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科学教学课程思政的思考与探讨

2023-01-11田昀灵吴晶傅松波李波韩婕井高静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2年15期
关键词:专业知识思政科学

田昀灵 吴晶 傅松波 李波 韩婕 井高静

高校需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促进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同向同行的协同育人格局的形成”,着力构建“大思政”格局,促进“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指出,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效统一。内科学是临床医学中的基本与核心课程,是临床医学最基本、最核心、最综合、内容最广博深厚的课程,是其他临床各学科的基础,也是学习临床医学,培养临床医生的基础课程。内科学主要内容包括人体全身各系统的疾病,其中涵盖了疾病的定义,致病原因,发病机制,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康复等。教师在教授过程中,不仅要传授医学专业知识,训练缜密的临床思维,还应该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较高的人文素养。内科学教师应在如今课程思政背景下的教育改革浪潮中,积极转变教育理念,探索实践内科学课程思政在各教学环节中的实施途径和方法,在此基础上研究创新的教学评价模式,将课程思政与内科学专业教学做更好的融合,提升医学生职业素养及人文素养,实现教书和育人的有效统一。

1 内科学课程教学思政现状

1.1 课程临床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不足

内科学课程大部分由临床一线的教师担任,繁重的临床工作任务花费了教师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使教师在教学中对除专业知识和技能外的思政教育认识不足,因此在课堂教授中一直以专业知识的讲授为主。内科学课程涉及人体所有系统,内容多,知识量大,教师教学任务重,目前主要授课形式为以PPT 形式呈现的课堂讲授;很多教师教学过程中注重专业知识医学的讲解,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关注度不够。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较少关注学生价值观、科学态度及人文素养等思政方面的培育,使专业知识教授和思政教育相脱节,没有实现两者的有效统一。

1.2 课程临床教师对课程思政教学的学习不够

内科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不知道课程思政的范围,哪些属于思政教育及不知道如何把思政元素与专业教学有效融合的问题[2]。教师对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不了解、不积极,对课程思政的理解不全面。很多专业课教师长期从事医学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缺乏教学思政理论及方法的培训,医学思政课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多采用简单说教方式,教育效果不佳,对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的融合缺乏了解,进而在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上无从下手[3]。

2 内科学课程教师思政教育理念的改变

课程思政即在专业课、实践课的教育活动全过程中贯穿正确的价值观,引领形成课程教学“大思政”的新格局。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所有课堂都有育人功能,不能把思想政治工作只当作政治理论课的事,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4]。坚持“立德树人”是高校教师的神圣使命,应将其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教育理念,是从育人维度来展示课程价值,发挥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资源,共同致力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道德品质及文化素养的教学模式[5]。课程思政是以课程为思政的载体,在理论课授课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从而提高医学生的职业素养[6]。

内科学课程教师首先自身需要与时俱进地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转变以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授为主的教育理念,正确认识知识传授与思政引领之间的关系。积极参加课程思政师资培训、讲座;组织和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学术沙龙、研修活动或集体备课讨论;优秀课程的观摩教学等多形式活动,提升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积极转变教育理念。除此之外,课程教师应对善于挖掘和收集课程思政素材,精心研究完善教学设计,不断实践探索反思、总结好案例、好模式,积累经验,提升授课水平。最后,课程教师还应多阅读历史人文方面的书籍,学习、积累与本学科相关的人文知识,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从教学深度与广度上更好的理解课程思政,从而将单纯的讲授灌输知识转变为“全方位育人”,增强课程思政教学的影响力。

3 理论教学中课程思政实施

3.1 从绪论开始培养学生勤奋严谨、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职业素养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通过绪论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到:内科学是临床医学其他各学科的基础课程,涉及知识面广,内容繁多。作为一名医学生,除了扎实的掌握医学专业知识之外,还应当注重自身人文科学素养的提升[7]。挖掘本学科的典型事迹,如医护人员的救护患者的典型感人事迹,提炼其中的思政精神,以案例为载体把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等思政内容融入其中。强化医学生救死扶伤的高尚的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感,激发他们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8]。

3.2 各论融入思政教育的实施路径

在各论疾病的讲解中,可以结合章节内容特点,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科学精神以及医学人文关怀”进行素材的挖掘[9]。从每个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等为融入点,搜集人文素材,挖掘其思政元素,在系统讲授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课程思政元素的渗透,培养学生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文化自信、较强的临床思维能力及人文关怀能力;并以典型病案为载体,通过严谨分析推理锻炼学生严谨的临床思维能力,达成教育医学生成长为踏实严谨、有责任心、爱心并具备科学精神的医生的培养目标。

以《糖尿病》一章的教学内容为例。在糖尿病防治内容讲解中,可给学生介绍,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以来,我国制定了《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等一系列切实可行的防治政策在稳步推进,同时我国实行全民覆盖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降低患者经济负担,通过对我国糖尿病等一系列慢性病防治的管理及医保政策的讲述,让学生感受到国家在健康医疗邻域的快速发展进步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制度自信。在糖尿病治疗内容的讲解中,可收集一些优秀专家及基层医务工作者为医疗事业奉献毕生的典型事例,有助于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就是要激发学生对我国悠久中华传统文化的自豪感。中医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思政资源。可以从糖尿病治疗“五驾马车”的多方面进行梳理,如:中医药的“药食同源”的理念,在糖尿病的饮食控制上具有很大的优势;中西医结合在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治疗方面,在改善症状,减缓并发症的发展,降低费用等方面相较于单纯的西医治疗有非常好的临床疗效,这些内容可设计于典型病案中分析讲解,课程思政素材和专业知识的融合,做到润物无声、水到渠成。

在各论的教学中,还应注重改进教学方法,深入了解各种疾病的背景知识,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挖掘典型教学案例,紧密结合当代学生的思想,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情景模拟教学等教学方式促进医学生深入思考,深化内科学中的思政教育内涵,培养学生科学严谨、救死扶伤、医者仁心、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最终实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10]。在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教师应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以学生为主体,回应学生需求,以生动的道理,用管用的办法[11],实现内科学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让学生产生共鸣,入脑、入心,受到教育。

4 实践教学中课程思政实施

临床实践是内科学学习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可通过设置独立的实训课程教学大纲,进一步规范课程思政实践教学,根据临床医学专业特色和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制订实践教学标准,推动课程思政实践教学与见习、实习有机结合[12]。在教授基本专业技能的基础上,还应注重注重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医学是一门精准的科学,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科学严谨态度”的养成,对于医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诊断疾病,特别是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案的制定,都需要科学严谨地分析论证,才能客观准确的判读病情,完成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职责。实践教学中,可注意收集临床典型案例,丰富和完善内科学实践教学资源库,增加严谨细致、人文关怀、沟通交流技巧等思政培养目标和内容,加强实践课“思政”内容的设计和融入,力求将“思政”有机地与专业实践教学结合,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5 教学评价模式的改变

大部分医学院校的内科学课程采用的教学评价模式为单一的闭卷理论考试为主的终结性评价,这种评价方式促使学生只注重医学专业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了综合能力的考核评价及医德及人文素养的养成评价。因此,课程思政的实施中改变教学评价模式势在必行。

5.1 评价方式多元化、多维度,兼顾专业知识与思政要素

多元化是指思政教学评价包含多个评价主体[13],如直接授课的教师、学生、院校督导及专家等,多维度是指包含自评和他评两种评价方式[14]。学生评价,可通过发放问卷、访谈等方式了解思政教学的效果,并能获得学生对教师授课的反馈意见。教师评价通过对学生在课堂及实践技能操作中的变化及教学反思两个维度反馈,及时改进教学模式。对本课程思政改革后的教学评价,应不能完全脱离原有评价指标,在原课程评价指标上整合思政教学效果评价,评价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的基础上评价人文素养、科学精神、沟通交流等素养的提升。

5.2 注重过程性评价

在教学评价中加强过程性评价,教学中的每个环节,如:每一次小组讨论、每一次实践、每一次的情景模拟都要在成绩上的有所体现[15]。学生们在教学过程中有无感受到教师在思政教育的熏陶,也可作为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对老师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探索双向评价的模式,促使教师和学生教学相长,对课程思政教学都有了重视和提升[16]。

6 小结

根据内科学的课程特点有机结合课程思政教育,进行教学改革,深入提炼本课程蕴含的德育思政元素,通过课程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及教学评价各个环节,融入课程思政,在教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科学严谨的专业素质及救死扶伤、医者仁心、无私奉献的人文关怀精神,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医学生核心价值观及思想道德修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课程思政教育融合于内科学教学中,是每一位内科学教师的职责,内科学课程教师应与时俱进,提升丰富自身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17],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充分发挥课程的思政育人价值导向作用,从而实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引领价值的有机统一。

猜你喜欢

专业知识思政科学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点击科学
思政课“需求侧”
山西省芮城县 畜牧兽医发展中心开展专业知识大实践活动
科学大爆炸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专业知识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科学拔牙
如何判断你的老板是个“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