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医学英语专业教育教学管理探究
2023-01-11李晓橙
李晓橙
医学英语专业由医学专业和英语专业交叉而成的,特点是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和实用性,该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医学专业特性以及英语交流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消除医学领域学术交流所受语言影响的弊端,加强国内医学领域发展[1]。由于该项专业属于近年来新开设的专业,故尚未找出适合该专业的教学模式,但为了保障医学专业学生能够与各国病人准确无误沟通,对该专业人才的培养势在必行[2]。本次研究通过调查发现多数医学英语专业学生认为在就读该专业期间,老师过度重视对语言的教学,而语言与医学知识的结合教学涵盖面较少。医学英语人才培养需要兼顾医学知识和英语能力,突出特色,结合市场的需求和发展趋势制定培养的目标,合理开设专业的课程,构建该专业特色的教育模式[3]。同时需要加强建设师资队伍,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制定新的教学管理制度,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高。
1 国内大学医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我国目前大学医学英语教育教学模式常年沿用以教师为主导的传统模式,基本为学生对老师课堂上讲述的内容进行聆听、记录,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鲜有积极回答,只有当老师点名提问时,学生方才勉强作答,但回答的语句中存在着各种时态、语法、单词用法错误等问题,导致语言应用能力不强现象长期存在。因此本文在词汇、阅读、口语、听力、写作等5 个方面以及管理措施等维度梳理医学英语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希望得到对应的解决方案[4]。
词汇:医学英语包含繁多的专业词汇,多词根复合词较多,句式较长且复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仅针对单个词的含义解释和教授。但对于在校生而言,其并未亲身经历相关医学内容,故对此类知识的本义就难以理解、记忆,再加上语言的转换,会极大程度增加学习的困难,这些困难长期得不到及时解决导致学生逐渐失去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阅读:在该部分学习中,主要存在两大难点,一是理解上的困难,二是阅读速度较慢。目前该专业教学更为重视对阅读理解上的教学,但是对于阅读速度并没有足够的重视,导致学生并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足够的信息。
口语:生源因素导致中学学习阶段口语水平有较大差异,多数学生入校口语基础不高,且不少学生存在各种不良发音习惯,与教师的专业素质以及应试教育弊端相关,学生没有模拟英语作为母语的教学环境导致语言思维禁锢在汉语言思维系统里,因此没有足够开口说英语的自信心。
听力:教学形式大多都为听小短文并回答相关的问题。答案一般附在问题后,存在着教学结构编排欠妥和听力材料偏少的问题,同时学生的依赖性较强,容易没有思考直接看正确答案,增加了学习的惰性。
写作:大部分医学英语教师没有将英语教学当成语言能力去培养,而是当做一种应试技巧训练。提供范文后进行解析,之后学生参照范文的写作方式进行照猫画虎,再由带教老师进行批改。由此学生认为写作就是多背单词、语法和范文,并未在写作中过多的用心思考,导致写作内容流程化、浅显化,脑海中没有进行深层次的加工,最终结果是学生只对分数关心,对于教师的批改内容,学生并未给予过多的关注,导致日后写作中会出现相同的错误[5]。
管理措施:社会对于专业英语越来越重视,然而教学机构却依旧缺乏专业医学英语的教师。虽然具备英文交流水平的医生逐渐增多,但临床需要仍旧得不到满足。大学教师大多为英语专业毕业,能够很好的进行英语交流但是对于医学知识了解不多,此限制了该项专业的开展进程。
2 医学英语专业教学管理
2.1 明确培养目标
就现阶段就业前景而言,多数医学英语专业学生希望在毕业后进入医院从事医疗工作或进行医学类研究工作,少部分从事医药销售代表、医学杂志编辑等工作。实际就业情况与就业意愿有差距,因此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需求以及社会的需要对培养目标进行合理的调整[6]。
专业人才培养应该根据社会需求、生源质量、院校特色等制定,首先明确医学英语专业学科属性,是人文学科(英语专业医学方向)还是医学学科(医学专业英语方向),学科定性是能够决定培养的重点方向。经过广泛的调研和研究,该专业为培养具有较强医学和英语知识、以满足我国现阶段国情需求、综合能力较全面和人文素养较高、在各相关部门从事教学、研究、翻译、管理的复合型人才[7]。因此,现阶段该专业旨在培养能够在临床医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等相关科目中熟练运用英语这门语言,将语言与各领域的工作内容相融合,不仅仅是进行词汇量的掌握,更重要的是语言的运用、理解。
2.2 优化课程体系,构建专业特色
要想将课程体系进行优化,需先进行培养目标的设立,围绕目标开展相应的课程以及制定相关教学内容,将上述这三者内容紧密相连,才能使课程更为连贯化,并具备自身的专业特色,满足教学需求。只有将每门不同的课程之间的关系进行正确处理,才能够达到最优化,高效地完成培养目标[8]。
2.2.1 专业课程体系合理化
医学英语专业属性较强,主要是英语和医学的融合,只有课程设置最优化才能够更好的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技能。该项专业的特殊属性决定了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为教学的基础,因此在课程的安排过程中需要以语言基础为主,开展阶梯性学习模式,构建基础知识平台,对基础学科的内容进行拓宽,将教学内涵深入到各个教学部分,注重对学生学习技巧的培养,使其不再是一味的死记硬背[9]。英语专业包括听、说、读、写专业知识,并配备了相应的技能课程,通过实验操作等方式使学生对理论知识能够更好的理解;医学课程涵盖了内外妇儿等全面基础专业知识;医学英语包括翻译、写作、阅读、交流等课程,强调综合运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逐步提升医学和英语的互相渗透,低年级开始培养,专业课既要突出英语应用又要加强基础医学知识[10]。使学生最终能够获得良好的医学翻译、医用口语交际、医学文献阅读、跨文化交际等能力,培养出全面型人才。
2.2.2 专业课程特色化
突出特色课程,英语课程的内容要符合现阶段市场就业对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医学课程的内容要与国际现有医学水平接轨,做到内容的与时俱进[11]。根据本专业的专业性和实用性特点在设置课程和教学过程中要突出专业的特色,强调培养英语语言能力的同时将医学、人文、社会知识融入进来,可以开设具有特色的课程如医学英语翻译课程、医学英语阅读课程、文献检索、医学英语写作课程等等,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以全面提升。根据学生兴趣开设课程,激发自主学习,拓展相关专业知识,同时促进个性化学习,通过情境模拟等多种方式增加学生理解能力,使听说读写译的实际应用能力得到提升。
2.3 教学模式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专业开展的核心就是教学模式的选择,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理论讲授,学生不能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导致教学效果较差,教学模式的改革尤为重要。改革需从多角度入手,包括师资力量、管理制度、教学方式等。是从管理制度到师生等多方面的改革,通过改革使教学质量改善[12]。
2.3.1 组建医学英语教研部,引进高水平人才
要想培养出高素质的医学英语专业人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至关重要。医学英语教学师资要求高,需要教师用英语将医学相关专业知识进行讲解,目前的师资来源主要有医学专业中具有一定英语水平的教师和大学公共英语教师。医学专业教师虽具备丰富的医学知识,但英语语言综合能力不强,英语专业老师虽语言能力突出却缺乏医学专业知识[13]。可以制定统一的医学英语教研部教师的选拔标准,候选者需具备良好的医学背景和教学素质且对英语教学工作尤为热爱,同时还需要有一定的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最好有国外留学或交流的经历、英语水平优秀,新的英语教研部可以由英语和医学专业技能均优的临床医生与具有英语专业和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双重教育背景的全职英语教师联合构成。其构成比例可以前者多,后者稍少。
引进高水平尤其是国外科研单位、医学教育人才是提高人才整体素质、扩大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师资队伍重要手段。他们具备的技能对科研、医疗、教学都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引进人才严把引进关口,利用高水平人才丰富的教研经验对现有师资队伍发展进行推动,使人才的作用发挥最大化。增强自身人才与引进的人才的同步培养,将本单位人才积极性更好的调动起来,使现有教师尽快向复合型医学英语教师转型。
2.3.2 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坚持督导制度
教学管理不仅仅是老师对学生的管理,也有学生对老师的监督,老师与老师之间的相互监督,需要将传统的教学模式彻底改变,学生对老师教学信息及时反馈能够形成评价体系,促进师生交流,根本上提升教育水平。教学质量的保障前提为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主要因素为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要结合自身学生质量、教师资源、硬件设施等进行改进,不能盲目地照抄其他单位。教学管理制度需要“以学生教育为主,以人才培养为主”,其制定和完善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要重视师生的意见及看法,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尊重和保护其创造性和自主性,坚持改革创新,根据改革目标将教学方式及时调整,并设定好相应的考核方式以及课程,将监督以及评定机制进行完善,共同使教学质量提升。比制定制度更为重要的就是执行制度,并需要保障全体人员均严格遵守制度。这同时也要求制度的制定需具备较高的可行性,可并非空话大话,一纸空文会让所有制度毫无意义,要抓好贯彻落实,做到有章可循,有效运行教学管理机制,提高教学质量。
督导制度理念是以“导”为主,建立学校、学院两级督导体系并各自运行,同时明确侧重点,加强联系与配合。全体师生主动接受督促指导,保质保量的完成督导任务。
2.3.3 教学方式改革
(1)翻转课堂医学英语教学模式探索
翻转课堂是重新规划课堂时间以便更好地利用课堂时间,是传统教学模式的变革。课堂上师生角色转换,学生课前做好预习,以教师的身份将预习到的内容进行讲解,并提出相应问题,由教师给予针对性解答。这一模式能够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想学习,同时也能使老师被学生督促,教学相长。教师脱离出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后能够更好的将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可有效提高学习的效率。对于学生而言,该教学模式培养了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自主学习增加,综合应用能力和创造力都有明显的提高。
(2)医学英语专业词汇教学方法改革
专业词汇的掌握是对该学科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如何有效地教学并让学生快速、准确的理解、记忆成为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医学专业词汇拼写难度较大,且发音难度也较高,根据经验总结出词根词缀记忆法、联想记忆法、电影教学法几个方法。词根词缀记忆法:将医学专业词汇拆分为多个词根、词缀,通过了解词根、词缀的附加含义,给予整理综合,能够将词汇量在较短的时间内扩充。联想记忆法:通过形近词、意近词对比、串联、归纳在脑海中将知识结构进行构建,词汇正确性提高。电影教学法:可通过电影课程观看精选医学美剧激发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如《豪斯医生》《周一清晨》等,能够使学生对词汇的认知能力增加,进而使其能够更好的进行听与说,提高学习效率。
(3)发现口语学习和听力中的问题
听、说能力的欠缺也是医学英语学习中较为突出的问题,词汇量不足、医学知识匮乏、心理等都是制约听说能力的因素,害怕自己表达不清或发音不准而不愿用英语与人交流。为了解决以上问题首先应该通过百词斩进行专业词汇、词根训练来扩充词汇量,同时应该利用多媒体扩大知识面,在课堂播放医学录像资料(根据学生实际的英语水平选择),在情景对话中进行听力锻炼。可以选择国外相关节目中所涉及的已学内容作为听力的素材,有了信息输入后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口语和听力。
口语表达能力同样重要,每堂课都可以采用情景表演、小组讨论等形式,每位同学都有表现的机会,从而打消口语表达时的胆怯,提高表达能力。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尽量用英语表达,学生适应英语交流坏境能够潜移默化地提高整体的水平。对于有障碍的同学应该给予其更多的表现机会,耐心地引导,鼓励其从简单问题开始,循序渐进,树立信心,增加听、说英语的热情。这种模式与传统模式相比能够改变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可以循序渐进提高学习的难度,通过不断的训练有效提高口语交际和听力的能力。
(4)阅读教学改革
现实中,学生的阅读速度不够快,缓慢的阅读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问题:(1)与听、说相比词汇量对于阅读理解的影响最大,阅读者词汇量越高阅读的效能就越高,认知能力强,利用相关知识和技巧、语言环境来推测生词意思的能力越强。(2)选择合适的阅读资源,教师应该为学生选择适宜难度的阅读材料,这样才能使学生保持兴趣并能快速阅读。(3)在阅读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抓住提纲和上下文逻辑关系,理解的方向不是拘泥于单个句子,而是整篇文章。
(5)提高写作能力
写作能力非常重要,能够准确的表达观点和实验结果,通过分析“GMER(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以及“我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结合《大学英语课程要求》,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医学生专业特点,应该结合多种教学方法来提高写作能力。写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专业词汇的匮乏,因此在强化词汇量的同时还应该加强专业英语阅读教学,以读促写,同时可从写摘要开始训练,增强写作的目的性和总结归纳技能[14]。实践中发现课堂限时作文和命题作文对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有一定局限,无法展现多样性和个性,因此应该放宽写作内容的范围,增强挑战性和趣味性,学生写作热情提升的同时写作能力也能得到提升。
2.4 改善教学条件
教学设施与教学质量有直接关系。以往的授课模式无法吸引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且课本上的内容也过于单一,可通过将授课模式多样化,增加课外学习机会,使学生得以更多的机会学习更多的内容。多元化的课堂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需要建设相关学习场所并引入更多有助于学习的设备,如更新多媒体课室、将图书馆以及电子阅览室扩张、及时更新图书资料等都能够有助于师生了解前沿医学信息[15]。现代医学英语教育教学需要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下使学生综合素质得以提高,需要加强建设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示教室等,改善学生的生活、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在现代化的教学环境中接受多元化教育。
3 结语
我国医疗教育逐渐接轨国际,医学英语专业人才需求量增加,医学英语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其教育教学管理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医学英语教育改革迫在眉睫。医学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应该结合社会需求和英语教学发展趋势,及时掌握新的教学理论和方法,将培养英语语言能力、医学知识、综合能力、人文素养较强的医学英语人才作为目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革教学模式,完善教学管理,培养出高素质的、更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医学生,为学术交流和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以上种种,对于各医疗机构实施进一步的医学生毕业后医学英语继续教育无疑将起到决定性的正面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