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允许幼儿使用电子媒介的内在机制分析
——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
2023-01-10李晨晨王艺锦
李晨晨,王艺锦,陈 昀
(1.石河子大学 师范学院/兵团教育学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3;2.南京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3.石河子大学 师范学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3)
一、问题提出
“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加拿大传播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曾这样表述人类发展与媒介的关系。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子媒介日渐普及,幼儿使用电子媒介的低龄化也越来越明显。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理查德·尼斯贝特曾说过:“儿童本应在家庭和学校完成的社会化过程正逐渐或已经被电子媒介取代。”[1]由此,电子媒介不仅取代了传统意义上教师和父母承担的启蒙者角色,还逐渐演变为幼儿获取信息、认识世界的重要渠道。电子媒介包括传统电子媒介和新兴电子媒介,传统电子媒介以电视、广播、电影为主,新兴媒介以互联网技术支持下的手机、电脑、平板电脑为主。[2]本研究中的电子媒介涵盖传统和新兴电子媒介,主要涉及电视、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四类。
目前国内外已有研究主要从幼儿使用电子媒介的现状、原因、对幼儿发展的影响以及家长态度四方面探索幼儿与电子媒介之间的关系。首先,幼儿使用电子媒介呈现长时间、高频率、家长监督力度不足,偏爱于其中的娱乐休闲功能以及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幼儿对电子媒介中的功能有不同偏好的特点现状。其次,幼儿使用电子产品的原因主要集中在电子产品本身独特的魅力,家长平时疏于规范导致的不良模仿以及缺乏亲人陪伴、同伴交往关系的情感慰藉三方面。第三,研究者们已然发现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媒介在生活中的运用也愈加广泛,如今电子媒介已融入幼儿的日常生活,因此在幼儿对电子媒介的使用中也呈现出有利有弊的现象。最后,因电子媒介自身存在的争议,不同家长对幼儿使用电子媒介的态度褒贬不一。[3]有调查表明:伴随电子媒介在城市家庭中逐年升高的普及率,电子媒介可能会产生不良光线刺激及辐射线,对儿童视力发育造成一定伤害。但另一方面,电子媒介通过生动的镜头语言和丰富的画面,让幼儿能够更直观地感受相关的场景,使教学活动变得通俗易懂,亦有助于幼儿的学习。[4]对于幼儿使用电子媒介:一方面因为电子媒介的迅速普及,家长期望幼儿能凭借它更好地融入多元化时代;另一方面,家长也担忧幼儿沉溺其中。
鉴于当下社会大众对电子媒介的争议,研究以幼儿家长为研究对象,运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分析家长利用电子媒介进行素养教育的原因,不仅对提高家庭媒介素养教育水平赋有重要意义,也有利于引起社会对幼儿使用电子媒介的关注和思考,为今后促进幼儿在信息时代能够全面、健康地使用电子媒介产品,引导家长真正科学合理地指导幼儿使用电子媒介提供借鉴和依据。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基于在数据的研究中发展理论,而不是从已有理论中去演绎可验证性理论。此方法源于芝加哥大学的Bar-ney Glaser 和哥伦比亚大学的Anselm Strauss两位研究者,其基本分析思路在于不断探索与比较质性资料与理论框架的关系内涵,从而发展理论模型。扎根理论以编码作为基本分析工具,分析方法包括开放译码分析(open coding)、主轴译码分析(axial coding)和选择译码分析(selective coding)三部分。首先进行开放式编码,逐字挖掘质性资料并标注,基于标注概念形成研究范畴;其次确定研究的主范畴,通过主轴编码,界定范畴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最后构建理论故事和模型,针对选择性编码聚焦于核心范畴的分析,考虑核心范畴与其他范畴的关系。[5]具体研究流程如图1 所示。
图1 扎根理论研究流程图
(二)样本选择和数据收集
本研究根据扎根理论这一探索性的质性研究方法,从2021 年12 月到2022 年4 月,以理论饱和度为准则确定样本数量,最终在新疆地区共抽取23 位3~6 岁幼儿家长展开半结构化访谈,访谈提纲主要围绕家长允许幼儿使用电子媒介的渊源、使用目的、使用情况、看法态度、未来打算等五方面展开。本研究随机选取了18 份访谈记录进行编码分析和模型构建(受访者基本信息见表1),另外5 份做理论饱和度检验。调研结束后根据录音和笔记整理文本资料并编号,再由调研人员相互印证文本内容,对存在的问题及时通过电话、QQ、微信等线上模式进行回访,以确保获取资料的效度。
表1 受访者情况一览表
(三)资料整理与概念挖掘
首先,挖掘初始概念,逐一对原始资料进行语句分解。依据扎根理论的要求,随机选取18 份访谈记录进行编码分析,对原始语句依次进行开放性编码、主轴编码以及选择性译码。保证整个过程完全忠实受访者的原话,尽可能排除个体偏好、家庭背景和主观臆断的影响,从中挖掘、分解出92条原始语句,得到54 个初始概念。其次,按照养育需求、教育需求、娱乐需求、干预引导、使用习惯、使用成效、媒介优势、家庭环境、幼儿园环境、社会环境10 个范畴进行初步归类和评估,在资料的丰富性和饱满度已确认的基础上,整理、整合已有资料,并进行一致性检验,以确保资料真实准确。最后将待分析的资料命名为原始语句与对应概念和范畴的原始表,具体编码示例见表2(仅节选了部分编码内容)。
表2 原始语句与对应概念和范畴的原始表示例
接表2
三、范畴提炼与模型建构
(一)开放译码分析
开放式编码是用概念和范畴来正确反映资料内容,将所获得的资料记录逐步进行概念化和范畴化的过程,开放编码的目的在于将属性特征相似的概念通过指认现象、界定概念的途径整合在一起并向上发展成范畴,处理聚敛问题。由此,开放式编码需要对访谈内容进行反复阅读,将访谈内容逐字逐句客观地进行分析,获取最接近访谈资料本质的概念和范畴。本研究通过对家长访谈资料的反复分析,共得到家长的原始语句92 条,对这92 条原始语句进行总结,最终得到54 个初始概念。初始概念是从家长的原始语句中概括提炼出的家长允许幼儿使用电子媒介的影响因素,首先对家长话语进行浓缩,其次针对初始概念反复斟酌,将54 个初始概念提炼为10 个范畴,分别是养育需求、教育需求、娱乐需求、干预引导、使用习惯、使用成效、媒介优势、家庭环境、幼儿园环境、社会环境。最后根据原始语句和多数概念的倾向性确定范畴面向,详见表3。
表3 概念—范畴—面向:开放译码分析表
(二)主轴译码分析
主轴编码的目的是通过聚焦、整合数据,对开放编码得到的代码以新的方式重新排列并分类。在主轴编码阶段,要具体化范畴的属性和维度,探究主范畴和对应范畴的内在联系。[6]本阶段借助主轴译码分析方法,分析并探索54 个概念和10 个范畴的相关关系,归纳出4 个主范畴:价值引领、过程保障、结果导向和环境陶染。其中,“价值引领”由“养育需求”“教育需求”“娱乐需求”3 个范畴构成,“过程保障”由“干预引导”和“使用习惯”2个范畴构成,“结果导向”由“使用成效”和“媒介优势”2 个范畴构成,“环境陶染”由“家庭环境”“幼儿园环境”和“社会环境”3 个范畴构成。本研究中主范畴与范畴的关系内涵详见表4。
表4 主范畴——范畴关系内涵:主轴译码分析表
(三)选择译码分析
选择译码的目的是明确主范畴之间的关系,使其内在逻辑和关联具体化。本阶段需在主范畴中深入挖掘核心范畴,探讨核心范畴与其他范畴的逻辑关联,将各种相联系的变量以故事线的形式归纳到理论框架中。根据范畴与主范畴的关系内涵以及范畴的面向,我们首先对范畴、主范畴与家长允许幼儿使用电子媒介的联结关系进行了考察,发现价值引领、过程保障、结果导向和环境陶染4 个主范畴对家长允许幼儿使用电子媒介这一现象存在显著影响,因此本研究将其定义为核心范畴。主范畴的典型关系结构详见表5。
表5 主范畴的典型关系结构
其中,价值引领中的养育需求、教育需求、娱乐需求是影响家长允许幼儿使用电子媒介的内驱动力;过程保障中家长是否合理引导、干预,幼儿是否具备良好的使用习惯,以及家长所持态度,是家长允许幼儿使用电子媒介现状呈现的调节器;结果导向中幼儿使用电子媒介后收获的成果,以及家长对媒介优点的认识,是强化家长允许幼儿使用电子媒介的助推器;环境陶染中的社会大环境与家庭、幼儿园以及同伴关系,是家长允许幼儿使用电子媒介的重要外驱动力,同时也会对价值引领产生一定影响;依据范畴与主范畴的联结关系,初步构建“家长允许幼儿使用电子媒介”的理论模型,用以解释家长是否允许幼儿使用电子媒介的影响因素。(见图2)
图2 家长允许幼儿使用电子媒介的影响因素模型
(四)理论饱和度检验
本研究针对5 份预留访谈资料进行理论饱和度检验。结果显示,继续发掘的概念均可涵盖在现有的10 个范畴中,这表明:各范畴和主范畴较为完善,对于影响家长允许幼儿使用电子媒介的4个主范畴(价值引领、过程保障、结果导向、环境陶染),未发现新的初始概念、范畴或关系。因此,基于扎根理论方法建构的“家长允许幼儿使用电子媒介的影响因素模型”已具备理论上的饱和度。
四、模型阐释
(一)价值引领和环境陶染对家长允许幼儿使用电子媒介的直接影响
家长允许幼儿使用电子媒介呈现出三种价值:首先,养育需求价值,有研究表明家长承受着家庭和工作的高压,没有多余的时间和情感与幼儿进行亲子互动。家长允许幼儿使用电子媒介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为了弥补家长与幼儿之间交流与陪伴的缺失;其次,教育需求价值,幼儿可以从适合其年龄使用的电子媒介中受益,例如教育类媒体(指能够促进适龄儿童成长的教育内容)能促进幼儿情绪及性格的健康发展、思维和动手能力的提升。有研究表明:在不考虑幼儿自身身体素质、父母受教育情况的影响下,看过“蓝色斑点狗”节目的幼儿阅读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学习效率、理想目标,偏好或明显优于没有看过此节目的幼儿;[7]第三,娱乐需求价值,幼儿使用电子媒介的原因无外乎电子产品本身的独特魅力,对幼儿使用电子媒介的内容频率从多到少进行排序依次为:动画片、少儿节目、益智类游戏、学习软件,幼儿都偏爱于使用电子媒介中的娱乐休闲功能。根据生态系统理论,幼儿的认知和成长在很大程度上受环境因素的调节和影响,虽然电子媒介本身对幼儿的发展表现有一定效果,但是亦会受到家庭环境因素、幼儿园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8]例如:家长为幼儿购置电子设备、幼儿园安装电子白板等一方面是为了适应时代,紧跟潮流,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社会大众认同电子媒介在幼儿社会、情感、语言、认知发展等方面保持的积极作用。另外,从事与教育相关工作的家庭,家长对幼儿的媒介使用行为更支持、更理解,并且此类家庭中儿童对电子媒介的使用频率也相对更低。
总之,家长认为电子媒介本身在家庭教养中的养育、教育、娱乐方面均存在一定价值;同时,处于信息化时代背景洪流中的家长对电子媒介对于幼儿成长的积极作用表示认同。由此,电子媒介本身的价值体现和信息化时代的背景环境成为家长允许幼儿使用电子媒介的直接原因。
(二)结果导向的中介作用
家长是否允许幼儿使用电子媒介受结果导向的中介,电子媒介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既有利也有弊,积极影响体现在能促进幼儿阅读能力、语言能力以及数学能力的发展。社会认知理论认为:儿童能够通过学习、借鉴电子媒介中的方法分析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适应现实生活。消极影响体现在:呈现的内容中有部分不适宜幼儿的学习,教学内容过于形式化,以及幼儿的过度使用等问题。由此,家长在达成对电子媒介本质有益认知的情况下,幼儿使用电子媒介的积极影响成为家长允许幼儿使用电子媒介的原因,消极影响则成为家长拒绝幼儿使用电子媒介的原因。总之,幼儿使用电子媒介的正向或负向结果会影响家长对是否允许幼儿使用电子媒介的结果判断。
(三)过程保障的调节作用
适当的管理使教育变得轻松有效。3~6 岁的儿童正处于感官、动作、语言和对细节及社会规范的敏感期,不当的使用电子媒介会带来负面影响,而家长的参与程度在一定水平上会决定幼儿对电子媒介的使用时长和内容选择,研究结果表明:家长的参与程度越高,幼儿的电子媒介教育推行的越好。基于维果斯基的社会发展理论视角,家长参与电子媒介的使用,不仅可以实现幼儿正向社会性情绪、社会性行为的形成,还能够促进其认识思维水平的发展。[9]家长可以依据幼儿的兴趣和对新鲜事物的需要,结合电子媒介的特性和具体内容有针对性地指导幼儿。例如:对于已经具备一定规则感和是非观的幼儿,家长可先在使用态度上达成一致,向幼儿陈述不当使用的危害,讨论并约定使用频次与时长、设置奖惩措施,共同遵守,培养幼儿使用电子媒介的好习惯。长此以往,在家长的科学指导下,不但能保证幼儿的健康和适度使用,也越能正向调节干预引导和使用习惯对家长允许幼儿使用电子媒介的影响。总之,家长是否允许幼儿使用电子媒介,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电子媒介使用过程中家长的干预引导及幼儿的使用习惯干扰。
五、教育建议
(一)身正令行,环境熏陶
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家庭是幼儿使用电子媒介的主要场所,因而幼儿规范使用习惯的养成有赖于良好家庭电子媒介环境的熏陶。已有学者指出越是低龄的幼儿,其个体的自主、独立、批判意识和创造力就越薄弱,也越需要来自成人的辅助保护,而家长能对幼儿家庭电子媒介素养教育的启蒙程度非常依赖其自身的电子媒介使用素养水平。[10]正如本文深度访谈中不少家长会谈到“我玩手机的时候,女儿说我每天都在玩手机,也不给她玩,她开玩笑说讨厌我,最后只能带她玩或者给她玩。”诸如此类家长的不良媒介使用行为,不仅让幼儿伴随自己有了更多接触电子媒介的机会,而且家长自己在做“低头族”的过程也不可避免地忽略了与幼儿的互动。家长要意识到自身媒介素养水平提升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全力构筑好电子媒介素养教育的这一家庭“外围路线”。
“人各欲善其子,而不知自修,惑矣!”处于上位的父母如果自身端正、做出表率,不用下命令,幼儿也会自觉遵行;相反,如果父母自身行为不正,却要求幼儿行为端正,那么,纵然三令五申,幼儿也不会遵守奉行。为此,作为幼儿镜子的父母必须以身作则,在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对电子媒介的使用频率与不良行为,以免发生错误示范。家长在有意识提升自己电子媒介种类选择和内容甄别能力的同时,也要积极借助与幼儿亲子互动的家庭教育机会,于潜移默化之中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电子媒介使用习惯。总之,身正令行,言传身教,良好的家庭媒介环境是幼儿科学健康媒介使用行为养成的一切基础。
(二)悉心陪伴,科学干预
明代儒学大师黄宗羲曾说:“爱其子而不教,犹为不爱也”。无论是幼儿哭闹的“镇定剂”,还是家长无暇陪伴的“电子保姆”,亦或是给幼儿找的“智能玩伴”,都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行为。对幼儿来讲,家长的参与和陪伴至关重要,原因有三:首先,比起任何替代形式的“保姆”,幼儿更需要来源于父母的归属与爱;其次,由于幼儿的自我调节能力未发展完全,较易沉迷于媒介,需要父母的规范与引导;第三,幼儿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而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纷繁复杂,有可能对幼儿身心发展造成不利影响。[11]访谈中发现有部分家长因为工作繁忙,或在空闲生活中自己沉迷于电子媒介而缺少对幼儿的有效陪伴,最终导致幼儿养成了依赖“电子保姆”和“智能玩伴”的不良习惯。“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其实,每一位父母都爱自己的子女,如若因为工作原因而疏于了对子女的教育,那这样的爱,势必是一种不完整的爱。
因此,家长要形成对电子媒介的全面认知,不能仅将其视作一种休闲娱乐、奖励或安抚幼儿的工具,又或是代替自己完成教养幼儿工作的“保姆”或“秘书”。家长在幼儿使用电子媒介时的有效参与,不仅能帮助幼儿把好电子媒介内容质量关,为幼儿使用电子媒介保驾护航,又能在良好亲子感情建立基础上积极干预,此时的指导行为也更容易被幼儿理解和接受,能有效避免家长干预过程中产生的不配合或逆反情况。[12]总之,家长的悉心陪伴和科学干预,极大程度上保障了幼儿使用电子媒介的规范性和安全性,同时也令家长更好地承担起监护幼儿使用电子媒介的过程保障责任。
(三)拒绝盲从,去粗存精
“得其精华而去其糟粕”。电子媒介的种类非常丰富,各类电子媒介的功能、内容、制作材料等也不尽相同。家长允许幼儿使用电子媒介的背后蕴含着家长自身的价值观判断,面对功能种类多样、质量参差不齐的电子媒介产品,家长前期的筛选、理性抉择显得十分必要且意义重大。无论是基于教育、养育、娱乐需求,亦或趋于环境的跟风使用,家长始终都要明确自己的抉择是否科学理性、是否有益于幼儿发展。如访谈中部分家长谈到:“周围的幼儿都在用,不让他用他就落后了”,“开始就想着让他在手机上学习,毕竟周围的小孩都在用,结果却是迷上了看手机,不看就不依不饶”。正所谓“君子和而不同。”家长在选择是否使用以及使用内容时不应人云亦云、盲目附和,应当发掘幼儿自己的兴趣爱好,兼顾幼儿的全面发展。
在电子媒介资源面前,提高“准入门槛”“去粗存精”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价值引领。无论是电子媒介本身与时俱进的强大功能优势,还是家长在允许幼儿使用后获得的便利体验,若家长始终能坚持“去粗存精”的清晰认知和理性判断,势必可以更好地发挥电子媒介使用结果导向的有益助推器作用,让电子媒介成为家长养育、教育幼儿的好帮手,也成为幼儿学习、娱乐的好选择。