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与神的融合
——素质教育视域下的舞蹈美育审视
2023-01-11赵艺
赵 艺
(汉阳大学 艺术体育学院,韩国 首尔)
自1997年国家教委颁布《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以来,“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教育发展方向,目前已经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根深蒂固,成为了中小学教育教学开展的底色。所谓的“素质教育”,重点在于“素质”,核心理念在于不以学生某一项技能、某一学科的知识为教育教学的重点,而是“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特别是更加注重素质的提高,在提高素质中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为根本,提高文化素质为基础,全面提高人才的整体素质。”[1](P2)关注学生作为“人”的思想道德、能力、个性、体质及心理健康等基本素质的塑造。其中,美育是素质教育中十分重要的组成,因为美育承担着学生认识美、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发展,而学生对于美的理解和追求,也影响着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可以说,在基础教育阶段,美育是推动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舞蹈美育作为培养美、实践美、宣传美的教育方法,具备特殊的价值。[2](P111)作为人类最古老的艺术之一,舞蹈是原始人类进行自我表达的重要手段。汉焦赣《易林·讼之中孚》中便有“谢恩拜德,舞蹈欣跃,欢乐受福”,由此可见,舞蹈艺术是以人类情感为核心,在长时间发展进程中又逐步形成文化属性的艺术形式。从基础教育的角度出发,舞蹈则是情感、思想、文化、创意的集中表达。通过舞蹈的教学,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学生不仅能够感受到丰富的人类情感和思想表达,同时也能够结合民族、地域、国家,认识到人类在追求造型之美时的千差万别,进而实现美育的基本目标。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不论是教育体系外部对学生素质的要求,还是教育体系内部对美育实施的认识,都已经发生了本质性的转变。因此,结合时代与社会的发展背景,重新审视舞蹈的美育价值,探究这种“形”与“神”互相融合的艺术形式,引导当代学生提升审美素养,便成为舞蹈教学的基础指向。
一、素质教育下审美教育的目标与方向
随着我国的社会发展,素质教育的内涵和要求本身就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而作为素质教育的具体内容,审美教育自然也处于发展的进程中。我国素质教育的理念可以追溯到1985年邓小平同志在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明确指出了国民素质的重要性。而在当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进一步指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这成为了素质教育理念形成的源头。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了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需要以提高全体学生素质为根本目标,从而将教育教学发展从“应试教育”的轨道彻底转变为“素质教育”的轨道。由此我们可以分析,素质教育的两大核心内涵:第一是结合时代、社会和国家的需求,培养符合其发展方向的优秀人才;第二是关注学生个体作为“人”的发展需求,包括道德、能力、身体、心理等各个方面的维度。简而言之,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培养心理健康、体质强健,具有高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且具备长期学习能力的优秀人才。
审美教育的开展,则是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一条路径。何为美育?狭义地讲是通过艺术手段对人们进行教育,广义地讲是运用自然界、社会生活、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中一切美的形式给人们以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以达到美化人们心灵、行为、语言、体态,提高人们道德与智慧的目的。[3](P96)在我国,早在周代就形成了“君子六艺”的教育体系,通过礼、乐、射、御、书、数对贵族子弟开展教育,而其中的“乐”便是诗歌、音乐、舞蹈为一体的美育课程。在我国,美育的开展多是以艺术科目为载体进行的,包括美术、音乐、舞蹈等一系列艺术课程。为什么以艺术课程开展美育?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艺术作为人类思想和情感的凝练性表达,具有高度的审美内涵,是人类在漫长的文明史中对世界体验的再现。学生学习了艺术课程,也就体验了无数先贤的情感、思想和美的创作过程,这种学习能够引导他们满足个性化的审美需求,进而激发出个人的创造兴趣。由此,素质教育下审美教育的基本方向,就是通过引导学生在体验优秀艺术作品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和思想道德观,并由此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人生阅历参与到美的创造当中。
二、舞蹈之美:形与神的交织
在基础教育阶段,舞蹈是开展审美教育的一项载体。相比于音乐、美术此类单一的听觉艺术和视觉艺术而言,舞蹈自身所具有的听觉与视觉的融合特点,决定了其独特的美育价值。探讨舞蹈在素质教育视域下的美育功能,首先就需要对其所具有的审美特点和审美内涵开展分析,如此才能够理清其美育价值的实现路径。而舞蹈之美,可以简单概括为“形”与“神”两个方面:
在“形”的方面,舞蹈的本质是一种造型艺术。舞蹈是通过具体的造型和动作表达思想情感的,是人类肢体表达的极致应用,通常以动作组合、具有象征含义的造型,引发观者思考并实现传递思想情感的目标。而舞蹈的造型动作来源十分丰富,又依据民族、国家存在诸多差异,是文化土壤下成长而来的独特表达。例如,我国汉族的民族舞蹈秧歌,便善于以大幅度的脚步、手部动作展现欢愉之情。同样善于应用大幅度动作进行舞蹈表达的还包括非洲民族舞蹈,但是由于民族舞蹈的动作频率更快、动作组合更加随意,因此两者形成了截然不同的形式与风格。除此之外,舞蹈作为一项表达艺术,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实际上是人类对于环境、生活的认知过程,因此舞蹈的造型动作也具有丰富的来源,除了对狮子、虎、龙、孔雀等动物动作的模仿之外,还包括人类自发的想象、历史的演绎、久远巫术和宗教动作的遗留发展、军事等诸多来源,进而形成了形式多样、种类繁杂的舞蹈表达。由此可见,舞蹈艺术中的造型动作是人类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基于现实环境的种种要素,通过自身的想象和创造所形成的一种表达体系。这种表达不仅高度凝练了人对外部事物的美的创造,同时也以多种形式表达了舞者的思想与情感,以及社会文明中的各项内容。在此基础上,由于舞蹈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因此在造型动作的塑造中又融入了大量的文化性内容,例如秧歌舞中所增加的丝绸、飘带等装饰与道具;又如芭蕾舞中,除了舞蹈动作,还融入了哑剧手势、戏剧服装,文学台本等要素。现代舞蹈艺术又结合了舞台灯光艺术。整体而言,舞蹈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但是又结合了其他艺术的表现因素,综合了文学、美术、杂技等艺术。[4](P108)于是,舞蹈艺术通过造型动作的核心融入了大量其他艺术门类中的要素,进一步丰富了舞蹈的造型,包括舞美、音乐等艺术元素,形成了丰富多彩、想象空间广阔的造型美和动作美。
在“神”的方面,舞蹈主要通过思想与情感的塑造为造型动作注入灵魂。一般情况下,舞蹈作品中的“神”是由舞蹈创编者在个人的想象、感悟和体验下所塑造的,展示了创编者个人的世界观、艺术观和价值观,从思想主题和情感主题两个方面进行表达。其中,情感主题是直观的,观者可以通过对舞蹈作品的欣赏直接获得这种情感的传递;而思想主题则是隐喻的,主要通过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塑造、造型的表达进行展现,在引发观者思考的前提下实现思想主题的表达和传播。例如,北京舞蹈学院的获奖作品《书韵》,便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毛笔为道具,展现了宁静、舒缓的情绪。这种情感的传递由舞蹈的配乐和动作互相融合,能够直接传递给观者。而舞蹈中思想主题的塑造则是间接的,是通过象征的方式实现,通过引发观众思考进而传递的。例如,杨丽萍在她的舞蹈作品《孔雀》当中,就以造型动作与灯光互动的方式,塑造了一只怡然自得、灵活巧动的孔雀形象,通过这一孔雀的形象展现了动物与自然的和谐,由此引发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抒发关注自然、维护生态的基本理念。由此可见,如果说舞蹈中的“神”以思想内涵和情感内涵两项内容为主,那么情感的表达是直观的,思想的表达则是具有象征性的。两者共同塑造了舞蹈作品中的“神”。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尽管舞蹈作品中“神”的方面基于创编者个人的感悟、体验和创造,但是创编者本身也是在社会与时代的土壤下成长的,其思想与认知也是对社会思想、文化思想的反映。于是,舞蹈作品中的“神”便成为了以创编者为桥梁展现社会、时代风貌的内容。从广义的角度来说,舞蹈作为一种艺术类型,其本身就是社会时代文化影响下的表达方式,例如兴起于20世纪初的现代舞,其本身就是在人本主义哲学思潮、西方现代化进程中、个人意识的觉醒下所形成的舞蹈表达形式,从本质上改变了古典舞蹈的程式化和虚幻化,以个人主义、自由精神取代古典舞蹈内核,形成了新的舞蹈表达形式。从狭义的角度来说,舞蹈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内涵和思想内涵,也是在舞蹈作品所处的社会时代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例如杨丽萍在《孔雀》中所阐述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便是现代思想的体现。综上所述,舞蹈中的“神”,是在社会时代文化背景下通过舞蹈创编者的凝练性表达所形成的,虽然传递方式不同,但其共同构建了舞蹈作品的审美核心。
三、素质教育视域下舞蹈之美实现美育的路径
通过对舞蹈艺术“形”与“神”的分析,我们能够精确、全面地了解舞蹈艺术的审美内涵。舞蹈艺术的审美内涵作为其实现美育功能的基础,也是我们探究舞蹈之美实现美育路径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舞蹈教育要确立21世纪新的时代特征,以及能与整个中国文化进程同步的舞蹈形式和面貌,同时又应该更加重视对古老文化传统的发掘、继承和发扬。”[5](P51)
第一,舞蹈之美塑造了学生对美的向往。基础教育阶段学生以小学、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三个阶段为主,这些阶段下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均是十分迅速的,对外界的认识也在不断完善和丰富的过程中。舞蹈之美融合造型动作和思想、情感内涵所形成的美轮美奂的表达,对学生而言是视觉与听觉的直观冲击,从而能够激发他们对于这种美的兴趣、引发他们进一步了解这种美的动机,从而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这种目标的实现主要分为两个途径:一是以舞蹈丰富的美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舞蹈在基础教育阶段内的教学,可以从体质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发展学生的素质水平,舞蹈的训练可以提升学生的柔韧度、力量、平衡感,发展学生体态;舞蹈的欣赏则可以通过音乐、造型动作的融合表达,舒缓学生焦虑、愤怒、不安等心理状态,发展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在良好的身心状态下,学生则能够更积极、乐观地参与到学习和生活当中,感受到生活中的美;二是舞蹈艺术通过音乐、造型、动作、服装、舞美的融合,也能够促进学生对美的热爱。在舞蹈作品的欣赏中,丰富的舞蹈元素让学生能够认识到“什么是美”“什么是不美”?于是,学生便对美产生了兴趣,在后续的学习和生活中,他们也会积极参与到对美的追求、创造过程中,进而培养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第二,舞蹈之美能够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舞蹈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还能够有效推动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均处于思想道德的发展进程中,他们对于世界的认知、社会公序良俗的认知、自身的认知,均需要引导和建设。在这个过程中,舞蹈作品丰富的情感内涵和思想内涵,能够帮助教师塑造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正如前文所述,舞蹈作品在创编的过程中通常具有直观的情感表达和象征性的思想表达,而这些表达内容均会影响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例如,通过对舞剧《老人与海》的欣赏,学生可以通过勇敢的舞蹈形象,认识到人与自然抗衡中所展现的个人奋斗、勇往直前的精神,进而将这种精神映射到自己的生活与学习中。又如,中国广播艺术团的舞蹈作品《长调》,展现了草原生活独有的惬意与自由,学生对该舞蹈作品进行欣赏,会情不自禁地对世外桃源般的自由生活形成向往,进而认识生活与物质之间的关系。整体而言,舞蹈中的情感之美、思想之美是能够有效践行学生思想道德发展方向的,能够在他们思想道德水平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以积极向上的思想推动他们进步、以充沛的情感引导他们体验生活。
第三,舞蹈之美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理解和包容能力。舞蹈艺术的发展具有突出的文化属性,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在各自独有的文化土壤下,通常会形成不同风格、形式的舞蹈表达特点。这种表达无比凝练、高度集中,且内容丰富。例如汉族民族民间舞蹈中传播广泛的狮子舞,便以独具民族特色的杂技性动作、服饰装扮,依托于汉族独有的民族节日、宗教信仰,以模仿狮子为主要内容,兼以汉族独有的锣鼓等乐器伴奏,形成了具有高度中国民族特色的舞蹈表达。在这一基础上,学生对于狮子舞的体验、分析和探究,便是对汉族文化的探究。仅以狮子舞为载体,他们就能够系统地了解汉民族传统的器乐表达、民族附属、宗教节日、民族追求等诸多内容。同时,在不同民族舞蹈作品的欣赏中,学生还可以深入探究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例如,学生对古典芭蕾舞的欣赏,能够帮助他们了解西方宫廷音乐、程式化的舞蹈表达,以及民族独有的文学、童话、传说和戏剧。简而言之,舞蹈之美促进学生的文化理解和文化包容,是以舞蹈直观性的造型动作、服饰装扮、表演形式、配乐为要素开展探究,进而思考舞蹈表达与民族文化之间的关联,了解文化差异的过程。“舞蹈是民族艺术最深邃的文化表达,是民俗文化跨时空汇聚的活化石。”[6](P137)因此,舞蹈也为学生对于一个民族的文化理解,搭建了有效的桥梁。
第四,舞蹈之美为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提供了载体。舞蹈艺术本身就是一种融合性的艺术,是融合了戏曲、舞美、音乐、体育等诸多元素所形成的丰富表达。这种融合性决定了其对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促进,这是其他艺术学科教学难以比拟的。首先在想象力的发展中,学生能够从舞蹈艺术中获得更丰富的养料、更广阔的空间,因为舞蹈不仅是视觉艺术,也是听觉艺术。学生对于舞蹈作品的欣赏,是全方位、多角度的,这就为学生的想象提供了更多的来源,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体验和生活经历,在脑海中进行无止尽的想象,进而形成优秀的想象思维。而在想象思维的基础上,学生的创造力也能够通过舞蹈获得发展。因为舞蹈艺术原本就具有融合性,这种融合性为学生的创造提供了途径和方法。学生通过参与舞蹈的训练,不仅可以通过模仿、欣赏等方式创编舞蹈造型与动作,也可以配合不同风格和形式的音乐作品,形成多样的表达。概括来说,舞蹈艺术在基础教育中的应用既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也为学生的艺术创造提供了路径。
整体而言,随着素质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中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舞蹈作为融合了视觉和听觉的综合性艺术,通过实现其自身的美育功能而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舞蹈美育功能的实现,是基于舞蹈艺术“形”和“神”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形”主要是指舞蹈艺术固有的造型动作,“神”则主要指舞蹈作品中的情感内涵和思想主题。通过这两项内容,舞蹈艺术首先充分发展了学生对美的向往,以美的向往激发学生参与舞蹈学习的兴趣;其次,舞蹈艺术通过其固有的思想内涵、情感内涵,塑造和发展了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以其本身对社会文化的凝练性表达,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理解、文化包容能力;最后则是通过舞蹈作品的载体丰富学生的想象来源,为学生的个人创造提供了路径。简单来说,舞蹈艺术是以创造力、思想道德、文化能力和美的向往实现美育目标,进而推动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