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五维解析
2023-01-11王欢
王 欢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作为我党历史上的第三个历史决议,立意深远,意义重大。其中的一个突出亮点和重大贡献,就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概括和新阐释,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 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这一概括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的理论创新、重要的历史地位、鲜明的时代特色、鲜亮的文化性格等进行了高度凝练,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深刻把握和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可以从理论、历史、实践、体系、文化等维度进行解析,这有助于我们深刻把握“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从而在新征程上凝聚全党和全体人民力量、发挥理论智慧和巨大优势,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迈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一、从理论维度看,开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新境界
马克思主义从来不是教条,不断的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至今依然闪耀真理光辉的根本原因。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首先就体现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各个领域的重大理论创造,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境界,把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思想史和哲学史推向一个新的理论高峰。
首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这是其思想的理论起点和理论定性。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不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结合新的历史条件、时代主题和主要矛盾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创建的,其理论本质是马克思主义的。
其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 世纪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推到了一个新的理论高度。具体表现有,其经济思想明确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提出新发展格局,这集中反映了习近平经济思想对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理论创新;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的理论品格,坚持人民至上的一根红线,强调人民群众主体性,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这是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和民主政治观点的最新成果;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矛盾分析法,深刻认识到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矛盾观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变化的新把握新表述,关于社会主要矛盾转换的重大判断为我们充分认识本国国情提供了根本依据;立足新时代,提出抓重点、抓关键、“关键一招”、观大势、定大局、谋大事,这是对马克思主义重点论、系统论的新认识;运用历史辩证法、历史比较法和系统观念等观察历史,在历史中探索治国理政的经验,提出了“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2]等著名论断;提出全面从严治党等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创见;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新发展;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的新创见;对妇女和妇女工作、家庭建设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理论创见,对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一些难题提出了新思想,对妇女事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是对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新认识和新创新。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真理性、人民性、实践性、开放性和时代性,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完整性、系统性具有重要的新的理论贡献,它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的光辉篇章,使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在21 世纪绽放出耀眼的光辉,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是21 世纪马克思主义。要从马克思主义思想史、哲学史、发展史的发展进程中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创新和理论创造,只有这样才能全方位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理论创新。
二、从历史维度看,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新跃升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决议》以历史顺序纵向梳理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条鲜活的主线,总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历程。在这一历程中党根据面临的历史时期、主要任务、主要矛盾等的不同实现了四个伟大飞跃,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推向一个个新的阶段。四个飞跃逐级递进,其中始终贯穿一条主线,这就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的国家遭受苦难,民族遭受欺凌,人民遭受压迫不能当家做主,在经济、政治、军事、科技等方面都是落后的。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根本社会条件。这一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一切百废待兴,国民经济亟须恢复,党的主要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这一时期“毛泽东思想继续延伸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性飞跃的过程”。[3]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主要任务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体制保证和物质条件。这一时期,改革开放如火如荼日新月异,中国经济实现了巨大跨越,“1979年至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外汇储备大国”。[4]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时期党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第四个历史时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一个新的历史方位。历史条件、时代任务、主要矛盾和时代精神都发生了变化,与以往历史阶段不同。这一时期创立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意味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迎来又一次大跨越,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意味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迎来新跃升。十八大以来,中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拥有了完整的工业体系,脱贫攻坚圆满完成,在民主法治、生态文明、医疗卫生、社会保障、载人航天、集成电路、深海探测、量子通信、大飞机、高铁建设等方面发展速度惊人。“2020年,我国GDP 突破100 万亿元,在世界经济中的份额上升到17%左右;人均GDP 超过1 万美元,形成世界最大规模中等收入群体。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 亿人。”[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展现出无比广阔的光明前景,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不断迈向新的台阶。当下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
三、从实践维度看,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课题的新领域
从实践出发,回答时代之问是马克思主义的首要理论品格。从实践维度看“新的飞跃”体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从“新时代”这个中国当前最大的实际出发,是适应中国实际的,以回答解决时代重大问题和现实问题为目标的科学的理论,及时准确回答了时代之问、历史之问和人民所想、所问和所期待。《决议》用“三组时代课题”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课题进行了新阐释。三组时代课题及时回答了在党成立100 周年的重大历史时刻和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重大历史关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什么、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什么样、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什么的本体论问题,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的方法论问题,这三组问题紧密联系、内在统一。
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本质是社会主义的。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不是别的什么主义。”[6]109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旗帜和道路的认识是根据历史条件、时代主题、历史阶段和主要任务的不同而不断丰富发展的。从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中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到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再到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路走来,党对社会主义在中国的理论样式和具体体现随着时代的发展成熟完善,认识也更加深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什么和向何处去、如何建设等重大问题也进行了时代的回应和科学的概括。
旗帜指引方向。在旗帜的指引下,我们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这就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要坚持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现代化是指成为现代的过程,即将一个传统的或经济不太发达的社会转变为一个现代的工业化社会,涵盖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历史性转变的全过程。现代化是一个世界历史性过程。人类现代化的大方向是共同的,但是各个国家通达现代化的道路却是不同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道路并没有固定模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能削足适履。”[7]党的百年历程始终带领中国人民探索现代化道路,开创了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8]西方现代化道路是以资本逻辑为核心的越洋殖民的现代化道路,是对内压迫本国人民、对外殖民侵略的现代化道路,建立了一手拿着账本、一手拿着大炮的“西方文明”,给世界带来战争和灾难。这种文明“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即变成资产者”。[9]35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共同滋养的现代化道路,是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平发展、两个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化,是为全人类谋幸福、为世界谋大同、为世界历史进程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道路。这种文明道路与西方所谓的文明本质截然不同。它不是只强调物质文明,而是强调“五位一体”的文明,强调多样性的文明。它是包容性、多样性、生态性、民族性和世界性的有机统一,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有了旗帜、有了道路,就需要有引领者。这个引领者就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面对新的赶考之路,中国共产党是什么样的党,怎么建设我们的党,是我们必须答好的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于这个问题进行了准确的回答,这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一个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使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对这一问题又再次提出了要求,即全党要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前者是党的性质,后者是党的使命担当。为了这一使命,我们要建设一个经受考验的不忘初心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坚持党的自我革命,永葆党的生机活力。
四、从体系维度看,丰富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内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党的十九大用“八个明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做了总结阐释。《决议》中增加了两个明确,用“十个明确”对其核心内容做了更加丰富的概括。其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为“十个明确”之首,同时第十个明确要求全面从严治党,首尾呼应,旗帜鲜明地明确了党的政治地位和重要作用,凸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自觉和使命担当。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生动昭示了我们能够成功和未来继续成功的根本保证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决议》的第二个明确是原来“八个明确”的第一个明确,明确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加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论述,突出了中国化现代化的重要作用。《决议》的第三个明确是原来“八个明确”的第二个明确,明确了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增加了“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内容,这是对人民民主制度的更高更全面要求。
《决议》的第四、五、六个明确是原来“八个明确”的第三、四、五,分别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决议》的第七个,明确了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等内容,这是对我国新时代新发展格局的确认。《决议》的第八、第九是原来“八个明确”的第六和第七,主要对强军思想和外交工作的目标进行了阐释。《决议》的第十个明确是原来“八个明确”的第八个。这“十个明确”逻辑严密、博大精深,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开放的不断发展的理论品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的指导思想。
五、从文化维度看,彰显了中华优秀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新活力
在某种程度上共享一种文化意味着人们有相似的经历,文化图式共同构成了一个人居住的世界,构成了过去事件记忆的框架以及对未来的期望。一个享有同一种文化的民族相互了解自己,明确自己最深的愿望和渴望,共同创造他们的生活世界和确定在生活中的意义。因此,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和“魂”,文化的力量凝结在民族精神之中形成一个民族独特的精神品格。精神是文化的核心。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着它的民族心理和民族认同。中华文化绵延数千年,创造出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根,中华民族精神则是中华文化的魂。中国文化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科学创新精神具有永不退缩的时代价值。中国精神是这种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是中华文化的精神品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深扎根中国文化,受到中国文化的滋养,使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新活力新意蕴,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习近平的法治思想、经济思想、生态文明思想、党建思想、外交思想、人民观、人类命运共同体论述、深化改革论述等都充满着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例如,法治思想吸收中华法律文化精华,汲取营养择善而用,对“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礼法合治”等思想进行了创新发展。生态文明思想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理论。人类命运共同体论述是对“协和万邦”精神追求的新发展。关于创新的论述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中华民族伟大创新创造精神的当代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对“民惟邦本”思想的当代阐释。全面深化改革的论述是对“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思想的新阐释。在强调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重要性时,引用了“天行有常”“应之以治则吉”等话语。这些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丰富的民族智慧和中国精神,体现了其思想的民族性、价值性、时代性等特征,彰显了其思想鲜亮的民族文化性格和民族文化底色。这要求我们赓续中华民族精神血脉,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这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实现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
六、结语
从五个维度解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其落脚点在于进一步明确“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重视杰出领袖对于国家和党的事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基本观点。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同时也坚决肯定领导权威的重要作用。正如大海航行需要舵手,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必须有掌舵者、领航人和主心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光辉历程用鲜活历史和事实印证了邓小平同志的科学判断,即“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10]310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以强大的使命担当和巨大的政治勇气,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形成了巨大的核心力量,是带领全国人民取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全面胜利的领航人,是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迎接各种挑战的掌舵人和主心骨,是踏上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的总设计师。
从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正式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确立习近平同志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到党的十九大报告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再到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全面充分反映了人心所向、历史自觉和时代的迫切需要,体现了全党和全体人民的共同意志,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我们要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增强“两个维护”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这是决定党和事业正确发展的方向性和原则性的根本问题,是统一全党意志、坚定“四个自信”、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的根本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