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逍遥散治疗乳癖临床观察

2023-01-11康明琴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8期
关键词:疏肝解郁血虚肝郁

康明琴

(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果园镇卫生院中医科,甘肃 兰州 730050)

乳癖病是乳腺组织的既非炎症也非肿瘤的良性增生性疾病,相当于西医的乳腺增生病,乳癖病最早见于《中藏经》,明代医家李中梓《医宗必读》:“癖者僻也,内结于隐僻,外不得见也”,其特点是单侧或双侧乳房疼痛并出现肿块,或在肿块上有多数小结节,质地中等,与周围组织尚清,常伴乳房胀痛、胸闷、嗳气,与情绪波动有关,经前或经期肿块往往成增大趋势,且伴肿痛不适,经后减轻等特点。明代陈实功将乳癖概述为:“乳癖乃乳中结核,形如丸卵,或重坠作痛,或不痛,皮色不变,其核随喜怒消长”。其描述非常详细准确,对此病的命名,临床特征、病因病机等的论述都极为精辟,为后世医家所推崇。中医学上所讲乳癖病,涵盖了现代医学乳腺增生病、乳腺囊性增生、乳腺纤维瘤、乳腺异常发育症等病,现代医学对该病的病因尚无明确的认识,有学者认为与内分泌功能紊乱、卵巢功能失调有关,如黄体分泌减少、雌激素分泌相对增多等。本病是妇女常见病、多发病,患病率在40%左右,而且发病有年轻化趋势,发病年龄在20~50 岁,有一定癌变危险,尤其是有乳腺癌家族遗传史者,严重影响女性生活质量[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果园镇卫生院2018 年1 月—2020 年12 月门诊和住院收治的268 例乳癖患者,将其分为肝郁血虚、痰瘀互结、冲任失调3 型。268 例中肝郁血虚者199 例,占74.25%;痰瘀互结者43 例,占16.04%;冲任失调者26 例,占9.70%。

1.2 治疗方法 以逍遥散[甘草(微炙赤)半两(15 g),当归(去苗,锉,微炒)、茯苓(去皮)白者、白芍药、白术、柴胡(去苗),各一两(各30 g)]为基本方,辨证施治。随症加减:肝郁血虚者,若难以入睡,即使入睡,也多梦易惊,或胸胁胀满,善叹息,平时性情急躁易怒,加酸枣仁、知母、茯神、川芎。痰瘀互结者,如有痰湿,加桔梗、陈皮、半夏;痰湿形成瘰疬、痰核,加海藻、昆布、浙贝母。冲任失调者,若胸闷胁胀,气郁较甚者,加香附、枳实、瓜蒌以疏肝解郁,理气宽中;胀痛甚者,加川楝子、延胡索、木香以理气止痛;兼胁下痞块者,加三棱、莪术、鳖甲、牡蛎、穿山甲、皂角刺以活血消癥,化瘀散癥。若热毒引起的红肿热痛,加金银花、连翘、蒲公英、败酱草、夏枯草、赤芍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2]。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总有效率。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中的疗效评价标准。临床治愈:肿块消失,乳痛消失,随访半年无复发。显效:乳痛消失,肿块最大直径缩小1/2 以上。有效:肿块最大直径缩小不足1/2,乳痛减轻;或肿块缩小1/2 以上,乳痛不减轻。无效:肿块不缩小,或反而增大变硬;或乳痛减轻而肿块不缩小。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2 结果

经统计,临床治愈214 例,治愈率79.85%;显效36例,显效率13.43%;有效12 例,有效率4.48%;无效6例,无效率2.24%。总有效率97.77%。

3 验案举隅

案1 患者杨某,女,42 岁,护士,2018 年5 月8 日初诊。主诉:左侧乳房包块、肿胀疼痛半年余。随情绪变化而加重,有时伴有刺痛,平素月经提前,量多,有血块,经来腹痛,有卵巢囊肿病史,舌淡红,苔白,脉弦紧。查体:左侧乳房外上限有一扁平肿块,有触痛,与周围组织不粘连,推之可移,每因喜怒而消长,月经前加重,月经后缓解,B超检查时:乳腺组织内探及一2.0 cm×2.0 cm回声区,椭圆形,光滑,形态规则,回声增强,分布紊乱。中医诊断:乳癖(肝气郁结,气滞血瘀);西医诊断:乳腺纤维瘤。治法:疏肝解郁,化瘀散结。方药:柴胡10 g,白术10 g,当归10 g,白芍10 g,赤芍10 g,三棱6 g,莪术6 g,鳖甲30 g,枳实10 g(打碎),蒲公英15 g,延胡索10 g(打碎),甘草6 g。将上述药物加水煎煮,取药汁300 mL,每日1 剂,早晚饭后服用,2 周为1 个疗程,服药14 剂后乳房刺痛较前明显好转,肿块消失,将原方取5 剂共研为极细末,每次9 g,每日2 次,治疗半年后症状消失,随访未复发。

案2 患者张某,女,45 岁,农民,2018 年10 月8 日初诊。主诉:双侧乳房胀痛1 年,左侧乳房隐痛1 月余。心烦易怒,胸胁胀满,月经周期正常,量中等,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涩。查体:双侧乳房轻压痛,左侧乳房上外象限触及结节,腋下未触及肿块,无乳头溢液。B超检查显示:双侧乳腺组织钝厚,有散在性小结节条索状肿物。双侧钼靶X线提示:双侧乳腺纤维囊性增生;左侧乳房上方囊肿形成,大小约3 cm×2.7 cm,送细胞学检查无癌性改变。初步中医诊断:乳癖(肝郁气滞血瘀)。治法:疏肝解郁,化痰散结。方药:柴胡6 g,白芍15 g,夏枯草15 g,白芥子10 g(打碎),浙贝母10 g(打碎),生黄芪30 g,茯苓15 g,当归10 g,瓜蒌15 g(打碎),海藻15 g,煅牡蛎15 g,制天南星10 g,甘草6 g。10 剂,每日1 剂,水煎取汁500 mL,每日分3 次温服。连续服用10 d。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疏导。

复诊:2018 年10 月19 日。患者自诉左侧乳房疼痛减轻,心烦易怒、胸胁胀满明显减弱,肿块消软。患者病情较前好转,但仍有左侧乳房隐隐作痛,证明疏肝解郁、化痰散结治法正确。仍以上方加延胡索15 g,丹参15 g,红花10 g,连续服用10 剂,每日1 剂,以水煎取汁500 mL,每日分3 次温服,继续给予心理疏导。经服药1 个月之后,患者诸症消失,嘱其保持心情舒畅,饮食合理,减轻日常的劳累负担,至今未复发。

4 讨论

逍遥散是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名方,脱胎于张仲景四逆散、当归芍药散,后人广泛应用于内、妇、儿、男、五官各科病证。温平康等将其源流概括为渊源于汉代,成方于宋代,充实于明清,发展于现代。逍遥散的名字的含义是服用之后肝气活泼畅达,心情也随之开朗起来,烦恼抛诸脑后,好似神仙一般逍遥快活。该方具有疏肝解郁、健脾和胃之功效,主治肝郁血虚、脾失健运而致两胁作痛、寒热往来、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月经不调、乳房作胀,舌淡而红,脉弦而虚者[4]。

逍遥散本为肝郁血虚、脾失健运之证而设。肝为藏血之脏,性喜条达而主疏泄,体阴用阳。若七情郁结,肝失条达,或阴血暗耗,或生化之源不足,肝体失养,皆可使肝气横逆,胁痛,寒热,头痛,目眩等证随之而起。“神者,水谷之精气也”(《灵枢·平人绝谷》)。神疲食少,是脾虚运化无力之故。脾虚气弱则统血无权,肝郁血虚则疏泄不利,所以月经不调,乳房胀痛。此时,疏肝解郁固然是当务之急,而养血柔肝,亦是不可偏废之法。本方既有柴胡疏肝解郁,使肝气得以调达,为君药。当归甘辛苦温,养血和血;白芍酸苦微寒,养血敛阴、柔肝缓急,为臣药。白术、茯苓健脾去湿,使运化有权,气血有源;炙甘草益气补中,缓肝之急,为佐药。用法中加入薄荷少许,疏散郁遏之气,透达肝经郁热;烧生姜温胃和中,为使药。

然乳癖之病因与肝、脾、肾以及冲任二脉关系密切,冲任失调为发病之本,病机主要是肝郁气滞、痰瘀互结、肝脾不调等证型,治肝需从“气”字入手,肝气不舒为乳癖常见病因病机;滋补肝肾,调补冲任,《圣济总录》云:“妇人以冲任为本,若失于调理,冲任不和,若风邪所客,则气壅不散,结聚乳间,或硬或肿,疼痛有核”,首次指出乳癖之病机在“冲任不和”,启迪后世医家“调摄冲任治疗乳癖”,临床多见于中老年妇女,肿块和疼痛程度与月经周期或情志变化关系不明显。常伴月经失调,如月经周期紊乱,月经量少色淡,或闭经,行经天数短暂或淋漓不绝。腰膝酸软,神疲乏力,夜寐多梦,面色晦暗或黄褐斑。舌淡苔白,脉濡细或沉细;或舌红少苔,脉细数。

该病是妇科的一种常见疾病,严重影响妇女生活质量,并且有癌变的可能。所以应在平时保持情绪舒畅,情绪稳定,解除心理压力,及时缓解紧张、忧郁、恼怒、悲伤等情绪,有助于减少乳癖的发生。提倡低脂肪膳食,可选番茄、胡萝卜、菜花、芦笋、黄瓜、丝瓜及绿叶蔬菜等;常食新鲜水果、食用菌类。限制动物性脂肪的摄入量,控制糖类的摄入量;少用油炸食物、烟酒、咖啡及木瓜等。及时治疗月经失调等妇科疾患和其他内分泌疾病,重视乳房疾病普查与自我检查,对发病高危人群要重视定期检查[5]。

综上所述,逍遥散加减辨证治疗乳癖,临床疗效良好,值得广泛推广和使用。

猜你喜欢

疏肝解郁血虚肝郁
火针联合西药治疗血虚风燥型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柴芍六君汤加味结合自血疗法对脾虚肝郁型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疗效观察
石榴补血糖浆对血虚小鼠造血功能的影响
简易穴位埋线法治疗肝郁痰凝型乳癖疼痛的临床观察和研究
疏肝健脾方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疏肝解郁止痛汤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A Meta-analysis of Dachaihu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pancreatitis with the TCM syndrome of liver qi depression and liver-gallbladder dampness-heat
疏肝解郁喝梅花粥
血虚≠贫血
血虚≠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