰舟

1.舟是离愁

舟是古人出行的工具。古人送别时,出行的人站在船上向岸上的人招手,船的远去,代表着离愁别绪,令人神伤。如庾信《应令诗》:“浦喧征棹发。亭空送客还。路尘犹向水。征帆独背关。”刘长卿的《饯别王十一南游》:“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蘋。”柳永《雨霖铃》:“留恋处,兰州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2.舟是排遣

舟也是古人游玩的工具。“独上兰舟”,曲折写出了词人和丈夫以前出行游玩的欢乐场面,反衬出当下词人的孤独寂寞。

其次,古人在苦闷难耐的时候,喜欢借助舟船的交通工具,中流泛舟,以舒缓淡化心中的忧伤。比如:《诗经·邶风·柏舟》:“汎彼柏舟,亦汎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诗经·卫风·竹竿》:“淇水滺滺,桧楫松舟。驾言出游,以写我忧。”心中难以排遣的郁闷与悲哀,仿佛一坐到船上就减轻了几分,悠悠流水,阵阵桨声,淡化这稀释着词人内心的无限悲凉,船是缓解忧愁的工具。

3.舟是期盼

舟是女子的期盼。舟是连接故乡的纽带,因此舟中船上的诗人们总是频频回首,充满了对亲朋对恋人的深切怀念。舟寄托着词人的希冀与遐想,希望自己的丈夫能思念亲人,结束分离,早日归来。《诗经·邶风·谷风》:就其深矣,方之舟之。“深”是深水,是生活中的艰难险阻,生活困难的时想到的就是凭一叶小舟跨越天堑而到达彼岸,“方之舟之”的意味就是超越就是战胜。

三、花自飘零水自流

1.水是时间

水与流字结合,成为流水,代表着时间。如《论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水也是日常生活所需,每天都会见到和用到,是日子的记录。水的奔流不息,犹如永不停歇的时间和生命。如花美眷,似水流年。面对着流水,词人细数着过往的恩爱和丈夫离去的日子,感慨着时间的逝去,联想到红颜易老,内心十分忧伤。

2.水是阻隔

水对于人类是一种阻隔,一种拒绝,一种关闭。因为水的存在,有情人虽然内心思念彼此,想要见到对方,但在现实中却难于相见。当词人遇见水时,就想到了自己和丈夫的分离。这在古代诗歌中,是常见的描写。如《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诗经·周南·汉广》: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3.水是忧愁

水也是忧愁。正是因为流水代表着时间和阻隔,以及流水本身的凉意,所以,水也成了忧愁的代称。水的流动中,包含了词人内心无限的情感。词人面对流水,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然而无人倾诉,只能让人倍感凄凉。如《湘夫人》: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乐府民歌《西州曲》:“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欧阳修《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中华民族的先祖依水而居,产生了丰富的大河文明,这些文化逐渐沉淀在语言中,成为了文化语码。在阅读诗歌时,只有借助文化语码,才能感受到诗歌的优美品质,让诗歌的兴发感动之作用发挥出来,激荡我们的心灵,振奋我们的精神。

猜你喜欢

语码一剪梅芙蓉
一剪梅
我的芙蓉李树
语码转换探究——以情景喜剧《爱情公寓》为例
论中英微小说语码混用现象
浅析语码转换的社会语言学的本质
一剪梅·初春
故梦染上芙蓉色
轻嗅芙蓉妆
从语码交换角度看中国文学教学
与黑暗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