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赋能未来教师——基于浙江师范大学“婺剧进校园”的实践与思考

2023-01-11汪静一

中国音乐教育 2022年4期
关键词:婺剧浙江师范大学进校园

汪静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反映的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也是国家最宝贵的战略资源。近年来,相关地方政府和公共团体通过“送戏下乡”、“戏曲进校园”、宣传推介和理论研究等系列活动,开展戏曲的传承与保护。但由于传承传播环境与生态的变化,许多剧种仍面临着人才短缺、传承乏力的困境。

在此背景下,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发挥地缘性优势,以美育为切入点,深入开展基于“三个圈层”的“婺剧进校园”活动,挖掘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一方面,将地域文化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高校学生学习生活,实现以“艺”化人、以“美”育人;另一方面,培养好未来教师亦可大力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校园,更好地发挥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作用,并为同类高等师范院校人才培养提供有益参考。

一、推进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传播是时代之需、教育之需

传统音乐文化教育本质上是文化的传承和价值的涵育,其中包含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是中华民族最为独特的精神标识,并以音乐的方式传递着乡土情怀和民风民俗,具有极高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发挥着重要的涵育功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①“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也提出,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②传统音乐文化作为实施学校美育的重要途径,能够让广大学子感受其中蕴含的人文内涵和精神,让传统音乐在年轻人心中生根发芽,为高校立德树人和铸魂育人的任务提供支撑,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筑牢文化自信根基提供力量。

传统音乐文化教育具有重要的传承价值,既是我国资源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因其丰富的表演形式和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在特定地域的特定群体中广为流传,极具地域性和审美性。学校作为进行美育的重要阵地,能够扩大传统音乐的年轻受众,在传统音乐传承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要想推进传统音乐文化进课堂、进教材和进头脑,学校和教师是关键。学校与教师要充分发挥学校课堂、社会实践的协同作用,实现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系统化、长效化、制度化的发展,让学生真正喜欢传统音乐、传承传统音乐,让广大青年学子在实践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魅力,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二、“三个圈层”模式推进传统音乐文化传播举措探析

(一)“课堂+研究”夯实传承基础

1.打造精品课程

课堂教学是高校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传播的主渠道,而精品课程更是不可或缺。高校要注重对传统音乐文化资源的挖掘与整理,开展生动活泼的文化活动;创新课程教学手段,开展体验式教学,通过开放、互动、体验等动态模式,让学生能够亲身参与传统音乐实践,感受其内在的文化艺术精髓,发挥课堂在文化传承育人中的引领作用。

以浙江师范大学婺剧传承为例,我们面向音乐学院学生开设了“婺剧文化概论”等专业课,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婺剧经典剧目赏析”“浙江文化与婺剧”“中国婺剧表演与演唱”等多门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并通过婺剧文化资源创编新作、参与艺术展演、参加各级各类演出交流和艺术比赛,以及组建婺剧学生社团、婺剧工作坊等方式,吸引在校学生学习、了解、参与婺剧传承工作,培养掌握婺剧学术研究与表演技能的专门人才。

2.开展理论研究

理论研究是高校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的基础,高校可组织学生和教师深入当地特色传统音乐文化保护基地,寻找传承人,整理相关资料,搭建传统音乐文化资源库,让学生在学术训练中加强对传统音乐文化发展脉络的梳理能力、传统音乐传承现状的调研能力。浙江师范大学充分利用地缘优势,通过田野调查、实地考察的方式,搜集整理了婺剧名家的大量口述文献,并在授课教师的引导下,产出了课题、论文等较有质量的相关成果,且形成良性循环,大大激发了学生自主研究、自觉传承的兴趣。

(二)“社团+舞台”营造浓厚氛围

1.搭建学分社团

社团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优良校风学风的形成能够起到推进作用。高校应积极搭建校园社团,吸纳大批传统音乐的爱好者,并通过实地采风等实践方式,引导社团成员立足当地特色,创造性地开展传统音乐研究、传承等工作,以期进一步形成传承创新合力。同时,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考与兴趣,让传统音乐文化不只存在于教材中、课堂上,更要打破课堂限制,走进学生的生活中。

浙江师范大学的戏曲协会就是较为典型和成功的传统音乐文化艺术社团。作为校学分制艺术社团,该社团成立于1994 年,20 多年来一直坚持学习、展演、传承戏曲经典和戏曲文化。社团曾走入当地农村寻访地方传承人,开展社会调查、学术研究和表演艺术活动,不断提升社团对传统文化的学术研究和艺术表演实践水平,坚守“一年一部大戏”的社团优良传统,积极参加大学生艺术展演等学科竞赛,真正做到以赛促学。

2.注重舞台实践

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的着力点在于实践,而舞台是大学生在传统音乐文化学习中提升自我、认识艺术的重要途径。高校应搭建传统音乐文化传承平台,为学生提供展示空间;应全面利用高校的地缘优势,建立传统音乐文化传承教学基地,并开发传统音乐进课堂相关课程与社团活动,让学生在舞台实践、表演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熏陶。

浙江师范大学在“婺剧进校园”活动中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实践机会,利用科研项目、优秀传统文化系列展览展演活动等助推婺剧文化的传播与辐射效应,获得了普及与传播婺剧文化的丰富经验。音乐学院师生在“双创”理念下,将婺剧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演唱、演奏、舞蹈等各类表演形式中,进行全新创编,并赴俄罗斯、白俄罗斯、莫桑比克、南非、美国等国家开展“三巡展演”文化交流,将“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通过各类舞台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使其更好地领悟传统文化的精髓。

(三)“学校+社区”推动传承传播

1.深化“传统音乐进校园”

推动传统音乐传承传播,必须重视活态传承,扩大年轻的受众群体。高校应积极推进“传统音乐进校园”活动,比如邀请传承人、艺术家走进校园,面向学生开设相应课程或开展专题辅导;结合传统节日、校园文化节等,发挥传统节庆和现代节庆的文化育人功能,组织开展传统音乐文化主题展示活动,充分展现传统音乐保护、传承成果;通过学术研究、表演实践和交流推广,辐射区域内各级各类学校,扩大影响面。

近年来,浙江师范大学与省文化厅、婺剧研究院、各地婺剧团等协同合作,通过聘请客座教授或购买服务等形式,以及婺剧艺术展演、学术讲座、交流演出等活动,加强高校校际、高校与中小学、高校与社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经验与成果交流;举办了一系列较有影响力的“婺剧进校园”演出观摩活动,扩大了受众面和数量,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2.助力“传统音乐进社区”

一方面,通过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周末志愿服务等载体,让更多的民众了解传统音乐的价值与特色,培养民众保护、传承传统音乐文化的自觉意识,拓展传统音乐传承途径;另一方面,搭建学生展示舞台,让学生在走进社区、企业、农村的过程中,提升演唱与表演水平,加深对传统音乐艺术的了解。

三、赋能未来教师、落实文化育人的启示与反思

(一)注重顶层设计,强化系统性

优秀的传统艺术若想走进高校学生的课堂、实践、生活中,就要注重顶层设计,使其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在实施过程中,高校要注重系统推进,通过实践与研究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等形式,将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紧密结合,凸显双向共进,不断增强育人效果,不断扩大影响力和辐射面,推动传统音乐文化融入学生课堂、学生实践、学生生活,创建学校传承保护、学校艺术育人的新样板。

以婺剧为例,婺剧文化在传承中应该凸显和强化其独特的艺术特色,包括杂技、脸谱、鼓乐等形式,这些是婺剧艺术表现的核心。③浙江师范大学充分发挥了综合性师范大学的优势,赋能未来教师,从婺剧文化保护传承师资、教材、研究、实践入手,与剧团的传承形成互补,培育能赏、能唱、能演的全能型艺术教师。

(二)注重融合创新,强化时代性

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传播要符合时代特征,体现鲜明的时代性和地域性。高校应立足于当地的地域特色、方式方法,加强对年轻受众的宣传力度,使观众群向年轻化发展。④浙江师范大学立足婺剧艺术发展实际,紧跟时代潮流,推动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创作了以舞蹈《婺韵》《婺魁》等为代表的一批婺剧文化特征鲜明的新形态作品。

开展传统音乐的文化教育研究与传承工作,一方面要始终坚持多渠道、立体化传承的理论建构和实践范式,深入挖掘传统音乐文化内涵,并结合时代发展特征与民众审美需求持续推进;另一方面,要通过对传统音乐历史文献资料的全面搜集、整理,以及深入田野调查,翔实地保存文字、书谱、图像、音响、音像等资料,并建立相应的传统音乐文化档案、数字资源库、数字化传播平台,实现传统音乐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为传统音乐文化研究、传播提供资料基础和媒介。

(三)完善保障举措,强化协同性

1.深化校内协同

传统音乐教育重在潜移默化的情感教育,要将“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开展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重点的显性课堂和隐性校园文化建设。⑤高校应成立艺术教育委员会,负责统筹传统艺术的传承普及与教育教学工作;依托校内优质资源、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开展传统艺术的教育教学与研究保护工作。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作为浙江省“高雅艺术进校园”项目单位,音乐学院在省教育厅的领导下开展相关活动,宣传、推广戏曲及由婺剧改编的节目等,形成了较广的辐射面。

此外,高校还可以依托校内艺术团、协会、舞蹈队等学生社团,全面开展艺术交流与传承活动。同时,不遗余力地发挥校内各类优势文化资源和载体的效应,进一步推动传统音乐文化在校内的传承与发扬。

2.深化校外协同

高校应充分发挥学校当地优势,与当地传统音乐文化的研究机构、官方艺术团体、文化艺术传承人等加强沟通联系,挖掘传统音乐元素。高校可通过短时间实践等载体,走进相关研究机构、剧团进行实地考察采风,感受传统音乐的传承氛围;通过走进民间音乐艺术,对其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强化学生传承传播的使命感,从而形成校内外传承传播传统音乐文化的强大合力。

3.深化保障协同

高校应围绕传统音乐形成管理、教学、表演相辅相成的保障体系。强化组织保障,高度重视“传统音乐进校园”工作,成立由校分管领导主管,相关学院和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组织机构,制订与实施传统音乐文化传承发展的扶持政策,建立传统音乐传承发展相关领域和部门合作共建机制;强化经费保障,落实艺术实践教学经费,大力支持传统音乐文化传承发展的重点项目;强化制度保障,完善相关激励政策,引导和鼓励师生进行传统音乐题材的作品创作与研究,最终形成一个集管理、教学、表演与研究为一体的团队,为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提供坚实的保障。

结 语

“戏曲进校园”正方兴未艾,让青年学子们走进戏曲、了解戏曲、传承戏曲是“戏曲进校园”的初心。但“进校园”只是开始,“出校园”并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遍及祖国大地,让我们有能力肩负起传承的责任才是“戏曲进校园”的终极使命!

注 释

① 详见《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http://www.gov.cn/ldhd/2014-02/25/content_2621669.htm。

② 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http://www.gov.cn/xinwen/2021-03/13/content_5592681.htm。

③ 方宏烨《试论婺剧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年第6 期。

④ 项锡成《婺剧发展现状及传承问题的思考》,《戏剧之家》(上半月)2014 年第1 期。

⑤ 郑晓丽《地方戏曲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探析——基于浙江缙云婺剧传承的调查》,《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 年第16 期。

猜你喜欢

婺剧浙江师范大学进校园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手绘作品选登
关于婺剧的传承与保护措施研究
吴宝旭作品
于昕卉作品
Application of “Process Approach” in Middle School English Writing-Teaching
经典彩调进校园
舞龙舞狮进校园
优秀剧目进校园
Jinhua Opera in Our School
大力弘扬缙云婺剧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